奇葩老公在线阅读

奇葩老公
★★★
陈消
言情 - 完结

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活细节,呈现了一个女性在婚姻中逐渐觉醒的过程。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关于“丈夫懒惰、妻子反抗”的家庭矛盾故事,但其深层揭示的是婚姻中的责任失衡、性别角色固化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女主原本是一个事业上升期的职业女性,因怀孕选择妥协,接受婆婆的帮助来维持家庭运转。而丈夫陈消则长期处于被照顾的状态,习惯了“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当婆婆离开后,这种失衡的家庭结构瞬间崩塌——不是因为生活无法继续,而是因为男性拒绝承担基本的家庭责任。

女主没有立刻爆发,而是选择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让丈夫亲身体验她长期以来的处境。这是一种冷静而有力的反抗,象征着她从被动忍受走向主动掌控生活的转折点。

这个故事最深刻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夸张的冲突或戏剧化的撕裂,而是用极其日常的情节(做饭、洗衣服、叫起床)展现婚姻中最真实的压迫感——那种日复一日的付出不被看见、情绪不被回应的疲惫。

正如开篇那句:“我真的好累。”这不仅是身体的累,更是心累,是长期情感劳动得不到回报的精神耗竭。


剧情解析

故事以“我真的好累”开篇,奠定压抑基调,迅速引入核心矛盾:婆婆离开后,丈夫拒绝承担家务,妻子陷入身心俱疲的状态。

接着通过回忆交代背景:自由恋爱、奉子成婚、事业中断、依赖婆婆育儿——这些细节勾勒出一段看似正常实则隐患重重的婚姻。

随着婆婆返乡,家庭生态剧变。丈夫依旧保持旧有模式,期待有人伺候,而妻子终于觉醒,决定不再单方面付出。

于是她采取“冷处理”策略:不争吵、不解释、不服务。通过故意不准备早餐、不提醒家务、不回应诉求,反向施加压力,让丈夫体验她的日常。

情节推进层层递进:

  • 第一天:不做早饭,引发丈夫不满;

  • 第二天:外出吃饭+游乐,展示脱离丈夫也能过得很好;

  • 第三天:再次提醒晒衣,实则是测试对方是否改变。

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实验,目的是唤醒对方的认知,而非制造对立。剧情虽平淡,但张力十足,展现了当代婚姻中常见的“无声战争”。


精彩节选

我真的好累。

好累好累。

我也终于明白过来,他不是听不到,他是故意装听不到。

毕竟,他只要装傻、装聋。

我看不下去,自然就会把事情做了。

我想不明白,婆婆不过走了三天, 陈俊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我和 陈消 是自由恋爱。

谈了一年多,我意外怀孕了,就奉子成婚了。

那个时候我有工作,也正好在事业上升期。

我不想因为生孩子离职,所以陈消就把婆婆喊来了。

婆婆人很好,坐月子的时候一天四顿,顿顿不重样。

后面照顾陈俊也是尽心尽力,几乎没让w c过一点心。

直到今年陈俊三岁,去了幼儿园。

婆婆说想回老家了,她住不惯大城市。

说实话,我很舍不得婆婆,但是她在这边住着,方便的确实是我们。

她说想回去,我也不好拦着,便同意了。

我忘了,婆婆在的时候,陈消就连吃饭都是婆婆盛好饭端到他面前的。

他什么时候做过家务?

所以,现在婆婆走了,他也以为还和之前一样,可以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可是一个好的家庭,需要双方的付出。

一个人付出太多,注定会崩溃的。

我决定也让陈消尝尝选择性耳聋的感受。

我抱着陈俊去洗了澡,然后给他读绘本讲故事,直到将他哄睡。

第二天,我就做了我和陈俊的早饭。

吃了早饭后,我去把陈俊喊起来,让他吃早饭。

等到陈消起来的时候,发现厨房没有早饭。

他问我:「早饭呢?」

我没回他,自顾自收拾着陈俊的书包。

陈消又问了一句,「早饭呢?」

我哦了一声,然后说,「吃完了啊。」

「你没给我做啊?」陈消有些不悦。

我耸肩,「你又没让我给你做。」

【你!】

陈消气得直接摔门出去。

嘿,这就受不了了?

这才开始呢!

晚上陈消直接说部门聚餐,不回来吃饭了。

我也乐得清闲,去幼儿园接了陈俊后,就带着他去了外面吃饭。

「陈俊陈消」奇葩老公无弹窗阅读

还去了室内游乐园玩。

回家后,我给陈俊洗了澡,都没读绘本,他就累得睡着了。

第三天,吃早饭的时候,我又和陈消说,让他等会儿记得把衣服晒了。

我知道他一定不会晒,所以洗衣机里只有陈消一个人的衣服。

人物分析

女主(叙述者):

她是一位理性、坚韧且逐渐觉醒的现代女性形象。起初为了孩子和家庭做出妥协,依赖婆婆维系生活秩序;但在失去外部支持后,她并未崩溃,反而开始反思婚姻的本质。她的反抗不是情绪化的爆发,而是有计划、有节奏的心理博弈。她懂得用沉默和行动代替争吵,展现出强大的内在力量。她的成长轨迹是从“牺牲型妻子”向“自我主张者”的转变。

陈消(丈夫):

典型的“妈宝式丈夫”,在母亲在场时完全依赖,在母亲离开后仍期待妻子接替母亲的角色。他对家务毫无概念,对妻子的情绪视而不见,表现出明显的情感懒惰与责任逃避。他的愤怒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因为“舒适区”被打破。他的反应暴露了许多男性在婚姻中默认女性应承担无偿劳动的心理机制。

婆婆:

虽然已离开,但她作为“隐形支柱”贯穿全文。她的存在掩盖了夫妻之间本应建立的合作关系,使得陈消从未学习过独立生活技能。她的离去像一场“去遮蔽”的仪式,迫使问题浮出水面。

陈俊(儿子):

他是连接父母与家庭的核心纽带,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他的年幼需要照料,放大了家庭分工的重要性。同时,他也象征着未来——女主正在为下一代树立一个关于性别平等与责任分担的新范本。


章节评论

评论一:

这一章用极简的语言构建了极具张力的情感空间。作者没有使用激烈的争吵或控诉,却通过“不做早饭”这样一个微小的行为,完成了对婚姻权力关系的颠覆。这种“非暴力抵抗”比大吵大闹更有力量,也更真实地反映了现代女性在家庭中寻求平等的方式。

评论二:

故事中“选择性耳聋”这一比喻堪称神来之笔。它不仅指代丈夫对家务请求的无视,更隐喻了他在婚姻中长期的情感缺席。而当妻子也开始“听不到”他的需求时,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曾经的冷漠有多伤人。这不是报复,而是一场迟来的共情教育。


奇葩老公
★★★
陈消
言情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