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一场悲剧揭示了家庭关系中的复杂性和情感冲突。季薇薇的选择不仅反映了她对许知宴父子的过度关注,也暴露了她对自己家庭责任的忽视。承宇在失去儿子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妻子背叛带来的痛苦。文章通过这种极端情境展现了现代婚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当一个人将过多的情感投入到外部关系时,可能会导致原生家庭的破裂。
剧情解析
故事围绕着“等待”这一主题展开,承宇一家等待季薇薇归来,而季薇薇却选择了陪伴许乐乐完成他的梦想。这种等待最终以悲剧收场,凸显了沟通失败和责任感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文中提到的“三天后,我就给儿子捐肝”本应是充满希望的一句话,但在实际发生的事情面前显得格外讽刺。
此外,季薇薇多次强调“让我们大度一点”,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请求理解,但实际上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她从未真正站在丈夫和儿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将自己的情感需求凌驾于家庭之上。
精彩节选
可手术当天,我坐在手术室外等了一整天,等来了儿子来不及救治已经去世的消息,还是没等来 季薇薇 。
我拿出手机,想要问季薇薇为什么没来。
却看到许知宴发给我的照片。
照片里季薇薇牵着乐乐依偎在他怀里笑靥如花。
我颤抖着手打开许知宴的朋友圈便看到刺眼的内容。
“比心,环球之旅第20天,季医生放弃进修,陪我一起帮儿子实现他的环球旅行梦想。”
“如果不是许知宴发的朋友圈,我都不知道,我和儿子苦苦等不来的老婆,竟然陪着别人家的孩子去环球旅行了。”
我握着儿子已经冰冷的手,心痛到窒息。
这时,季薇薇打来电话:
“承宇,乐乐期末考了100分,他的愿望是爸爸妈妈陪他一起环游世界。”
“你知道,他没有妈妈…”
“我不忍心看他愿望落空,还有三天,我们就回来了。”
“三天后,我就给儿子捐肝。”
我脑袋一片空白。
要是在一天前,我肯定会高兴地跳起来。
可是现在,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儿子的生命,在她心中还没有一个外人的愿望重要。”
季薇薇许是察觉到什么,焦急询问:“承宇,你怎么不说话?”
我回过神来,问出了心中所想:“季薇薇,你知道儿子病得很重吗?”
季薇薇愣住,她似乎这才意识到安安的病情已经不能拖了。
“承宇,你放心,我马上买机票回来。”
电话那头,乐乐天真问道:“妈妈,最后一站乐乐想去浪漫的巴黎,你陪乐乐去好吗?”
季薇薇思考片刻便对着我说道:
“ “承宇,上级医院的朋友说安安不是急重症,三天后治疗还来得及,你大度点,等我回来。””
林承宇 季薇薇小说节选推荐">
我早就该知道这样的结果。
自从许知宴离异回国后,季薇薇满心满眼便只有许知宴父子。
答应了要陪儿子过生日,却因为许乐乐感冒了,而放我们鸽子。
她总说许乐乐没有妈妈,她要照顾他,让我和儿子大度一点。
她把儿子的生日礼物给了许乐乐,让我们大度点。
她推掉家庭聚会,陪许乐乐去游乐场,让我们大度点。
人物分析
承宇:
承宇是一个深爱自己儿子的父亲,他的情绪贯穿全文,从最初的期待到最终的崩溃,展现了他内心的无助与痛苦。他没有直接责备季薇薇,而是选择冷静地询问“你知道儿子病得很重吗?”,这表明他仍然希望妻子能够回归家庭角色,但结果却让他彻底失望。
季薇薇:
季薇薇作为故事中的争议性人物,她的行为充满了自私与偏执。她为了满足许乐乐的愿望,不惜放弃自己的家庭责任,甚至以“安安不是急重症”为借口拖延治疗时间。她的选择反映出一种情感错位,即过于关注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亲人。
许知宴父子:
虽然他们并未直接登场,但他们的存在对剧情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许知宴作为单身父亲,成功吸引了季薇薇的关注,而许乐乐则成为了这场悲剧的导火索。他们的出现使得原本稳定的家庭结构逐渐瓦解。
章节评论
评论一:
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故事,作者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绝望。从承宇的角度看,他面对的是双重打击——不仅是亲生儿子的离世,还有妻子对他和家庭的冷漠。这种情节设置让读者不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与责任?
评论二:
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增强了戏剧张力。一方面,是承宇与病重的儿子在家焦急等待;另一方面,则是季薇薇陪伴另一个孩子享受环球旅行的乐趣。这样的反差让人感到愤怒又无奈,同时也引发我们对人性弱点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