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复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山河复沈羽赵虎后续超长版

作者: 金翅卟街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1-08 20:21:15

状态: 完结

字数: 4.70万字

阅读人数: 13.73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戍边将领沈羽为父洗冤,意外卷入皇权纷争,誓护前太子遗孤萧瑾。面对魏忠贤、李嵩与柳承业的连环构陷,他联金狼部、合江南士族,于绝境中破局。从战场厮杀到朝堂博弈,终平叛乱推新政,完成从复仇到守土的蜕变,见证山河新生。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1-08 20:21:15

【原文摘录】

天地间只剩下一种颜色,一种声音。颜色是吞噬一切的惨白,从铅灰色的天幕一直铺到被冰雪覆盖的、起伏的山峦。声音是永无止息的呼啸,像是万千冤魂在风中尖啸,刮过人的耳膜,也刮过裸露的岩石和冻硬的泥土。

大雍天启二十三年冬,雁门关外五十里,葬鹰原。

名字的由来已不可考,或许曾有雄鹰折翼于此。如今,这片原野正名副其实地“埋葬”着什么。不是鹰,是人。

沈羽站在没膝的深雪中,铁甲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每一次呼吸都带出一团浓白的雾气,旋即被狂风撕碎。他身形挺拔如松,任凭风雪扑打,岿然不动。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比这北境的寒冬更冷,更沉。他缓缓扫视着眼前这片刚刚结束厮杀不久的战场。

白雪之上,处处是触目惊心的暗红。冻僵的、残缺的尸骸以各种挣扎的姿态凝固着,有的相互纠缠至死,有的孤零零伏在地上,身下的雪地被染成了一大片怵目的褐冰。破损的旗帜半埋在雪里,依稀可见一个“雍”字,无力地耷拉着。断裂的兵刃、散落的箭簇,如同锈蚀的墓碑,点缀着这片死寂的土地。

“清点清楚,一个都不能少。”沈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风雪的沉静力量,传入身后每一个士兵的耳中,“都是我大雍的好儿郎,不能让他们曝尸荒野,做了孤魂野鬼。”

“是,将军!”士兵们哑着嗓子应和,声音里带着疲惫和悲怆。他们分成数队,开始小心翼翼地搬动那些冻得僵硬的遗体,用随身携带的简陋工具,在冻得硬邦邦的地面上艰难地挖掘着墓穴。动作很轻,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庄重。铁锹磕碰在冻土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像是敲打在活人的心上。

沈羽没有动。他的目光掠过那些年轻或不再年轻的脸庞,他们脸上的惊恐、痛苦或不甘,都被严寒永恒地定格。八年了,这样的场景他见过太多。从初来时那个满腔热血、试图以一己之力涤荡边尘的将门之后,到如今这个深沉内敛、眉宇间刻满风霜的边军偏将。时间磨去了棱角,却磨不深刻骨的执念。

他下意识地抬起右手,隔着冰冷的铁甲和内衬的衣物,紧紧握住了胸前的一个硬物。那是一枚虎形玉佩。玉佩触手温润,与他此刻周身的寒意格格不入。这是父亲沈文渊,那位曾以刚直闻名的都察院御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

记忆如同冰层下的暗流,汹涌破开。

—— 引自章节:第1章

 

雁门关守将周振威,一位年约五旬、鬓角已染霜华的老将,端坐在主位之上,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铺有边塞地图的硬木长案。两侧分别坐着关内主要的将领、偏将,包括沈羽在内。人人甲胄在身,面色肃穆。

“诸位,”周振威的声音带着久经沙场的沙哑,打破了沉寂,“刚接到确切军报,以及多处牧民哭诉。藩镇李嵩麾下的骑兵,近半月来,在我边境东侧哨所防线外,活动异常频繁。规模不大,但次数极多。已发生数起劫掠我边境牧民牲畜、焚烧帐篷的事件,甚至……”他顿了顿,声音更沉,“有兩处我方的小型巡哨队,与他们发生遭遇,各有伤亡。”

厅内响起一阵压抑的议论声。李嵩,拥兵自重的幽州节度使,其势力盘踞边境多年,与朝廷关系微妙,时有摩擦。但如此频繁、主动的挑衅,近几年来还是头一遭。

一名满脸络腮胡的将领猛地一拍桌子,怒道:“周将军!李嵩这老匹夫欺人太甚!真当我雁门关无人吗?末将请命,率本部兵马,给他那些不长眼的爪牙一个教训!”

“鲁莽!”另一名年纪稍长的将领斥道,“李嵩兵强马壮,幽州铁骑非易与之辈。如今只是小股部队骚扰,若我大军出动,正好给了他撕破脸皮的借口!届时边衅一开,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难道就任由他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撒尿?”络腮胡将领不服。

“自然不是……”周振威抬手止住了双方的争论,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一直沉默不语的沈羽身上,“沈偏将,你常年驻守前沿戍垒,对边境地形、敌情最为熟悉,你有何看法?”

刹那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沈羽身上。

沈羽缓缓抬起头,眼神平静无波。他站起身,走到长案前,目光在地图上代表边境哨所和地形起伏的标记上缓缓移动。

“周将军,诸位大人。”沈羽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李嵩部此次异动,目的恐怕并非简单的劫掠或挑衅。”

他伸手指向地图上几处被标注了红点的位置:“请看,他们活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侧‘野狼谷’、‘鹰嘴崖’一线。这一带地势险峻,哨所分布稀疏,且……有多条隐秘小路,可通往关内。末将认为,他们是在借滋事之名,行勘察地形、试探我军布防之实。”

他略一停顿,目光微凝,继续道:“而且,根据受伤弟兄和牧民的描述,这些藩镇兵行动颇有章法,一击即走,绝不恋战,显然是受过严令。其背后,必有更大图谋。”

—— 引自章节:第2章

 

沈羽率领的百人队,已经在东线巡逻了五日。他们避开了主要的通道,专拣人迹罕至的山脊、谷地行进。白天顶着风雪跋涉,夜晚在背风处搭建简易营帐,条件艰苦,但队伍秩序井然,哨探前出,警戒森严。

一路上,他们确实发现了更多藩镇兵活动的痕迹——杂乱的马蹄印,废弃的临时营地,甚至在一些险要处发现了人为设置的、伪装过的绊马索和陷阱。这些都印证了沈羽的判断,李嵩的部队在此地绝非漫无目的的游荡。

“将军,前面就是‘鬼见愁’雪沟了。”一名熟悉地形的老斥候指着前方一道被厚厚积雪覆盖的巨大沟壑,“这地方地势低洼,背风,以前常有商队或牧民在此躲避风雪。但沟深路险,容易迷路,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

沈羽勒住战马,抬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他极目远眺,鬼见愁雪沟如同大地上一条巨大的白色伤疤,蜿蜒曲折,深不见底。两侧的崖壁被冰雪覆盖,偶尔露出黝黑的岩石,显得格外狰狞。

“派两个人,去沟口查看一下。”沈羽下令,“小心为上。”

两名斥候领命,小心翼翼地下马,徒步向前摸去。其余人在原地警戒,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喷着响鼻。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脸上带着惊疑不定的神色:“将军!沟口……沟口有情况!”

沈羽眼神一凝:“说!”

“发现……发现一个人!埋在雪里,好像快不行了!”斥候喘着粗气回道。

人?在这鸟不拉屎的绝地?

沈羽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道:“赵虎,带十个人跟我来!其他人原地警戒,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妄动!”

他翻身下马,按着腰间的佩刀,带着赵虎和十名亲兵,快速而谨慎地向沟口靠近。

来到沟口,另一名斥候正守在那里,指着雪堆下一处微微隆起的地方。若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那里竟然埋着一个人。

沈羽快步上前,蹲下身,徒手扒开积雪。很快,一个蜷缩成一团的身影显露出来。那是一个少年,看身形不过十四五岁,穿着一身早已被雪水浸透、破烂不堪的普通小兵号衣,脸色青紫,嘴唇干裂,双眼紧闭,气息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他浑身冰冷僵硬,像是已经与周围的冰雪融为一体。身边,只有半块冻得硬邦邦、已经发霉的麦饼。

“还有气!”赵虎探了探少年的鼻息,低呼道。

沈羽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落在少年那冻得发紫、紧紧攥着衣袖的手腕上。因为扒开积雪的动作,少年的衣袖被稍稍扯动,露出了手腕内侧一小片皮肤。

那里,一个淡青色的、形似流云的胎记,若隐若现。

沈羽的动作猛地一顿!

这个纹样……

—— 引自章节:第3章

 

他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视线先是模糊,然后逐渐清晰。映入眼帘的是一顶简陋的军帐顶部,以及跳动的篝火火光。身上盖着厚重的、带着男子阳刚气息和风尘味的毛皮大氅,很暖和,驱散了几乎要冻结他骨髓的寒意。

他还活着。

这个认知让他心中先是一松,随即又被巨大的恐慌攫住。他在哪里?救他的是谁?是敌是友?

他猛地想要坐起,却因为身体的极度虚弱和僵硬,只是徒劳地挣动了一下,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

“醒了?”一个低沉而平静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萧瑾,或者说化名“阿瑾”的废太子之子,悚然一惊,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黑色轻甲、外罩解下后露出挺拔身形的年轻将领,正坐在不远处的木箱上,目光沉静地看着他。那眼神,深邃、锐利,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人心最深处的秘密。

是这个人救了自己。萧瑾记得昏迷前最后看到的,就是这张冷峻却似乎并无恶意的脸。

“多……多谢将军救命之恩。”萧瑾挣扎着,用沙哑干涩的喉咙挤出这句话,下意识地想要起身行礼,却被对方用眼神制止了。

“不必多礼。感觉如何?”沈羽站起身,端过旁边亲兵准备好的一碗一直温着的热粥,递到他面前,“先吃点东西。”

粥的香气诱人,萧瑾的胃部因为饥饿而痉挛起来。他接过碗,手指因为虚弱而微微颤抖,低声道谢后,便小口小口地、却难掩急切地喝了起来。热粥下肚,带来一股实实在在的暖流,让他感觉踏实了一些。

但他不敢放松警惕。眼角的余光迅速打量着帐篷内的环境。除了这位年轻的将军,帐内还有一名守在一旁、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虬髯将领,以及帐门口两名按刀肃立的亲兵。标准的军中配置。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为何会独自昏倒在鬼见愁雪沟?”沈羽的声音再次响起,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慎。

来了。萧瑾心中警铃大作。他放下已经空了的碗,舔了舔依旧干裂的嘴唇,垂下眼睑,不敢与沈羽对视,按照早就准备好的说辞,低声道:“回将军,小的……小的叫阿瑾,是……是前面三十里外,‘黑水驿’的驿卒。前些日子,一伙藩镇兵来驿站抢马,杀了驿丞,小的……小的侥幸逃了出来,在雪地里迷了路,又冷又饿,就……就晕倒在那里了。”

他的声音越说越低,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恐和后怕,肩膀也微微缩起,一副受惊过度的模样。

沈羽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心中却是一片冷然。黑水驿?他记得那个小驿站,确实在附近。但……

—— 引自章节:第4章

山河复
★★★★
金翅卟街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