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紫小武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7-30 13:35:32
状态: 完结
字数: 8.84万字
阅读人数: 5.80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秦川重生回到了八零年代,成为军工厂厂长,同时觉醒了词条掠夺系统。秦川在他的帮助下,龙国的军工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三轴数控机床技术(紫)升级五轴数控机床技术(金)航母蒸汽动力技术(紫)升级航母核动力技术(金)二元矢量喷口发动机技术(金)升级爆震发动机技术(红)当高超音速导弹、万吨大驱、六代战机、十万吨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
第15章2025-07-30 13:35:32
【原文摘录】
“按照上面的意思,军工厂的民营产品占比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保持军事装备生产能力。”
“大家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
此话一出,会议室内顿时炸开了锅,纷纷大声议论起来。
激烈的讨论声,让坐在会议桌前的秦川猛然惊醒。
看着陌生又熟悉的环境,一时有些愕然。
之前他明明因为自由国特工精心策划的一场‘意外车祸’当场殒命,结果一睁眼却出现在这里。
“我......这是穿越了?”
他看到桌上的日历后,秦川才不得不相信了自己的处境。
他穿越了,从后世穿越到了1989年!
此时的他,刚刚从国防科大毕业,被分配到了307军工厂担任厂长。
“我觉得上面的文件有些太过武断了。”
“之前上面鼓励我们军转民,我们都照做了。”
“厂子靠着民营产品好不容易发展起来了,现在又让我们改回来,这谁受得了。”
“没错!民营产品现在是我们厂收益大头,一下子砍掉这么多,哪还有利润?!
我们厂数千号的工人还怎么活?厂子还怎么维持运转?”
会议室内的争吵声,将秦川的思绪拉了回来。
结合刚才众人的话,以及桌上的红头文件,秦川立刻清楚这些人在争论什么。
307厂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军工企业,有着深厚的军工底子。
可惜好景不长,改开之后,上面将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上。
这些军工厂逐渐失去了财正支持。
为了生存,只能无奈进入了军转民的调整期。
很多曾经生产导弹、枪炮的企业,开始转型生产民用物品。
307厂也不例外,同样在这股浪潮下搞起了民营生意。
可厂子终究还是被时代的浪潮所抛弃。
军转民虽然暂时成功了,但这次恢复军工属性的转型失败,导致307厂在几年后不得已倒闭。
而这场会议中他的决策失误,就是未来军工厂倒闭的导火索。
整理了下脑海中的记忆,秦川深吸一口气。
如果按照前世按部就班的发展,307厂很快就会衰落。
“既然重生了,绝不能重蹈覆辙!”秦川心中坚定的说道。
不过,眼前的问题非常棘手。
上面想让各地军工厂大幅削减民营产品,全力恢复军工属性,这个决定并没有问题。
后世龙国之所以能在群狼环伺下独善其身,靠的就是强大的国防力量。
可现在307厂绝大部分收益都放在民营产品上。
大幅削减民营产能,将导致307厂利润暴跌,这是导致厂子倒闭的主要原因。
—— 引自章节:第1章
一个厂子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小家庭,秦川自知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很快,秦川来到了307厂的一个新车间内。
根据他的记忆,307厂在尝到了民营产业的甜头后,后期又加大了投入力度。
甚至不惜花高价,从白熊国进口了一套三轴数控机床,提供工业生产能力。
“厂......厂长,您怎么来了?”
正在车间工作的工人们,见到秦川第一天上任就来厂区转悠,心中都是有些紧张忐忑。
这些工人也都听说了国家的新政策,要减少军工厂民营产品产能占比。
民营产品少了,就意味着他们的收入要缩水。
甚至如果厂子的效益直线下滑,他们这些工人就要面临下岗的风险。
“不用管我,我就是随便转转。”
秦川怕这些工人误会,连忙笑着说道。
“对了,咱厂新进口的那台三轴数控机床在哪儿呢?”
“在......在那儿。”
听到秦川的话,一名车间的小组长,连忙指着不远处的一台大型机械设备说道。
闻言秦川点点头,径直走了过去。
“就是这东西!”
看着眼前这套大型的数控机床,秦川嘴角不由上翘。
如果说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石,那高端数控机床就代表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
这些年来,以自由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强国,一直都将高端数控机床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来管控。
卖给他们的都是两轴数控机床这样的低端货,更高精度的机床根本不卖。
由此可见,高端数控机床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
一旦他们307厂能够研发生产出先进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就可以通过出口高端机床,赚取巨额外汇。
更重要的是,高端数控机床一旦在国内普及,可以让龙国的工业制造能力跨越几个台阶。
直接从工业大国转变成工业强国!
当即秦川心念一动,将手放在了三轴数控机床的机身上。
顿时,他的眼前浮现出数个散发不同颜色光芒的词条虚影。
【目标:三轴立式数控机床】
【拥有词条:直线电机驱动技术(蓝)、直线运动轴轴承技术(蓝)、空间轨迹螺旋插补算法技术(绿)、轴间同步交叉耦合控制算法技术(绿)、二维CAM工具技术(绿)、多工序集成加工技术(蓝)......】
【宿主是否进行词条掠夺?】
看到这些技术词条,秦川嘴角上翘。
这台数控机床是从白熊国进口的。
虽然白熊国的数控机床和自由国等国在软件技术上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硬件技术上很不错了。
“掠夺!”秦川心念一动。
—— 引自章节:第2章
厂子这么大的问题,在办公室里就能解决?
“恩,都解决了。”
“这是我这几天整理出来的资料,大家先看一看。”
秦川将手中的资料分发下去,说道。
“这是什么?”
几人狐疑的接过资料看了起来。
赵劲松刚戴上眼镜,就听见307厂技术科的张主任突然惊呼起来。
“这......这是五轴数控机床的结构图!”
听到这话,赵劲松等人心头一颤。
“张主任,你别开玩笑了,五轴数控机床只有自由国以及少数几个西方国家有。
就连白熊国都造不出来,这资料上怎么可能有五轴数控机床的结构图?”
几名厂子的管理人员不屑笑道。
“真的!我之前见过国外一款五轴数控机床的照片,结构和这资料上画的差不多。”
“而且这上面不但有五轴数控机床的结构图,就连各种配件的技术参数都有。”
赵劲松等人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
“厂长,张主任说的是真的?这真是五轴数控机床的技术图纸?”
“没错!”秦川笑着点点头。
“这是我研发整理的五轴数控机床结构图,以及制造方法。”
“有了这套技术资料,我们就能生产出国产的五轴数控机床。”
“这款产品应该能解决目前厂子转型的困境了。”
嘶——
闻言,赵劲松等人不由倒吸一口气。
五轴数控机床,这可是被自由国和西方国家当成战略物资使用的精密设备。
国内高层为了提升工业水平,一直在想办法攻克五轴数控机床的技术。
只要攻克了五轴数控机床的技术壁垒,他们龙国很快就会从一个工业大国成为工业强国。
“我累个乖乖!”
“如果我们真的造出国产五轴数控机床,不仅能完美度过转型难关,甚至以后都不用为钱愁了!”
赵劲松握着资料,难掩激动之色。
高精度数控机床的价格十分昂贵。
就他们厂子那台从白熊国进口的三轴立式数控机床,只是同类型的中端机型。
即便如此,之前购买它的时候,也花了厂子整整十三万美元。
按照现在国际汇率,一美元可以兑换不到四块龙国币来计算。
仅仅是这款三轴数控机床就价值五十多万!
在这个人均工资只有一百多块的年代里,五十万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而这还只是三轴数控机床的价格。
至于五轴数控机床,他们连见都没见过,自然不清楚。
但绝对要比三轴数控机床高出不少。
“国内的工业制造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那些企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量极大。”
“可目前国内大多都是两轴数控机床,三轴数控机床都很少见。”
—— 引自章节:第3章
“是啊,这可是龙国第一款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啊!连白熊国都没有,我们打破了自由国的技术封锁!”
“有了这款高端数控机床,我们厂以后就算只留下一个车间生产机床,厂子的效益也比现在要强多了。”
厂子的技术人员以及工人们,全都激动不已。
这款高端机床被造出来,就意味着他们的饭碗保住了。
将来即便恢复军工产能,他们也不用为钱发愁了。
“解决厂子优化改革的问题还只是小事。”
“这款高端数控机床的出现,将让我们厂的军工制造能力以及生产效率翻上几倍不止!”
“一旦在咱们国内普及开,我们龙国的工业制造业以及军工业都将迎来高速发展。”
秦川想的比这些技术工人要远的多。
有了高精度数控机床,未来他的许多先进军工技术就更容易落地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厂长,五轴数控机床我们是做出来了,但他的性能到底如何啊?”
“是啊,虽然我知道这款数控机床的性能肯定不差,但和国外的高端数控机床比怎么样?”
听到周围众人的疑惑,秦川笑了笑。
“想要测试这款数控机床的性能还不简单?”
“找咱厂最优秀的师傅比一下不就清楚了。”
闻言,赵劲松等人眼前一亮。
“这样也好,王师傅,你过来和咱们的五轴数控机床较量一下吧。”
“好嘞!”
说完,人群中便一位身穿蓝色工装的老师傅,自信满满的走了过来。
周围顿时传来一阵欢呼声。
“秦厂长,王师傅可是我们厂最优秀的八级钳工了。”
“他的眼睛就是尺!由他造出的精密件一点也不比高端数控机床做出来的差!”
赵劲松自豪的说道。
秦川闻言,也是佩服的点点头。
当前龙国的工业制造水平很低,国内需要的军工精密件,基本都是由这些经验丰富的老钳工手搓出来的。
对于这些师傅的手艺,秦川没有质疑。
不过要说批量生产精密配件,这些师傅就不可能比过数控机床了。
在赵冬晓的吩咐下,工人很快就拿来了两段钢材料。
“我们测试很简单,厂子刚接到的一笔履带销军工订单。”
“这是军方给我们的标准件尺寸,半个小时之内,谁完成的数量多,尺寸合格谁就赢。”
明白了比赛规则后,双方立刻开始了准备工作。
很快,在赵劲松的一声令下,比赛开始。
张师傅站在车床前,拿起军方提供的样品图纸仔细比量。
在将所有数据比对完毕后,张师傅自信满满的打开车床,直接开始了生产。
而另一边,五轴联动数控机前,秦川亲自上阵。
他先是将钢材固定在机床爪盘上,随后同样拿过样品图纸。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