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更新/连载更新

崔岘[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精彩节选试读

作者: 日照前川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6-30 06:43:59

状态: 连载

字数: 4.84万字

阅读人数: 1.3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上辈子,崔岘(xiàn)是985高校汉语言文学博士。这辈子,他穿越到了古代寒门——贫困的家、怀孕的娘、年幼的哥姐、六次落榜的学渣父亲大伯、日日幻想儿子桂榜高中到癔症的祖母,和只有八岁的他。崔岘:这也太惨了吧。为改变命运,崔岘外出务工,给富家少爷做书童。但少爷是个学渣,害怕进考场,想出个馊主意:让崔岘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

第20章2025-06-30 06:43:59

【原文摘录】

懒汉婆娘们互相挤眉弄眼,低声嘲笑。

“天老爷,这是在作什么妖呢。”

“一家子都读书读傻了!”

“他家岘哥儿,八岁大的娃子,半月前扎进淹不到裤腿儿的小溪里,愣是爬不起来。”

“崔家老大老二,今年还去考科举不?”

“考,怎么不考!人家老崔氏说了,要让两个儿子一直考下去呢。”

“哎呦,这都考了快十年了吧,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在河西村,崔家一直都是村民们议论的对象。

因为崔家大儿子、二儿子,考了快十年的科举,导致败光家业,穷到揭不开锅。

偏偏这兄弟俩,年年考试,年年落榜。

如今快三十了,还只是个可怜的童生。

崔家院子里。

头发花白的老崔氏手持戒尺,严肃监督两个儿子、两个孙子打‘五禽戏’锻炼体魄。

村民们不懂,笑话这是在跳大神呢。

突然。

趁着老崔氏一个没注意,她的小儿子崔仲渊眼珠一转,开始偷懒。

下一刻。

啪!

老崔氏手中戒尺如长了眼睛,稳准狠打到小儿子的屁股上。

“疼疼疼!”

崔仲渊嗷呜惨叫,给自己身边的小男孩打眼色。

岘哥儿,快替爹向你祖母求求情啊!

对待孙子,老崔氏总是会宽容一些。

然而崔岘看了看那骇人的戒尺,不顾亲爹哀怨的眼神,对祖母露出一个讨好的乖巧笑容。

打了我爹,可不能再打我了嗷!

院子里。

崔家老大、老大媳妇儿、和他们的大女儿、小儿子,以及老二媳妇儿,都各自眼观鼻,鼻观心,努力做忙碌状。

生怕受到牵连。

半个多时辰后,五禽戏终于打完。

老崔氏吩咐道:“老大、老二回房温书。老大媳妇去做早食,老二媳妇去打扫院子,璇姐儿去喂鸡。钰哥儿、岘哥儿歇一歇,也各自去帮你们娘干活儿。”

一家人很快便忙碌起来。

老崔氏自己去后院喂牛。

崔家老大崔伯山、老二崔仲渊回房,紧接着传来他俩洪亮的读书声。

老大媳妇林氏去庖厨做早食。

林氏的大女儿,十岁的崔璇去喂鸡。

林氏的小儿子崔钰,刚锻炼完,站在崔岘身边微微喘气。

他是崔岘的堂兄,今年九岁,比崔岘大一岁。

老二媳妇儿陈氏,也就是崔岘的娘,怀有五个月身孕,正扶着腰打扫院子。

崔岘歇息片刻,赶紧去帮忙。

打扫到大门口的时候,他听到外面那群人在奚落自家,于是恶狠狠瞪过去。

懒汉婆娘们被抓包也不害臊,嘻嘻哈哈的散去了。

崔岘见状,回头看向自家破落、寒酸的房屋,无声叹气。

难怪会被人看不起。

真是穷到叮咣响啊。

没错,崔岘穿越了。

—— 引自章节:第1章

 

一大盆没甚油水的炒荠菜,和一大盆凉拌马兰头。

而在这些菜的最中间,放着一大块熏腊肉。

肉质肥美,色泽浓郁,看起来和周围寒酸的菜色格格不入。

崔岘知道,这块肉,是家里的‘老演员’。

果然。

祖母老崔氏扫了一眼那块腊肉,眼睛里浮现出追忆:“你们祖父、曾祖父还活着的时候,家里顿顿鸡鸭鱼肉,好不风光奢侈。”

大伯崔伯山闻言立刻接话:“娘说的对,儿子和弟弟一定努力金榜题名,让娘以后日日都能好吃好喝、穿金戴银。”

大伯母林氏说道:“有娘操持家里,咱们细水长流,日子过得舒坦。就算不吃这块腊肉,也是村子里人人都羡慕的呢。”

崔岘爹说道:“儿子小时候跟着我祖父、我爹吃多了肉,现在只想吃点清淡的。”

崔岘娘说道:“儿媳如今孕吐的厉害,瞧见这肉就难受。”

崔璇咽了咽口水,说道:“我......我一点都不馋!”

最后。

由崔家三代长孙,小崔钰板着脸做收尾总结:“这块腊肉,是祖母对我们的期盼与鞭策。请祖母把腊肉收起来,留着以后日日鞭策孙儿上进,以复昔日家族门楣荣光。”

崔岘面无表情:“......”

但凡你们把嘴角的哈喇子擦一擦,我都能信了你们说的鬼话。

呵,一大家子装货!

“好,不愧是我崔氏儿女!有志气!”

听完一家人的话,崔老太太非常欣慰,吩咐林氏:“老大媳妇,把腊肉收起来吧。”

“哎!”

林氏应声,把腊肉熟练端回庖厨。

一大家子这才迫不及待开始吃早食。

崔岘吃的很痛苦。

菜窝头难以下咽,有些卡嗓子。

面汤跟水似的。

炒荠菜热了好几遍,味道很怪。

倒是那凉拌马兰头,清清脆脆的还算爽口。

但身处封建古代农家,能有口饭果腹已是幸事,哪有资格挑剔?

既来之,则安之吧。

饭后。

崔老太太擦了擦嘴,说道:“从明日起往后半月,家里每日晡食加三枚鸡蛋,老大老二各食一枚,余下一枚全家共食。”

晡食便是晚饭的意思。

崔家日子清贫,平时不见荤腥,连鸡蛋也很少吃。

家里鸡下的蛋,都拿去换钱了。

可听闻崔老太太这番‘改善伙食’的话,一家人非但没高兴,气氛反而紧绷起来。

崔岘心中了然。

再过半月,就是大梁王朝三年两次的院试。

大伯、父亲是童生,已经考过县试、府试,下一步便是参加院试考秀才。

那加食的鸡蛋,是崔老太太给即将参加科考的两个儿子滋补身体的。

但——

—— 引自章节:第2章

 

照你俩这‘头悬梁、锥刺股’的架势,能高中才怪了!

更别提,你俩打得还是仅次于江浙地区的地狱级难度科举副本——

河西村所处的位置在中原,河南省、南阳府、南阳县。

自古到今,河南学子的诸多心酸,那真是多到不知从何说起。

但这些话,崔岘却根本没法开口。

八岁稚童哪里该懂这些?

穿越过来后,他小心翼翼扮演好自己的‘人设’,生怕被瞧出端倪。

就这,都偶有露馅的时候。

读完书后的崔仲渊揉着脑袋上床,迎上儿子的目光,沾沾自喜道:“岘哥儿你瞧,为父既努力,又聪慧。方才我仔细想了,既然你祖母说你祖父特地托梦,想来这次为父指定能中。”

崔岘:“......”

这就是学渣的错觉吗?

真可怕。

他不想接话,默默翻了个身,闭眼睡觉。

被无视的崔仲渊委委屈屈看向妻子陈氏:“我怎么觉得,岘哥儿现在越发不稀罕我,连爹都不叫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

穿越过来后,崔岘总体适应的还算良好。

但上辈身为孤儿,孑然一身惯了。

‘爹’、‘娘’这种称呼,他短时间内实在羞于启口。

陈氏心大,又因为睡觉被丈夫吵的烦躁,闻言咕哝道:“许是因为你头发越来越稀疏了吧,多大点事,睡觉。”

崔岘刚提起来的心又放下,没忍住闷笑出声。

崔仲渊听到了。

他觑了一眼儿子,随后故意躺过去,一把将崔岘搂在怀里:“好哇,你还敢笑!你不稀罕爹,那爹来稀罕你,嘿嘿。”

崔岘试图挣扎,却怎么也挣脱不掉,只能无奈作罢。

耳边很快传来崔仲渊的鼾声。

黑暗中,被‘父亲’环抱着的崔岘嘴角悄然浮现出一抹笑意。

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崔岘倒是从未料到,身为孤儿的自己竟穿越到古代,重新从稚童开始成长,还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这种感觉,也挺好。

次日。

崔岘照旧早起打五禽戏、吃难吃的早食、帮家里织麻。

大伯、父亲继续回房读书。

一家人在院子里忙活的时候,里长来登门了。

正忙活着织麻的林氏、陈氏瞧见来人,赶紧站起来,喊了声‘七叔’。

崔老太太觑了对方一眼,没吭声。

里长搓搓手,对着崔老太太说道:“我来找嫂子商量点事儿。”

崔老太太这才说道:“进屋坐吧,老大媳妇去烧些热水。”

陈氏招呼里长去堂屋,还不忘回头朝家里几个小的挥挥手:“璇姐儿,你带弟弟们出去玩会儿。”

崔璇乖巧应了一声。

大伯母林氏去庖厨烧热水,趁没人注意,小声喊儿子:“钰哥儿。”

—— 引自章节:第3章

 

崔仲渊闻言急急跟着跪下:“不可!理应大哥去参加科考......”

他的话没说完。

就见崔老太太突然拿起戒尺,狠狠砸向两个儿子,狰狞着脸尖声道:

“我打死你们两个不孝子!为了能让你们兄弟俩安心读书,你们老子娘这十几年来,从没睡过一个好觉。如今你们说不读就不读?你们对得起我,对得起你爹吗?”

“谁再敢说一句不读,我当场一头撞死,去下面找你们爹去!”

这话,歇斯底里中透着癫狂。

崔家兄弟二人心神俱震,颤抖着一个字也不敢再多说。

林氏、陈氏哭声骤停。

跟在崔岘身后回来的崔璇、崔钰姐弟俩,同样被骇到面色发白。

这是怎么了啊!

唯有崔岘捕捉到‘服徭役’三个字,心头一沉。

前世,他翻阅史书。

看到服徭役、服兵役,心中总会生起淡淡的怜悯,同时庆幸自己生于盛世。

如今一朝穿越,他生活在了‘史书’里,亲自直面古代封建社会的压迫,才真正体会到——

这种阶级森严的扭曲制度,会让普通百姓多么无助。

堂屋里。

见呵斥到了两个儿子,崔老太太沉默着转身回卧房,将压箱底的一个布包小心翼翼打开。

里面是一对金玉手镯。

她掏出手绢,仔细将那对手镯擦拭干净。

一如当年嫁进崔家。

新妇敬茶的时候,婆母也是这样将手镯细细擦拭,笑着戴到她洁白、纤细的手腕上。

数十年匆匆而过,新妇熬成了老妇。

手腕处布满皱皱巴巴的糙皮。

老太太压下眼眸中的追忆与不舍,将镯子收进怀里。

罢了,明知留不住,卖便卖了吧。

从卧房走出来。

崔老太太看着神情凄惨的一家人,平静道:“老大老二继续去温书,其余的不用管,娘去一趟县城。”

陈氏哭道:“娘是不是又要去典当东西?两个人头的徭役钱,可是要十两银子,家里值钱的东西,这些年早就被当光了啊。”

崔老太太置若罔闻,抬脚就往外走。

崔岘不自觉攥紧手掌。

十两银子!

对于这个穷苦的家来说,绝对是一笔非常可怕的支出。

看着一屋子面色凄惶的家人,崔岘心想,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他得做点什么。

恰逢这时候,崔老太太走的急,还没出家门,便一个踉跄,差点没稳住步子。

崔岘眼睛猛然亮起来。

好机会!

他十分夸张的发出一声惊呼,跑过去搀扶住崔老太太:“祖母小心,我来扶您!”

“岘哥儿乖。”

崔老太太明显心事重重,见小孙儿如此懂事,心头宽慰不少。

于是。

—— 引自章节:第4章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日照前川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