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第二天,我决定偷个崽后续完结版

守寡第二天,我决定偷个崽
★★★★★
甄玉蘅
言情 - 连载

章节小结

本文节选自一部典型的古代宅斗题材小说,通过一场“掌家权”的交接,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复杂的权力博弈、人际关系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策略。表面上是杨氏与秦氏为管家权争执不下,实则背后隐藏着嫡庶之争、婆媳控制、妯娌矛盾等多重张力。

甄玉蘅作为新晋孙媳,看似柔顺乖巧,实则心思缜密、运筹帷幄。她利用秦氏的强势与杨氏的不满,巧妙推动局势发展,最终将掌家权握于手中。更值得注意的是,她的行为并非单纯被动接受安排,而是早有预谋地引导事件走向——她深知秦氏不得人心,便暗中推波助澜使其失势;又预料到二房会趁机夺权,于是让秦氏不得不推出一个“替身”来保住颜面,这个人正是她自己。

而香秀这一角色,则成为甄玉蘅政治棋局中的“挡箭牌”。她不急于清除异己,反而暂时容忍甚至抬举香秀,借其嚣张气焰转移矛盾焦点,体现了极高的情商与战略思维。这种“以退为进、借力打力”的手段,正是宅斗文中最精妙的心理操控术。

此外,林蕴知的登场进一步暗示未来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各房主母虎视眈眈,甄玉蘅虽暂得权柄,却仍处于风暴中心。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剧情解析

本章围绕“甄玉蘅获得掌家权”展开,情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权力真空引发争端:秦氏因故无法继续管家,杨氏欲趁机上位,引发嫡庶之争。

老太太偏心定局:因谢怀礼是嫡长孙,老太太支持其妻甄玉蘅接手,体现宗法制度下“嫡系优先”的原则。

甄玉蘅顺势登台:她表面受宠若惊,实则早已布局,借助秦氏之手实现权力过渡。

初掌事务展能力:清晨听汇报、核账目、理年节事宜,展现其干练老成,呼应“前世曾帮管家”的背景设定。

香秀事件显智谋:面对难缠的眼线丫鬟,甄玉蘅选择“养虎伤人”,让她代替自己得罪众人,自己坐收渔利。

林蕴知上门试锋芒:三房媳妇挑衅式索款,标志新一轮权力博弈开启,甄玉蘅的真正考验来临。

整体节奏紧凑,由内及外逐步扩展矛盾层次,从小范围人事管理延伸至家族各房利益较量,极具戏剧张力。


精彩节选

杨氏不乐意了,“她一个小辈,如何能管家?”

秦氏强势地将 甄玉蘅 拉到前面来,“管家看的是能力,再者,玉蘅本就是嫡长孙媳,让她早些历练历练有何不可?弟妹这个时候摆长辈的谱,可不懂事了。”

杨氏还想说些什么,老太太却点了头:“让玉蘅试试看也并无不可。”

说到底,老太太偏心谢怀礼这个嫡长孙。

杨氏再不甘心也不敢忤逆长辈,气呼呼地坐下了。

甄玉蘅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看了秦氏一眼,郑重地说:“孙媳一定尽力,不会让长辈失望的。”

秦氏当即领着甄玉蘅去取对牌钥匙,面上还很得意,“哼,她二房想抢我的管家权,做梦!还好我把你给推出来了。”

她打量着甄玉蘅,不以为然,“你先顶着,等过些日子,老太太他们气消了,自然还是要我出来管家的。”

甄玉蘅一脸乖顺:“那是自然,府里若是没有婆母怎么行?这对牌钥匙不过在我这儿放一会儿罢了。”

待回了自己的屋里,甄玉蘅嘴角的笑容扬了起来。

晓兰满面欣喜地说:“还真的成了!”

甄玉蘅松了一口气。

“事情比我想的顺利。”

她就知道秦氏不会好好安抚那一家苦主,所以她在暗中做推手,把事情闹大,等秦氏遭殃的时候,二夫人杨氏肯定会趁火打劫想要夺秦氏手里的掌家权,秦氏为了保住权利,便退而求其次,把这掌家权给了她。

甄玉蘅握着那对牌钥匙,缓缓勾唇。

这东西到了她手里,她便不会撒手。

清晨,甄玉蘅天不亮就起身了。

先是听了各院管事的汇报,什么城外庄子上佃户的房塌了,这个院里的老仆请辞,甄玉蘅都一一处理,之后又核对过年用度,预备年节事宜。

已经快到年关了,这些事情马虎不得。前世她没少帮秦氏管家,处理起这些事得心应手。

刚用过早饭,甄玉蘅正在屋子里算账,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

这时,却听见外头有人吵闹。

“马上就是年关了,大伙儿都忙得脚不沾地,你绣个衣裳,还偷懒懈怠,回头我就让二奶奶把你这月的工钱给扣了!”

“香秀姑娘,你未免也太不讲道理了!”

“怎么,我说错了吗?我是一等大丫鬟,说什么你就听什么,让你什么你就干什么!”

甄玉蘅听得眉头微蹙,见晓兰进来,问她:“外头吵什么呢?”

晓兰朝门外看了一眼,脸上带着点鄙夷,“最近天冷,活儿不好干,府里的绣娘交工晚了半日,香秀便揪着人家不放,吵个没完。”

晓兰撇着嘴角跟香秀抱怨:“二奶奶掌了家,她倒是尾巴翘上天了,整天训斥这个,数落那个,威风凛凛的,不知道以为她当家呢。底下人都对她颇有微词,二奶奶您可得管管她,不然再这样下去,房顶都要被她掀了。”

甄玉蘅冷笑。

这香秀仗着自己原是秦氏房里的人,一向眼睛长在头顶上,尖酸刻薄,行事霸道,平日里不但欺负小丫鬟,便是对她也不恭不敬的。

秦氏把香秀拨到她身边,一则是为了看着她,二则想让香秀给谢怀礼做通房,来日抬为妾室的。香秀平日里可不是把自己也当主子了?

只可惜香秀这时还不知道,谢怀礼已经死了,她一辈子也当不了主子。

甄玉蘅刚掌家,留着这么个蠢货在身边可真烦心。

奈何香秀又是秦氏的人,她不好处置。

[守寡第二天,我决定偷个崽]甄玉蘅 <a target=谢从谨 免费阅读">

想了一会儿,她心里有了主意,对晓兰道:“去把香秀叫进来,我有话跟她说。”

香秀一进来,就找甄玉蘅告状:“二奶奶,你刚上任,底下人都不服管,一个比一个懒散,那绣娘故意消极怠工,合该好好罚她,以往大太太当家一个眼神,便叫那些下人不敢吭声。那些个贱骨头,不好好教训是不行的,”

晓兰听得暗自翻了个自眼,她一口一个下人,好像她不是下人,她就高贵得不得了了!

甄玉蘅却和颜悦色地说:“大太太掌家肯定是手腕了得,你先前跟在她身边伺候,一定得了她的真传,日后还得你多帮衬我呢。”

香秀听了这话,沾沾自喜,“那是自然,大太太让我到这儿来,本就是让我帮衬二奶奶的。二奶奶掌了家,事务繁忙,我应该为二奶奶分忧,这府里的差事没有我不知道,有我在你就放心吧。”

香秀得意洋洋地走了,晓兰惊讶地看着甄玉蘅:“二奶奶,她都猖狂成这样了,您还捧着她?”

甄玉蘅挑挑眉,“我刚掌家,各院的主子定然都不服气呢,少不了有人来找茬,有香秀这么个二愣子挡着,不是正好?”

晓兰担忧道:“可是若真让她得罪了人,那岂不是给您添麻烦?”

甄玉蘅笑着摇摇头,“你看她张口闭口的都是大太太,打着大太太的旗号张牙舞爪,就算真得罪了人,人家记恨的也不会是我呀。”

这话前脚刚说完,后脚二房的媳妇林蕴知便登门来了。

林蕴知是老三谢崇仁的妻子,她出身书香世家,性子倨傲张扬,从来不把甄玉蘅这个妯娌看在眼里。

进屋后,她往圈椅里一坐,摆弄着自己腕上的红玉髓手镯,漫不经心地扫一眼后,说:“大嫂好气派,如今都当家了,以后我们都得看你的脸色行事了。”

她说话向来喜欢阴阳怪气,人倒也不坏,就是嘴贱。

前世两人处得就不怎么样。

甄玉蘅懒得和她废话,问她:“弟妹有事?”

林蕴知慢悠悠地说:“我们院里有几处墙皮子都剥落了,瞧着可难看了,马上就过年了,可得仔细修缮一番。”

原来是要钱来了。

先前秦氏当家,林蕴知断不敢这么来要钱,无非是想着她好欺负罢了。

瞧瞧,书香门第出来的清贵小姐,伸手要钱也是一副理所应当的傲气模样,拿鼻孔看人呢。

甄玉蘅不接话,看了晓兰一眼,说:“给三奶奶上茶。”

晓兰看出她眼中的意思,出了门就快步去找香秀。

人物分析

甄玉蘅:

表面温顺谦卑,实则城府极深。她是重生者或穿越者设定下的典型女主形象,具备前世经验与现代思维,在传统礼教束缚下仍能灵活周旋。她懂得隐忍、善于伪装,关键时刻果断出手。面对婆婆秦氏的操控,她表面顺从,内心早已另起炉灶;对待香秀这类眼线,既不贸然翻脸也不放任不管,而是巧妙利用其制造缓冲带。她是真正意义上的“扮猪吃虎”型角色。

秦氏:

典型的传统贵族主母,强势、护权、控制欲强。她提拔甄玉蘅并非出于信任,而是为了对抗二房夺权,是一种防御性策略。她把香秀派去监视儿媳,暴露了对家庭内部失控的焦虑。但她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争斗,未能察觉甄玉蘅的真实意图,注定将在权力游戏中逐渐边缘化。

香秀:

是阶级跃迁幻想的代表人物。身为丫鬟却妄想成为通房、妾室乃至主子,因此行事张扬跋扈,仗势欺人。她误以为依附秦氏便可高人一等,殊不知自己不过是他人棋盘上的卒子。她的存在反衬出底层女性在封建体制下的悲哀命运——即便努力攀爬,也可能只是被利用后抛弃。

林蕴知:

出身书香门第,性格倨傲刻薄,言语带刺,但尚有底线,并非恶人。她前来索要修缮费用,看似无理取闹,实则是试探新任管家的能力与底线。她的挑衅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预示甄玉蘅将面临更多来自同辈的压力与挑战。


章节评论

评论一:

这一章堪称“宅斗智慧教科书”。甄玉蘅从被推上前台的“傀儡”,到悄然掌控全局的幕后操盘手,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毫无破绽。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她对人性的精准把握——知道秦氏自私、杨氏急躁、香秀虚荣、林蕴知傲慢,于是因势利导,四两拨千斤。这不是简单的逆袭,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布局。

评论二:

小说通过对日常琐事(如修墙皮、绣娘延误)的描写,折射出大家族中资源分配背后的权力逻辑。一句“马上过年了”反复出现,不仅营造节日氛围,更凸显时间压力下的利益争夺。这些细节让故事真实可感,也让甄玉蘅的冷静应对显得尤为突出——别人忙乱,她已在布局长远。


守寡第二天,我决定偷个崽
★★★★★
甄玉蘅
言情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