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一章节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日常对话,展现了婚姻中逐渐瓦解的信任与情感疏离。苏砚禾与陆知棠之间的关系早已名存实亡,而徐诗雅的出现则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陆知棠内心压抑已久的不满与决绝。
婚姻中的权力失衡是这一章节的核心主题。苏砚禾在军中养成的强势性格被带入家庭,他不仅在言语中始终与陆知棠保持“你我”之别,甚至在清明节这种本应陪伴的时刻也选择缺席。这种长期的忽视和冷漠,让陆知棠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这个家的“外人”。
而徐诗雅的介入并非简单的第三者插足,而是象征着苏砚禾潜意识中对陆知棠的替代心理。他并未真正把陆知棠当作家庭的一部分,因此当徐诗雅主动示好时,他选择了默认甚至支持。
陆知棠的沉默与妥协,实则是内心觉醒的前奏。她的“好”不是妥协,而是放下;她的“自己回去”也不是退让,而是决裂的开始。
剧情解析
这一章节围绕着“物品替换”“清明节失约”两个核心事件展开:
- 物品替换事件
徐诗雅悄悄替换陆知棠的私人物品,表面上是“好心”,实则是对陆知棠家庭地位的挑战。苏砚禾对此的默认,进一步加剧了陆知棠的危机感。
- 清明节失约事件
这是陆知棠六年婚姻生活的缩影。苏砚禾再次失约,而陆知棠终于不再等待。她选择自己回乡下,是她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也预示着她即将彻底离开这段婚姻。
这两个事件共同推进了陆知棠的情感变化,从隐忍到觉醒,为后续的离婚与独立埋下伏笔。
精彩节选
这期间, 苏砚禾 就这么看着,并没有阻止徐诗雅替换她的物品。
陆知棠 忍不住想,是不是只要自己在这个家继续留下去,也迟早会被徐诗雅取代?
回过神来,陆知棠压下心底的酸涩,转而摇了摇头。
““这些东西我用不惯,还是你们两个用吧。” ”
说着,她低头从竹篮中把自己的东西挑出来,一一摆回了原来的地方。
气氛一时变得尴尬安静。
徐诗雅讪讪站在门口:“嫂子,你是不是生气了?”
不等陆知棠开口,苏砚禾冷沉的声音就传来:“诗雅也是好心给家里买的,让你用你用着就是了,闹什么?”
家里?在苏砚禾的心里,徐诗雅这么快就已经成为这个家的女主人了吗?
陆知棠依旧背着身,眼底却已经红了一圈。
她没有回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没有任何异样:“我真的只是用不惯,苏砚禾, “你是不是也该少把在部队里的强势放在家里来,免得吓到徐医生。” ”
这话一出,苏砚禾果真脸色微变看了眼徐诗雅,没再多说。
这天吃过晚饭后,徐诗雅便赶去了医院值班。
晚上睡觉时。
不知是因为心虚还是什么,苏砚禾竟然往陆知棠身边靠了靠,语气也软和了些。
他主动开口说:“过两天是清明,我申请休假,陪你回乡下给你爸扫墓,顺便去看看你妈。”
他脱口而出‘你爸’‘你妈’的称呼,似乎并未觉得不妥……
可结婚六年,陆知棠早就改了口,苏砚禾却一直在跟她分你我之别。
现在想来,他从来就没把她家里当一家人。
如果是从前,陆知棠会为此跟他争论几句,可现在……
马上就要离婚了,她和他之间,也是该分清楚了。
正好再过半个月自己就要去西部,离开之前她是要回家去看一看妈。
所以陆知棠没有拒绝:“好。”
……
清明节当天。
陆知棠背着收拾好的行李,站在家门口等苏砚禾开车来接她回乡下。
可是等来的却是苏砚禾的警卫员小李。
“嫂子!苏军长他今天临时有任务耽搁了,他让我转告您,让您等等,等他下次再陪您回去!”
又是这样。
六年间他已经失约过无数次了,可每回,她竟然还能像个傻子一样相信他。
陆知棠唇角扯出一抹苦笑,随即,她深吸了一口气:“那也麻烦你转告他一声,这次我自己回去了。”
说完,陆知棠转身直接迈步走向车站。
以后没有苏砚禾,她照样可以独自回去给父亲扫墓,看望母亲。
等等等……
陆知棠已经等了他六年,以后,她不想再等他了。
陆知棠在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后,回到了乡下。
刚踏进小院,她便看见了正在打扫卫生的陆母,眉眼一弯。
人物分析
陆知棠
她是典型的“隐忍型”女性角色。在婚姻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却始终试图维持表面和谐。她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压抑、怀疑,到最终的决绝,展现出一个女性从依附到觉醒的成长轨迹。她不再等待苏砚禾,而是选择自己完成扫墓,这标志着她真正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
苏砚禾
他身上有着明显的“军旅人格”,习惯于命令与掌控,却在家庭关系中缺乏共情与尊重。他对陆知棠的态度始终带有距离感,甚至在清明节这种重要时刻也选择缺席,反映出他对这段婚姻的冷漠与逃避。
徐诗雅
虽然出场不多,但她的存在极具象征意义。她代表的是苏砚禾心中对“理想伴侣”的想象——主动、温柔、体贴。她的“好心”看似无害,实则是一种温柔的侵略,推动着陆知棠对婚姻现实的认知。
章节评论
评论一:
这一章的氛围描写极为细腻,尤其是在陆知棠面对徐诗雅替换物品时的沉默与退让,以及苏砚禾那句“家里”时的冷漠回应,将婚姻中的疏离与冷漠表现得淋漓尽致。“你是不是也该少把在部队里的强势放在家里来,免得吓到徐医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苏砚禾的讽刺,也是陆知棠自我意识觉醒的转折点。
评论二:
作者通过清明节的失约事件,巧妙地将陆知棠六年来的等待与失望具象化。“又是这样。六年间他已经失约过无数次了,可每回,她竟然还能像个傻子一样相信他。”这句话直击人心,展现了女性在婚姻中反复自我欺骗的痛苦。而陆知棠最终选择“自己回去”,是她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