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桑嘉的视角,讲述了她在接受复旦大学保送资格后,面对高卓失踪事件时的复杂情感与内心挣扎。表面上,她对高卓的失踪表现出冷漠和不解,但实际上,她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秘密——“前世父母惨死”的记忆让她选择放弃帮助高卓寻找线索。这种冷酷的态度并非单纯的无情,而是源于她对命运的重新掌控以及试图改变悲剧结局的决心。
剧情解析
本章节主要围绕两件事情展开:一是桑嘉接受复旦保送资格,二是高卓突然失踪。前者象征着桑嘉对未来生活的明确规划,后者则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转折点。通过这两件事,作者巧妙地展现了桑嘉内心的挣扎与成长。一方面,她希望通过努力摆脱过去的阴影;另一方面,她又无法完全释怀,因此选择了用冷漠的方式对待曾经亲密的朋友高卓。此外,“前世”这一设定为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预示着更大的阴谋或将浮出水面。
精彩节选
转身敲响了班主任办公室的门。
“老师,我接受复旦的保送。”
班主任眼睛里闪着欣慰的光:“这才是我认识的 桑嘉 。神经生物学实验室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苗子。”
回到家里,爸妈得知我不必参加高考的消息之后也松了口气,
原本我为了 高卓 放弃十拿九稳的复旦他们就很担心,
如今倒是随了他们的心愿。刚刚吃过晚饭,急促的敲门声就打破了家里的平静。
开门一看,是高卓的父母。
高母脸色煞白,手指紧紧攥着手机:
“嘉嘉,阿卓有没有联系你?他发消息说出去一趟,现在电话都打不通!你说明天还要高考的,这孩子到底跑哪儿去了?”
妈妈也担忧的看着我:
“嘉嘉,你平时和阿卓一直形影不离的……”
“阿姨,我不知道。”
我轻声打断了妈妈的话,目光平静地看向高母。
"那你知道他常去的地方吗?"高父急得额头冒汗。
我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叔叔阿姨,我真的不清楚……”
高卓父母没得到线索,摇了摇头失魂落魄的离开了。
送走失魂落魄的高家夫妇,父亲从里屋探出头,
“你和阿卓闹矛盾了?他去哪儿你会不知道?”
我看着爸爸笑了笑,转身回了房间。
我当然知道高卓在哪。
此刻他正沉醉在 于楠 的温柔乡里。
想到前世父母惨死的画面,我攥紧了被角。
就让他好好享受和他楠楠姐的美好夜晚吧!
第二天清晨,父亲作为校医主任,带着我们早早来到考场做志愿者。远远就看见高家父母在考场外来回踱步,
一见到我,高母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冲过来。
她死死抓住我的手腕:
“嘉嘉,阿卓整晚都没有回家!昨天你们在学校不还在一起呢吗?他有没有和你说过他去哪里了?!”
班主任也匆匆赶来,满脸着急地问我:
“嘉嘉,你知道这次考试对高卓的前途有多重要的,这马上就要开始考试了,高卓到现在还没有人影,你快好好想一想,到底他会去哪里呢?”
我望着他们通红的双眼,脑海中闪过前世父母服药自尽的场景。
人物分析
桑嘉:作为本文的核心人物,桑嘉展现出了极强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从接受复旦保送资格到拒绝透露高卓的下落,她的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尽管外表看似冷漠,但“前世父母惨死”的细节表明她内心深处充满痛苦与愤怒。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她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角色。
高卓:虽然高卓本人并未直接出场,但通过其他人物的描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叛逆且冲动的年轻人。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或爱情),不惜放弃高考的机会,甚至将家人置于担忧之中。然而,桑嘉对他行为的了解则揭示出两人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裂痕。
高卓父母:他们代表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式家长形象,既关心孩子又缺乏有效沟通方式。当得知儿子失踪后,他们的焦急情绪令人动容,同时也反映出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所在。
章节评论
评论一:
桑嘉在这一章中展现出了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决绝。当班主任和高卓父母焦急地询问高卓下落时,她的冷静与理智显得格外突出。然而,这种冷静却让人感到一丝寒意,仿佛她早已看透了某些真相。这种反差让读者不禁想探究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评论二:
文章通过高卓父母的焦虑与桑嘉的淡然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主角性格中的复杂性。同时,文中提到的“前世”概念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暗示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青春校园剧,而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命运轮回或复仇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