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新婚女子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复杂而压抑的家庭环境。赵玉华作为晋阳伯府的大爷,为人严谨、威严,与妻子相处时以沉默和冷淡表达不满,这种家庭氛围让新婚的妻子感到压力重重。同时,文章还展现了高门大户中人际关系的微妙与残酷——二夫人李氏精明霸道,试图压制新人;奶娘宋氏虽尽职尽责,但眼界有限,无法帮助佑哥儿适应复杂的家族生活。
新婚女子虽然表面上柔顺,却展现出不凡的智慧和果断。她不仅迅速融入这个大家庭,还主动调整佑哥儿的生活习惯,试图让他摆脱奶娘的过度保护,更多地接触父亲赵玉华,从而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这体现了她对家庭责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掌控力。
剧情解析
本文主要围绕新婚女子进入晋阳伯府后的所见所闻展开,重点描述了她如何应对复杂的家庭关系。首先,她通过认亲仪式了解了伯府成员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二夫人李氏的强势和赵玉华的威严。其次,在与云姐儿和佑哥儿的互动中,她发现了佑哥儿的成长问题,并果断决定改变他的生活习惯。最后,她成功争取到赵玉华的支持,为自己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整篇文章节奏紧凑,情节环环相扣,既展现了新婚女子的聪明才智,又突出了封建家庭中女性的生存困境。
精彩节选
一路上,再无半句话说。
听姐姐以前的丫鬟说起过, 赵玉华 为人严谨,行事沉稳,平日惜言如金,讲究说话不说破,在家中颇有威严。
姐姐和他相处时,往往需要加倍小心揣测他的心意。
若是猜对了,自然能得他一个肯定,“若是猜错了,他不会疾言厉色,只是会冷淡待人,让姐姐自己琢磨清楚。”
姐姐和他过了几年日子,从来都是小心伺候着他。
这次他和我的新婚之夜故意醉酒,假如我能温和大度地理解,他定然会给我个好脸色。
可我并没有,所以在他心里,我就是个不够贤惠温驯的女子。
他们这些自负的士大夫都有一套背后教妻的办法,可惜我没心思理会他。
认亲之时,我终于见到了伯府一众亲眷。
晋阳伯府人丁兴旺,除了大房和二房是嫡出,还有三房四房,都是庶房,听说还有几个姑奶奶,都已经嫁出去了。
伯太夫人看起来温柔和善,不过脸色苍白,显然身子骨不太好。
当家的二夫人李氏精明中透着霸道,话中句句都是机锋,听闻姐姐和她相处时,总是落于下风。
她对待我,显然也是想压我一头。
等平辈一一见过之后,姐姐的两个孩子都被奶娘带着向我行礼。
云姐儿也就罢了,礼行得中规中矩,可佑哥儿却畏畏缩缩的,看起来很是怯懦。
赵玉华皱着眉,眼中露出不悦之色,似乎对这个儿子不够满意。
佑哥儿被自己父亲一瞪,眼中恐惧之意更浓。
我暗暗叹了口气,拳头已经有些握不住了。
认亲过后,太夫人温和地让我回自己院子休息。
我从善如流,顺便把两个孩子带走了。
等到了自己院里,我先是吩咐下人去安排嫁妆和我带过来的人手。
随后,我对云姐儿和佑哥儿说:「以后你们每天早上来我这边吃早膳。」
越无咎 赵玉华我成了姐姐丈夫的续弦全文免费无弹窗阅读_笔趣阁">
云姐儿早已被奶娘教过,老实认真地说:「是,母亲。」
佑哥儿的奶娘宋氏却低声道:「夫人,哥儿年纪还小……起不了太早,不如奴婢每日晚膳带他过来?」
我抬眼看了宋氏一眼,早听说她这个人尽职尽责,把佑哥儿当成自己的亲儿子来看待,倒是不假。
可孩子长期交给这样眼界短浅的妇人,是无法在这 高门大户 中生存的。
我淡淡道:「佑哥儿三岁了,已经不小了,我这边早膳的时间并不是很早,只要早睡早起,没什么起不来的。」
望着宋氏的眼睛,我慢慢道,「 “大爷公务繁忙,每日只有早膳能在家里用,佑哥儿已经没有了亲生母亲,难不成一天到晚,连父亲的面都见不着吗?”」
佑哥儿和赵玉华接触得越少,越容易害怕。
“男孩不能永远在奶娘母亲身边成长,更需要父亲在旁教养栽培。”
人物分析
赵玉华: 赵玉华是一个典型的士大夫形象,讲究威严和规矩,待人接物显得冷淡疏离。他对妻子的要求极高,希望对方能够温和大度地理解他的行为,但对于孩子的教育却缺乏耐心。他皱眉对待佑哥儿的行为,表明他对儿子的怯懦感到失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家庭教育的忽视。
新婚女子: 新婚女子是本文的核心人物,她冷静理智,善于观察并采取行动。面对赵玉华的冷漠和二夫人的刁难,她没有表现出慌乱或妥协,而是迅速找到突破口,通过调整佑哥儿的生活方式来赢得主动权。她的言行透露出一种成熟稳重的气质,暗示她将在未来成为伯府的重要角色。
佑哥儿: 佑哥儿是故事中的弱势群体,因失去母亲而变得胆小怯懦。他的性格特点与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读者感受到高门大户中孩子成长的艰难。新婚女子对他态度的转变,预示着她将承担起更多的母职责任。
章节评论
评论一:
本文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晋阳伯府中的权力斗争和情感纠葛。从新婚女子初入府邸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贤惠”妇人,而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她在处理佑哥儿的问题上,既考虑到了孩子的长远发展,也巧妙地利用了赵玉华对儿子的期望,显示出她的智慧和远见。
评论二:
文章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无论是姐姐还是新婚女子,她们都必须小心翼翼地揣测丈夫的心意,以求得认可。然而,新婚女子并未完全屈服于这种压迫,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为自己的地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