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一段复杂的情感纠葛,揭示了人性中的爱与占有欲之间的矛盾。顾斯珩对唐书眠的爱超越了常人的理解,他不仅为她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还试图用物质和地位去填补两人之间情感上的鸿沟。然而,唐书眠却选择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与谢然的关系,展现了她对自由和精神追求的渴望。这种关系不仅仅是肉体上的背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反抗。
剧情解析
故事围绕着顾斯珩发现唐书眠出轨展开,这一事件将两人的婚姻推向了崩溃边缘。顾斯珩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隐忍,再到最后决定离开,整个过程展现了他的痛苦与无奈。与此同时,唐书眠的态度始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冷漠,这表明她早已对这段婚姻失去了期待。最终,顾斯珩选择申请去瑞士永居,意味着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唐书眠的选择,只能放手。
精彩节选
公司会议上, 顾斯珩 当着所有高层不小心投影了家中的监控页面。
视频中,他老婆 唐书眠 一身白色僧袍,手捻着檀香珠,坐在蒲团上清冷如佛。
“唯独破坏这画面的,是将头埋在唐书眠双腿之间不停吞吐的那个男人。”
原本喧嚣的会议上,瞬间鸦雀无声。
顾斯珩面不改色开完会议,转身递交去瑞士永居的申请。
唐书眠,这一次是我不要你了。
……
顾斯珩回到别墅时,已经天色渐晚。
他一推开禅房的门,就听到里面传来有节奏的木鱼声。
“书眠,吃饭了。”他喊道。
无人回应。
他透过挂满房间的薄纱经幡看去,一层晚霞的光透过落地窗,映在眼眸半阖的唐书眠身上,衬得她仿佛不可亵渎的神明。
但顾斯珩脑海中却浮现出白天在公司会议上看到的投屏画面。
以及散会后去洗手间听到的闲言碎语——
“顾总还真是爱他老婆如命啊,连人在他买的别墅里偷情都能忍得下去。”
“你不知道吗,顾总对他老婆本来就是强求来的,他妻子唐书眠原本是湛山寺里的尼姑,是顾总以死相逼才让女方还俗嫁给了他。”
“婚后,顾总不仅打理自己的公司,还要打理唐家的产业就为了给他老婆最好的生活,活脱就是一个顶级恋爱脑……”
顾斯珩想起这些话,无法呼吸的窒息感再次涌上。
那些人说的没错,他的确爱唐书眠如命。
“就因为儿时的一次溺水,唐书眠不顾个人安危救了他。”
他就为此等了她十年。
终于,在五年前,他等到唐书眠还俗。
而唐书眠也果然嫁给了他,可是,她不爱他。
他喉咙艰涩地走上前,跪x sh双手环抱住她,身体紧贴着她的背。
“书眠,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睡一起了,今晚能不能……”
唐书眠终于停下敲木鱼的动作,淡淡道:“我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就每个月十五一次。”
两人紧紧相贴,顾斯珩能感受到她的呼吸,她的心跳,一分都没有乱。
有那么一瞬,他甚至很想问:“为什么谢然可以,我却不行?”
谢然就是视频中跟唐书眠欢爱的那个人。
他是湛山寺孤儿院下收养的孤儿。
一个月前,唐书眠出资重修了湛山寺,谢然便总是来汇报修整进度。
“也是从他出现后,顾斯珩才发现,原来唐书眠也会纵情纵欲……”
他压下在血液里喧嚣的痛意,扯出一抹笑:“好,出去吃晚饭吧,清修可以,别伤了身。”
两人来到饭桌上,桌面上全是素斋。
其实顾斯珩是个随性的人,他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也讨厌所有清汤寡水的东西。
可跟唐书眠结婚后,他为她改了自己张扬的脾气秉性和习惯爱好。
人物分析
顾斯珩
他是一个极端的“恋爱脑”,为了追求唐书眠不惜以死相逼,并且在婚后彻底改变了自己原本的性格。他的行为体现出一种近乎病态的占有欲,但同时也能看出他对唐书眠的深沉爱意。然而,这种爱更多是单方面的,他并没有真正理解唐书眠的内心世界。
唐书眠
她是一个极具矛盾性的角色,表面上看起来冷若冰霜,实则内心充满了挣扎。从尼姑到妻子的身份转变让她陷入困境,而与谢然的关系似乎成为了她寻找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她的冷静与疏离让人难以捉摸,但也正是这种神秘感吸引着顾斯珩。
谢然
虽然他在文中并未直接出场,但从旁白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连接唐书眠过去与现在的重要人物。他的存在不仅是对顾斯珩权威的挑战,更是唐书眠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章节评论
评论一:
这是一段充满张力的爱情悲剧,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如“白色僧袍”、“檀香珠”等)将唐书眠的形象塑造得既圣洁又神秘。而顾斯珩的心理活动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即使付出再多,也无法得到对方真正的爱。
评论二:
文章中提到的“湛山寺”背景以及唐书眠曾经作为尼姑的身份,暗示了她内心深处可能始终无法摆脱宗教信仰的影响。而谢然的出现,则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她过去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打破了顾斯珩对她完全掌控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