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顾时勋与孟长夏、姜子安之间的家庭矛盾,以及顾时勋在面对亲情和婚姻问题时的选择。通过顾时勋从城市回到乡村,重新开始生活的经历,反映了他对过去关系的失望和对未来的希望。故事中,孟长夏的偏心和姜子安的身份问题成为矛盾的核心,而顾时勋则选择以远离的方式来解决内心的痛苦。
剧情解析
整个剧情围绕着顾时勋的家庭矛盾展开,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 家庭关系的破裂:
孟长夏和姜子安的介入破坏了原本可能存在的和谐家庭氛围,顾时勋最终选择离开,既是逃避,也是解脱。
- 个人成长与奋斗:
回到蓝尾村后,顾时勋全身心投入到珍珠养殖场的建设中,体现了他希望通过努力改变现状的决心。
- 社会舆论的影响:
家属院关于“谣言”的传播反映了群体心理的作用,同时也暴露了孟长夏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无能。
精彩节选
他面无表情的开口:“你的意思是,要把我赶出去?”
这话直白又刺耳。
孟长夏眉头一皱,语气缓和道:“子安被宿舍的人欺负,他不能再住宿舍了,你毕竟是他哥,不会连这都容不下吧。”
顾时勋瞥了姜子安一眼:“他为什么不反省一下自己,他没去之前,那些男孩们相处得好好的,为什么偏偏就排挤姜子安?”
孟长夏一愣。
姜子安委屈开口:“哥,我知道你讨厌我,可你也不能这样揣测我。”
“打住,别叫我哥,我妈只生了我一个。”
顾时勋这辈子真的不想和姜子安浪费时间,说完就径直进了屋。
原地,姜子安红着眼眶看着孟长夏:“长夏姐,我是不是又惹哥生气了?本来就是我占了哥二十多年的身份,我该让着他的。”
孟长夏低声安慰他:“是他不大度,你那时只是一个婴儿,怎么能怪你……”
话说到一半,就见顾时勋竟提着一个行李箱出来了。
孟长夏蹙眉看着他:“你要去哪?”
顾时勋淡淡地说:“如你们所愿,我搬走,你们两个双宿双栖。”
说完,就提着箱子大步而去。
顾时勋离开后,就回到了蓝尾村他曾经住过的土砖房。
房间简陋,却比那家属院更有‘家’的感觉。
顾时勋收拾得差不多,村长不知怎么知道的消息,跑来送东西了。
“时勋,我听说你要住回来,给你带了床帐子。”
“谢谢村长。”
顾时勋也没和村长客气,接过帐子。
村长杵着拐杖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时勋,你不是和那孟团长结婚了,怎么不住家属院?”
顾时勋轻描淡写:“那地方我住不下去。”
村长直皱眉头:“时勋……”
顾时勋见村长一脸担忧,他笑了笑,安慰:“没事,村长你别担心,我已经是成年人了。”
“他已经受住了最痛苦的十年,如今新开始的人生,是命运给他的馈赠。”
他怎能自怨自艾,不好好珍惜?
接下来几天,顾时勋就开始忙开珍珠养殖场的事。
这天,他正在写计划书,孟长夏却找来了。
她一进来,使得狭窄的土砖房越发逼仄起来。
打量着周围,她英气的眉眼蹙起:“你怎么住在这里?”
“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有问题吗?”
孟长夏一愣:““你从小生活在这里?””
顾时勋一怔,这才明白原来她连他在哪里长大都不知道。
心忽然被一只手揪住。
是了,前世今生,她从来都没试图去了解过他。
他决定放手,是正确的决定。
想到这,顾时勋长舒一口气:“孟团长来找我做什么?”
孟长夏沉默一瞬,再开口却是带着命令的口吻:“跟我回家属院。”
顾时勋觉得好笑:“孟团长好大的威风,想让我搬离家属院就搬离家属院,想让我回去就回去。”
孟长夏眼底愠怒:“那还不是因为你故意在家属院散播谣言,现在家属院都在传子安把你赶走,是小白脸!”
顾时勋本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孟长夏的偏心,可此刻心底还是隐隐作痛。
“ “我故意散播谣言?你哪只眼睛看到的?””
“我不会回去的,你走吧。”
顾时勋转过头,不想再和孟长夏说话。
孟长夏气得呼吸急促,声音也尖锐起来:“你简直不可理喻!”
见顾时勋不肯再理她,她只好转身离开。
顾时勋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深吸口气,将愤懑吐出。
之后的时间,顾时勋都在忙珍珠养殖场的事情,请教专家、规划海洋牧场……
一开始村民们都信心满满。
可没想到这天顾时勋正在村委会和村长几个人开会。
几个村民忽然闯进了村委会,气势汹汹。
“顾时勋,我们问过了,珍珠根本不值钱,而且养个个把月不一定会有收益,你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人物分析
顾时勋:
他是一个理性且独立的人,面对家庭纷争时选择了冷静处理而非纠缠其中。他对孟长夏的爱逐渐转变为无奈与释然,并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可以独自承担生活中的挑战。他的内心充满矛盾——既有对过往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新期待。
孟长夏:
孟长夏表现出明显的偏袒和不成熟的一面。她无法正视问题的本质,总是希望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却忽略了他人的真实感受。她的性格缺陷导致她在感情上逐渐失去主导权。
姜子安:
姜子安是一个敏感脆弱的角色,他渴望得到哥哥的认可,但由于自身的行为或性格原因,反而成为矛盾的导火索。他的存在不断挑动着顾时勋的情绪,使得兄弟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章节评论
评论一:
这一章节通过对话展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心理状态。孟长夏试图让顾时勋妥协,但她的行为却显得自私且缺乏共情能力,这进一步加剧了她与顾时勋之间的隔阂。同时,姜子安的委屈与顾时勋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血缘关系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亲密感。
评论二:
顾时勋搬回蓝尾村的情节象征着他对自己人生的重新掌控。他不再被过去的束缚所困扰,而是积极投入到珍珠养殖场的工作中,寻找新的生活意义。这种转变既是对命运的抗争,也是自我救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