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姜景明和陈姝的互动,揭示了婚姻中复杂的感情纠葛。姜景明对陈姝的感情从深爱到彻底失望,经历了无数次的情感起伏。陈姝的行为则显示出她对严州的偏爱以及对姜景明和儿子小七月的忽视。文章不仅探讨了爱情的脆弱性,还揭示了家庭关系中的自私与牺牲。
剧情解析
故事围绕姜景明和陈姝的婚姻展开,展现了两人从相爱到分道扬镳的过程。陈姝的行为逐渐暴露了她的真实面目,尤其是在对待小七月的问题上,她显得极为自私。姜景明则在经历了多次伤害后,终于下定决心结束这段婚姻,并带着儿子离开。文章还提到了一个关键的情节——江天的学生名额,这一事件进一步加深了姜景明对陈姝的失望。
精彩节选
她上楼前, 姜景明 喊住她。
“ 陈姝 ,小七月今天发高烧,你知道吗?”
“嗯,我给他喂过药了,还特意在他睡着后出去的,免得他又闹!要我说,你还是得跟阿州学学教孩子,可可就比小七月乖多了。”
把一个发高烧的五岁孩子,独自扔在家里,陈姝竟还答得直气壮。
这一刻,姜景明积攒的质问堆砌在喉咙口,却一句问不出,只觉得失望透了。
爱一个人,会美化她的所有行为。
可一旦不爱了。
他再看她,只觉得卑劣不堪。
第二天一早,民政局还没开门,姜景明就被陈姝拉去排队。
当年他们领证结婚时,她因为严州各种各样的“意外”,爽约过十次。
现在提交离婚申请,她倒是比谁都积极。
姜景明说不清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只是鼻端一阵发酸,签字时也有些抖。
填完离婚申请,陈姝嘴角扬得高高的。
“你自己打车回去,我得阿州商量一个月后的婚礼!”
她说完,头也不回离开。
压根没会落后她几步的姜景明。
姜景明看着车子疾驰而去,苦涩笑了笑。
他跟陈姝刚在一起那两年,她对他无微不至,予以欲求。
可后来,严州来了。
他跟小七月就只能排在他后面。
姜景明曾闹过离婚。
可陈姝说:“我对严州好,只是为了报恩,因为他爸为了救我而死!可我对你好,是因为我爱你!”
姜景明深爱着她,每次被她伤透了,下定决心要离开。
可她一挽留,他就又舍不得了。
结果三人纠缠多年,最后他跟儿子惨死。
有机会重活一次,他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姜景明摘下结婚戒指,卖到了二手奢侈品店。
那枚戒指是陈姝亲手设计打磨的,她说这承载了她对他的所有爱意。
可他如今想起,她跪地求婚的深情模样,只觉得讽刺至极!
姜景明卖完戒指回家,收拾他跟儿子的东西,准备先去住酒店。
等拿到离婚证,他就带儿子离开这座伤心的城市,再也不回来。
然而,姜景明没收拾几件,小七月哭着跑了过来。
“爸爸,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妈妈把江老师的学生名额给可可了,怎么办啊?”
哗啦!
姜景明手中奖杯掉落在地,碎了一地。
小七月才五岁,却喜欢钢琴,尤其喜欢江天的钢琴表演。
江天脾气怪,不收学生。
他费尽心思接近他,又是送名表送好酒,又是陪打球陪打牌......
折腾了整整两年,江天才松口,给一个学生名额。
上辈子姜景明迟迟不肯答应离婚,严州被骂小三很久。后来陈姝抢了小七月的学生名额,说是为了弥补严州。
人物分析
姜景明:他是一个深情且善良的男人,曾经为了陈姝付出了很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这段婚姻已经无法继续。他对小七月的关心和爱护,显示出他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最终,他决定不再重蹈覆辙,选择离开这个让他伤心的城市,重新开始生活。
陈姝: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表面上她曾对姜景明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实际上她的行为充满了自私和虚伪。她对严州的偏爱,以及对小七月的忽视,都表明她更在意自己的利益而非家庭的和谐。
严州:虽然文中没有直接描写严州,但通过陈姝的行为可以看出,她在姜景明心中是一个插足者,导致了家庭的破裂。
章节评论
评论一:文章通过姜景明的心理变化,深刻描绘了一个男人在面对婚姻破裂时的无奈与痛苦。尤其是他回忆起过去陈姝对自己的好,再到如今的冷漠,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时间对感情的侵蚀。
评论二:陈姝的行为显得非常自私,尤其是在处理孩子教育问题上的表现。她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剥夺小七月的机会,这不仅让人感到愤怒,也引发了对道德和亲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