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描绘了两个女人与一个男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裴桢在经历了失明和康复的过程中,黎微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了他无尽的支持和爱。然而,当白月光阮素清重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时,裴桢内心的旧情复燃,使得黎微的努力和付出显得苍白无力。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性中的脆弱、执着和无奈。裴桢对阮素清的怨恨和眷恋交织在一起,而黎微则在这场情感争夺中逐渐认清现实,最终选择放手。
剧情解析
故事主要围绕着裴桢、黎微和阮素清三人的关系展开。裴桢在失明期间得到了黎微的悉心照料,并逐渐恢复健康。然而,在他康复后,阮素清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一切。裴桢对阮素清的旧情复燃,导致他对黎微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黎微从最初的默默支持,到后来的痛苦和觉醒,最终选择了离开。整篇故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情节发展,展现了爱情中的无奈与抉择。
精彩节选
他的状态一点点变好,也会在 黎微 帮他换衬衫时失神问道:“我后背的疤是不是很丑?”
黎微总会轻吻他的疤痕:“不吓人。”
““你从鬼门关活着回来,就是最勇敢的人。””
她陪他走过最狼狈的两年。
在无数次会医磨灭希望的时候, 裴桢 也曾窝在她颈窝落泪:“黎微,我会好的对吗?”
“一定会好的。”
“等我好了,我娶你好不好?”
于是她等啊等,等到他重见光明,等到他重回高位,等他恢复了那副矜贵姿态。
终于等到了他二十八岁生日,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求婚。
没想要昔日抛弃他的白月光回国,出现在了宴会最g ch的时刻。
他怨她,恨她,处处让 阮素清 难堪,甚至把当初的定情信物丢进泳池里。
“阮家落难,你来找我不就是为了钱?把东西捡起来,我倒是可以考虑帮你。”
就在阮素清跳入泳池去捡的那一刻,裴桢再也坐不住了。
起身幅度太大,黎微被他推倒在地,桌面也因遭到碰撞酒杯四散一地。
她掌心被玻璃碎片嵌入,血珠瞬间溢出。
疼痛让她眼眶瞬间蕴满生眼泪,可裴桢从始至终都没看她。
黎微只能用朦胧的视线看着裴桢跃进泳池,又小心翼翼地抱着阮素清上岸。
“阮素清,你不知道自己晕水吗?为了这点钱连命都不在乎了!”
女人浑身湿透,长发贴着脸,泪珠和水珠在脸上混作一谈,看起来十分狼狈。
但她却主动搂住裴桢的脖子,气若游丝:“但你还在乎,不是吗?”
裴桢喉结滚了又滚,后脊都僵直了:“少自作多情。”
却始终没推开。
凄美的画面,感人至深的爱恨嗔痴,连黎微都要为他们落泪鼓掌。
但这本该是裴桢向她求婚的日子。
那天,他的白月光只是一身素净装扮往那一站,盈盈落泪,就能让一向喜怒无形的男人再度失控。
而黎微画着精致的妆容,却成了全场最落魄的那个。
所有人都在看她的笑话。
她这才大彻大悟。
她陪他走过跌宕起伏的四年,可住在裴桢心里的人
始终不是自己。
她从未越过裴桢为阮素清垒砌的那道心墙。
黎微做了决定。
这棵不为她开花的铁树,她不要了。
挂掉电话后,偌大的别墅又恢复了寂静,只有老式的钟表滴滴答答。
这是黎微从老宅搬来的。
裴桢失明的那段时间,他总会枯坐在窗边,一坐便是一天,不说话,只是静静数着钟表“铛铛”的声音。
数到第十一下的时候,便会喊她的名字。
“黎微,太阳落山了,一天又过去了。”
“明天会是更好的一天吗?”
“会的。”黎微次次回答坚定。
人物分析
裴桢:他是一个复杂的角色,既有着坚强的一面,又深陷于过去的情感泥沼中无法自拔。他对黎微的感激是真实的,但内心深处对阮素清的眷恋却始终未曾消散。裴桢的性格中既有深情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尤其是在面对阮素清时,他表现出的矛盾和犹豫,使他在读者眼中成为一个立体而真实的人物。
黎微:她是一个坚韧且善良的女人,愿意为了所爱的人付出一切。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她也从未放弃过裴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黎微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裴桢心中的位置始终无法超越阮素清。她的决定离开,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也是对这段感情的告别。
阮素清:作为“白月光”般的存在,阮素清的形象充满了神秘感。她看似柔弱无助,但实际上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能够轻易触动裴桢的心弦。她的回归打破了现有的平衡,成为了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章节评论
评论一:这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爱情中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黎微和裴桢之间的感情虽然深厚,但在面对过去的阴影时,依然显得脆弱不堪。作者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如黎微为裴桢换衬衫时的对话,以及裴桢对阮素清的态度变化,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充满爱恨纠葛的世界。
评论二:文章的高潮部分——裴桢跃入泳池救阮素清的场景,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黎微的受伤和她眼中的泪水,不仅表达了她的痛苦,更凸显了她在裴桢心中的位置被彻底取代的悲哀。这一幕让读者不禁为黎微感到心痛,同时也对裴桢的行为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