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新川老三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1-08 17:10:04
状态: 完结
字数: 2.24万字
阅读人数: 16.44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1-08 17:10:04
【原文摘录】
脚下是光可鉴人的舞台,面前是黑压压的掌声。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放大,带着职业的激昂:“……让我们再次祝贺‘华晟资本’年度最佳投资人楚颜女士!楚女士今年带领团队投出的三个项目全部成功退出,回报率平均超过十五倍!”
追光灯打在她身上,定制的香槟色西装套裙勾勒出利落的线条。她应该微笑,应该从容地上前一步,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那座沉甸甸的、象征着行业顶尖荣誉的水晶奖杯。
这是她前世梦寐以求的时刻。
可此刻,楚颜只觉得那水晶折射的光芒,冰冷刺眼。
她的目光越过嘉宾席一张张或真心或假意的笑脸,试图寻找什么。直到定格在第三排,那个穿着小小西装、坐得笔直,却明显魂游天外的男孩身上。
她的儿子,季晨熙。今年刚满八岁。
前世的这个夜晚,她沉浸在事业巅峰的喜悦里,直到宴会结束,被助理提醒,才想起儿子也被她带到了现场。她找到他时,小家伙因为太困,蜷缩在休息室的沙发上,领结歪斜,脸上还带着等待母亲的无措。
那时她只是皱了皱眉,觉得这孩子不够大方,上不得台面。
却从未想过,一个八岁的孩子,在一个全是陌生大人的、冗长无聊的商业颁奖礼上,是如何熬过那几个小时的。
“楚女士?”主持人略带提醒的声音传来。
楚颜猛地回神,压下心头翻涌的、几乎要将她淹没的酸楚和狂喜。是的,狂喜。她回来了。从那个冷清、满是消毒水气味的病房,回到了这个决定了她前世命运转折点的夜晚。
在前世,她接下这个奖杯,事业再上一层楼,却也从此像上了发条的陀螺,再也停不下来。她给了晨熙最优渥的物质生活,却吝于陪伴。而她的丈夫,军人季诚,常年驻守部队,家更像是偶尔落脚的旅馆。
儿子季晨熙,在那个缺少父母陪伴、只有保姆和昂贵玩具的环境里,越来越沉默,越来越疏离。青春期后,父子、母子关系更是降至冰点。直到那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带走年轻的生命,也彻底击垮了楚颜和季诚本就摇摇欲坠的婚姻。
临终前,儿子看着她,眼神里没有恨,只有一种让她彻骨冰寒的漠然,他说:“妈,我不怪你们。就是……有点遗憾,小时候,没跟你和爸爸一起,好好出去玩过一次。”
“遗憾”两个字,像淬了毒的针,扎进楚颜的心脏,伴随着她直到生命终结。
再一睁眼,就是此刻。掌声、荣耀、以及那个尚且年幼,一切还来得及弥补的儿子。
楚颜深吸一口气,脸上职业化的完美笑容淡去,转为一种更真实、更柔软的神情。她上前一步,却没有先接奖杯,而是从主持人手中拿过了麦克风。
台下微微骚动,不明所以。
—— 引自章节:第1章
他猛地坐起来,赤脚踩在地板上,跑到窗边,唰地一下拉开窗帘。
明亮的、带着暖意的阳光瞬间涌了进来,刺得他眯了眯眼。楼下花园里的喷泉在阳光下闪着碎钻般的光。今天不是周末,他不用上学吗?
昨晚的记忆碎片慢慢拼凑起来:华丽的颁奖礼、很多大人、妈妈在台上说话、妈妈抱他……妈妈说要带他出去玩?
是梦吗?季晨熙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嘶——有点疼。不是梦!
他的心怦怦跳起来,一种混合着期待和不确定的情绪在胸腔里膨胀。他踮着脚,轻轻打开房门,探出小脑袋。
客厅里,妈妈楚颜正坐在沙发上,面前摊开着一台超薄的笔记本电脑,手边还放着一本厚厚的、看起来像地图册的东西。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穿着严谨的西装套裙,而是穿了一件看起来很柔软的浅蓝色毛衣和一条修身的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颊边。
阳光照在她侧脸上,显得很温柔。而且,妈妈今天……好像没有化妆?
季晨熙愣住了。他很少看到这样“居家”的妈妈。平时的妈妈,总是妆容精致,步履匆匆,打电话的时候语气又快又果断,像一把出鞘的剑。现在的妈妈,像……像电视里别人的妈妈。
楚颜似乎察觉到了视线,抬起头,看到门缝里那个毛茸茸的小脑袋,脸上立刻绽开一个笑容:“晨熙醒了?怎么不穿鞋?快过来。”
她的声音也很柔和,没有平时那种不易察觉的催促感。
季晨熙犹豫了一下,还是光着脚丫走了过去。楚颜看到他踩在地板上的小脚,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很快松开,伸手将他捞进怀里,用沙发上的薄毯裹住他微凉的小脚丫。
“早上想吃什么?阿姨请假回老家了,这段时间,妈妈给你做。”楚颜合上电脑,低头看着儿子。
季晨熙更惊讶了。妈妈做饭?他记忆里,妈妈进厨房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通常以叫外卖或保姆阿姨救场告终。
“都……行。”他小声说,习惯性地不提出具体要求,怕给大人添麻烦。
楚颜心里一酸。前世她到底有多忽略,才让儿子养成了这种过分“懂事”的性格。她揉揉他的头发:“那妈妈给你做个拿手的太阳蛋和牛奶麦片,好不好?吃完我们一起来规划一下旅行路线。”
“旅行?”季晨熙的眼睛终于亮了起来,确认般地重复,“就我们两个吗?真的去?”
—— 引自章节:第2章
选择南屏,而非更负盛名的宏村或西递,是楚颜刻意为之。她需要一个人流相对稀疏、节奏更慢的环境,来消化和巩固与儿子刚刚建立起来的、尚显脆弱的“旅行同盟”。古道的成功(尽管有小插曲)给了她信心,但也让她更清醒地意识到,亲子关系的修复,远非一次徒步所能完成。
大巴车在蜿蜒的乡间公路上行驶,窗外的景色从苍翠山峦逐渐变为开阔的田野和点缀其间的白墙黛瓦。季晨熙对交通工具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兴趣,脸几乎贴在车窗上,看着水牛在田埂上漫步,看着炊烟从村落里袅袅升起。
“妈妈,那些房子为什么都是黑白的?像熊猫一样。”他回过头问,眼睛里闪着求知的光。
楚颜心里微微一笑,这是个好问题,也是引入文化背景的好机会。“那不是黑色,是黛色,一种很深的青黑色。白色是墙,黑色是瓦和门窗的轮廓。这是徽派建筑的特色,讲究的是‘粉墙黛瓦’,和马头墙一起,像一幅水墨画,对不对?”
她尽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着“水墨画”的意境。季晨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看向窗外,小声嘀咕:“像爸爸练毛笔字时用的墨……”
楚颜的心又被轻轻触了一下。孩子的世界里,总是不自觉地寻找着父亲的影子。
到达南屏时已近傍晚。夕阳给古镇的石板路和斑驳的墙壁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游客果然不多,三三两两,显得静谧而悠闲。他们预订的民宿是一家由老祠堂改建的“耕读堂”,老板是个戴着眼镜、颇有书卷气的中年人。
办理入住时,老板看着季晨熙,和气地问:“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我们南屏可是有很多老故事的,比如‘老杨家染坊’的故事。”
季晨熙仰头看着老板,眨了眨眼,没说话,但眼神里透着好奇。
楚颜笑着代答:“他可能更喜欢研究点‘实际’的。”她想起儿子对古道“实用性”的关注,以及捡石头的“务实”作风。
安顿好行李,楚颜带着儿子在古镇里随意漫步。南屏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纵横交错的小巷如同迷宫。季晨熙似乎对高耸的马头墙和精美的砖雕、木雕兴趣不大,反而对巷子口一个现场制作徽州毛豆腐的小摊产生了浓厚兴趣,盯着人家从发酵到煎炸的全过程,看得目不转睛。
“想吃吗?”楚颜问。
季晨熙犹豫了一下,小声说:“看起来……有点怪。”但脚步却没挪开。
楚颜便买了一份,自己先尝了一口,外酥里嫩,带着独特的发酵风味,蘸上辣酱,味道其实不错。“尝尝?探险家要勇于尝试新事物。”
在妈妈的鼓励下,季晨熙小心地咬了一小口,眉头先是皱起,随即慢慢舒展,又咬了一大口。“嗯!好吃!”
—— 引自章节:第3章
“颜颜!朋友圈看到你带着小骑士下江南了?真不够意思,到了皖南也不吱一声!”苏蔓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爽利,“我现在就在歙县,帮一个朋友筹备一个私人性质的徽文化雅集,明晚,地点在一个修复好的老院子里,叫‘万春堂’。怎么样,带你家公子过来玩玩?绝对小众,有吃有喝有看头,还能让孩子长长见识。”
楚颜有些犹豫。雅集听起来固然风雅,但毕竟是成人社交场合,她担心晨熙会觉得无聊,或者自己的注意力被分散。
她捂住话筒,征求儿子的意见:“晨熙,有一个阿姨邀请我们去一个晚上的聚会,有很多好吃的,还能看到一些古代的表演,你想去吗?”
正在研究民宿老板送的徽州木雕拓片玩具的季晨熙抬起头,抓住了关键词:“好吃的?像毛豆腐那种吗?”
楚颜失笑:“应该……不太一样,可能更精致一些。”
季晨熙想了想,又问:“那……要坐很久吗?像颁奖礼那样?”看来上次的经历给他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不会,我们可以随时离开。”楚颜保证。
“哦,那好吧。”季晨熙点点头,继续摆弄他的拓片,似乎对这趟“夜游”并没有太大期待,但也不排斥。
楚颜这才回复苏蔓:“好,你把地址和时间发我。不过说好,以孩子为主,他要是待不住我们就先撤。”
“放心!保证让你家公子觉得不虚此行!”苏蔓打包票。
次日傍晚,歙县,万春堂。
这确实是一处精心修复过的徽州古宅,高墙深院,气度不凡。与白日的游客喧嚣不同,夜晚的万春堂灯笼高挂,光影摇曳,显得静谧而神秘。苏蔓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楚颜牵着季晨熙的手走来,眼前一亮。
“哇!楚颜你变了!”苏蔓上前拥抱她,又蹲下身看着季晨熙,“这就是晨熙吧?比照片上还帅!跟你妈妈一样,颜值担当!”
季晨熙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往楚颜身后缩了缩,但礼貌地说了声:“阿姨好。”
雅集的规模不大,约二三十人,多是文化界、艺术界的人士,衣着打扮都透着品味与随意。没有楚颜想象中正襟危坐的严肃,气氛更像是一个主题派对。长条案上摆放着精致的徽式茶点、当季水果,还有身着素雅旗袍的茶艺师在现场冲泡香茗。
苏蔓带着他们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很快,表演开始了。并非大型歌舞,而是一些小巧雅致的传统技艺展示:悠扬的古琴独奏、韵味十足的昆曲选段、一位老先生现场演示徽州三雕中的竹雕,刻刀在竹片上飞舞,栩栩如生的图案渐渐成型……
—— 引自章节:第4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