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诚华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22 08:29:34
状态: 连载
字数: 7.29万字
阅读人数: 7.67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一位现代科学家,在武侠世界里,以血肉之躯为实验室,以万千武学为数据,用科学方法论解构武道、篡改天命,最终踏上独属于自己长生之路的传奇。他的强大不在于一招一式的顿悟,而在于认知的碾压。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
第18章2025-10-22 08:29:34
【原文摘录】
刺骨的冰冷,仿佛有无数根细密的冰针扎进皮肤,深入骨髓。王宁的意识在黑暗与窒息中沉浮,感觉自己像被扔进了大型液氮冷冻罐——只不过人家冷冻的是细胞样本,他冷冻的是整个大活人。
"这水温绝对低于10摄氏度,"即使在濒死边缘,他属于顶尖研究员的本能仍在顽强工作,"体感温度骤降,伴随强烈的窒息感,典型的溺水前兆...肺部进水率估计已达35%,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就在这时,另一股庞大而混乱的记忆洪流,如同失控的数据流般强行灌入他的脑海。这种感觉,比他当年第一次接触量子计算机时的信息冲击还要强烈十倍。
王瑾,姑苏王氏嫡子,曼陀山庄男主人。 一个温润如玉、甚至有些懦弱的书生。记忆的最终画面定格在昨夜:他无意中在妻子妆匣暗格里发现一枚刻着"淳"字的羊脂玉佩,那玉佩质地温润,雕工精细,一看就价值不菲。面对质问,那位容颜绝世的妻子李青萝先是慌乱,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惊恐,随即化为冰冷的蔑然,红唇轻启,吐出诛心之言:
"是又如何?王瑾,你连他一根手指都比不上!"
心痛如绞,万念俱灰。那个叫王瑾的男人,这个身体的原主,醉醺醺地跑出山庄,在深秋的寒风中,完美演绎了"失足落水"的标准动作。记忆中的最后一个念头是:"就这样吧,一切都结束了..."
'情绪系统崩溃导致的意外事故,典型的非理性决策案例。'属于研究员王宁的绝对理性,在这一刻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切断了所有混乱与恐慌。'必须立即启动求生协议!生物体存活是第一要务!'
求生的本能让他开始疯狂划水,手脚并用,拼命向着水面上那点微弱的光亮游去。他感觉自己像个不合格的游泳学员,在完成最后的毕业考试,只不过这次考试不及格的代价是生命。
"哗啦——!"
破水而出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堪比实验室里玻璃器皿摔碎的动静。
他剧烈地咳嗽着,呕出大量带着淤泥和腐草味的湖水,新鲜空气涌入火烧火燎的胸腔,带来一阵近乎眩晕的生机。他贪婪地呼吸着,手脚并用地爬上了潮湿冰冷的湖岸,精疲力尽地瘫倒在泥泞的草地上,活像一条刚被捞出水面的实验用鱼。
夜风一吹,湿透的单薄衣衫紧贴皮肤,冷得他牙齿都在打颤。"热传导效率惊人,湿衣服会持续带走体热,必须尽快采取保温措施。"
—— 引自章节:第1章
回到原主居住的那个院落,雕梁画栋,陈设精致,书卷气浓郁,却也处处透着原主性格中的那份文弱与压抑。几个原本在廊下打盹的丫鬟见王宁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地回来,顿时吓得睡意全无,惊慌失措地围了上来,活像一群受惊的麻雀。
"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快,快去准备热水!"
"奴婢去熬姜汤!"
院子里一阵鸡飞狗跳。王宁微微蹙眉,这种过度关注和喧闹让他不适——这严重干扰了他的思考和数据整理。他抬起手,做了一个简洁而有力的下压手势,声音虽然因寒冷而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不必慌乱。"
他目光扫过眼前这群年轻的丫鬟,她们脸上写满了真实的惊慌和一丝对男主人威严的本能畏惧。"准备热水,一套干净的里衣,还有…"他顿了顿,根据记忆补充道,"我常穿的那件青色长衫。另外,去一个人告知夫人我院落里的情况,但无需她过来。"
他的指令清晰、明确,没有任何冗余的情绪,仿佛在指挥一场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丫鬟们被他异常冷静的态度和那双深邃不见底的眼睛镇住,竟忘了平日里的琐碎询问,只是喏喏应声,各自忙开,互相交换着疑惑的眼神——老爷今天怎么好像不太一样?
屏退了所有想要跟进屋内伺候的丫鬟,王宁需要绝对的独处空间。关上房门,将外界的嘈杂隔绝,他才允许自己微微松懈下来。背靠着冰凉的门板,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具身体的虚弱和疲惫,肌肉因寒冷和之前的挣扎而微微颤抖,肺部还残留着湖水呛入后的不适感。他像个刚结束野外采样、狼狈归来的研究员,急需整理数据和恢复状态。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原主常用的墨锭和书卷的淡淡气味。环顾四周,博古架上摆放着珍贵的瓷器古玩,墙上挂着意境悠远的山水画,书桌上摊开着未写完的诗稿…这一切,都属于那个已经逝去的灵魂——王瑾。
'环境确认:原主私人领域。安全等级:临时中等。开始适应性调整。'
他没有浪费时间,迅速脱下了那身湿透、沾满泥泖、散发着湖水腥气和泥土味的冰冷衣袍。冰冷的布料剥离皮肤,带来一阵寒颤。他用干燥的布巾,以一种近乎苛刻的、没有任何享受意味的力度,用力擦拭全身,直到苍白的皮肤泛起血色,借此驱散深入骨髓的寒意。这过程毫无美感可言,纯粹是功能性的清洁程序。
热水很快被送来,放在屏风后的浴桶里,蒸腾着白色的雾气。他没有选择舒适地浸泡,那在他看来是低效的时间利用。他只是用最快的速度,如同完成一项清洁程序般,将身体冲洗干净,洗去湖水的腥气和污泥。水温刚好,但他没有留恋。
—— 引自章节:第2章
听雨小筑彻底褪去了往日的荒芜与沉寂。院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青石板缝隙间的杂草已被清除,虽未刻意修饰,却显出一种朴素的整洁。屋舍内,陈设简单至极,一床、一桌、一椅、几个书架,仅满足最基本的生活与工作需求,毫无奢华之气,却处处透着一种功能至上的严谨。
最大的房间被王宁设置为书房兼核心工作室。靠墙立起的简陋书架上,书籍被严格分类:原主的经史子集被归置在一隅,而更多的空间则预留给即将从琅嬛玉洞获取的“研究资料”。临窗的书桌擦拭得一尘不染,上面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以及几本皮质封面的空白册子——这是他亲自装订的《观察日志·本世界能量体系(内力)卷一》、《实验规划与数据记录·武学初探》以及《生理基线数据与变化追踪》。桌角,还放着那个精致的沙漏和那套倍数不高的放大镜,这些都是他未来“研究”的重要工具。
空气中原本的霉味已被竹子的清冽和书墨的淡香取代。王宁站在书房中央,环顾着自己亲手建立的这个“前沿研究所”,目光冷静而专注。他利用这几天时间,不仅理顺了环境,更彻底梳理了原主王瑾的记忆碎片,特别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地理、势力、人文,以及最关键的——对“武学”的普遍认知。同时,他也清晰地掌握了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原主名下有些田产和铺面的收益,虽不算巨富,但支撑他现阶段的研究和用度绰绰有余。李青萝在物质上,倒是没有克扣。
最重要的钥匙,也在他搬来的当天下午,由那位面容刻板、眼神锐利的瑞婆婆送了过来。那把样式古朴、触手冰凉的黄铜钥匙,此刻正静静躺在他的书桌抽屉里,代表着通往此世界核心奥秘之一的门票。
他没有急于使用它。科学探索,尤其是进入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准备工作必须充分。他花了大量时间,利用所能想到的一切非侵入性手段,为这具身体建立了详尽的“生理基线档案”。静息心率(68次/分)、基础体温(36.8℃)、握力(左35kg,右38kg,原主确实文弱)、立定跳远距离、反应速度测试(利用落尺法)…甚至包括视力、听力范围等感官数据。所有数据都被 meticulously 记录在案。‘样本个体(自身)生理基线数据库已初步建立。后续所有“内力”干预效果,都将与此进行严格对比分析,以评估其有效性及副作用。’
—— 引自章节:第3章
那初次内功修炼所捕捉到的一丝微弱“气感”,如同在无尽黑暗的实验室中,示波器屏幕上第一次跃起的、虽微弱却清晰可辨的信号波形。它短暂、模糊,强度评级仅为可怜的1/10,持续时间不过寥寥数秒,但其意义却非同小可。这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数据点,它更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他所假设的“意识-呼吸-能量(内力)”调控通路,至少部分是真实存在的,并非完全源于古人的臆想或隐喻。内功,这个看似玄奥莫测的体系,其底层很可能蕴含着某种尚未被现代科学充分认知的、基于人体复杂生理机制的可操作规律。
然而,紧随这“成功信号”而来的,是身体反馈回的、不容忽视的负面数据。仅仅是维持三刻钟的五心朝天盘坐,下肢的麻木和腰背肌肉的酸胀就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才缓缓消退,这显示核心肌群与下肢血液循环耐受性极差。而演练那套被他视为“入门级生物力学模型”的《太祖长拳》时,暴露出的问题则更为严峻:核心肌群无力,导致转腰发力时下盘晃动,动作稳定性严重不足;上肢与下肢的绝对力量匮乏,出拳如柳絮,踢腿似无力,毫无劲道可言;心肺功能及肌肉耐力更是堪忧,仅仅打完一遍不连贯的套路,呼吸就已变得急促,额角见汗,心率明显加快。这具长期属于原主王瑾的身体,十数年如一日地沉溺于书山墨海与无望的情感内耗之中,严重缺乏最基本、最必要的体育锻炼,肌肉维度小,肌腱强度低,能量代谢水平平庸,可谓“文弱”到了近乎“残次”的程度,远远未能达到进行有效武学修炼的“硬件门槛”。
‘主要瓶颈确认:当前身体硬件基础(包括但不限于:肌肉绝对力量与耐力、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与效率、神经肌肉协调性、骨骼肌腱强度、基础代谢率)严重制约‘内力’软件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及成长上限,同时亦无法支撑外功招式所需的力学输出与体能消耗。问题优先级重新评估:立即将‘全面提升身体基础素质’设为与‘内功感悟训练’、‘武学理论梳理’并行,且在当前阶段更具紧迫性的核心任务。必须采用系统化、可量化的工程学与营养学方案予以解决。’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