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9-06 06:28:53
状态: 完结
字数: 11.96万字
阅读人数: 6.68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十年前,村口来了伙人,说我是丞相府的真少爷。彼时恰巧阿妈病重,我没跟他们回去,一心照顾阿妈。十年后,丞相被捕入狱,假少爷无处可去,被阿妈接回了家。我没理会,照常出海捕鱼,给阿弟阿妹攒学费,撑起一家人的支出。可今日归家时,却听见阿爸和阿妈说:“眼瞅着老大要娶妻了,这聘礼……”阿妈打断他,宝贝似的捂着红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
第四章2025-09-06 06:28:53
【原文摘录】
我没理会,照常出海捕鱼,给阿弟阿妹攒学费,撑起一家人的支出。
可今日归家时,却听见阿爸和阿妈说:
“眼瞅着老大要娶妻了,这聘礼……”
阿妈打断他,宝贝似的捂着红盒。
“我就这点本钱,必定是要留给怀瑾的!”
“他在相府富贵了小半辈子,难免有落差,我这做生母的,能给他的也就这点了!”
阿爸犹豫道:“那要不,屋头的房匀老大一间,毕竟是他赚钱盖的,况且当年是你非装病,才让他留这小渔村……”
阿妈拒绝,“不成!咱亲儿都回来了,顾时他到底是外人!”
我站在门外,咀嚼着外人二字,浑身发凉。
第二天,我头一遭睡到日上三竿。
谁也没想到,整个渔村向来最勤劳的小伙,竟彻底摆烂不干了!
……
自那晚后,我彻底摆烂,已经一个月没上码头了。
鱼篓空空如也,家里没了收成。
阿妈拿着晒抽丝了的渔网,第十八次从我面前走过。
嘀咕道:“阿时,你这手还没好吗,等会捕鱼季都过了,咱家冬天靠什么过活?”
我举起包成萝卜似的双手,潸然泪下。
“阿妈,我也不想啊,只是东村的人着实可恶,见我鱼捞的比他们多,竟直接把我手筋挑断了去!”
“说来也只怪我不小心,但幸好那天,没让阿弟阿妹还有怀瑾弟弟去……”
阿妈见状,张着嘴,欲言又止道:
“真这么严重啊?”
这时,未婚妻燕慕雨背着药箱进来,
“江婶,伤筋动骨一百天,更何况阿时手筋断裂,莫说一月,一年都未必恢复的过来。你瞧他,这阵子脸色都白的厉害。”
阿妈见到她,眼睛霎时发了亮。
忙把在院里发呆的宋怀瑾拉过来,朝燕慕雨介绍:
“这是怀瑾,你见过的,前些阵子刚从相府回来。”
“怀瑾,打个招呼呀,燕慕雨可是十里八乡最聪慧的姑娘呢!”
假少爷宋怀瑾抬起头,不情愿的冲燕慕雨点点头。
燕慕雨寒暄了几句便道:
“江婶,我先给阿时换个纱布,不然又该发炎了。”
阿妈有些不满的哦了声。
他们走后,燕慕雨俯下身,沾了一点我嘴唇上的糖霜,“哎,演的挺逼真啊。”
我拖着腮,看着阿妈的背影,笑了声,
“当年我阿妈装病,那才演的才叫一个逼真呢。”
我出生那年,镇里发了洪水,无处可走的相府夫人和渔家妇人同时在寺庙里产子。
当时的住持老糊涂了,把我和宋怀瑾放错了篮子。
巧的是十年前,相府派人来寺庙还愿,正好撞见和丞相长得一模一样的我。
几番折腾下,丞相带人寻来了这小渔村。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阿妹顾莲倒是本分,顾尘可给我惹过不少祸。
不仅火烧学堂师傅的胡子,还用他珍藏的书卷添过灶膛。
我折了不知多少次腰,赔了不少银两才作罢。
“哥,你愣着做啥呢,明个赶紧交上!”
他不耐烦的戳戳我,全然不顾及我这时正受着伤。
恰逢宋怀瑾又在院里仰天长望,回味相府少爷生活。
我扬了扬下巴,朝他一指,“你叫错人了,你亲哥在那呢,让他给你交。”
顾尘愣了瞬。
他惯来和我张口,从没想过我会拒绝。
从前也就罢了,可宋怀瑾回来后,顾尘跟哈巴狗一样贴上去,一口一个亲哥哥的叫。
宋怀瑾成天郁闷着,打心底瞧不起渔村,对他从没有过什么好脸色。
可顾尘非得热脸贴冷屁股,连他去个旱厕,都要给他点只香带去。
甚至怕我嫉妒他,鄙夷的说我身上一股鱼腥味,跟他亲阿兄没得比。
顾尘还没发作,阿妈率先走了进来,
“顾时,你胡说什么呢!怀瑾金贵着,哪能和你一样整天把钱钱钱的挂嘴上!”
顾尘抱着臂,正想看好戏。
我却忽然垂下头,奋力的用左手打起右手,
“阿妈说得对!我真该死,都怪我!”
“手怎么就这般残废了!要是我能出海再赚些个三瓜俩枣糊口,哪里能让怀瑾弟弟听见这些铜臭味的腌臜话!”
阿妈吓了一大跳,责怪的话到了喉头,又莫名说不出来。
最后只得嘱咐燕慕雨照顾好我,拉着目瞪口呆的顾尘离去。
燕慕雨暗暗朝我竖了个大拇指,“真有你的。”
晚上,我和阿妹顾莲一起住牛棚里,她悄悄问我:
“阿兄,你手真的不能用了吗?”
我闭着眼,含糊点头。
她戳了戳我的手,“可我昨天还看见你偷偷用筷子嗦面了。”
“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的,你虽不是我亲哥哥,可却比那个相府归来的怀瑾哥哥能干多了。”
“对了,明天尘哥哥和怀瑾哥哥要……”
我睡得迷迷瞪瞪,没听清后面的话。
第二天睡到晌午,才知道顾尘为了证明自己也能赚钱,拉着宋怀瑾去了码头。
可码头这档口正火热着,像他们这种没经验又没眼力见的,不被商客剥层皮就不错了。
果然,顾尘瘪着嘴,灰溜溜的回来。
宋怀瑾满头凌乱,头上还插着根咸鱼干。
他本就嫌恶,这会儿发起脾气来不管不顾,“这哪里是人做的活!非拉我去干什么!”
顾尘嘀咕着:“可是以前我哥他轻轻松松就……”
宋怀瑾一把推开他,
“我又不是你哥!我可是相府嫡子,等我爹昭雪沉冤,我是决计要回去的!你这村里娃哪来的资格叫我哥!”
—— 引自章节:第二章
“阿妈有所不知,阿兄为了省几两银子,只给自己衣服里塞不保暖的柳絮和粟米壳,却给咱们塞好棉花……”
“阿兄还为咱家积了不少陈年旧病……”
她吸了吸鼻子,嗔怪的看了眼正穿着绫罗绸缎的宋怀瑾。
丞相下狱那天,他火急火燎来了这,啥衣裳都没戴。
粗布麻衣穿不惯,粟米苞谷吃不下,阿妈心里疼的着急,勒令全家节衣缩食供宋怀瑾维持少爷生活。
阿妈杵在原地,面色复杂的摩挲着柳絮。
顾莲哇的一声,和我相拥而泣,差点没把我最里头的羊绒背心挤出来。
阿妈最终把想说的话全都咽回了肚子里头,讪讪离去。
顾莲从我怀里抬起眼,“阿兄,我表演的好吗?”
好极了。
“等阿兄包的珍珠塘收成了,分你一颗最大的。”
我摆烂的这一个多月,燕慕雨在外头忙成了陀螺。
不仅要顾着自己的药房,还要替我照看先前包下的珍珠塘。
包塘的事儿我没告诉阿爸阿妈他们,这会算算日子,珍珠蚌也该成熟了。
于是第二天早,我打着心情烦闷的借口出去散心。
阿妈和从前一样,将缝补好背篓挂到我身上,往我掌心塞了小包裹。
“这钱你拿着。”
我鼻头忽然一酸。
宋怀瑾没回来前,阿妈不曾苛待我。
所以他回来后,我没任何意见,毕竟养一家人是养,多他一张嘴我也养得起。
可那晚明晃晃偏心的话,到现在仍像一个巴掌一样肆意拍打着我的脸。
果然,阿妈继续道:
“怀瑾说他以前爱玩什么什么弓箭,你这次正好带上他去镇上挑挑,他喜欢什么都看着买。”
我瞬间心如止水。
到了和燕慕雨汇合的地方,我把背篓往宋怀瑾怀里一塞,跟他说太阳落山前回这里汇合。
他忽然有些恐慌的拉住我,“你不许走,阿妈说了,让你陪我一起。”
我不耐烦的蹙眉,一把推开他,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尖叫。
是阿妈。
“顾时,怀瑾人生地不熟,你怎么放心让他一个人!”
“你果然对他不怀好心,得亏我跟着,不然怀瑾又被你欺负了去!”
她不放心宋怀瑾,竟鬼鬼祟祟跟了一路。
我捂着发酸的心口,艰难扯了扯嘴角,我们一同生活了十多年,在她眼里我竟是这种人?
附近聚集了不少人,听的云里雾里,都以为是我这个养子欺负了亲儿。
燕慕雨拨开人群,拉起我往外走。
阿妈却忽然攥住她,打皱的脸笑起来,蹙缩的像颗核桃。
“慕雨,你也看见了,怀瑾回来后,顾时善妒的这本性就暴露了出来,不然咱把婚约改改,你和怀瑾正好凑一对。”
“他可是大户人家培养的儿,配你绰绰有余,顾时比不得。”
我险些气笑。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我边咳边冒柳絮,活像一个被自责内疚逼疯的家伙。
阿妈目瞪口呆。
周围人顿时恍然大悟,对着阿妈指指点点。
“啧,原来是亲儿回来,威胁养子将这门好亲事让出来,孔融让梨都没她家能让啊!”
“我作证!顾时之前不要命的出海赚钱,就为了给一家老小换口饭吃,没想到顾家竟是这般忘恩负义!”
“是啊,况且燕慕雨和顾时从小一块儿长大,棒打鸳鸯么这不是?”
我抽泣着,看向面色青白的阿妈。
“怀瑾弟弟想要,我这个做哥哥的,理应让给他才是。”
宋怀瑾从小养在府里,哪见过这唾沫横飞的场面,拼命摇头:
“不是,我没说我想要啊,我可是相府嫡子,区区一个渔村医女,哪里配得上我!”
他说完,拂着袖愤然离去。
阿妈跺了几下脚,忙朝着亲儿子追过去。
我和燕慕雨霎时收了眼泪,跟大伙作别,踱步往珍珠塘那边去。
“等这些蚌成熟了,我出海去趟东瀛,那里的人最爱这珠子,倒腾一卖攒够钱,咱就离开这!”
燕慕雨捏了捏我的脸颊,笑道:“不愧是我家阿时,真会做生意。”
“对了,我近日听友人说,宋相门生替他集了证据,一纸诉状告了上去,不出意外,宋相很快就能出狱。”
“宋怀瑾应该不久后就会被接回去,你和阿妈他们……”
我沉默了一会,顺手择了跟芦苇放嘴里嚼着,不在乎道:
“养子不如亲儿好,这是她亲口说的,是他们不需要我在先。”
“我少时能跟相府要得断亲书,来日亦能与顾家断个干净,我顾时,到哪都能吃得开!”
燕慕雨弯起眼,迎着夕阳跟我击了个掌。
检查完所有蚌壳,我回了家中,小小院落乱成一片。
宋怀瑾丢了脸面,躲在屋子里不出来。
阿妈在外头急得团团转,见到我,就像忽然找了个出气口。
“你还有脸回来!我们顾家养你十多年,不过一门亲事,你让给怀瑾又如何!”
“要不是我们收养你,你能认识燕慕雨吗,这都是你欠我们的!”
我歪着头,听着她把心里话往外吐,心中最后一点留恋消失殆尽。
她气急,扯着我的纱布道:
“你这手坏了,我们家可不养吃白饭的人,你给我滚得越远越好!”
顾尘几天没去学堂,灰头土脸补着竹篓,黯然开口:
“以前都是阿兄赚的银子,是我们吃了他的白饭。”
阿妈有一瞬的哑然。
我没理会,径直回了房。
几个星期后,家里的米缸越来越空,先前晒得咸鱼干也快吃完了。
宋怀瑾仍旧整天变着法的要银子,脸上总是挂着不加掩饰的嫌弃。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