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双穿大明,我在后宫当倒爷精彩节选免费试读

[鉴宝:双穿大明,我在后宫当倒爷]陈文乔欣欣后续更新+番外

作者: 毒毒毒酒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9-03 15:36:57

状态: 连载

字数: 4.86万字

阅读人数: 2.4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神豪、鉴宝、暧昧、修罗场、雌竞。)陈文做梦也没想到被富家千金玩弄感情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心找回场子,奈何差距太大,实在无力。直到一场梦将他短暂的带回到了大明永乐九年的应天府。“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捡漏?我直接从古代带回来!”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

第18章2025-09-03 15:36:57

【原文摘录】

美妇人随手将一张银行卡扔到了陈文面前,语气冷淡且严肃:“卡里有四十万,密码是四个三和两个六。”

陈文一愣,下意识问:“阿姨,您,您是什么意思?”

美妇人风韵犹存的脸上带着不耐:“我的意思你很清楚,四十万,以后忘了我女儿吧。”

闻言,陈文先是有些傻眼,做梦也没想到这种电视剧里的情节居然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然后,陈文心中生出怒火来:“阿姨,您就算不喜欢我,也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侮辱我。”

“侮辱?”美妇人嗤笑了声,道:“陈文,你真是幼稚,雪伶挑玩具的眼光可真差。”

稍顿,她继续说道:“四十万对不缺钱的人来说确实是侮辱,但对你这种出身小地方的底层人来说,我觉得应该是恩赐。”

“四十万,足够你回老家买套房子了,拿着这笔钱毕业后回老家买房,找个和你门当户对的女人结婚生子,你的人生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这是我对你的恩赐,也算是替雪伶给你的青春损失费了。”

“毕竟,你好歹也给雪伶带去了两年的乐趣,但你的作用也就仅限于此了,更多的你不配想。”

美妇人言语清冷,说出来的话更是像刀子一样猛戳陈文的心脏。

陈文咬着牙问:“阿姨,这是您的意思,还是雪伶的意思?”

美妇人神情淡淡的端起咖啡,但似乎只嗅到味道就已经不满意,随手又放下,然后说着:“雪伶没打算给你钱,但我觉得哪怕是用来取乐的玩具也应该得到他应有的报酬,所以我还是决定给你四十万。”

陈文双拳紧握:“您的意思是雪伶要和我分手,是吗?”

美妇人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对,你还不明白吗?你们大一就在一起了,到现在差不多两年,进行最后一步了吗?”

陈文听到这话,脸色瞬间难看到了极点,沉默着不说话。

“雪伶不给你,是因为你不配,她只是想体验一下普通人的恋爱罢了,现在体验够了觉得没意思了,自然就像随手丢掉一只玩腻了的玩具那般丢掉你了。”

陈文压抑着怒火,问:“这是她的原话?”

“她的原话比这还难听,你确定要我说出来?”美妇人似笑非笑,神情玩味的看着陈文。

说完,美妇人看了眼时间,道:“好了,我还有事情,就这样吧,拿上钱回到属于你的阶级,以前的事情就当做了一场梦。”

“能和我们家雪伶在一起两年,就算你得到的不多,那也是多少普通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 引自章节:第1章

 

这个时候大明朝的首都还在金陵,直到九年后的永乐十八年,永乐帝朱棣才开始大规模迁移朝廷机构和居民到京都,并在永乐十九年正式宣布京都为首都。

而陈文梦回大明朝,只能停留十五分钟。

同时,陈文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利用身上所带的东西来和这里的古人进行交易,只要是正常完成了且双方都满意的交易,那换来的东西陈文可以带回现代!

“等等!”

陈文念及至此,忽然内心一阵激动,大明朝永乐年间的东西带回现代,那不就是明代的古董了吗?

“小兄弟,怎的又呆傻住了?莫不是听不懂我说话吗,瞧你短发异服,难不成是北方来的瓦剌人?”刚才推自己的人又奇怪问着。

陈文从激动中回过神来,看了眼身边的人,是个穿着灰白色的粗布短打衣服,作古代寻常老百姓打扮,三十多岁,胡须很茂盛的男人,正满脸狐疑的看着自己。

陈文忙道:“我,我不是瓦剌人,我是汉人,汉人。”

“汉人?”胡须男细瞧了陈文两眼,见他虽说话口音古怪,但面容白皙俊美,还细皮嫩肉像是养尊处优的贵人,倒是确实不像瓦剌人。

“那你怎生在此地睡下了?你这满身酒气,怕不是昨晚去青楼消遣过头没了银子,被人割了头发丢到此处的吧,哈哈哈。”胡须男说着却是大笑了起来。

酒气?

陈文听到这话,才突然想起什么,低头一看,自己手中正握着一瓶白酒老村长呢!

陈文又赶忙摸了摸浑身上下,却没有找到其他东西,便也确定了自己带过来的东西就是手中这玻璃瓶装的白酒。

其实这种玻璃瓶装的白酒都是便宜货,陈文手里这瓶就不到二十块,但现在这玻璃瓶好啊!

虽说不知道现在这一切到底是真的还是单纯就是梦,但陈文却愿意试一试,如果是真的呢?那他岂不是就有了报复郝雪伶的希望吗!

所以,这瓶玻璃瓶装的老村长好啊。

陈文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他对历史很感兴趣,看的这方面的杂书也多,所以他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

那就是明朝虽然已经有了玻璃的存在,甚至玻璃制造业在明朝已经成规模化了,但无论如何,明朝时期的玻璃都绝对不可能具备现代玻璃的透明度,同时还有着不少瑕疵。

比如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制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瑕疵就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泛碱痕、壁内气泡等。

因此,陈文知道自己手里这只玻璃酒瓶在明朝绝对是没有的,它就算没有夸张到价值连城的地步,古人也知道这是玻璃,但它同样具备一定价值。

有价值,就是好事情。

—— 引自章节:第2章

 

旁边的伙计闻言倒是说了句:“想来是西洋的新料器制法,这西洋制料器之法本也比我大明朝高明些,郑和大人此前出使西洋回来时便带回来了新的制法。”

听到他这话,陈文倒是心里一动,暗叹自己貌似无意间验证了一个历史推测啊。

那就是关于明朝制作玻璃的技术是否借鉴过西洋,关于这点是有不少人推测的,但一直没有确切的史料可以证明。

目前只有后面万历年间的宋应星在其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提到过琉璃石产于西域,中原人喜欢仿造西洋的琉璃这点。

当然,心中这么想着的同时,陈文面上也适合开口:“李掌柜有所不知,我这料器便是在西洋可也是稀罕物,不是随处可见的。”

这话得说,万一李福隆以老村长玻璃酒瓶在西洋很多这个借口压价呢。

不过姜承也没有胡说,因为现在的西方即使是玻璃制作的技法更先进,却也没有达到现代的程度。

毕竟一些工业方面的硬性条件是达不到的。

李福隆笑着点点头,却也认可陈文这话,作为当铺掌柜,他见过的好东西可不少,却也从未见过如此好的玻璃制品。

“瞧其形,这应当是个酒器,还能嗅到酒香四溢。”李福隆又说着,还将瓶口放到鼻尖嗅了嗅,道:“光闻这香,便知道乃是一等一的好酒。”

陈文心里其实很急,便应付了句:“若是寻常酒,却也不配装在这瓶中。”

稍顿,陈文直接开口问:“张掌柜,不知道我这西洋料器能典当个什么价?”

李福隆想了想,问:“那却是要看陈公子是死当还是活当了,若是......”

他话还没说完,陈文直接打断:“死当。”

活当是以后可以再买回来,死当就是等于是直接卖断了。

陈文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有机会梦回古代,自然是死当更好。

李福隆点点头,开价:“若是死当,那在下愿出五十两。”

五十两?

陈文快速思索其中价值,但也只得了个大概。

事实上,关于明朝时期银两换算到现代的价值,学术界也一直没有个具体的定论,毕竟时隔经年,社会体系乃至货币体系都完全不同,具体的换算是很困难的事情。

现在普遍比较靠谱的换算之法就是用粮价来对比。

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百公斤的大米,粗略换算一下货币价值差不多等于一千块左右。

换句话说,五十两银子差不多对应后世的五万块钱。

这肯定不算少了。

其实陈文还想提提价,但他知道时间怕是不够了,便道:“好,那就五十两。”

—— 引自章节:第3章

 

陈文此刻有种酒后初醒的恍惚感,只觉得刚才梦回大明永乐年间发生的一切都是自己渴望能报复出气之下所做的一场幻梦而已。

直到,陈文感受到了肚子部位被卷起来的衣服,以及那压在肚子上沉甸甸的物件。

难道......

陈文心跳陡然加快。

他几乎是颤抖着手伸向了那物件。

下一刻,手上传来了真真切切的摸到了银元宝的手感!

“哈,哈哈!”陈文放声大笑。

真的,刚才的一切都是真的,他真的能够梦回古代,并且在和古人完成正常交易后,能把古代的东西带回现代!

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有了这等玄奇的能力,但陈文知道的是,他的命运将被彻底改变!

很快,陈文从极度的兴奋中回过神来,翻身从床上坐了起来,见着寝室里空无一人,小心翼翼地将用衣服包裹着的银元宝拿了出来。

“这是?”瞧见手里的银元宝,陈文却有些诧异。

却见手里的银元宝和刚才在大明朝永乐年间时李福隆给他时有了极大的变化。

整体形状倒是还好,但其表面不再光亮如新,而是变得古朴陈旧,而且略显锈迹,隐隐带着些青绿色。

这变化怎么说呢,就好像这枚银元宝真是历经了五六百年的岁月才留存到了现如今,其上已经带有被光阴长河冲刷的痕迹了。

陈文细瞧了两眼,心里明白了过来。

“我带回来的东西,并不是从一个地方拿到另外一个地方,而是在中间历经了几百年的光阴岁月,所以自然也有历史的痕迹。”

对此,陈文其实是庆幸的。

因为古董本来就应该要有经过历史沉淀的痕迹,若真是光洁如新,那反倒是奇怪的事情了,也会让人觉得是仿制水平极高的赝品。

念及至此,陈文忙找了个盒子将银元宝收好,然后拿出手机开始查阅明代的官银价值。

不查不知道,一查就给了陈文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查到的要是一些杂乱的资料也就罢了,那可信度并不太高,但陈文却运气不错的查到了类似的大明元宝的拍卖成交记录!

首先是08年的时候,香江佳得的一场春季拍卖会中,就有一件类似藏品拍到了四百二十万成交。

同年,京都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上又出现了一件万历官银五十两,最终以五百六十八万元成交。

再到六年后,14年的香江某拍卖行的秋季拍卖会中,一个大明元宝以两百八十万起拍最终竟以五百八十万落槌,又一次刷新了明清银锭的记录。

—— 引自章节:第4章

鉴宝:双穿大明,我在后宫当倒爷
★★★★★
毒毒毒酒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