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霜月寒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8-28 05:44:13
状态: 连载
字数: 9.33万字
阅读人数: 18.23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就因为鲁迅纪念馆墙上的一幅画,我被停职了。起因是一位游客投诉,说鲁迅夹烟的手势带坏了他孩子。我据理力争,把这事当笑话发了朋友圈。一夜之间,我成了不知变通、固守糟粕的典型。热搜上,#鲁迅抽烟该不该被美化#的话题爆了。无数“正义网友”涌进评论区,骂我不懂教育,骂我枉为文化人,甚至说我是“行走的文化毒瘤”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
第五章2025-08-28 05:44:13
【原文摘录】
热搜上,#鲁迅抽烟该不该被美化#的话题爆了。
无数“正义网友”涌进评论区,骂我不懂教育,骂我枉为文化人,甚至说我是“行走的文化毒瘤”。
更可笑的是,那位游客建议的“把烟换成拳头”方案,竟获得了无数点赞。
他们不是要保护青少年,他们是要鲁迅跪下,向这个时代的愚蠢和怯懦道歉。
......
1
停职通知拍在我桌上,办公室瞬间死寂。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我身上,又飞快躲开。
人事部的同事通知我:“林晚,馆长让你过去一趟。”
说完,他像躲瘟疫一样快步走了。
我站起身,走向馆长办公室。
背后黏着的视线,冰冷又幸灾乐祸。
昔日的伙伴,此刻正和人交头接耳,眼神里全是撇清关系。
推开门,一股烟味扑面而来。
馆长没看我,只盯着桌上的烟灰缸。
“单位的声誉,因为你个人的不当言论,受到了严重影响。”
“我需要一份深刻的检讨,承认自己服务意识淡薄。”
他的声音很平,却字字诛心。
“写完,工作证一起交上来。”
我没有争辩,点头。
“知道了。”
回到工位,周围的键盘声骤然响亮。
我拉开抽屉,拿出纸笔,开始写那份荒诞的检讨。
手机震动,是周铭。
我走到无人的楼梯间接听。
“晚晚,你还好吗?”
“我没事。”
“事情闹得很大,你冷静,千万别再在网上发东西了。”
“你觉得我错了吗?”我打断他。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晚晚,现在不是讨论对错的时候。”
“我明白了。”
我挂断了电话。
回到办公室,我把检讨和工作证交了上去。
走出纪念馆大门,阳光刺眼,我浑身发冷。
回到家,我把自己摔在沙发上。
网上,我的名字、职业,甚至照片,都被挂在营销号上,成了“文化系统的傲慢与偏见”的铁证。
陌生的号码轮番打来,我开了静音。
紧接着是短信。
“biao子,仗着自己读了几天书就瞧不起人?”
“全家出门被车撞死!”
“地址已经搞到了,等着收惊喜吧。”
我面无表情地删,手却在抖。
门铃声突然响起。
猫眼里,是一个提着白色泡沫箱的外卖员。
“您好,林晚女士的外卖。”
“麻烦您放门口吧,谢谢。”
等他走后,我把门拉开一条缝。
门口的盒子上,贴着一张手写的便签:“给你的。”
我把盒子拖进屋里,用剪刀划开。
里面是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寿衣,旁边还有一个惨白的花圈。
胃里一阵翻搅。
我冲到门边,把所有的锁全部反锁,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
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我和无边的恶意。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我点开链接,周铭的脸占满了屏幕。他眼眶通红,声音哽咽,背景是他精心布置的书房。
视频的标题是:《理性看待鲁迅抽烟风波,我女友错了,但罪不至此》。
“晚晚她......是个很单纯的人,一直专注于研究旧书,有点不接地气。”
“她有她的固执,她的书生意气,这次确实错了,不该在朋友圈发表那样的言论,我代她向大家道歉。”
他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
“她只是个小姑娘,罪不至此,求大家放过她。”
视频底下,评论数已经突破十万。
“这男的真有担当,三观太正了!”
“你女朋友配不上你,赶紧分了吧,别被她拖累了。”
“这才是理性的声音,小仙女们学学,别整天就知道打拳。”
他的粉丝数,从几十万暴涨到一百多万。他利用我的事件获取了关注,成了全网称赞的“深明大义好男友”。
我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立刻被接了起来。
“晚晚,你看到视频了?”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得意。
“周铭,你利用我来做什么?”
“晚晚,你怎么能这么想我呢!”他拔高了音量,语气听起来很痛心。
“我这是在保护你!我不先低头,他们会彻底毁了你的!你为什么不懂我的苦心?”
我没再说话。
直接挂断了电话。
我打开微信,找到他的头像,拉黑,删除。然后是QQ,微博,支付宝,所有我们之间的联系方式。
做完这一切,手机震了一下。一个共同好友发来消息:
“周铭说你不可理喻,完全被情绪控制了,你们到底怎么了?”
我把手机扔到沙发角落。
走进卫生间,抬头看向镜子。镜子里的人面色惨白,眼下是浓重的青黑,眼神空洞。
我盯着镜中的影像。
原来,人心真的比鬼神更可怕。
我不知道自己在黑暗里坐了多久,直到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打破了房间的死寂。来电显示是“家”。
我迟疑着,划开了接听键。
“喂,妈。”我的声音干涩。
电话那头是一阵呼吸声。然后,我妈的声音爆发出来。
“林晚!你是不是疯了!”
“你男朋友都替你道歉了,你还闹什么脾气!”
我张了张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电话那头传来嘈杂声,然后是我爸的怒吼。
“你还想怎么样!嫌不够丢人吗!”
“我跟你妈的老脸,都被你丢尽了!”
我握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你读了这么多书,全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哑巴了?你那点骨气呢?在网上跟人对骂的劲头去哪了!”
“我告诉你林晚,你要是不断了这份工作,就别认我这个爹!”
电话又被我妈抢了过去,背景里是她的哭声。
“晚晚啊,听妈一句话,好不好?”
她的声音带着哀求。
“我们老两口现在出门都抬不起头,买个菜都有人指指点点。”
“你就服个软,低个头,事情不就过去了吗?工作要紧,别为了一口气,毁了自己一辈子啊。”
我的声音干涩又破碎。
“妈,不是我的错。”
“是周铭......他背叛了我。那个视频是为了他自己,他说的都是假的......”
我妈打断了我。
“你别再犟了!你这孩子怎么就是说不通呢!”
她的语气里是失望和不耐烦。
“小周那么好的一个孩子,为了你都做到这份上了,你还想怎么样?”
“我看就是你这个臭脾气,把人家好好的男朋友给气走了!你活该!”
我挂断了电话。我没去看任何来电提醒和消息。
我站起来,一步步走进卧室,关上门,反锁。
房间里没有开灯,窗帘也拉着。
我把自己扔在床上,蜷缩起来,用被子蒙住头。
在彻底的黑暗和寂静里,我感觉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第二天醒来,我重新打开手机。
热搜话题变了,那个投诉我的张女士,现在有了新的身份。
视频里,她坐在一个装修雅致的客厅里,面对镜头,仪态端庄。标题是:【对话“正义母亲”张女士:如何为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她对着记者说。
“我不是针对谁,我只是作为一个母亲,有责任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发声。”
“我们的文化需要传承,但更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些东西,明显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她的直播账号一夜之间涨粉几十万,成了许多家长追捧的育儿专家。评论区里,全是赞美她勇敢、有远见的声音。
我划着屏幕,又一个视频弹了出来。是直播连麦的推荐。
封面上,是周铭和张女士的脸。
我点了进去。
周铭的脸出现在屏幕左侧,他眉头微蹙,表情沉重。
“张女士,我非常理解您的担忧,也敬佩您的勇气。”
张女士在屏幕右侧,对他露出一个赞许的微笑。
“周先生客气了,您能站出来发声,才真正体现了当代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
“哪里,我和林晚小姐的理念不同。我始终认为,文化工作者不能只埋首故纸堆,更要倾听大众的声音,要懂得引导,而不是固执的对抗。”
“说得太好了!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被一些所谓的‘专业’给带偏了,忘了根本。”
—— 引自章节:第三章
还是那间办公室,还是那股烟味。馆长坐在办公桌后,这次,他抬头看了我一眼。
他的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疲惫。
“林晚,坐。”
我没有动。
他也不在意,从抽屉里拿出两份打印好的文件,推到桌子边缘。
一份是《公开道歉信》,另一份是《主动离职申请书》。
“信我已经找人帮你拟好了,态度诚恳,措辞得当,既承认了工作失误,也保全了个人颜面。”
“签了字,再把离职申请也签了。单位会给你一个‘因个人原因主动离职’的结局。”
他看着我。
“这是单位能给你的,最后的机会了。”
我看着那两张白纸黑字的文件。
我笑了。
声音很轻,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很清晰。
馆长的眉头皱了起来。
“你笑什么?”
我抬起头,直视着他。
“我不签。”
馆长的脸色变了。他猛地站起来,手拍在桌子上。
“林晚!你不要不识抬举!”
“你以为你现在还有选择的余地吗?你已经被全网指责!你影响了纪念馆的声誉!单位没有直接开除你,已经是最大的处理余地了!”
我看着他。
“那就开除我。”
他呼吸加重,指着我的鼻子。
“好,好!这是你自找的!我会立刻启动程序,开除你!并且会在你的档案上记录此事!”
我转身,拉开了办公室的门。
回到家,我没有崩溃,也没有哭。
我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主机发出了轻微的嗡鸣。
我在一个社交平台上,注册了一个新的账号。
在昵称那一栏,我敲下四个字:历史的底稿。
然后,我创建了第一篇文档,在标题处打下了一行字。
《除了抽烟,鲁迅还有哪些“不完美”的瞬间?》
我把文章发了出去。
每个字都经过查证,引用的资料全部标明了出处。
我没攻击任何人,只是陈述事实。
我守在电脑前,反复刷新页面。
一小时,两小时。
阅读量停在两位数,评论区空空如也。
直到深夜,第一条评论出现。
“还在洗?脸皮真厚。”
瞬间,第二条,第三条涌了进来。
“长篇大论谁看啊,反正你就是错了。”
“单位都把你停职了,还装什么大尾巴狼。”
“@周铭,快来看你那个拎不清的前女友,还在死鸭子嘴硬呢。”
评论的头像和ID高度一致,是水军。
他们不看内容,只为淹没我,攻击我。
我没有回复,关掉了网页。
靠在椅子上,看着漆黑的屏幕。
第二天,我打开了电脑里的视频剪辑软件。
我找到一张著名的历史照片,斯大林身边,一个曾被他倚重的同志,后来被清洗了。在后来的版本里,那个人的位置,被空气取代。
我把两张照片并排放在一起。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