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三年归来,儿子死了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出征三年归来,儿子死了精彩章节试读

作者: 糖水煮栗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8-28 06:28:43

状态: 连载

字数: 10.14万字

阅读人数: 16.68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我是镇国长公主萧明月,先帝唯一的血脉。三年前,我扶持体弱多病的夫君李景琰登基。为他稳固朝堂,为他平定外患。今日我凯旋,万民空巷。可我的儿子,太子李澈,却未曾出现。御座之侧,是他宠妃的儿子,穿着本该属于澈儿的太子冠服。李景琰拉着我的手,满眼「哀痛」。「明月,澈儿......他天生心疾,未能熬过。」我笑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

第四章2025-08-28 06:28:43

【原文摘录】

御座之侧,是他宠妃的儿子,穿着本该属于澈儿的太子冠服。

李景琰拉着我的手,满眼「哀痛」。

「明月,澈儿......他天生心疾,未能熬过。」

我笑了。

我儿的心疾,是我为掩盖他「天生将星」命格,放出的幌子。

他真正的体质,非至亲之血,不可伤。

......

三军缟素,随我入城。

玄甲之上,是为漠北战死的十万英魂缠上的白绫。

我一身戎装,跨于战马之上,身后是绵延十里的凯旋之师。

长街两侧,万民俯首。

「长公主千岁!长公主千岁!」

山呼海啸,声浪滔天,竟生生盖过了皇城之上的钟鸣。

御座之上,我的夫君,大晏皇帝李景琰的脸色僵了一瞬。

随即,他换上一副我无比熟悉的深情面孔,竟不顾帝王仪态,亲自走下丹陛。

他想来扶我的手,姿态做得十足。

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忌惮与恐惧,却被我看得一清二楚。

「明月,你辛苦了。」

他的声音在万众的欢呼声中,显得那么微弱,那么没有底气。

我的视线越过他,扫过他身后的宫廷仪仗。

文武百官,宗室贵戚,宫娥内侍,一应俱全。

独独,不见我儿李澈的东宫仪仗。

我的心,猛地一沉。

御座之侧,一个穿着明黄色冠服的男孩,正被一个珠翠环绕的女人牵着。

是皇贵妃苏婉儿,和她的儿子,二皇子李瑞。

李瑞的身上,赫然穿着一套本该属于我儿澈儿的,明黄色的太子冠服。

那刺眼的颜色,像一根烧红的铁针,狠狠扎进我的眼底。

苏婉儿对我盈盈一笑,那笑容里满是毫不掩饰的炫耀。

她伸出手,温柔地抚摸着李瑞的头,像是在向我展示她最得意的战利品。

一个胜利者,对一个失败者的炫耀。

李景琰握着我的手,力道猛然加大,几乎要捏碎我的指骨。

他拉着我,满眼「哀痛」,开始背诵他早已准备好的说辞。

「明月,你听朕说,澈儿......他天生心疾,上月病发,实在是......未能熬过。」

「国不可一日无储,朕与百官商议,也是不得已,才......」

我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恰到好处的哀痛。

我再看向丹陛之下的文武百官。

我一手提拔的丞相,此刻正低着头,研究着地上的砖缝。

曾受我举荐之恩的兵部尚书,别开了视线。

那些曾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要效忠太子,效忠萧家的人,此刻全都噤若寒蝉。

好,真好。

苏婉儿袅袅娜娜地走上前来,用帕子按着眼角,假惺惺地哽咽。

「姐姐节哀,您常年征战在外,为国为民,劳苦功高。」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李景琰的声音紧接着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刻意压抑的急切。

「明月!你醒了?让太医进去给你看看!」

我闭上眼,声音轻飘飘的。

「都退下,本宫想一个人静静。」

门外安静了一瞬。

李景琰不死心,声音放得更柔,像是在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明月,我知道你伤心,朕也心如刀绞。你把门打开,让朕陪陪你。」

我没有回答。

我只是蜷缩起身体,将脸埋进冰冷的锦被里,喉咙里溢出被死死压住的呜咽。

这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他,和他安插在我身边的眼线听清。

门外,李景琰似乎满意地叹了口气,脚步声远去了。

我睁开眼,眼底没有泪,只有一片死寂的冰原。

第二日,早朝。

我换上一身素白宫装,褪去凤冠,拔下所有簪环。

未施粉黛,形容枯槁,像一缕幽魂,踏入金銮殿。

钟鼓齐鸣,百官肃立。

所有目光落在我身上,震惊,怜悯,还有幸灾乐祸。

我目不斜视,走到大殿中央,对着御座上那道明黄色的身影,直直跪了下去。

李景琰立刻从龙椅上站起,满脸惊痛。

「明月!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我没有理他,只是深深叩首,额头贴着冰冷的金砖。

我的声音沙哑,在殿内回响。

「臣妾,有罪。」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臣妾征战沙场,杀孽太重,双手沾满鲜血,才致上天降罪,克死了我的澈儿。」

「臣妾......是不祥之人。」

我抬起头,泪水划过脸颊,目光却越过他,直直看向御座之侧的苏婉儿。。

她的脸上,是来不及掩饰的狂喜。

李景琰的眼中,贪婪的光芒一闪而过。

我从怀中,颤抖着捧出那枚代表着大周最高兵权的,玄铁虎符。

「臣妾自请交还兵权,从此长伴青灯古佛,为澈儿祈福,也为陛下......为大周祈福。」

「求陛下,恩准。」

「殿下!」

一声压抑不住的怒吼从武将队列中传来。

魏骁双目赤红,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青筋暴起,几乎就要拔刀出鞘。

我扫去一个眼神,极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他的手僵住了。

李景琰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死死盯着我手中的虎符,嘴上却还在推辞。

「皇后何出此言!这兵符是你应得的荣耀,朕怎能收回!」

「朕知道你心痛,但万万不可自暴自弃啊!」

他一连推辞了三遍,姿态做得十足。

最后,才「万般无奈」地走下了台阶,亲自从我手中「艰难」地接过虎符。

虎符入手的那一刻,他眼底的狂喜再也无法掩饰。

「既然皇后心意已决,朕......便准了。」

—— 引自章节:第二章

 

苏婉儿那个草包哥哥苏显,穿上了禁军统领的铠甲,接管了京城防务。

皇城一夜之间,成了李景琰和苏家的天下。

这天下午,我一手提拔的丞相王安来了。

他一脸悲戚地看着我。

「娘娘,节哀。」

我没看他,只是麻木地望着窗外枯黄的落叶。

「陛下也是万不得已,国不可一日无储,还请娘娘......为大局着想。」

大局?

我心底冷笑。

若不是我,他王安还在翰林院熬资历,哪有资格同我谈大局。

我沉默不语,他便当我是默认了。

他又说了几句空洞的安慰,心满意足地走了。

我曾经最信任的掌事女官,秦姑姑,现在是苏婉儿最得力的眼线。

她端着参汤进来,语气温和依旧。

「娘娘,喝点东西吧,您一天没进食了。」

我抬起头,空洞地看着她。

她是我从娘家带来的,看着我长大,我待她胜过亲人。

可她眼中,只有怜悯,和一丝藏不住的解脱。

我的心早已冻结。

我接过参汤,随手放在一边。

我踉跄起身,走到澈儿的玩具箱旁,拿出他最爱的小木剑。

我抱着木剑蜷缩在角落,肩膀开始无法控制地颤抖。

压抑的呜咽从喉咙里挤出来。

秦姑姑站在一旁,看着我失魂落魄的样子,眼里的戒备终于彻底消失。

她悄悄退了出去。

我知道,我这副崩溃的模样,很快会传到李景琰和苏婉儿的耳朵里。

这正是他们想看到的。

入夜,魏骁潜入。

他脸上是无法掩饰的焦躁和愤怒。

「殿下!东宫旧人全被苏显以‘当值不力’的罪名,发配北疆修城墙了!」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我去查宫门出入记录,王安那个老匹夫亲自出面。」

「用‘皇家颜面’当借口,封了所有卷宗!」

「线索全断了!」

我正跪在佛堂的蒲团上,捻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烛火摇曳,把我的影子拉得细长。

我没有回头,捻动佛珠的动作停了一瞬。

「人会说谎,会消失。」

我的声音像一口枯井,毫无波澜。

「但东西不会。」

魏骁愣住。

我缓缓回头,目光穿透昏暗,刀子般落在他身上。

「不必查人,去查物。」

「去查澈儿失踪那天,所有出宫的垃圾、泔水、布草车!」

我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命令。

「一寸一寸地查!任何不寻常,都不要放过!」

魏骁眼中瞬间燃起火光,重重点头,消失在夜色里。

三天后。

我正在佛堂诵经,秦姑姑守在门外。

一只信鸽从后窗悄然飞入,落在我肩上。

我取下信筒,展开字条。

上面只有一行密报。

【巳时出宫布草车,车辙深三寸,未往浣衣局,绕道西郊。】

—— 引自章节:第三章

 

他拳头攥得死紧,指甲陷进肉里。

「我试了三次,次次都被逼回,险些暴露!」

我捻着佛珠,动作没有半分迟滞。

猎宫的防卫图,早已在我脑中。

苏显的布置,比我想的还要周密。

李景琰,当真看得起我。

魏骁见我沉默,愈发焦躁,猛地抬头。

「殿下,不能再等了!」

「请您下令,让我召集城外大营的旧部,我们直接杀进去!」

「杀进去?」我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让殿内温度骤降。

我转过身,冷冷地看着他。

「然后呢?」

「打草惊蛇,他们会立刻杀了澈儿。」

「无兵符调兵,即为谋逆,你我,还有所有追随我们的人,都将万劫不复。」

魏骁脖颈青筋暴起,眼睛血红。

「难道就看着那对狗男女逍遥快活,太子殿下在外面生死未卜吗!」

他愤怒低吼,像一头受伤的野兽。

「我们为他李家打下江山,他就是这么回报的?!」

我猛然起身,一步步走到他面前。

居高临下地俯视他。

我的声音没有温度,每个字都像在敲打他的骨头。

「你以为我不急?」

「你以为我能睡着?」

「越是此刻,越要冷静。」

我俯身,盯住他那双燃烧着怒火的眼睛。

「我要的,不是一时痛快。」

「我要的,是万无一失!」

魏骁被我的气势压住,嘴唇动了动,一个字也说不出。

我直起身,恢复了那副拒人千里的平静。

「强攻,是下策。」

「现在,我命你办另一件事。」

魏骁一怔:「殿下请讲。」

「以我的名义,去城外玄甲军大营,探望旧部。」

「多带酒肉,大张旗鼓地去,做出......图谋不轨的样子。」

魏骁满脸不解。

「殿下,为何如此?这不是把把柄送上门吗?」

「照做。」

我的语气不容置喙。

是命令。

魏骁眼里的困惑与愤怒交织,最终咬紧牙关,重重抱拳。

「末将......领命!」

他转身,带着满腹疑云,消失在夜色里。

果然。

魏骁前脚刚走,丞相王安后脚就进了宫。

他一脸忧心忡忡,对着我长吁短叹。

「长公主殿下,三思啊!」

「魏将军此举,实在不妥。」

「这会引得陛下猜忌,于您不利!」

我垂眼拨弄佛珠,只回了一句。

「有劳丞相挂心。」

王安见我油盐不进,急得满头是汗,又劝了几句才走。

他走后不到半个时辰,李景琰的贴身太监来了。

「陛下请皇后娘娘去御书房。」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李景琰屏退左右,亲自给我倒茶,姿态温和。

「明月,朕知道你思念澈儿,心中悲痛。」

他叹了口气,眼里全是假惺惺的关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出征三年归来,儿子死了
★★★★★
糖水煮栗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