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7-08 11:39:06
状态: 完结
字数: 7.50万字
阅读人数: 14.0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在我七十大寿的病房里,我那几个孝顺儿女为谁该付医药费打得头破血流。大儿子说他生意难,二女儿说她要供娃,小儿子直接装死。最后,他们联手把我送进了养老院,我饿死在冰冷的床上。再睁眼,我回到了五十岁,我老公刚走,手里攥着他留下的全部家产。女儿正挽着我的手,亲昵地说。“妈,这钱您拿着不安全,我先替您保管,以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
第三章2025-07-08 11:39:06
【原文摘录】
再睁眼,我回到了五十岁,我老公刚走,手里攥着他留下的全部家产。
女儿正挽着我的手,亲昵地说。
“妈,这钱您拿着不安全,我先替您保管,以后给您养老。”
她身后,大儿子和三儿子正用火辣辣的眼神死死盯着我怀里的帆布包。
我反手抽出手,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将帆布包递给了身边房务科的工作人员。
他错愕的目光中,我指着规划图里的那一排商铺淡淡开口。
“王科长,你们沿街新盖的那一排门市房,我全要了,名字写我的”
……
大儿子林建国冲上来,压着嗓子吼:“妈!你疯了吗?爸刚走你就这么败家?”
小儿子林为民和他媳妇也围过来,一个劲儿地念叨:“妈,这钱是爸的血汗钱,您要三思啊!”
我甩开林秀丽的手,看都没看他们一眼,直接从帆布包里掏出存折拍在王科长桌上。
“两万,全款。”
王科长震惊过后,立刻恢复专业,低头开始办手续,效率极高。
林秀丽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下了,抱着我的腿哭。
“妈,我错了,您别这样作践自己,爸在天之灵会不安的!”
我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
“他要是不安,就该把你们三个不孝子一起带走。”
“你——”林建国气得脸都紫了。
“王科长,手续办完了吗?”我头也不回。
“办完了办完了,您这边签个字。”王科长递过来一摞文件。
我接过笔,在产权证上工工整整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林秀丽哭得更厉害了:“妈,我真的错了,您把钱还给我们,我保证好好孝顺您!”
我冷笑一声,“刚才不是说要替我保管吗?现在又变成你们的了?”
林为民急了:“妈,您这是闹哪样?这些铺子能当饭吃吗?您以后生病了怎么办?”
我站起身,拍拍膝盖上的灰,“我现在身体好着呢,用不着你们操心。”
当晚,我拿着一串新钥匙回到家,当着堵在门口的三个孩子的面,换掉了门锁。
三个孩子在门外破口大骂,从“败家”骂到“精神失常”。
“妈!你开门!”林建国用力拍门,“你这是要逼死我们吗?”
林秀丽的哭声更是惊天动地:“爸啊,你看看你媳妇现在成什么样了!她要把家败光啊!”
林为民在一边煽风点火:“大哥,咱妈这是受刺激了,得找医生看看脑子。”
邻居们纷纷探头,有的站在楼梯口窃窃私语,有的干脆搬个小板凳当看戏。
我拉开窗帘,居高临下地看着楼下这场闹剧。
王大妈拉着林秀丽的手,一脸同情:“秀丽啊,你妈这是怎么了?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妈,我在陪客户呢,这单子几十万的提成,你找个护工看看不就行了?我先挂了。”
电话被挂断。
我又拨通林建国的号码。
“妈,我在谈生意,你有事吗?”
“建国,我病了,你能不能来看看我?”
“妈,我这笔生意几百万上下,您能不能别添乱?
养老院不是有医生吗?”
电话再次被挂断。
最后我打给林为民,他老婆直接抢过电话。
“妈,我们家小宝也要上学,哪有闲钱给你看病?
再说了,养老院的费用我们都快交不起了,你自己省着点吧。”
除夕夜,窗外万家灯火,鞭炮声阵阵。
我躺在床上,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嘴唇干裂得起皮。
护工小刘不耐烦地扔给我一杯温水。
“老太太,你儿女呢?怎么这么久都不来?”
我张张嘴,说不出话来。
“算了,反正费用也欠着,你们这种家庭我见多了。”小刘摇摇头走了。
我死的时候,眼睛还睁着。
回忆结束,我眼中最后一丝温度消失了。
楼下的闹剧还在继续,但我已经听不进去了。
我拿起电话,拨通了装修队的号码。
“喂,是王师傅吗?我家要做隔音,最好的那种,把声音彻底隔绝。”
三天后,王师傅的装修队干活利索。
我家变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安静世界,楼下那些议论声彻底被隔绝了。
但林秀丽显然不会善罢甘休。
第二天一早,我刚准备出门查看商铺,就听见街头巷尾传来各种古怪的传言。
“你听说了吗?那排新商铺底下是乱葬岗。”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我表姐的邻居说,那地方以前埋过好多无名尸,阴气重着呢。”
“难怪那老太太花那么少钱就买下了,原来有古怪。”
我站在门口,听着这些荒诞的流言,忍不住笑了。
林秀丽这招还挺毒,想让我的商铺变成无人问津的“鬼屋”。
但她不知道,我前世做过房地产中介,最擅长的就是卖房子。
我转身回屋,拿起电话打给装修队。
“王师傅,我还有活儿要你们干。
把那排商铺的外墙全部刷成纯白色,要最好的涂料,一点杂色都不能有。”
“白色?”王师傅愣了愣,“老姐,白墙容易脏啊。”
“就要白的,越白越好。”
一周后,那排商铺焕然一新。
雪白的墙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把整条街道都照亮了。
我又跑到灯具店,买了三十个圆润的白纸灯笼,每家店门口挂一个。
晚上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那些灯笼发出的暖光,把“阴森可怖”的商铺变得温馨雅致。
但这还不够。
我揣着剩下的积蓄,直奔报社。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橱窗里挂满了他们的画作,有的抽象,有的写实,有的充满童趣。
那些白纸灯笼在夜里发出柔和的光,照着墙上的画,整条街都充满了艺术气息。
先是附近的居民,后来是慕名而来的年轻人,再后来连报社的记者都来了。
“蕙兰艺术街区”的名字登上了报纸,成了城里小有名气的文艺新地标。
关于“乱葬岗”的谣言,不攻自破。
就在这时,一个更大的惊喜来了。
市里的小张匆匆跑到我家,手里拿着一份盖着红头印章的文件。
“大妈,恭喜您!城市新规划出来了,一条主干道正好从您的商铺门前过。
还有地铁三号线,出站口就在您那最大的铺子门口!”
我接过文件,表面平静,心里却乐开了花。
前世我就知道这个规划,只是时间提前了几年。
小张走后,我坐在沙发上,算了算账。
按照新规划,我那些商铺的价值至少翻了十倍。
两万变二十万,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三个孩子得到消息后,脸都绿了。
林秀丽哭着跑来,扑通一声跪在我面前。
“妈,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不该听那些混混的话,不该散布谣言害您!”
她抱着我的腿,眼泪鼻涕流了一脸。
“妈,您原谅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林建国提着一堆我从没见过的补品,满脸堆笑。
“妈,您真是高瞻远瞩,我当时太愚蠢了,居然阻拦您这样的明智决定。”
林为民最会演戏,默默拿起剪刀,一声不吭地修剪院子里的花草,一副沉默悔过的模样。
我看着他们拙劣的表演,心里毫无波澜。
但表面上,我叹了口气,慢慢打开了门。
“都进来吧。”
他们如获大赦,争先恐后地涌进屋里。
林秀丽给我倒水,林建国帮我捶背,林为民主动去厨房洗碗。
我“无意间”说道:“唉,人老了,精力跟不上,这些商铺管理起来也麻烦。”
三人的眼睛瞬间亮了。
“妈,要不我来帮您打理?”林秀丽抢先开口。
“我有生意经验,还是我来吧。”林建国不甘示弱。
“大哥二姐都忙,还是我来照顾妈妈比较合适。”林为民装出一副体贴的样子。
我请来了当初帮我办手续的王科长,以及一位相熟的律师,作为见证。
我决定成立一个“家风传承基金会”。
我名下所有的商铺资产,将全部注入这个基金会。
林建国、林秀丽、林为民三人,脸上立刻堆满了压抑不住的喜悦,以为马上就要听到瓜分财产的方案。
律师清了清嗓子,拿起了基金章程,开始宣读。
—— 引自章节: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