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子率以正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8-15 11:21:09
状态: 连载
字数: 3.63万字
阅读人数: 11.4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一觉醒来,现代大学生李琚穿越到盛世大唐,成了千古半帝李隆基一日杀三子中,那三子之一的光王李琚。对此,李琚表示喜忧掺半。喜的是他穿越到了开元二十三年,距离被李隆基做成人形烤串,还有两年。忧的是他竟然没有金手指,若是直接对上李隆基,最后大概率还是会落得个被挂在旗杆上晾成人干的下场。所以,现在摆在李琚面前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
第15章2025-08-15 11:21:09
【原文摘录】
一觉醒来,他怎么好像瞧见了一位古装美女正一脸关切的瞧着自己?
难道是导多了出现幻觉?
“殿下,您没事吧?”
这时,又是一道关切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确定了,不是幻觉。
他晃了晃有些混沌的脑袋,转头看向旁边身着宫纱,皮肤白皙,容貌艳丽的古装美女。
问道:“你......是谁?”
古装美女一愣,眉眼浮现几分不解:“殿下您真喝多了?奴婢是红袖啊!”
“红袖?”
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让李琚有些懵逼。
正懵逼间,一段陌生的记忆突然强势的插入他的脑海。
“嘶~”
脑中传来一阵撕裂般的剧痛,紧接着,他的后背就被冷汗打湿。
他穿越了!
成了千古半帝李隆基的第八子,与他同名同姓的光王李琚?
不!
这也太扯淡了。
他不就是和宿舍里几个哥们儿喝酒吹牛逼的时候喝大了吗,怎么一睁眼,就来到了盛唐?
关键来就来吧,怎么偏偏是光王李琚?
要知道这哥们儿可是李隆基一日杀三子,还被挂到旗杆上做成人肉烤串的主人公之一。
妥妥的悲情人物啊!
想到原主在历史上的悲惨下场,饶是李琚这个在后世有着清澈与愚蠢美称的大学牲,也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
“殿下,您醉了,要不奴婢去和公主殿下说一声,咱们先回宫去吧。”
红袖面上满是忧色,小声建议道。
李琚顾不上应声,反而趴回了面前的矮桌上做休息状。
因为,他现在迫切的需要整理一下脑中的碎片记忆,以此来判断自己的处境。
红袖见状,脸上忧色更浓
却也不好开口再劝,只得在一旁静静守候。
李琚开始拼凑脑海中的信息,良久,总算依靠着原主的记忆碎片,搞清楚了自己现在的处境。
“呼~”
了解完自己的处境之后,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心中忍不住喜忧掺半。
喜的是现在才开元二十三年,距离李隆基一日杀三子还有两年。
忧的是,他现在正处在武惠妃之女咸宜公主的婚礼现场。
他没记错的话,咸宜公主的婚礼,正是盛唐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和关键节点。
在这场婚礼上,武惠妃之子,李隆基十八子寿王李琩,将会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美女之一,有羞花之美称的杨玉环一见钟情。
并在同年冬日成婚,共同谱写一段短暂但幸福的爱情故事。
当然,这里的重点不是爱情故事,而是杨玉环。
这杨玉环何许人也?
乃前隋上柱国、吏部尚书、平乡公杨汪曾孙女,唐蜀州司户杨玄琰之女。
其出身的弘农杨氏,更是在大唐无数世家大族之中,都数得上号的顶尖门阀望族。
—— 引自章节:第1章
从这一拳的力道来看,李瑶与原主的关系,应当是还不错。
不过,考虑到李唐皇族自立国开始,便有“兄友弟恭”的传统,李琚还是强迫自己在心里建立起一道防线。
随后才笑着应声道:“今日是阿姊大喜的日子,难免就多贪了几杯。”
说完,他生怕露馅,急忙转移话题道:“五兄不在园子里陪阿姊饮宴,怎么也出来了。”
“来唤你啊,游园会已经开始了,你迟迟不回,二兄让我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喝醉了!”
李瑶随口解释了一句,招呼道:“既然没醉,那就随我入园吧,别让二兄久等了。”
听见这话,李琚下意识就想拒绝。
毕竟他才刚穿过来,很多事情都还没有适应。
但转念一想,这些事情他早晚都要面对,便也没有多言,而是径自起身,准备随李瑶入园。
只是随着他站起身来,李瑶就有点尴尬了。
无他,李琚实在是太高大魁梧了。
本来李瑶也不算矮,一米七左右的身高,搭配上匀称修长的身材与俊朗的面容,颇有些浊世佳公子的感觉。
但在身高一米九,体重一百八十斤的李琚面前,就显得很像一个弱鸡。
尤其是李琚的长相也不差,再加上周身这逼人的气势,更是叫李瑶有些无地自容。
“同为父皇的儿子,真不知道你这体格咋长的。”
李瑶有些酸酸的抱怨了一句。
对此,李琚也只能笑笑,因为历史上的李琚,便是以武力值出名。
“光王琚,玄宗第八子也,琚与鄂王瑶,皇子中有学尚才识,同居内宅,最相爱狎。琚有才力,善骑射。初封甚善,玄宗爱之。”
这可是史书上记载的原话。
翻译一下,便是玄宗诸子之中,光王琚与鄂王瑶是非常有才学的。
并且光王琚力气非常大,尤擅骑射,李隆基非常喜欢这个儿子。
虽说李隆基喜欢这个儿子,也不影响他将这个儿子做成烤串。
但李琚能有一身让玄宗都感到欣喜的武艺,自然也不可能是常人眼中的翩翩公子,体格子大一点,也非常的合理。
“走吧!”
李瑶倒也不是真的酸,就是随口吐槽一句,毕竟两人关系摆在那,吐槽一句,也不会影响兄弟情。
二人并肩,朝九州池的月门走去。
红袖见状,则是远远的跟在两人身后,随时等待呼唤。
三人才走到月门入口,便听得园中传来阵阵笑闹声。
今日是咸宜公主的婚礼,咸宜公主花了大价钱,包下了整个西苑,用于婚礼的场地和聚会。
现在婚宴已经结束,现在在进行的,是游园会。
所谓游园会,便是将男女双方的宾客聚到一起,互相熟悉。
—— 引自章节:第2章
虽说话糙理不糙,可这也太糙了吧,皇子说话,也这么直白的吗?
不过,腹诽归腹诽,他还是跟上了李瑶。
因为他也想看看,能够让牡丹都不敢在她面前盛开的杨玉环,究竟有多惊艳?
两人带着侍婢穿过九曲回廊,来到了位于九州池正中间的牡丹园。
此刻,园中的诗会,或者说相亲大会,在咸宜公主的主持下,已然进行到了一半。
园中有不少男男女女,皆已经寻到心仪之人,正凑在一块儿谈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老实说,对于这种文绉绉的场合,李琚向来是不太感冒的。
毕竟他这具身体的长处,在于武艺,不在于诗词。
至于前世,那就更是提都别提了,能考上大学,都是祖坟冒青烟的缘故。
因此,相比兴致勃勃的李瑶,李琚就显得兴致缺缺。
不过,该说不说,大唐这些顶尖的世家贵女,长得是真不错。
他打眼一看,便已经发现了好几个校花班花级别的美女,看得他这个母胎solo的纯情小处男一阵心痒痒。
就在他专心致志看美女之时,一道让他有些生理性厌恶的声音突然在他耳边响起。
“鄂王兄,光王兄,你们也来了?”
无独有偶,本来还兴致勃勃的李瑶,听见这道声音之后,也是不自觉皱起了眉头。
“原来是十八弟,怎么,这诗会十八弟能来,我们不能来吗?”
李瑶皱起眉头,有些嫌恶地看向出声之人。
来人正是武惠妃之子,李隆基第十八子,今日女主之咸宜公主的胞弟,寿王李琩。
李琚没有说话,而是非常认真的上下打量了李琩一眼。
这个家伙,就是害得他变成烤串的罪魁祸首,大唐继房遗爱之后的第二任绿帽子王吗?
也不怎么样啊,长得还没李瑶帅呢,跟个弱鸡似的,杨玉环能对他一见钟情?
李琚表示怀疑,他怎么看,也没看出这家伙有什么能让美人青睐的理由啊。
面对李瑶的质问,李琩倒也不生气,笑道:“这诗会既是阿姊所办,二位兄长自然是能来的。”
顿了顿,他突然话锋一转道:“只不过,小弟没记错的话,鄂王兄府中已有正妃吧,且还是父皇亲自赐下的婚事,莫非鄂王兄准备休妻另娶?”
听见这话,李瑶一双眸子之中顿时浮现几分凶戾。
李琩像是没看见李瑶的表情变化,依旧笑呵呵的说道:“以王兄的身份,休妻另娶,倒也不无不可,只是王嫂未有失德之处,父皇那边,怕是不好交代。”
李琩这话一出,李瑶的表情顿时更加难看。
—— 引自章节:第3章
“好......好美!”
不知是谁,率先忍不住称赞了一声,紧接着,小小的园子里,便萦绕起阵阵叹服之声。
“果真是,人间绝色。”
李琚忍不住呢喃自语。
他本以为,园中这些世家贵女的颜色已然是人间绝色。
但直到亭中女子露出真容的刹那,他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竟真的有人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曹植在《洛神赋》之中描写的洛神那般惊艳。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一时间,李琚竟是有些看呆了。
“八弟,八弟!”
李瑶在旁边叫了好几声,李琚都没反应过来,最后,李瑶不得不伸手扯了扯李琚的袖子。
感受着手上传来的震动,李琚这才回过神来。
“五兄......”
他转头看着李瑶,唤了声五兄,随即眼中流露出势在必得之色,压低声音向李瑶问道:“五兄,你觉得,此女可否担得起光王妃之位?”
李瑶挑了挑眉,面上浮现一抹狭促:“怎么,春心萌动了?”
李琚毫不犹豫地点头,理直气壮道:“如此绝色,盖满园春色不足万一,小弟又不是柳下惠,难以自持也是人之常情好吧!”
看着李琚一副我好色我有理的样子,李瑶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八弟,还真是耿直得有些可爱。
但该说不说,此女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人间绝色。
就连他这个已经阅尽千粉的老男人,刚才都差点没遏制住心火的冲动。
也不怪小弟只看一眼,就深陷了进去。
思及此,他轻轻颔首,道:“你若有心,自是无有不可,只不过......”
“怎样?”
见李瑶化身谜语人,李琚顿时不满起来。
李瑶没说话,只是转头,朝一旁的李琩点了点下巴。
李琚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这才发现刚才还与他们针锋相对的李琩,此时正一眨不眨的盯着亭中女子,眼中充斥着强烈的占有欲与淫邪之色,整个人已经浑然忘我到忽略了一切。
李琚用屁股都能想到,现在李琩脑海中的画面,肯定不堪入目。
“看见了吧?”
李瑶撇了撇嘴,压低声音问道。
李琚微微皱起眉头:“看见了,又如何?”
“如何?”
李瑶像是听见什么笑话,面上浮现一抹无奈道:“今日的游园会,与其说是一场高门贵公子与贵女之间的联谊会,倒不如说是咸宜专程为她的胞弟举办的选妃大会,至于你嘛......”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