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打火花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8-08 12:59:47
状态: 完结
字数: 9.28万字
阅读人数: 8.50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1985年冬,清徐县女子监狱。戚月安站在门口等了快一小时,就连狱警都忍不住抱怨。“戚月安,你的家人呢,之前说好了会来接你出狱啊。”凌厉的寒风吹得人脸生疼,戚月安缩了缩脖子,将洗得发白的棉袄又裹紧了些。家人吗?或许早在五年前,他们亲手将她送进监狱替养妹顶罪时,她就是孤身一人了。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
第八章2025-08-08 12:59:47
【原文摘录】
家人吗?或许早在五年前,他们亲手将她送进监狱替养妹顶罪时,她就是孤身一人了。
吉普车缓缓驶来,沈聿匆忙下车,略带歉意地跑来。
“抱歉,晚月那边出了点状况,来晚了。”
他接过戚月安的行李,这才发现面前的姑娘已经瘦到脱相。
眼底一片死寂,站在风里,好似下一秒就会被吹散,消失得无影无踪。
“上车吧,月安,我们回家。”
戚月安不动声色地避开沈聿伸过来的手,率先坐到了后排。
沈聿愣了一下,以往戚月安吵着闹着要坐他的副驾,怎么现在却这么安静?
沈聿没有多想,只当是监狱的生活让她变得成熟了。
临行前,狱警大声喊道:
“戚月安,以后好好做人,开启新的人生。”
戚月安正闭目养神,闻言不禁自嘲一笑。
她五岁走失,十五岁被找回。
回到家里才发现自己多了两个妹妹。
一个是父母从福利院领养的,一个是之后父母再次生养的。
她并不介意,反倒很开心。
她喜欢妹妹们,妹妹们却不喜欢她。
养妹时不时就在父母面前污蔑她,亲妹妹也闹着要将她赶出去。
在外流浪十年,回来后又遭排挤三年。
所以她一直想逃,直到高考结束,她终于有机会离开这个家。
可因为养妹的疏忽,工厂失火,父亲死在了火场里,母亲侥幸活下来,却也郁郁寡欢。
得知养妹要背责,母亲老泪纵横,当场要给她下跪。
“月安,晚月还小,她不能坐牢啊,你是姐姐,就当为了还生育之恩,救救你妹妹吧。”
母亲在不久后郁郁而终。
什么都没做的戚月安反倒成了罪人。
亲妹妹说她是丧门星,从小订下娃娃亲的未婚夫更是亲手将她送进了监狱。
他说那是她母亲的遗愿,说让她乖一些,等她出来,他们就结婚。
如今她刑满释放,沈聿也主动开口。
“你先休息几天,等过几天我们去办结婚证。”
戚月安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攥着手里那封信。
曾经她将沈聿当作救赎,在父母和妹妹都不相信她时,只有沈聿会偷偷安慰她。
直到沈聿亲手将她送进监狱,她才看清沈聿这个人。
戚月安摩挲着信上的火漆印章,这是地质院寄来的,邀请她去边疆考察队。
五年前,高考结束,为了远离这个家,她毅然决然地报了地质院,却因入狱没法去报道。
五年后,快出狱时,她寄信联系了地质院,好在他们很看重她这个人才,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
七天后,那边就会派人来接她。
快到家时,戚月安远远就看见自己的亲妹妹戚妙松站在门口。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戚月安绕过几人准备回房间,却发现自己的行李被堆在杂物间门口,而自己原本的房间被改造成戚晚月喜欢的样子。
“姐姐,忘记和你说了,因为我比较喜欢你房间的落地窗,于是就擅自和你换了一下房间。”
“但聿哥为了方便照顾我,搬进了家里,家里也没有多余的房间了,所以只能先把你的行李放在杂物间。”
戚晚月小跑过去拉住戚月安的手,柔柔开口。
“姐姐,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和我睡一间房。”
一旁的戚妙松立马反驳。
“这怎么行,晚月姐,她刚从监狱回来,身上说不定还有脏病,传染给你就不好了。”
沈聿见状拉过戚月安,有些不自然地咳嗽了两声。
“月安,你和我住一间吧,反正我们也快结婚了,住一间也没关系。”
听到沈聿的话,戚晚月瞬间愣在原地,眼眶瞬间就红了,“聿哥和姐姐,要结婚了?”
沈聿点点头。
“之前答应过月安,等她出来,我们就结婚。”
“聿哥和姐姐的确很般配......”
戚晚月的话还没有说完,鲜血就已经从嘴里涌出,人也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沈聿赶忙冲过去抱起戚晚月,眼里的担忧快要溢出。
戚妙松在一旁急得直掉眼泪。
“都怪你!戚月安你个扫把星,你当初为什么要回来,现在又为什么出现!为什么要一次次夺走晚月姐身边的人?!”
像是不解气一般,戚妙松抓起手边的杯子朝着戚月安砸去。
戚月安没有躲,任由杯子砸在自己的额角。
沈聿看了戚月安一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月安,你先去休息,我和妙松送晚月去卫生院,你不用跟着,晚月不能再受刺激了。”
大门被关上,房间重归寂静。
没人注意到戚月安的额角有道陈年的疤痕。
如今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但这对戚月安来说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戚月安给自己的额头贴了个创可贴,旋即开始收拾起杂物间来。
杂物间的墙角堆着发霉的旧物,唯一的木板床上铺着薄薄一层稻草,连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
戚月安收拾了半天,扔掉了很多东西,包括当初沈聿送她的项链。
那是她曾经最宝贵的东西,现在却变得一文不值,只配和垃圾待在一起。
沈聿和戚妙松刚把戚晚月送到卫生院,就急匆匆地折返回来。
沈聿一把拽住正准备休息的戚月安,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月安,跟我去卫生院。”
“晚月想见你,她还是想试着和你相处一下,你去了以后别乱说话,以防刺激到她。”
戚月安挣扎着想要甩开他的手,眉头紧锁。
“我不去。”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晚月姐身体本来就弱,你还用热水烫她,是不是只有她死了你才满意!”
戚月安本就瘦弱,被这么一推,踉跄着后退几步,后背狠狠撞到了桌角上。
背上还有之前留下的旧伤,这么一撞,戚月安差点疼晕过去。
可没人关注她,沈聿和戚妙松忙着带着戚晚月去找护士。
戚月安咬着牙,强忍着疼,踉跄地扶着墙壁往护士站走去。
“可以麻烦帮我处理一下伤口吗?”
护士站里,当戚月安脱掉衣服露出背上的伤口时,连见惯了伤病的护士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戚月安的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疤痕,新旧交错,几乎找不到一块完好的皮肤。
有的是狰狞的刀疤,有的是青紫的瘀伤,还有一些像是烫伤的印记。
她的身体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嶙峋的骨架清晰可见,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护士拿着消毒棉的手都有些颤抖,小心翼翼地给她处理渗血的伤口,忍不住轻声问。
“姑娘,你这是遭了多少罪啊?”
戚月安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没回答。
处理好伤口,她正慢慢往身上套衣服,沈聿突然推门进来。
戚月安的衣服穿了一半,沈聿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她的手臂上,那里有一道长长的疤痕,格外显眼。
沈聿的脸色瞬间变了,带着一丝慌乱,快步走上前。
“月安,你这伤是怎么弄的?”
戚月安抬起头,眼神平静地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
“你难道不清楚吗?我在监狱里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们应当都知道啊。”
沈聿皱紧眉头,刚想开口说些什么,戚晚月就扶着门框,虚弱地走进来。
她看着戚月安手臂上的疤痕,眼泪瞬间落了下来。
“姐姐,就算你想让聿哥心疼,也不该伪造伤痕啊,你这样,只会让聿哥更生气的。”
沈聿的目光在戚月安和戚晚月之间来回移动,脸上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戚月安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心里一片冰凉。
“月安,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气。”
“可晚月这些年就过得很好吗,我和妙松这些年就过得很好吗?”
“之前你年纪小,又是刚回到戚家,撒个谎想搏众人关注,我可以理解。”
“那现在呢,你还要撒多久的谎,再污蔑晚月多少次?!”
护士正在收拾器械,听到这话当即停下动作。
“这位同.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说这姑娘身上的伤是伪造的?”
“我在卫生院工作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这样颠倒黑白的!这姑娘身上的伤新旧交错,深可见骨,怎么可能是伪造的?”
“你要是不信,我现在就去叫院长来鉴定!”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戚月安手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笑了笑,只是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没什么,就是把旧东西收拾一下。”
戚月安随意敷衍过去,不想让沈聿几人得知自己的行踪。
以沈聿的性子,说不定会借着为她好的名义阻止她离开,用婚姻来束缚住她,却又不信任她。
戚妙松立刻嗤笑一声,双手抱胸站在一旁,面色不善。
“你装什么?”
戚月安心里一紧,紧接着又听到戚妙松嘲笑。
“你不就是想让我们觉得你可怜,觉得对不起你吗?我们到底欠你什么了,要不是爸妈把你找回来,你还不知道在哪里过苦日子呢!”
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票证,狠狠砸在戚月安脸上。
“我给你粮票布票,你能不能滚出我们家,我一点也不稀罕你这个姐姐,我一看到你就犯恶心!”
票证散落一地,有几张甚至飘到了沈聿脚边。
沈聿想伸手阻拦,却已经迟了一步,只能皱着眉喊:“妙松!”
戚月安没有生气,也没有难过,只是慢慢蹲下身,一张一张捡起地上的粮票和布票,叠得整整齐齐放进衣兜里。
“谢谢你的票证,我正好用得上。”
戚妙松没想到她会是这个反应,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满腔怒火没处发泄,气得她直跺脚。
“姐夫,你看她!”
说完,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脸挑衅地看着戚月安。
“你还不知道吧,沈聿哥才不会跟你结婚呢,他已经和晚月姐领了结婚证了。”
“妙松!”
“你先回房间,我想和月安单独聊聊。”
戚妙松哼了一声转身回了房间,关门前,还回头朝戚月安做了个鬼脸。
“月安,你别误会,我就是和晚月假结婚一下,满足她一个心愿,具体的我之后再和你细说。”
“你再等等,等我和晚月办完婚礼,我们就去领证,好吗?”
沈聿看着戚月安苍白的脸,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放柔了语气。
“明天我带你去动物园放松一下吧,你不是最喜欢熊猫了吗?看看熊猫心情可能会好点。”
戚月安抬眼看向他,眼神里带着一丝嘲讽。
“喜欢熊猫的不是我,是戚晚月,你记错了。”
沈聿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又找补道。
“正好晚月也想去,一起去热闹,就算你不喜欢,也出去走走吧,别总闷着,小心气坏身体。”
戚月安看着他,突然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里满是讽刺。
她的身体早就千疮百孔,身上旧伤叠新伤,他什么时候真正关心过?
现在倒来担心她会气坏身体,真是可笑。
第二天一早,四人还是一起去了动物园。
—— 引自章节: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