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快乐第一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7-29 11:54:10
状态: 连载
字数: 9.15万字
阅读人数: 19.58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李逸,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第二子,出生当日便突发重疾。相术大师袁天罡称李逸命中有大劫,需要隐姓埋名在民间穷养十五年才能成功渡劫。从此,李逸被送出皇宫,穷养于长安城中,平凡度日。直到有一天,蒸馏酒、白砂糖、马蹄铁、曲辕犁、黑火药......各种神奇的物品被李逸发明出来。从这一天后,李逸发现从小照顾自己的秦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
第15章2025-07-29 11:54:10
【原文摘录】
袁天罡观李逸面相,声称其命中有此大劫,需要隐姓埋名在民间穷养十五年。
并且,在十五年之期未满之前,母子不能相见。
而李世民作为父亲,虽然能与李逸见面,但不能相认,如此方能让李逸度过此大劫。
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李世民接受了袁天罡的方法。
他封锁李逸相关信息,将李逸隐秘安置在民间,并对外宣布李逸病重不治而亡。
而离开秦王府后,李逸果然转危为安。
由此,李世民坚信袁天罡的说法。
时间转瞬即逝,很快来到了贞观九年。
距离十五年之期,只差三个月。
这一日。
李世民生出探望李逸的心思,便在百骑的暗中护卫下,乔装打扮离开了皇宫。
......
与此同时。
长安,长兴坊。
李逸看着家徒四壁的李府,满眼都是忧伤。
家人们,谁懂啊?
他一个2025年的文化公司总裁,三十五岁就财富自由的单身贵族,居然穿越了古代一个猝死的人身上。
如果有得选,要从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来到枯燥乏味的古代,就算让他当皇子,他也不干!
当然如果是穿越当皇帝,那就另说了。
一炷香之后,李逸接受完前身的记忆,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他身在大唐贞观这个古代盛世,而且还是贞观九年这个大唐上升时间段。
坏消息是前身的身世太差。
前身这个人,可以用八个字总结:父母早亡,穷鬼一个。
能安稳活到他穿越而来之前,是因为一个名为秦天策的人一直在接济他。
这个秦天策,隔三岔五就会给前身送来米粮肉食,有时还会给前身一点钱财。
虽然不足以让前身过上富足的生活,但也能勉强活着。
至于秦天策为什么要这么照顾李逸,根据前身的记忆,是因为其与李逸早逝的父母是至交好友。
故而李逸父母在过世之前,拜托秦天策代为照顾李逸。
对这种说法,李逸没有怀疑。
古人重诺,这种事倒也不稀奇。
就在此时。
化名秦天策的李世民,拎着一些吃食,从外面打开李府的门,踱步走了进来。
看到李世民,李逸快步迎了上去:
“秦叔,你来了。”
“咦,秦叔你是遇上什么烦心事吗?”
看着脸色略微有些阴沉的李世民,李逸关切地问道。
从前身的记忆中,这是前身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现在他顶替了前身的身份,自然要表现出对秦天策的关心。
李世民一边将手中拎的吃食放在桌上,一边开口回道:
“是今年的科举考试出现了舞弊的情况,连科举考试都敢舞弊,那些人真是狗胆包天!”
—— 引自章节:第1章
看着情绪激动的李世民,李逸神色淡然地说道:
“秦叔,别激动,坐下慢慢说。”
听到李逸这句话,李世民猛然回过神来。
他意识到,他此刻的身份不是大唐天子李世民,而是平头百姓秦天策。
“我这是替你感到担心,屠龙这种话,可不敢随便说!很容易让其他人认为你有造反的心思。”
“你记住,千万不能告诉第三个人你学了屠龙术,不,是屠龙术这三个字,你以后也别再提了。”
李世民说出了符合他此时身份的一番话。
李逸点了点头,回道:
“我知道,秦叔放心,此事除了跟你说之外,不会跟其他任何人说的。”
“那你能跟我具体讲讲屠龙术吗?”
李世民克制着心中的迫不及待,用尽量平静地的语气问道。
这是他此时最关心的问题。
在李世民的期盼中,李逸沉吟片刻,开口道:
“秦叔,屠龙术包罗万象,内容繁复庞大,我也说不清楚。”
“不过,我可以说一点,这屠龙术其实有正反两用。”
“正用,就叫屠龙术,什么意思显而易见。”
“反用,叫养龙术!可以把龙养得更大更好!能让被养的那条龙,成为古往今来最厉害最强大的那条龙!”
李逸的语气之中,满是自信。
因为他不是在吹嘘,而是在阐述一个事实。
此时他口中的屠龙术,其实并不是特指某一门学问,而是他所掌握的各种后世现代科学知识的总和。
虽说他在后世穿越前不是什么科学家,但也是名牌大学生,懂得不少远超这个时代的科学知识。
如果有机会能在朝堂上没有掣肘的一展才华,让大唐更加强盛并不难。
听到李逸最后一句话,李世民双眸瞬间迸发出精光:
“养龙术!”
他听懂了这句话的意思。
此养龙术如果能在大唐得到实行,能让大唐成为世上最强大的国家,能让他这个大唐之主成为最厉害的皇帝!
想到这里,李世民内心变得激动起来,用炙热的目光盯着李逸。
这要不是自己亲儿子,他马上就会召百骑前来,把李逸带入宫中关起来写屠龙术。
不全部写完,绝不放人!
写完了,也不放人!
李逸不知道李世民此时的心中所想。
他只是觉得李世民此时看他的目光,怎么有点让他觉得毛骨悚然,就好像是把他当做一座金山在看。
“秦叔,你没事吧?”
李逸试探着问道。
李世民毕竟不是普通人,很快便控制好了情绪。
“没事没事,我就是替你感到高兴,能在梦中得到高人传授屠龙术,这是大机缘!”
李世民开口回道。
—— 引自章节:第2章
“你无需担心,逸儿所学屠龙术,也叫养龙术,全看逸儿怎么用,我相信逸儿是个品性纯良的人。”
闻言,长孙皇后点点头,心头愁绪减了几分。
......
转眼第二日。
李逸刚起床,便听见脑海中传来“叮”的一声:
“叮!满血版DeepSeek AI已经激活成功!”
听完,李逸愣了一下:
“满血版DeepSeek AI??”
“卧槽,这不是自己穿越前经常使用的一款AI工具吗?”
“这东西怎么会跟着穿越而来了呢?”
李逸想了想,猜测多半是因为他穿越前刚好在使用这个AI查询资料导致的。
“有个金手指,挺好!”
李逸乐呵呵地嘀咕一句,然后转而把关注重点放在另外的事上,那就是跟着他来的这个AI还能用吗?
如果能用的话,那要怎么用?
毕竟这个AI现在不在电脑或手机上,而在他的脑海中,原来的使用方法不一定适用。
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自己在各种网文中看过的套路,李逸试探着默念了一句:
“打开AI!”
话音落下,他的眼前瞬间出现了一道透明的光幕。
在光幕上,有一个输入框。
这个输入框的样式,李逸非常熟悉。
因为这与他穿越前在电脑上使用这一AI的输入框,一模一样。
而看到这个输入框,李逸心中突然就有底了。
“黑火药怎么制造?”
李逸盯着输入框,默念了这一问题。
几秒之后,输入框上方的光幕出现了一大段文字:
【一、基础配方演化
古代配方(《武经总要》记载):
硝石60%+硫磺30%+木炭10%(标准版)。
硝石74%+硫磺26%(简配版)。
现代标准配方:硝酸钾75%+硫磺10%+木炭15%
二、原料处理规范......
三、混合与成型工艺......
四、反应原理与危险性......】
看着光幕上的这段文字,李逸的脸上浮现出喜悦之色。
它脑海中的AI能用,且使用方法与在电脑或手机上没太大区别。
这下妥了!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穿越者,他确实拥有很多后世知识。
但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而有了这个AI的帮助,他就是行走的人类百科全书!
要在大唐混得风生水起,太容易了!
关闭AI,平复了心中的喜悦之情,李逸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前程。
在他看来,摆在他面前的最紧迫问题,就是赚钱!
有了很多很多的钱,他才能在大唐过上纸醉金迷、勾栏听曲的好日子!
他可接受不了像前身一样过穷逼日子。
—— 引自章节:第3章
这些完善大唐科举制度的举措,竟然是一个十五岁的民间少年想出来的?
他们两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不是对大唐现在的科举制度有深刻认知,以及自身具备超凡的眼光见识,是绝对提不出这些完善大唐科举制度的好办法的。
怎么想,这都不是一个十五岁的民间少年能够做到的事!
但问题是,这个事实已经发生了。
君无戏言,他们绝不敢怀疑自家陛下在说谎。
说是一个十五岁的民间少年提出来的,就一定是这样。
故而,他们才会极度震惊!
这样的一个少年,真是惊才绝艳!
略一思索,房玄龄开口说道:
“陛下,这少年,真是天纵奇才啊!”
“如果能好好培养一番,未来必定是国之栋梁!”
“今年科举因提前查出舞弊一事,将会推迟考试,且公荐尚未取消,臣愿举荐其入朝为官!”
话音落下,魏徵马上说道:
“陛下,臣愿与房相共同举荐。”
此时,他们两人也顾不得考虑公不公平的问题了,因为这样的人才太难得了!
看着颇为激动的房、魏两人,李世民心中暗笑一声。
他觉得,他要是把李逸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告诉两人,这两人必然会更加激动,更加震惊,更加认可李逸的惊世才华。
不过,此事他暂时不会说,而是会等到实际验证没问题之后,才会在合适的时间,将这一宝术公之于众。
“他暂时不愿意入朝为官,此事以后再议。”
“还是继续说取消公荐与释褐试的事。”
李世民把话题转回到了科举制度上,开口问房玄龄道:
“房卿家,你现在赞同取消公荐吗?”
“回禀陛下,臣赞同。”
房玄龄很干脆地点头回道,没有试图再阻止此事。
对于房玄龄的这个态度,李世民心中颇为满意。
接着,三人又围绕殿试是否要淘汰省试中举者这个问题进行了商议。
最终还是李世民说服了房玄龄与魏徵,只要能通过省试,就能入朝为官。
如此一来,等于是李世民今日提出的科举改革措施,被两人全盘接受。
不过,房玄龄与魏徵建议,时间仓促,本年的科考近在眼前,稳妥起见,科考制度先维持不变,等下一年再推行新制度。
对此,李世民表示认可。
三人商议完毕之后,房玄龄与魏徵告退离去。
接下来,就是他们两人在政事堂召集中书省与门下省的核心官员议事。
达成一致后,中书省就会拟出初稿,上报给李世民。
只要李世民同意,改革科举制度的旨意,就会正式对外公布。
看着房玄龄与魏徵离去的背影,李世民眼中浮现出满意之色。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