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工:我点满科技,亮剑80!精彩节选试读

大国军工:我点满科技,亮剑80!「李子城」后续更新

作者: 零度加冰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7-11 12:26:29

状态: 连载

字数: 11.07万字

阅读人数: 7.5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一觉醒来,老军工人李子城重回81年,作为上一世代的‘逃兵’,李子城满以为穷尽一生也无法弥补遗憾,却不想,为国铸剑系统绑定成功,开启铸剑之路。歼35,歼36,运20,横空出世。空天航母,轨道制导,精准打击。在全球都还在争论什么才是未来的空战之王的时候,李子城已经凭借系统,将空天母舰置身于苍穹之上,虎视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

第20章2025-07-11 12:26:29

【原文摘录】

身旁传来一个沙哑的男声。

李子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狂涌的情绪转头看向男子,理着圆寸的脑袋上有一道醒目的刀疤,鼻梁上却文质彬彬的架着一副黑框眼镜。

此刻,男子左手掐着烟,用力的猛吸了一口,却呛的自己好一通咳嗽。

“有点。”

李子城点了点头,坦诚道。

闻声,男子扶着腰站起来将剩了半截烟屁股的卷纸烟狠狠地在地上捻了两下,这才两手一摊,无奈道:“行了,别多想,天下就没有不散的宴席。裁撤601所,这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咱们总要向前看。”

“现在国家外汇吃紧,哪哪又都要用钱,咱们601啊就算是123工程但拿不出来有分量的成果,走到这一步也是迟早的事儿。”

“向前看,大步走,没啥了不起。”

“老毛子就算再搞技术封锁,卡脖子,咱们的原子弹,氢弹不也搞出来了?一时的挫败而已,失败是成功他妈嘛......”

男子笑呵呵的安慰道,可说着,强调却莫名其妙的带了丁点的哭音。

三十六七岁的西北汉子打毕业起就在601所落了户,到了现在,眨眼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十几年。

如今走到今天这步,601所将要被裁撤。

陈建军心里说不伤心那是假的。

想当初601所也是国家为了扶持重点项目而毅然开辟的新战场。

曾经光芒万丈过,更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过脸,只可惜啊近年来拿不出什么叫得响的项目,国家迫于压力,转投其他项目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龙国耗不起,也没资格耗。

尽管十几年前的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完成让龙国在1980的国际上扬眉吐气,但民生经济和科技研发水平跟国际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主研空天技术的601所拿不出足够的研究成果,在每年外汇有限的前提下,裁撤掉一些没有贡献的部门也在情理之中。

李子城抿了民嘴没说话。

倒是一旁的陈建军迅速从伤感的情绪中恢复过来,他伸手拍了拍李子城的肩膀,笑呵呵的说道:“行了,别想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指不定咱们张所最后能力挽狂澜呢?”

“再说了,就算不成,咱们是散了又不是死了,在其他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也一样是好的。咱就是块砖,哪里有用哪里搬嘛。”

“四代机会有的,五代机未来也会有的。”

“我懂!”

闻声,李子城扯动了一下嘴角,用力的点点头。

—— 引自章节:第1章

 

纵然是时隔几十年,李子城依旧能够回忆起601所裁撤的原因。

无它,贡献度不够。

坐落在关中地区的601所全称是601航空科技研究所,是70年代的123工程重点项目。科研涉及的领域便是航空,而主要的项目便是新型战斗机的研发,就比如当下大面积在空军应用的歼8便有很大一部分是601所的贡献。

不过可惜,

六七十年代刚从余额猴国宣告王者归来的东方巨龙,虽说通过一场场摧枯拉朽的战役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但龙国最优秀的歼8在世界航空领域并算不上尖端产物。

只有二代半战机的歼8哪怕是龙国倾其所有的产物,但在国际领域上甚至要落后那些西方国家足足一整代。

而601空研所的近期目标就是尽快在歼8的基础上进行迭代,争取第一时间追赶上世界一流水平。

但是可惜的是,

西方国家各种卡脖子的行为,让601空研所的工程师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技术上的突破,反倒是国内的沈飞厂另辟蹊径,提出了在歼8层面上进行爆改升级博得了满堂彩,于是歼8A提上日程。

而601所业务停滞,才被提出了人员裁撤的要求。

“如果我能完成歼8的全面升级,是否意味着能够暂缓对601空研所的裁撤?”

一个大胆的念头冒出来,连李子城自己都吓了一跳。

但随即,李子城的手臂微微颤抖,不是惧怕,而是跃跃欲试,哪怕上辈子的李子城只是军工人中的‘逃兵’。

但若是能让龙国的歼8进行更快的迭代。

李子城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后来01年81192飞行员王伟的那一句我已无法返航,请继续前进,直至若干年后依旧是每一个龙国人心中的尖刺。

若有机会,

哪怕这机会仅有一线,

李子城也绝对不会让后来的悲剧推演再次发生。

“干了!”

李子城吸了口气,下定了决心。

“你怎么了?”

一旁的陈建军显然是发现了自己这位同事的不同寻常,陈建军权当是这个刚来601的技术员小兄弟对601所多有不舍,这才真情流露。

谁曾想,

李子城看了陈建军一眼,开口便道:“陈哥,如果我记得没错,咱们组负责的应该就是战斗机雷达方面的相关技术吧?”

一听这话,陈建军顿时懵了。

“你问这个干什么?”

他瞪大了眼睛,吓了一跳,望着李子城的脸整个人都傻了。

“当然是挽救601,陈哥,我有把握新型战斗机的技术封锁,你信不信?”李子城突出一句,顿时将陈建军砸的头晕目眩。

—— 引自章节:第2章

 

一瞬间,全新的相控阵火控雷达系统的所有技术瞬间涌入了李子城的脑海中,短短一瞬,李子城甚至在相控阵雷达上看到了无数前赴后继的军工人洒下的汗水。

深吸一口气,

李子城直接拿起了办公桌上的记号笔飞快的绘制起来。

他旁若无人,全神贯注。

而一旁的陈建军则是完全傻眼了,说实话,就在前一刻李子城提出自己突破了新型战斗机相关技术封锁的时候,陈建军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的。

毕竟,为了新型战斗机的研发,整个601空研所倾尽全力,多少尖端人才前赴后继,也没能够突破技术封锁。

而李子城一个小小的技术员竟然大言不惭,陈建军心里当然会不高兴。

李子城什么技术段位,作为相关雷达模块的负责工程师之一,陈建军太有发言权了。并不算天才的李子城,为数不多的优点可能就是任劳任怨了。

可是此刻,

陈建军看着从李子城笔下如流水一般绘制出来的相控阵火控雷达的技术图纸,他嘴巴张开,甚至一度忘记了呼吸。

他是专业人才。

自然看得出来李子城是在装腔作势,还是真有实力。

纵然此刻,他陈建军没有通过验算来确认这一张图纸的真伪,但是此刻,陈建军目光扫过那些敏感的论点,居然全部都站得住脚。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有可能这一张图纸是真的!

这怎么可能呢?

一瞬间,陈建军心脏重重的漏跳了半拍,不过此刻,他却顾不得惊讶,甚至来不及询问李子城到底是如何得到这张图纸并实现的技术突破。

他拿起了一旁的验算笔,飞快的验证了起来。

一张又一张。

陈建军验算的速度非常快。

但是越快,他心里越是惊讶,甚至说是震怖。

对!

全对!

分毫不差。

陈建军嘴巴长得老大,看向一旁还在不停绘制图纸的李子城目光惊骇,简直惊为天人!因为他惊愣的发现,这一张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图纸无论是论点,还是从可行性的方面出发都完全行得通,站得住脚。

毫无疑问,

这是一张相控阵火控雷达系统的图纸。

只是,陈建军就算是想破了脑袋也想象不到。

相关模块的雷达技术难住了整个项目组,甚至是整个龙国科研人员的相控阵雷达技术,竟然真的在李子城一个小小的技术员手中完成了技术突破。

简直不可思议!

陈建军足足深呼吸了好几次,才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目光扫过仍在绘制的图纸,而后头也不回的朝着外头跑去。这事儿太大了,就好似是孙猴子捅破了天,他一个小小的工程师根本处理不了。

—— 引自章节:第3章

 

电话响起,张国栋叹了口气,他起身接通电话,待到话筒中传出一个男声,这位国家院士立刻站直了身子。

“请领导放心,601所一定服从组织安排,争取在下月中旬完成裁撤任务。相关项目进度移交工作正在进行中......”

“没有意见,请领导放心,601空研所是国家的一把利剑,就算此刻已经生了锈,我们仍然会坚决服从上级领导的命令,坚决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们不委屈,请上级领导放心。”

啪!

电话挂断,张国栋再次叹了口气,他伸手取出烟盒想要再抽一根。可惜烟盒中早已空空荡荡,好在,一旁的副手递过来一根香烟帮其点燃。

“谢了,老李!”

张国栋笑着道了声谢。

对面的副手是个地中海,姓林,也是和张国栋院士搭班子二十多年的老人,见到老友道谢,林总工摇了摇头,笑道。

“客气什么,咱俩什么关系?”

“不过老张啊,你跟我说心里话,你心里真的不委屈?”

一听这话,张国栋立刻愣住。

他看了看眼前相处多年的老友,顿时苦笑一声,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601所建立之初,他张国栋便是这所航空研究所的所长,任职已经超过十年的时间。整整十年啊,他亲眼看着601从做出的欣欣向荣攀上巅峰,而后又从巅峰坠落,到了如今日暮西山即将被裁撤的时候,心里说不委屈是假的。

可一日为军工人,一辈子就是军工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骨子里就是军人出身的张国栋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既然是来自于上级的命令,哪怕他的心中有千般不满,万般不愿,也只能执行命令。

“老林啊,服从命令吧。”

张国栋苦笑一声,开口道。

一听这话,林总工顿时就站了起来,他盯着老友的眼睛,一字一顿的开口道:“老张,不如让我再带队试一次吧,601所建立不易啊,就这么被裁撤了,是我们的失职啊。”

“距离正式裁撤文件下达,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给我一个月,我亲自来带队突击,我就不信,离开了那些俄国佬的帮助,咱们龙国这么多土生土长的专家和工程师攻克不了小小的技术封锁。”

“让我再试一次!”

林总工一字一顿的说完。

张国栋心中一颤,他有心张嘴劝说,可到了嘴边儿的话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了。技术突破,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从歼8到全新的战斗机型号,完成的不仅仅是机种的跨度,更是二代机到三代机的跨越,而需要完成的技术难题,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

—— 引自章节:第4章

大国军工:我点满科技,亮剑80!
★★★★
零度加冰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