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禹予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7-10 14:15:24
状态: 完结
字数: 6.44万字
阅读人数: 6.78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甜宠】【双洁】【HE】【男女主纯古人】【温润如玉世子×清冷淡雅表姑娘】失怙无恃,虎狼环伺,年幼的时见梨不得已上京投奔了姨母,成为客居安国公府的二房表姑娘。年纪一到,姨母为她寻了门亲事,不成想亲事被二房的庶女抢了。也罢,她本就对那未婚夫观感平平,也算是及时止损,让表哥揍了前未婚夫一顿就揭过了。此后,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
第20章2025-07-10 14:15:24
【原文摘录】
身着淡青书生圆领道袍的乔敬川跪得腰板挺得直直的,俊逸的面容满是坚定。
时见梨冷眼看着,面上不辨喜怒。
春日杳杳,暄风弄影,又见梨花飞,这是时见梨来安国公府的第五年。
父亲亡故,母亲病逝,虎狼环伺之下,十二岁的时见梨自渡州到京投靠嫁给安国公府二老爷的姨母。
去岁秋,姨母为时见梨寻了门亲事,对方是她母家族侄,名乔敬川,算起来时见梨要叫他声表哥。
乔敬川年二十,去年秋闱考上了举人,虽家世低了些,但他学识不错,前程可期,也算是门好亲事,与时见梨这个孤女的身份倒也还算相配。
纳彩、问名、纳吉之后,只待今年九月纳征下聘。
然而,她的亲事被姨母的庶女抢了。
此刻,抢亲事的明月舒正和她的未婚夫一起跪在二老爷夫人,也就是时见梨的姨母乔若萤面前,力诉衷情。
“愚侄愧对姑母厚爱,还请姑母惩罚,但请姑母不要迁怒舒妹妹,千错万错都是愚侄的错!”
明月舒感动地看乔敬川一眼,双眸带泪,声音哀哀戚戚,垂头低泣:“母亲,是女儿不对,明知乔表哥是您给表姐选的未婚夫婿,却还是忍不住越了界,女儿对不住表姐,但女儿决不能与乔表哥分开啊!”
“您别怪乔表哥,要怪就怪女儿,都是女儿痴愚,若不能与乔表哥比翼双飞,女儿这一生都不会幸福。”
听着他们互相袒护、难舍难分的话,刚病愈的乔若萤气得两眼一黑,身子往后踉跄了两步,险些仰倒。
时见梨伸手扶住她,轻抚她的后背,轻声宽慰道:“姨母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乔若萤看着乔敬川冷声斥道:“不知廉耻!勾引未婚妻的表妹这种事都做得出来,你读什么圣贤书?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原以为你是个知礼懂礼的,我真是看走了眼!”
“罚你?说到底我不过是你的远房姑母,哪敢罚你啊乔大举人!”
她又指着明月舒骂:“舒儿,你是高门贵女,他没有廉耻,你也不要名声了吗?你为何要抢你表姐的亲事?”
“无媒为奔,奔则为妾!”
梨儿是她姐姐留下来的唯一的女儿,她挑挑选选才给她物色了这么一门亲事,不曾想被这庶女横插一脚!
想来这能被插足的婚事,也没什么好的,但不妨碍乔若萤生气。
“你出身国公府,什么好亲事寻不到,好男儿也见得不少,为何偏要与有婚约在身的男子不清不白?!”
“枉我对你苦心教养,你让我如何面对你的父亲和祖母?”
—— 引自章节:第1章
“老夫给二夫人开几副降火清心的药,气大伤身,梨姑娘多叮嘱二夫人保持心平气和,切勿频繁动气。”褚府医心知乔若萤是为什么气,但医嘱还是得说。
“劳烦褚府医了。”时见梨看向自己的丫鬟,“送一下褚府医。”
“是,姑娘。”丫鬟领着褚府医出去。
几道略重的脚步声靠近,帘子被掀开,一面容白净的老嬷嬷扶着一个略有些富态的富贵老太太进来。
“这是怎么了?满府都能听到嚷嚷,老二媳妇你大病方愈,怎么又躺床上了?外边还跪着两个。”国公府老夫人声音威严宽厚,语气里带着不满和关怀。
时见梨起身,刚想说话,便见床上的乔若萤睁开了眼,委屈道:“母亲,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时见梨索性去扶着老夫人坐下,“老夫人,您来了。”
老夫人拍拍她手,看向乔若萤,“这府里谁还能给你委屈受?怎么就能说出日子过不下去了的话?”
乔若萤握着老夫人的手,一股脑把话说出来,“母亲,您也知道,去年我给梨儿定了门亲事,男方是我娘家远房侄子。”
老夫人闻言看向一旁安静站着的时见梨,不说她颜如渥丹、云鬓楚腰,是个顶顶貌美的,但说这孩子眸清目亮、仪度沉静,看着比她那几个庶出的孙女气质还要好上几分。
“但今日游园,我却看见我那远房侄子勾搭舒儿,要塞给她银钗,亏他还是读书人呢,半点不知道廉耻也不知道避嫌。”
事实是明月舒赠乔敬川荷包,乔敬川回她钗子,二人你侬我侬,好一派情深甜蜜。
但再怎么样,明月舒都是老夫人的亲孙女,乔若萤不能说出明月舒抢外甥女的亲事这样的话来,也不能告状说明月舒主动勾搭乔敬川。
“儿媳一时气愤,将他们叫过来问话,但他们却说情意相投,让我和梨儿成全他们,不要拆散他们二人。”
“听闻这话,儿媳觉得天都塌了。也怪我引狼入室,害了舒儿。”
“但后来舒儿还说......还说......”乔若萤掩面哽咽,一副说不下去的模样,又转了话锋道:“我实在是气不过,打了舒儿一巴掌。”
“一想起她说的话,我便觉心中愧疚,想去东府向您告罪,不曾想走到半路身子不争气晕了过去。”
国公夫人端正沉稳可堪大家主母之任,但乔若萤高嫁入安国公府这些年,早摸清了老夫人这样的女中巾帼会对偶尔爱娇懂嗔但也知礼识趣的儿媳心软。
“舒儿说了什么?你又告的哪门子罪?”老夫人想起自己那三孙女往日的扭捏柔弱做派,皱了皱眉。
—— 引自章节:第2章
“你听便是。”乔若萤朝春桃一扬下巴。
春桃条理清晰地按自家夫人所说的开口:“花园里花开得好,今日夫人与梨姑娘去游园,走到垂花拱门时听到有攀谈声,便前去一看。”
“走上前才发现是三姑娘与乔公子在交谈,三姑娘赠了荷包给乔公子,乔公子也回赠三姑娘银钗。”
“二人说了一阵子话,大意便是三日后相邀去城郊游春赏花。”
“后来三姑娘问乔公子,若是夫人不同意替亲怎么办,乔公子让三姑娘莫要担忧,他会求得夫人同意,也会补偿梨姑娘。”
“夫人听了,将三姑娘与乔公子叫到院内......”
“夫人想去东院寻老夫人,但走到一半晕倒了,请了褚府医过来,褚府医说夫人是气急攻心,让夫人切莫频繁动怒,随后老夫人便来了。”
明惟慎气怒而笑,“与有婚约的男子私会这样的事都做得出来,真是不知廉耻!趁早与那个姓乔的断了!”
“既然好日子过够了,就过过苦日子,看看什么才叫命苦,送她去田庄种一个月田,苏姨娘禁足一个月。”
老夫人有些诧异,但也没驳了幺儿的话。
“不要啊老爷!”苏姨娘震惊地看着他,眼眶又红了,“舒儿娇生惯养,怎么受得了这样的苦啊!”
“舒儿,你说你和他断了,同你父亲求求情服服软!”苏姨娘又去拉明月舒,声泪俱下。
明月舒倔强地看着明惟慎,“我不,父亲,您当年都能下跪求祖母让您娶母亲,誓要与母亲在一起,为何您就不能同情同情女儿呢?”
“您都能追求真爱,为何女儿不能?”
时见梨悄悄扫了一眼老夫人和明惟慎的脸色。
明惟慎气得脸一阵青一阵白,“你还觉得你没有错是吗?都有未婚妻了他还能同你厮混在一起,他能是什么良人?”
“还有,谁教你议论长辈的?”
“来人,送苏姨娘回去。”明惟慎挥挥手,“先送三姑娘回院子里,明日便送去田庄。”
母女俩被拉下去,弱柳扶风的苏姨娘哀哀啜泣,明月舒梗着脖子倔强地走了。
时见梨又端了杯茶递给明惟慎,“姨父,您喝茶。”
老夫人看了眼病恹恹的乔若萤,又拉过时见梨的手,“好孩子,坐,你是苦主,怎么打算的?”
自订婚后,这孩子和那乔敬川在儿媳的陪同下也相处过几次,就怕她也对那乔敬川生了情,到时候场面难看。
时见梨坐在她身旁,眉目乖巧,轻声道:“亲事退了吧,我不想嫁朝三暮四之人。”
—— 引自章节:第3章
“玩够了就回来了。”明月临凑到她耳边,小声问:“昨日的事我听说了,乔敬川是个混蛋,三妹妹也是不要脸,梨姐姐,你伤心吗?”
梨姐姐如此仙姿佚貌,乔敬川都看不上,和三妹妹勾搭在一起,真心不真心她不知道,但一定有攀附安国公府的心思在。
时见梨摇摇头,“有什么值得伤心的,夫婿再寻就是,看他长得不错,打听来的人说人品不错我才答应定亲的。”
如今捅出来她也不亏了什么,聘礼还没下,不算麻烦。
见她神情不像是勉强,明月临放了心,“不伤心便好,婶婶准备何时给你退亲?”
“过两日吧,姨母身子不好,先养好身子。”
明月临点点头,见其她姐妹来了,不再多谈这件事,“下个月我表姐要来家里求学。”
“来寻你玩吗?”时见梨见过明月临的表姐两次。
历朝常有关系好的权贵子弟去世家大族的家塾借住求学,但国公夫人袁郁荷出自汝南袁氏,实打实的世家大族之后。
袁氏家学渊源深厚,要求学,也当是明月临去袁家。袁家表姐除了过来玩,时见梨想不出其他。
“对呀,她说好久没见过我娘了,和我二表哥一起来。”明月临回了她,又和进了门的妹妹们打了招呼。
明月临在女孩中行二,大姐名明月初,是她父亲的庶女,十九岁,在去年就出嫁了。
明月舒行三,比她小两个月,四妹名明月姒,比她小四个月,三妹四妹都是二房的,三人同岁。
还有两个更小些的妹妹,年龄差得有些大。
明月姒进门,暗暗打量了眼时见梨,又和她互相打了招呼,坐在了后面。
男儿们也陆陆续续进来,各自打了招呼后便坐好。
本朝男女大防并不严,故而男女同学也普遍。
明昼和跨进大门,直接坐在时见梨身旁,看她好几眼后又转头去和旁边的二哥说话。
见他不同她说话,时见梨也没有去问他为何欲言又止,想也知道是昨日乔敬川的事。
明昼和乃时见梨姨母所生,她亲表哥,在家行三,也是昨日明月舒口中“卖进公侯之家给三哥做人情”的当事人。
除了大房二房这两房嫡系,逝去的老国公还有几个庶子,在当今的安国公继任国公之位后分了出去,孩子虽不与嫡系一起排行,但也一同过来上学。
也因此,安国公府的家塾孩子不少。
不久夫子过来,明昼和熟练地将嫡系这一脉的妹妹们的课业都收了,交给夫子。
他要帮表妹交课业,为不显特殊,索性帮其她妹妹们都交了。
家塾每日上两个时辰,今日一个时辰上典籍,一个时辰上音律。
下学后,时见梨和明月临告别,带着丫鬟往学堂外走。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