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隐居道人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6-21 11:54:37
状态: 完结
字数: 5.86万字
阅读人数: 13.92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这个世界诡异横行,人命如草芥,人人向往修仙。高阳成为山青观第十三个弟子,眼中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一面,烟雨楼阁,仙气缭绕,俊童靓女。另一面,脏乱潮湿,死气沉沉,五弊三缺。哪个是真?哪个是假?高阳分不清。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
第18章2025-06-21 11:54:37
【原文摘录】
他隐约记得自己就是从下面爬上来的。
当时井口碰巧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打水,看到他时,露出了惊恐之色,当场吓晕了过去。
随后,高阳就失去了意识。
等他再睁开眼睛,已经变成了少年的模样,水桶倒在地上,里面的水已经流干。
咯吱......咯吱......
井绳下方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拉拽。
高阳慢慢的走到井口边缘,低头去看。
“让你打个水,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一道不耐烦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一名四十多岁的妇女急匆匆的小跑过来,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眼角耷拉,身体发福,走起路来却虎虎生风。
高阳的脑海里闪过两个字:娘亲。
“赶紧跟我回家,山青观的仙姑已经来了,可别让仙姑等急了。”妇女拉着他就往回走。
高阳再去看井口,井绳变得松弛,下面的东西已经跑了。
他努力的卷起舌头,发出了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个声音,“桶。”
妇女急迫的说,“哎呀,桶不要了,要是能进山青观,你把祖坟撅了你爹也不会骂你。”
高阳被妇女半拖着走了一里多路,来到一个破落的院子前,低矮的院墙上站着一只大公鸡。
妇女路过的时候,顺手扯过公鸡的脖子,来到房门前,把高阳推了进去,“见到仙姑要礼貌,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知道吗?”
说话间,她拿起一把生锈的菜刀,手起刀落。
嗷哦......
公鸡还没发出一声完整的鸣叫声,就被剁了脑袋。
屋子里因为照射不到阳光显得有些阴冷,角落里堆放着白菜,不少叶子已经腐烂。
经过前堂,推开里屋的门,两道目光看了过来。
“仙姑,您看,这就是我儿子。”高壮汉子用力将高阳拉到身边,讨好的问,“仙姑,您觉得怎么样?”
高阳抬起头,好奇的打量着面前身穿道袍的灰发女人。
她的年纪三十多岁,身材微胖,容貌漂亮,风韵犹存。
腰间挂着一堆小纸人,晃来晃去。
高阳盯着她的眼睛。
总觉得她的右眼有点诡异,眼球似乎在蠕动。
仙姑弯下腰,认真打量一番,伸手捏了捏高阳的手臂,脸蛋,肩膀。
随后满意的说,“小娃娃长得不错,身子骨也很结实。”
随着仙姑说话,眼球忽然从眼眶里拉长,中间连接着肉乎乎的白胖身体,就像是一条肉虫,扭来扭去。
“可惜,就是有点营养不良,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那里最不缺的就是吃穿。”
肉虫几乎贴在了高阳的脸上,不断的往下滴着粘液,漆黑的眼球形状的脑袋与他对视着。
—— 引自章节:第1章
时间久了,这些常青树连城一片,自山脚起,到山腰,为荒凉的大悲山上增添了一抹绿色。
不知何时起,山中来了一名仙姑。
她为人善良,性格温婉,仙术了得,有求必应,很快就在村落中积累起了口碑。
仙姑提出要在大悲山上修建道观,道观的名字取自大悲山的山,常青树的青,山青观也因此得名。
有了山青观后,仙姑每年都会下山招收弟子随其修行。
修行时间为五年,大成之日不仅可以吞云吐雾,施展仙术。
还能福泽一方,保佑村中老小不受邪祟侵扰。
如今附近大大小小十几个村落,都知道了山青观的名号,每年缴纳贡品,受山青关庇佑。
柴村是最后向山青观缴纳贡品的村落,等了足足五年,终于等来仙姑。
以往邪祟侵扰时,他们只能躲在村中,依靠种植在村外的梧桐树辟邪。
但遇到大的邪祟,梧桐树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这时他们就只能冒险走出村子,前往山青观,缴纳不菲的钱财,请山青观的弟子来除邪祟。
有些人还会死在路上。
因此,汉子无论如何也要把高阳送去。
五年后,若是高阳学成归来,高家就彻底翻身了。
“驾!”
啪嗒啪嗒啪嗒......
高阳坐在一辆驴车上,手脚被捆住,驾车的是他爹。
从村子中出来,风忽然就大了起来,吹的人睁不开眼睛。
明明是下午,天上却雾蒙蒙的,看不清太阳。
随着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逐渐减少,树林中隐隐的能听到窃窃私语的声音。
可若是仔细去听,又什么都听不见。
若是朝着树林中看过去,还能感觉到有一种被一群人盯着的感觉,让人汗毛倒竖。
“闭眼,别乱看!”
汉子的脸色紧绷起来,身体也因为不自在而扭来扭去。
他从车上拽下来一捆纸钱,拿着走到树林边上,用木棍画了个圈,在树林的方向留了一个缺口。
纸钱放在圈里面点燃,“各路神仙们,小人有要事经过,还望行个方便,这些东西是我孝敬你们的。”
掏出火折子,轻轻吹了口,点燃纸钱的一角。
火刚一触碰到纸钱,瞬间燃烧了起来,幽绿色的火焰在风中打着旋,从缺口中吹到了林子里面。
“哈哈哈哈......”
林子里传来一阵让人毛骨悚然的笑声。
汉子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匆匆的回到驴车,挥舞着鞭子在空气中抽出啪的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急迫与恐惧,“驾!”
毛驴也受了惊,撒开蹄子快跑了起来。
山青观周围绿意盎然,与周围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引自章节:第2章
望着汉子渴求,到最后转为乞求的目光。
拉着自己的手不松开的女童。
以及那高高在上,神色肃穆的道童。
高阳知道自己没有回头路了,只能答应。
他狠下心,转身跟着道童进入门内。
嘎......
随着他的进入,道观门口栽种的一棵老槐树上落下一只只老鼠,吱吱吱地爬到门上,推动着山青观的大门缓缓关闭。
秃鹫纷纷飞落,开始抢夺老鼠,利爪撕碎老鼠的躯体,尖锐的喙撕下一条条肉吞咽下去。
高阳听到声音回头,刚好目睹这残忍的一幕。
他的呼吸粗重了不少。
这鬼地方也太诡异了。
进入门后,前方是条蜿蜒上山的小径,女童快走两步,和道童并排走着,一左一右。
小径两旁生长着许多婴儿果树,道路很窄,高阳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这些婴儿果。
婴儿果睡得香甜,发出咿咿呀呀的梦呓声。
若是仔细去看,会发现这些婴儿果树全部生长在一个个坟头上。
约莫走了十几分钟,来到小径尽头,前方是一片连成整体的山岩,山岩下方有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的右侧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歪歪扭扭地雕刻着三个字。
山青观。
两个道童走到这里就分开站到两边,身子轻飘飘的,化作两个纸人。
纸人在空中飘着,落入一双洁白如玉的手中。
手的主人正是白天高阳见过的仙姑。
仙姑把纸人用线穿起,随手挂在自己的腰间,和其他的小人贴合在一起。
淡淡的看了高阳一眼,“进来吧。”
高阳着重看了仙姑的右眼,似乎是和正常人无异。
山洞中阴冷潮湿,散发着浓浓的臭味儿,仙姑仿佛闻不到一般,面色如常地和高阳交谈。
“从今天起,我就是你师父了,你有十二个师兄师姐,一会儿你就能见到他们。”仙姑停下脚步,面带笑意的看着高阳,等待着他的回答,“怎么样,山青观漂亮吗,有没有出乎你的意料?”
此时高阳的眼中看到了两个场景。
左眼中,角落里躺着一具山羊尸体,刚刚闻到的臭味就是尸体散发出来的。
地面上鼠虫横行,其中一只甚至从仙姑的脚面爬了过去,仙姑抬了一下脚,将老鼠一脚踩死。
右眼中,山径小路山清水秀,景色秀丽。前方云雾缭绕,许多精美的建筑坐落在山涧中,一条瀑布从头顶的山涧中飞流直下,宛若仙境。
在山羊尸体的位置,趴着一头受伤的奇异瑞兽,许多鸟儿围绕着瑞兽叽叽喳喳地叫着。
两个不同的场景重叠在一起,高阳有一瞬间的恍惚,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 引自章节:第3章
小曼领着高阳来到左右侧的一个房间中,“主人,这边请。”
房间里干净整洁,靠着墙壁摆放着一张精美的大床,和一张摆满了仙植的桌子。
桌子上放着两本书,书上面画着精美的图案,其中一本书的书名叫筑基详解,还有一本书的没有书名。
在书桌的上方,一只七彩琉璃蜘蛛正趴在网上休息。
高阳睁开右眼,眼前是一个漆黑的山洞,山洞里只有一张破烂的床,和一张结满了蜘蛛网的桌子。
桌子上长满了各种霉菌,覆盖住了两本书的书封。
上方一只拳头大小的五颜六色的毒蜘蛛,正冲着他张开大嘴示威。
高阳有些惶恐的发觉,双眼的景物渐渐重合,逐渐变成了右眼的景象。
高阳有些慌张,用力地眨眼,两个不同的景物终于重新分开。
可左眼看到的干净整洁的房间却变得虚幻起来,充满了不真实感,如同一个气泡,随时会消失。
高阳闭上眼睛,深呼吸,稳定住心神。
重新睁开眼睛,他看到了小曼担忧的眼神。
高阳故作镇定地问道,“怎么了?”
小曼不安地问,“主人,您的身体不舒服吗?”
高阳的声音忽然拔高了两度,“我没病!”
小曼吓了一跳,连忙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高阳见状,意识到自己反应有些激烈,问道,“在你的眼里,这个房间是什么样的?”
小曼不明白,“房间,就是房间呀?”
高阳指着书桌上方的蜘蛛问,“你眼中,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曼想了想,“它很漂亮,身体上发着光,颜色很鲜艳。仙姑说过,这种蜘蛛是仙宠,叫七彩琉璃蜘蛛,出现在谁的房间,谁就会修炼有成。”
小曼开心地拍了拍手,“主人,一定是您的天赋吸引了它。”
随着小曼的描绘,高阳发觉自己左眼看到的景物变得凝实起来。
他松了口气,心中却担忧起来。
高阳小的时候,听到过一个传闻。
据说仙姑收的其中一个弟子,有一天忽然疯疯癫癫地跑下山,回到家里。
他大喊着山青观里全是怪物,仙姑也是怪物,自己也是怪物。
仙姑下山后,捉住他,为他诊断。
仙姑说,“他病了,被虫子啃食了脑子。”
后来,仙姑挖了他的眼睛,打开他的脑子,从里面取出来一条一尺长的大蠕虫。
再将他的脑子合上,念诵了一段咒语,他的病就好了起来。
但是他失去了在那之前的全部记忆。
今天,高阳在十二位师兄师姐中,看到了这位师兄。
他的眼睛里没有眼球,漆黑一片。
传闻是真的。
高阳不想被打开脑子,他隐隐的有一种预感,如果自己的脑子被仙姑打开,会发生比死还要恐怖的事情。
—— 引自章节: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