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嘉靖年间小说精彩节选免费试读

[奋斗在嘉靖年间]程兰徐孝先全文+后续

作者: 青叶7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5-27 16:08:31

状态: 完结

字数: 8.18万字

阅读人数: 12.3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徐孝先穿越嘉靖年间,还是个锦衣卫,本想过手里有点儿小权、房子有一间小院、兜里有点儿小钱的小资生活。却不成想战功被抢,升迁无望......没办法。为了不让寡嫂失望,必须抢回来!多年后。严嵩:“当年是谁逼他上进的?找出来!”张居正:“别叫我首辅,他才是首辅!”嘉靖:“嗯嗯,朕先去修个道,有事找徐孝先!”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

第17章2025-05-27 16:08:31

【原文摘录】

锦衣卫,同样也没有后世电影中那般光鲜亮丽、无所不能。

这并非是无稽之谈,因为徐孝先如今就是手拿瓦刀的锦衣卫......军匠!

即便他初来这个世界时,正赶上庚戌之变。

大明朝的京城在土默特部俺答汗的铁蹄下岌岌可危,而原名徐昌的他,本是21世纪华夏西域边境的一名骑警。

是的,不是骑摩托的骑警,正是骑马的骑警。

当时正在追缉逃犯的他赶上了地动山摇的山体崩塌,连人带马一同被埋进了万丈深渊中。

而当他再次醒来时,则变成了原本已经战死,刚被扔进死人堆里的锦衣卫军匠徐孝先。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参与了俺答撤回草原前的所有战役,共上阵杀敌五十四人。

本以为凭借这份骄人的军功,能让他在这一世过上想要的简单舒适生活。

但自俺答九月撤回草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请功也罢、升迁也好,却都是石沉大海,渺无音讯。

这让原本以为能够轻松改变命运的徐孝先,如今只能一脸诗人的忧郁,继续着自己锦衣卫瓦匠生涯。

“会不会是没有打点上面的缘故?”吴仲不知何时冒了出来问道。

“打点?”

徐孝先回过神,看着吴仲不屑一笑,道:“老子拿命拼来的军功不给封赏,还要我打点......你打点了?”

面对徐孝先上下审视的目光,吴仲摇头坦然道:“当然没打点,就杀了三个鞑靼兵的军功,给的那三两银子封赏要是打点的话怕是都不够。”

徐孝先长出一口气,吴仲杀敌三人,封赏却是半月前就下来了。

除了米粮、布匹,以及三两银子外,而且还从之前的小旗晋升为了总旗。

而至于自己的封赏,徐孝先已经做好了最坏的结果,那就是自己这份杀敌五十四人的傲人军功,可能被上面移花接木,做他人嫁衣了。

在后世,优异的高考成绩都可以被他人冒名顶替。

更别说是在如今承平日久、武备废弛,军中克扣、贪墨大行其道的嘉靖年间了。

要不然土默特部的俺答怎么就能轻易的兵临京师城下呢?

吴仲随即安慰道:“你也别气馁,再等等,你杀敌那么多人,估计是上面在合计给你封什么大官呢。凡事往好处想,别往坏处想,你想想当初可是都把你扔进死人堆里了,但谁能想到你竟然还活着?所以能活着就是天大的运气了!”

徐孝先诧异的看着吴仲,不由调侃道:“可以啊,这晋升总旗后格局都打开了。”

—— 引自章节:第1章

 

京城的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时不时还要避让横冲直撞的马车。

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新鲜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生活的压力,也渐渐荡然无存。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徐孝先专往人堆里扎,但即便是如此,这几日被人盯梢的感觉再次让他警惕起来。

这也是为何最近几日,他一直谨慎的分别从好几家铺子购买蔗糖的原因。

就是怕份量太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

但现在看来,好像还是引起了有心人的好奇心。

不动声色的穿梭于闹市之中,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牌匾,确认是昨日踩好点第一次来的蔗糖铺子。

微笑着跟伙计打招呼,熟练的讨价还价,而后提着包好的三斤蔗糖,在伙计的热情招呼下离开。

再次踏上街道,余光扫过来时的路。

基本可以确定,总共有五个人鬼鬼祟祟的跟着自己。

佯装未发现的徐孝先,从容的原路返回,而身后那五个人也再次紧紧跟了上来。

一路上徐孝先刻意加快脚步,跟踪他的五个人也会不自觉的加快脚步。

徐孝先放慢了步速,那五个人也会先后放慢速度。

并不是很专业的盯梢,这让徐孝先松了一口气。

看来并不是难缠的主。

于是徐孝先再次加快脚步,随着旁边出现一条较为僻静的巷子,徐孝先毫不犹豫的就拐了进去。

刚一站定的徐孝先,就听到了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随着第一个人影刚拐进来,徐孝先左手便一把拉住了来人的胸口,右手肘几乎同时砸向来人的太阳穴。

砰的一声,来人直接被徐孝先的手肘砸晕过去。

第二道人影此时恰好拐了进来,刚要张望前方,就被脚下昏死的同伴绊了一跤。

踉跄弯腰之际还来不及反应,双肩就被徐孝先双手抓住,随之就是一个飞膝撞上来人面门,都来不及叫出声便应声软倒在地。

第三个第四个几乎同时出现在巷子拐角处,看着两个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同伴,瞬间一惊。

其中一个指着徐孝先怒道:“放肆......。”

只是话还未说完,就被徐孝先一把抓住手臂拽了进来,另外一只手顺势卡住脖子向后用力一推,惯性之下,徐孝先顺势起脚,踢向另外一人。

又是砰砰两声,一人被徐孝先卡住脖子顶在了墙壁上,另外一人则是被徐孝先势大力沉的一脚踢的撞向对面的墙壁,反弹回来后跪爬在地上连连咳嗽,一时之间竟是难以爬起来。

“住手!”

第五个人此时才气喘吁吁的赶过来:眼前的场景让他吓了一跳。

—— 引自章节:第2章

 

“不知崔大人找我何事?”徐孝先看了一眼旁边的程兰。

没办法,这个嫂子不论是身材还是容貌,都太吸引人眼球了。

尤其如今不过才二十二岁的年纪,正是一个女子娇艳的开始。

程兰回望了一眼徐孝先,默不作声的点了点头,而后便顺着房檐走回了刚搬进去的西厢房。

崔元三人脸上瞬间闪过一丝失望,但还是强自微笑着跟徐孝先进入了正房厅堂。

“崔大人坐。”

徐孝先说道。

不等崔元说话,旁边的随从开口道:“如今崔大人已经晋升为锦衣中所千户了。”

徐孝先一惊,看着含笑坐下的崔元心道:难怪刚刚说话文邹邹的,原来是升官后开始注重个人修养跟言行从容了啊。

“那真是要恭喜崔大人了。”

徐孝先真诚贺道。

“说起来这还要感谢徐兄弟你啊,若不是当时你在我麾下立下赫赫战功,我岂能由百户跳过副千户直升千户?”

徐孝先在旁陪笑:明人都这么抠搜的吗?

刚刚是洪澄,两手空空以言语要挟封自己的嘴。

现在是崔元,两手空空以言语感谢自己助他仕途一臂之力。

你们特么的都不懂人情世故的吗?

洪澄你给我塞个二百两银子,那军功被你顶替我也就认了。

崔元你哪怕......提上三斤蔗糖呢,我也知你感谢的情了。

程兰不止有颠倒众生的身材与样貌,而且还知书达理、善解人意。

匆匆送来四杯冒着热气的茶水后,便低头离去。

崔元三人的目光也再次被吸引,直到程兰的背影消失不见,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

“你们两个先出去,我跟徐兄弟说点事情。”

崔元说完后,低头看着程兰送到跟前的茶杯,心头带着一丝异样地端了起来,下意识道:“好香的茶。”

徐孝先也不知崔元是真的在夸赞茶水,还是另有所指。

待那两随从出去后,徐孝先开口问道:“崔大人今日大驾光临,可是有什么事情吩咐吗?”

徐孝先想过会不会是自己的军功还有戏?

但看崔元的样子不像是来道喜的。

崔元浅尝了一口茶水,淡淡的苦味在他眼里很难被定义为茶。

但奈何上茶的女子长得太过漂亮,所以这茶水便是别有一番滋味儿了。

“吩咐倒是没有。”

崔元端着茶杯,看了一眼徐孝先,然后叹了口气,道:“说起来是我愧对徐兄弟了。”

“崔大人此话可是折煞末将了......。”

“徐兄弟......。”

—— 引自章节:第3章

 

当初就是崔元嫌弃他的名字晦气,所以抽调军匠上战场时,直接就把他给踢出去了。

要不然他绝对也能立下比吴仲高点,可能会比老徐这莽夫低点儿的傲人军功。

“洪澄让我忘记军功,崔元却是希望我能在适当的时候做告发人、当证人。”

徐孝先实话说道。

也是为了让两人明白,这件事情他们俩绝不能掺和,太危险了。

说不好就得搭上身家性命。

“那还愣着干什么?必须得指证啊,有崔元帮着说话......。”

陈不胜此刻觉得崔元其实人也挺好的,最起码愿意站出来帮老徐。

“怕是没那么简单。”

吴仲捅了下陈不胜,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需要我俩帮你做什么你直接说就是。”

“我告诉崔元容我考虑几天。所以具体该如何我还没有想好。”

“老徐你放心,我陈不胜虽然不喜欢当初把我刷下去的崔元,但他要是能帮你,我大人有大量就不跟他计较了。”

陈不胜砰砰的拍着胸口大气保证道。

徐孝先有些哭笑不得,这货还挺会给自己加戏?

以为自己是顾忌他的感受才婉拒了崔元。

当下摇头苦笑一声,解释道:“并不是那个意思,而是......。”

徐孝先看着两人,斟酌了下道:“我的意思是这件事情很危险,你们两人没必要......。”

“确实如此!”

吴仲突然打断徐孝先的话,翻着眼皮看了一眼徐孝先,继续道:“官场上的水很深,而且又深又浊,甚至比战场还要危险。所以你能如此谨慎是对的,但军功可是拿命拼来的,不能放弃。”

吴仲显然猜到了徐孝先的顾忌跟要说什么,所以才打断了徐孝先的话。

而陈不胜的眼神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澈懵懂,如同刚毕业的大学生。

“怎么?老徐你不会是害怕了吧?要认怂不成?”

“我的意思是你们两人不能参与,这件事情我会自己解决的。”

徐孝先看着陈不胜,直接道:“尤其是你,根本没必要卷入进来,老吴这里也是,洪澄让你做什么你就先答应他就是。”

“如果你有了不测,你觉得我还能活?”

吴仲继续翻着白眼,冷冷道:“我是为你也是为我,更是为了那些战死疆场的同僚。崔元率咱们百户所出征时是一百零八人,回来时不算那些缺胳膊短腿的,才三十七人。你要是像洪澄低头了,那些在战场上曾为你挡箭挡刀而战死的、缺胳膊断腿的同僚,岂不是白死了,白被鞑靼人砍了胳膊腿?”

—— 引自章节:第4章

奋斗在嘉靖年间
★★★
青叶7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