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央央种鲜花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04-11 08:26:21
状态: 连载
字数: 5.52万字
阅读人数: 14.7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大盛朝最得宠的皇女,当今圣上的长女,长宁公主要被嫁去和亲了。长宁公主专横跋扈惯了,哪能受得了这个委屈,跟皇上皇后一哭二闹三跳湖,在湖里游了一圈上来,变卦了。和亲,就她去,谁也别拦着,不过她要百里红妆,千里嫁妆,要粮食,要种子,要硝石,硫磺,还要一百个面首。。啊,不,一百个戏子,不然在太无聊了。皇上一
【目录】
第1章 大闹御书房
第2章 长宁公主跳湖记
第3章 皇宫忙成一锅粥
第4章 熊平县
第5章 汤泉水暖
第6章 公主可知那虎猫
第7章 汴州接风
第8章 采选
第9章 月下对峙
第10章 刺客
第11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
第12章 诏安
第13章 公主竟像个顽童
第14章 温润少年郎
第15章 将军我能用用你的剑吗
第16章 有匪君子剑
第17章 夜探红袖坊
第18章 琴音相伴
第19章 滨州不睦
...
第20章 舞到本宫面前没完了2025-04-11 08:26:21
【原文摘录】
她头上梳着百合髻,髻心点缀着一支赤金凤凰步摇,尾羽镶嵌的红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耳垂挂着南海珍珠耳坠,圆润饱满,衬得她肤色越发白皙。
眉心贴了一点赤金花钿,仿佛一朵小小的火焰,将她精致的五官映衬得更加灵动。
榻前,几个小宫女战战兢兢地捧着点心盘,生怕怠慢了这位全大盛朝最娇贵的公主。
“那个什么百花糕,甜腻腻的,别放这儿,换荔枝冻来。”长宁皱了皱鼻子,随手把点心推开,正好砸到旁边一个宫女的脚上。
宫女连忙跪下:“公主恕罪,奴婢这就去换。”
“行了行了,别跑来跑去,看着心烦。”长宁不耐烦地摆摆手,
“再去唤几个奴婢,跪一排,把点心和果子传过来便是。”
正吃得香甜,宫门外传来内侍尖细的通报声:“皇后娘娘驾到——”
长宁愣了一下,急忙从榻上起身,嘴里嘀咕:“母后怎么这时候来了?”
话音刚落,皇后已经迈着端庄的步伐走进殿中,一身霞帔华服,满头珠翠,手里端着一个金漆托盘。
“母后。”长宁拖着长音甜甜地喊了一声,脸上堆满了笑容。
皇后见状,嘴角微微一扬:“本宫听说你今儿在殿里烦闷,特意叫御厨做了你喜欢的掌中宝。”
说着,皇后命人将托盘上的血燕羹和熊掌炖鲍鱼摆在桌上,一股浓香顿时弥漫整个长乐宫。
“母后对儿臣最好了!”长宁雀跃地跳起来,一双筷子已经伸向了熊掌炖鲍鱼,“我正想着中午没吃饱呢!”
皇后看着长宁的模样,眼中带着几分怜惜,但语气却渐渐沉了下来:“皇儿啊,你长大了,该懂得些事了。”
“懂什么?”长宁嘴里含着一块鲍鱼含糊地问。
皇后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茶盏:“你父皇决定让你去舍耶国和亲。”
长宁愣住了,嘴里的鲍鱼也不嚼了,过了半晌才瞪大眼睛:“什么?我去和亲?!”
皇后抿抿唇点头:“你是大盛朝的长公主,也是唯一成年的公主,这份责任只能由你来承担。”
“我不去!”长宁把筷子一摔,“那种地方荒凉得要命,听说连城墙都是泥巴糊的!我才不要去受那罪!”
“皇儿——”皇后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为江山社稷,也是为了百姓的安宁。你要懂得分担家国大事。”
长宁公主的眼眶瞬间红了,她猛地站起来,推翻了案几,指着皇后嚷道:“家国大事与我何干系?我才不要嫁给什么胡人王!母后你不疼儿臣了吗?”
皇后眉头微皱:“皇儿,莫要胡闹!”
“我就胡闹!”长宁转身踹翻了一旁的琉璃灯。
—— 引自章节:第1章 大闹御书房
只见一道红影从假山顶一跃而下,直扎入湖心,“扑通”一声,激起大片的水花。
湖边的宫人们瞬间愣住了。
“这……这是跳湖了?”一个年长的宫女呆滞地问。
“公主跳湖了!”一个小太监率先反应过来,尖叫着扑向湖边。
其他人这才回过神来,场面瞬间炸锅。
有的跳下水去,有的往御书房跑,还有的站在原地嗷嗷直叫,乱成了一锅粥。在御书房与文武百官议事的皇帝,正听着大臣们讨论如何处理舍耶国的婚事。
忽然,一个哭喊着跌跌撞撞的小太监冲了进来,哆嗦着跪下,磕头喊道:“皇上,长...长宁公主跳湖了!”
皇帝手中的朱笔啪地一声掉在桌案上,脸色惨白。
“什么?跳湖了?快...快救皇儿!”
他颤抖着站起身,大太监赶忙上前扶住,跟着一众大臣一窝蜂地往昆玉湖方向冲去。
大臣们面面相觑,心里五味杂陈。跳湖?长宁公主作天作地是有名的,可跳湖这种大戏还真没听说过。
“皇上息怒,臣等这就去吩咐禁军打捞公主!”丞相一边跟着快步走,一边擦着额头的汗。
“打捞什么!要活的!朕的皇儿要活的!”皇帝怒吼。
与此同时,皇后听闻消息也急急赶来,脸上满是惊慌,嘴里喃喃自语:“皇儿啊,你怎么这么想不开!母后不能没有你啊!”
她身后跟着几个小皇子皇女,哭得稀里哗啦,嫔妃们个个也都是装模作样地抹泪。
昆玉湖中,长宁公主刚扎进湖里,冰冷的湖水瞬间让她浑身一震。
“好冷!”她挣扎着往上窜了两下,她不会泅泳,吞了两口水,直直的沉了下去。
忽然,失去意识的人,睁开了眼,记忆如洪流般涌入脑海。
一栋栋高楼,一条条车流涌动的街道……她恍惚间看见自己正被撞飞出一辆车外。
那不是她正在执行任务吗?她在那个世界生活了二十多年,身为一个特工,最后却因任务失败丧命。
“怎么回事……我不是死了吗?怎么又回这儿了?”她睁大眼睛看着熟悉的昆玉湖,手脚并用地挣扎着往岸边游。
她拼命甩了甩头,试图把那些混乱的记忆理清。
“我活了两世了?我堂堂大盛朝长公主,因为要去和亲寻了死?”
长宁公主脑海里闪过舍耶王的画像,又回忆起自己在现代那一世出任务的艰辛,顿时冷哼一声。“还不如去当女王!养一百个面首不香吗?舍耶王,干掉好了!”
此时,湖边已经炸开了锅。
羽林军全员下水,宛如大海捞针般在湖水里扑腾。
—— 引自章节:第2章 长宁公主跳湖记
贫穷怎么办,就靠抢!他们总派小股武装力量常年对大盛侵扰,水路突袭,来得快,去得更快,大盛朝的士兵不善水战,往往难以追踪,久而久之,边境渔民百姓怨声载道。
但若说直接兴兵攻打舍耶国,大盛朝也不是没有这个实力。
只是,十几年前,先皇曾发起对西南小国的征战,战事一打就是十余年,最后虽然取胜,却也劳民伤财,代价惨重。
如今的皇帝,经历过那段岁月,对战争有种本能的抗拒。
他登基后便立志休养生息,发展内政,不愿轻易动兵。
于是,在舍耶国的骚扰逐渐加剧的情况下,皇帝开始寻求一种更温和的解决办法——和亲。
这门亲事一开始根本没打算让长宁公主出面。
大盛朝本是打算选一位亲王之女,将就着嫁过去。选来选去,最后锁定了两位适龄的姑娘,一个娇娇弱弱的温柔小郡主,一个活泼开朗的小才女。
结果……温柔小郡主一听要嫁到舍耶国,哭得晕了三次,最后竟跑得无影无踪。
小才女倒是没跑,却受了惊吓,精神恍惚,整日对着梳妆镜念叨“舍耶国紫微星弱,我压不住,我压不住……”最后直接疯了。
宫里顿时炸开了锅。
皇帝龙颜大怒,把钦天监的监正叫来骂了整整半个时辰:“什么紫微星弱,这种鬼话你也编得出口?”
监正倒也不慌,满脸的老神在在,“陛下,臣不敢胡言乱语。这紫微星代表帝王之命,舍耶国王后若非命格强硬,恐怕镇不住朝局,甚至会危及我国边境。普通亲王之女不行,唯有天生皇女才可安抚天象。”
皇帝眉头一皱:“天生皇女……”他缓缓吐出几个字,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某位不让人省心的小祖宗。
果不其然,钦天监监正接下来的话直接戳中要害:“唯皇长女命格独尊,舍耶国正是需要这样的人物。”
得,这和亲的事,逃不掉长宁公主了。
一声令下,整个皇宫上下就开始围着这桩婚事忙活起来。
首先是人选问题,光是选送嫁的随行人员,御书房就讨论了整整一天。
“掌事太监和嬷嬷,皇后给个名单吧,宫里得选最稳妥的才行。”皇帝头疼地捏着眉心。
皇后倒是早有准备,递上了单子:“臣妾亲选的,这些人都是本宫身边最得力的,办事稳重可靠。”
皇帝扫了一眼名单,又点点头:“嗯,朕放心。”
可是送嫁将军却成了个难题。选太年轻的吧,显得咱大盛朝没诚意;选太老的吧,又怕太看得起舍耶国。
—— 引自章节:第3章 皇宫忙成一锅粥
她将信鸽抱到眼前,轻声说道:“小家伙,这次你可别掉链子。倘若成功了,以后到了舍耶国,你们便是本公主的千里眼。”
身旁的贴身宫女秋桃为她铺好案几,磨着上好的徽墨,小心翼翼地问:“公主,墨已经备好了。”
长宁挑眉看了她一眼:“秋桃,去喊小徐公公。”
秋桃出了车厢,挥了挥手帕,小徐公公颠颠跑过来。
长宁提笔写下一行字:“母上大人,宁以出城。”
字迹娟秀又俏丽,落款时却故意画了个鸽子图案,显得别致又俏皮。
她将信纸卷好塞入竹筒,将信鸽抱到车窗旁,轻轻放飞。
白鸽扑棱着翅膀直飞而去,宫女们连忙伸头目送,青鸾则担心地问:“公主,万一它迷路怎么办?”
长宁不屑地笑道:“迷路?它要是迷路了,回头我把它的亲戚全炖了喝汤。”
正玩心大起,长宁忽然掀开车帘,瞥见送嫁队伍正沿官道行进,尘土飞扬,百余随从行进得也有条不紊。
管事的小徐公公正小跑着跟随在车厢旁边,汗珠都快挂到下巴上了。
长宁公主一声娇喝:“过来!”
小徐公公一听,忙不迭哈着腰道:“公主,您什么吩咐?”
“你去问问送嫁正使,咱们今日中午在哪休息,晚间又宿在何处?”
“好嘞,公主!”小徐公公点头如捣蒜,赶忙小跑着去打听。
不多时,他跑回来复命:“公主,将军说了,刚出京城不远,晌午就在路过的茶摊上歇脚。今晚则会抵达熊平县,有行宫也有官驿。”
“将军?”长宁眉头一挑,弯唇讥笑:“哪个将军?”
她现在最看不上的就是什么将军。
小徐公公赶紧赔笑:“回公主话,是抚远将军顾寒。将军说,这一路送嫁事务由正使、副使主持,但队伍的行程由他决断。”
长宁公主闻言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嗤笑一声:“顾寒?哦,就是那个少年得志的怀化郎将?还抚远将军?这名起得好,真是抚得远啊,一抚就抚到舍耶国了!”
小徐公公不敢接茬,唯唯诺诺地笑着。
长宁公主瞪了他一眼:“去,把他给本公主叫过来。本公主要见见这位新封的大人物。”
小徐公公战战兢兢地去了。
两柱香后,在青鸾和秋桃默默的祈求太上老君显显灵,将军快来的第一千八百六十回的时候,顾寒骑着一匹通体漆黑的高头大马缓缓靠近。
他腰间悬着一柄长剑,身姿挺拔,目光如刀。
眼下的时节虽余春缱绻,但他神色冷峻。黑马缓缓跟着,长宁掀开车帘。
“抚远将军,”长宁微笑着,声音灵动又娇俏,“本公主有两件事要吩咐。”
顾寒拱手,语气平静:“公主殿下请讲。”
—— 引自章节:第4章 熊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