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失明女孩“乔俞安”与收养她、照顾她的哥哥“阿泽”之间复杂而深刻的情感纠葛。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关于盲人学习独立生活的故事,实则深入探讨了依恋、被抛弃的恐惧、自我价值的崩塌与重建等心理议题。
乔俞安因童年失明而极度依赖阿泽,而阿泽虽嘴上严厉甚至冷漠,却始终默默守护。他逼她学走盲道,是希望她能真正独立;他怒吼“怎么就学不会啊”,其实是对自己无力保护她的自责。两人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兄妹——是一种在孤独中相互取暖的灵魂羁绊。
而当乔俞安得知母亲愿意“接她回去”时,她选择主动离开,不是因为不爱阿泽,而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是“拖油瓶”,想成全阿泽的自由。这种“牺牲式告别”揭示了深层的心理创伤:一个从小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总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文本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极具张力的对话,将“看不见的世界”与“看得见的伤害”形成对照,展现了残疾并非最可怕的困境,真正的黑暗,是心灵深处对被遗弃的永恒恐惧。
剧情解析
故事从一场残酷的“训练”开始:阿泽强迫失明的乔俞安独自走盲道,并留下一句冰冷的话后离去。这看似绝情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他对她未来的深切忧虑。随后,乔俞安陷入恐慌,在街头徘徊,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却被阿泽猛然救下——这一刻,所有的伪装崩塌,暴露出两人之间无法割舍的情感。
回忆穿插其中,揭示了他们相依为命的过往:五岁时乔俞安失明,阿泽成为她唯一的依靠;而阿泽也曾是被遗弃的孩子,被她在雪地中捡回。他们的命运互为镜像:都是被抛弃的人,彼此拯救。
转折点出现在乔俞安联系母亲并谎称“妈妈愧疚想接我”。实际上,母亲并不情愿,只是勉强答应。但乔俞安选择相信这个虚假的希望,只为给阿泽一个“解脱”的理由。她宁愿自己再次被抛弃,也不愿成为他的负累。
整段剧情层层递进,从外部冲突(学盲道)到内心挣扎(怕被抛弃),再到情感爆发(街头相拥),最后归于隐忍的告别,节奏紧凑,情绪饱满。
精彩节选
心脏像被人揪住,阿泽在我身后重重一推,冰冷的声音从风里传出来。
““今晚不学会走盲道,就别回家了。” ”
阿泽的声音和气味都消失了。
耳边只剩风声、车流和路人的议论。
“是瞎子?出来干吗,想碰瓷啊?”
黑暗和恐慌像一张血盆大口吞没了我。
我紧攥着盲杖,忍着大喊的冲动,小声念着阿泽的名字。
“阿泽,我好怕啊。”
五六岁的时候,我还是习惯不了失明,每次睡觉醒眼前一片黑,我还会害怕地直哭。
阿泽总会第一时间进门抓紧我的手。
“我在呢,不怕不怕。”
现在回答我的,只有一阵风声。
弹幕里仍旧一片骂声:“我靠,当初不是他发誓要牵她一辈子,不用学盲杖的吗!狗男人!”
我擦掉眼泪,不是这样的。
我早已忘了盲道的知识,跌撞着敲打地面,我这样的瞎子,一定是让阿泽很累的。
我胡乱走着,在靠近喇叭声最大的地方停下来了。
如果就这样被车撞了,阿泽应该能做那只最自由的燕子了吧。
可预期的撞击没有到来,我被人猛地拉进怀抱。
阿泽的身体在微微颤抖,他的声音绝望极了。
“ 乔俞安 ,你只是瞎子又不是傻子,怎么就学不会啊!”
“ “为什么捡到我的,偏偏是个瞎子呢” ”
为什么呢。
傻子,那你为什么还要管我呢。
我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是,我又不是傻子,你走啊,我不要你管!”
五岁那年,爸妈闹离婚,他们天天因为不想要我吵啊吵。
就连我烧瞎眼睛也不知道。
我难过地想,没人要的孩子连眼睛都留不住。
所以在雪地里看到被人扔掉的阿泽时,我一下就心软了。
这个世界上还是不要多一个留不住眼睛的小孩儿了。
阿泽无力地牵住我:“好了,是我对不起,别说气话了。”
时悦 沈泽安 乔俞安」后续无弹窗大结局">
“不管你,让你被车撞死吗?”
他牵我回家,再没提学盲杖的事,只是日益盯着书房里的东西沉默。
我躲在房间里用拨通了一个电话,对方一听是我就炸了。
“你还打扰我干什么!我早没有抚养你的义务了”
我吸了吸发酸的鼻子:“妈妈,我不要你养的,你能假装接我一起生活吗?”
我百般保证绝对不是缠着她,妈妈才说看在母女一场,等妹妹夏令营结束就来接我。
我挂断电话后笑了笑。
真好啊,妈妈有了新的小孩陪。
阿泽也能丢掉我这个拖油瓶了。
我敲开阿泽的门时,听见他慌乱地收起什么东西。
“找我干什么?又什么东西找不到了!”
我哽了一下,扯出一个俏皮的笑。
“阿泽,我妈妈联系我了,她说她现在过得很好,对我很愧疚,想接我一起生活,我答应啦。”
人物分析
乔俞安:
她是一个失明的女孩,但她的“看不见”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她看不清自己有多重要。童年被父母忽视、烧伤致盲的经历让她深信“我不配被爱”。她对阿泽的依赖与最终的主动离开,都源于这份根深蒂固的低价值感。然而,她也有坚韧的一面:即使害怕到发抖,仍试图敲打盲道;即便心碎欲绝,也笑着说出“妈妈要接我了”。她是脆弱的,也是勇敢的。
阿泽:
他是捡来的弟弟(或养弟),却成了乔俞安唯一的光。他对乔俞安的态度看似粗暴,实则充满责任感与压抑的深情。他逼她学盲道,是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不会温柔对待弱者;他抱住她痛斥“你只是瞎子又不是傻子”,是在质问命运,也在控诉自己的无能为力。他书房里藏着的秘密、慌乱收起的东西,暗示着他或许正在准备离开,或是承受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压力。
章节评论
评论一:
这一章最震撼之处在于它用极简的语言构建了巨大的情感风暴。没有华丽辞藻,只有风声、车流、弹幕、电话铃声,却让读者感受到主角内心如海啸般的孤独与绝望。尤其是“如果就这样被车撞了,阿泽应该能做那只最自由的燕子了吧”这一句,令人心碎——她宁愿死,也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卑,也是爱到极致的表现。
评论二:
阿泽这个角色塑造得极为立体。他看似冷酷无情,实则是用愤怒掩饰心疼。他推乔俞安去走盲道,不是嫌弃,而是害怕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她无法活下去。他的沉默、颤抖的身体、收回的东西,都在暗示他可能早已计划着什么,也许是一场长久的告别。这种“刀子嘴豆腐心”的深情,比直白的告白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