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本章通过女主视角,揭示了一个充满命运与身份对立的宫廷世界。女主与“月瑾公主”沈月瑾同日出生,却被钦天监断为“灾星”,而沈月瑾则被奉为“福星”。这种命运的对立贯穿全文,构建出女主长期被误解、被排斥的心理困境。
文章不仅展现了女主内心深处的不甘与委屈,也借由她与太子的对话,引出前世今生的宿命轮回设定。女主因前世悲剧而觉醒,决心改变命运,不再重蹈覆辙,这种“重生”与“觉醒”的主题贯穿始终。
同时,通过段洵与谢俞白的对话,揭露了“福星”背后的阴暗真相,暗示女主的“灾星”身份或许正是她看清人性、摆脱控制的契机。整章情感压抑而张力十足,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
剧情解析
本章围绕女主沈月瑶的命运展开,主线清晰:
女主在街头听到百姓对沈月瑾的赞誉与对她的唾弃,引出“灾星”与“福星”的对立设定。
回忆钦天监预言,揭示女主多年来的心理创伤。
与太子对话,女主决定离开京城,不再依附段洵或谢俞白,开启自我救赎之路。
宫宴后偷听到段洵与谢俞白的争执,揭露沈月瑾婚前的背叛与利用,为女主后续反击埋下伏笔。
整个章节通过女主的视角,串联起宫廷权谋、情感纠葛与命运对抗,节奏紧凑,情绪张力十足。
精彩节选
行至街道,车外响起百姓议论声。
“听说为争夺月瑾公主为妻,大晋和大魏都献上了城池,我们大昭不费吹灰之力就增强了国力,公主真乃福星啊!”
“今年雨水丰沛,稻谷丰收,多亏公主福泽庇佑!”
有人认出我的马车,怔愣后就是唾弃:
“同为公主,这灾星只会享受皇家俸禄,什么也不做,丢皇家的脸面!”
“小心点,惹恼了小心降临灾祸到你身上。”
我蜷了蜷手,最终没撩起车帘。
“这样的话,数年如一日,我听了十八年。”
从幼时钦天监断言后, 沈月瑾 便成了人人恭维的存在。
西北干旱,她只用支吾祈祷两句,就能天降甘霖。
父皇病重,她扑在榻前哭两声,翌日父皇就能痊愈。
有了她的衬托,不知不觉间人人都觉得我是那个与她相克的克星。
可我与沈月瑾同时出生,为何偏生我是灾星?
分明,我也曾为百姓求上苍庇佑,也曾拜于佛前求亲人平安……
到了城郊,我却见着母妃墓前站着一人。
是太子皇兄。
见到我,他微微皱眉:“你怎么来了?不去追着 段洵 或 谢俞白 ,找个人嫁了?”
太子是为数不多宫中待我好的人。
想到前世他为来救我,被贼人砍下头邀功,我就心痛不已。
“我不嫁了。”
“他们爱的人都是皇妹,我无意去当恶人。”
太子神情一凛:“难不成你真要去带发修行?”
我攥紧手。
“前世我就是将全心寄予段洵身上,一步错,步步错。”
“皇兄,前些日子我梦见我嫁给了段洵,他骗我眼瞎痴傻,残缺体弱,我照顾他十余年,最后却被一包p sh送了命。”
我忍下心酸,抹掉泪水。
太子蹙眉:“梦终归是梦。”
我摇摇头:“这或许是对我警示,何况我不详的身份,别误了任何人。”
说着,我跪了下来:
“我只求离开j ch,求皇兄成全,月瑶在京中能求的人只有你了。”
太子沉默很久,转过身:“若你心意已决,孤会帮你。”
我道谢行了个礼,为母后上了香,转身上了车。
或许为了庆祝沈月瑾喜得佳婿,父皇夜里特意摆了宫宴。
宴席无聊,我借口离开,却听见宫墙下传来争吵声。
“段洵,你当真好算计,不只是说利用月瑾摆脱沈月瑶那祸害吗?”
谢俞白咬牙切齿。
段洵冷笑:“各凭本事,谢太子有何不满?”
谢俞白一拳打在墙上,嘲讽:“阿瑾早已献身于我,你宁可戴绿帽也愿意?”
“胡诌!阿瑾处子之身分明是给了孤,她爱慕之人只有孤……”
我瞪大双眼,颤抖着手死死捂住嘴。
原来,早在成婚前,他们就已经有了苟且。
只有她自己,蠢笨到被人算计了一生。
人物分析
女主(沈月瑶):
她是本章的核心人物,性格内敛、隐忍,但内心坚韧。她从小被贴上“灾星”标签,却从未真正放弃自我。她的觉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压抑与痛苦的积累。她对太子的信任与依赖,也暗示她在冷漠宫廷中仍保留着情感温度。
沈月瑾:
虽未直接出场,但通过旁人议论和段洵、谢俞白的对话可知,她表面是“福星”,实则被利用、被操控,甚至可能在情感上被背叛。她的形象复杂,既是被命运宠幸之人,也是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太子:
他是女主在宫中为数不多的温暖来源,性格沉稳、关心妹妹。他对女主的劝阻与成全,体现了他对她的理解与尊重,也为后续剧情埋下“兄妹情深”的伏笔。
章节评论
评论一:
这一章成功塑造了女主从“被动承受”到“主动选择”的转变过程。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灾星”,而是开始思考命运、审视过往,并做出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离开京城,不再依附他人。这种成长感令人动容。
评论二:
作者巧妙运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强化了女主的预知能力与重生设定。“前世我就是将全心寄予段洵身上,一步错,步步错。” 这句台词不仅推动剧情发展,也深刻揭示了女主的内心创伤与自我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