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段文字描绘了顾承御与凌清婉之间情感裂痕的加深,以及顾惊鸿趁虚而入的复杂局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玉佩的小争执,实则暗藏权力、信任与感情的多重博弈。
顾承御作为摄政王夫君,虽有军功背景,却在家庭关系中逐渐边缘化。他试图以冷静和退让维系婚姻,但凌清婉对顾惊鸿的偏袒让他彻底意识到自己已被取代。更讽刺的是,曾经给予他“家”的人——凌清婉,如今也成为他失去归属感的源头。
这一段不仅仅是夫妻间的争执,更是身份地位、心理依附与自我价值的深层冲突。感情是会消失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天长地久,这句话不仅是顾承御内心的自我安慰,也是整段情节的情感基调: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
剧情解析
本章围绕“玉佩事件”展开,表面是小矛盾,实则是家庭权力转移与情感破裂的导火索。顾承御被剥夺掌家权,象征着他在家庭中的地位彻底动摇;而顾惊鸿的挑衅则进一步撕裂了顾承御的心理防线。
随着凌清婉亲自下令让顾惊鸿掌家,并以“男宠”身份出现,顾承御终于明白自己不再是她的依靠,而是多余的存在。这种情感上的剥离,使得顾承御开始思考“家”的意义,并最终走向封闭与自我疗伤。
同时,凌清婉的到来并非为了修复关系,而是为了传达军务信息,这再次强调了她在情感上的冷漠与疏离,也预示两人关系难以挽回。
精彩节选
可这次 凌清婉 没再看他,而是放缓了声音,小心翼翼哄 顾承御 :“承御,一块玉佩而已。”
“还给他吧,不闹了好不好?”
这话像是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下,直直浇灭了顾承御心里的怒火。
话都说到这份上,她还是觉得他在刁难顾惊鸿的话,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顾承御扯了扯唇,露出一个不算笑的笑。
“好,我不闹,那你想要如何处置我这个‘苛待义弟’的夫君?”
凌清婉抬手捏了捏眉心,沉思一瞬:“今日起,你就别掌家了,让惊鸿代你掌家。”
顾承御听着,连心痛都没了,只觉荒谬。
他即将要走,这摄政王府谁掌家都与他无关,只是这顾惊鸿是什么身份,替他掌管王府?
她凌清婉的丈夫?还是男宠?
似乎是洞察他的想法,凌清婉对着下人吩咐了句:“本王的夫君身体抱恙,义弟顾惊鸿代为掌管王府。”
一众仆人连个不字都不敢说,战战兢兢俯首应“是”。
最后,众人退去。
顾惊鸿得意起身上前,靠在顾承御耳畔说了句。
“哥哥,你瞧,这天下所有的人都一样,女人和男人也没什么分别,在家吃不饱,就会到外面偷腥。”
“ “你信不信,最后我会取代你,成为新的摄政王的夫君?””
顾承御心口刺痛,可他久居阵前,早便学会了喜形不露于色。
“想要你就拿走罢。”
“抢来的东西,又得几时长久?”
顾绾秋 无弹窗阅读">
更何况他不日就要出征,这摄政王的夫君谁爱当谁当吧。
顾惊鸿气得咬紧了牙:“那哥哥就看看,我能霸占清婉几时。”
顾承御懒得和他争吵这些,转身回了书房。
直到把门关上,隔绝掉外面的一切声音之后,顾承御才露出疲态。
他望着桌上的沙盘,满脑子都是以前将军府满门出征,他一个人被丢在诺大的空府里,是凌宴迟牵起他的手,说会给他一个家。
现在,摄政王府一切如旧。
顾承御却已经没有家了的感觉。
他重新推衍沙盘,一遍遍安慰自己:“感情是会消失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天长地久。”
心口翻涌的情绪,渐渐被安抚下来。
顾承御盯着桌上的沙盘,决定接下来的时间都闭门不出,专心养好旧伤,推衍战术,等待凌清婉军资。
确实,凌清婉或许也觉亏欠,隔三差五就差人给他送来一块金锭。
同时也会让下人通传一句。
“主子事忙,等忙完便过来陪伴姑爷。”
又过两天,凌清婉确实来了,只不过却不是来看他的。
她进书房的时候,清冷的眉眼低垂着,一幅风雨欲来的模样。
“以前顾承御很熟悉她这幅模样。”
幼时他与太子犯了错,上树掏了鸟窝,拔了大臣的胡子,凌清婉就这样,冷着脸打他和太子的手板。
人物分析
顾承御:一个内心坚强却渴望被理解的人。他出身军旅,习惯用理性应对危机,但在感情中却显得脆弱。他对凌清婉的爱已深,却被误解与冷落,最终选择退让,体现出一种悲壮的成熟。
凌清婉:冷静果断,具有极强的掌控欲与责任感,但她在处理家庭事务时显露出偏心与冷漠,尤其对顾惊鸿的态度,暗示她可能早已在感情上疏远顾承御。
顾惊鸿:极具野心与挑战认知的角色。他在言语中透露出对顾承御的嫉妒与敌意,甚至直言要取而代之。他的出现加剧了顾承御的心理崩溃,也推动了整个家庭结构的崩塌。
章节评论
情感张力极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推进人物情绪变化,尤其是顾承御面对背叛时的隐忍与压抑,让人感受到极大的情感冲击力。
角色设定巧妙反转:以往传统小说中男性主导家庭与权力,而此段中女性角色凌清婉拥有绝对话语权,甚至将丈夫逐出权力中心,展现了性别角色的颠覆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