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一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活细节,展现了主角在一段复杂感情关系中的内心挣扎与痛苦。谢挽清的骄傲、自尊与过往阴影成为她与主角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而主角则以一种近乎卑微的方式试图守护这段感情。两人之间的隔阂不仅体现在空间距离上(如“又大又宽的一条空隙”),更体现在心理层面的信任缺失与情感疏离。
文中通过“书房”这一象征性空间,暗示了谢挽清隐藏的秘密,也映射出主角内心的猜疑与不安。整章情绪压抑却真实,揭示了爱情中“付出”与“理解”的边界问题:是否一味地退让就能换来对方的理解?还是说,过度的自我牺牲反而会让人失去自我?
剧情解析
本章围绕“信任危机”与“情感断裂”两个核心展开:
开篇点明谢挽清的骄傲与主角的妥协,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中段通过“书房藏物”的细节制造悬念,引发主角内心的怀疑与不安;
结尾处谢挽清主动辞职并提及“新子元实验室”,彻底揭开了她心中的秘密,也意味着两人关系即将面临崩溃;
整体节奏缓慢却步步紧逼,层层递进地展现出一段感情从“维系”走向“破裂”的全过程。
精彩节选
我一直都知道 谢挽清 骄傲。
当年她虽然承认了我们的恋爱关系,但在我给她花钱时,她眼里的排斥和厌恶是藏也藏不住的。
对于这点,我能理解。
毕竟如果没有剽窃事件的话,她身为A大化学系的天才少女,该拥有更好的未来。
凌司鸿 谢挽清谢挽清凌司鸿小说章节分享">
所以为了维护她的自尊心,我买下了这座实验室,招人管理,再让他们招募了谢挽清。
而我隐退幕后,小心翼翼地不让她发现。
我还记得谢挽清收到面试通知的那天有多高兴。
我以为我们的关系会从此变得越来越好。
可一纸请柬,就轻易打碎了我坚持保护的、脆弱的表面。
我垂眼将创可贴贴好,抬起眼,谢挽清也走出了洗衣房。
她不作停留,径直就朝书房走去。
我看了眼时间,已经十一点半,超过了她平常睡觉的时间。
便问了句:“你不睡吗?明天不去实验室了?”
谢挽清脚步微停,手搭在门把手上没动:“我要查点资料,你先睡吧,不用等我。”
说完便推门走了进去。
我没再多问,放好医药箱后走回卧室。
经过书房的时候,我随眼一瞥,透过门缝瞥到谢挽清把什么放在了抽屉里。
我从来不进她的书房,那里的确是个藏东西的绝佳地点。
我背对着门口在床上躺下,忍不住去想,谢挽清还在书房藏了什么。
有她和苏鸣州的合照吗?有他们的定情信物吗?
那些她声称要忙工作而留在书房里的时候,她会拿着苏鸣州的照片,一遍遍思念他们无疾而终的感情吗?
我闭上眼睛想要睡过去,可始终心乱如麻,没有睡意。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谢挽清回来了。
她关了灯后躺在我身边,直到听见她均匀的呼吸,我才转过头看去——
只见我们之间,留出了又大又宽的一条空隙。
我眼睫颤了颤,无声地转了回来。
……
次日,谢挽清很早就起床去上班了。
我在家里的公司上班,没要紧的事就可以不去。
想到谢挽清得知自己被开除的消息后很快就会回来,我便留在家里等她,想看看她是什么反应。
不料一个上午过去,谢挽清也没回来。
我感到奇怪,拿出手机正想问,实验室负责人的电话却先打了过来。
“凌先生,谢挽清早上来了之后,我还没来得及提开除的事,她就先跟我提了离职,然后利索的办好手续离开了。”
谢挽清先提了离职?
为什么?
我挂断电话,直觉这件事可能和苏鸣州有关。
我看向那扇关着的书房门,有那么一刻真的很想走进去看看。
但最后还是收回目光,忍了下来。
晚上六点半,谢挽清才回来。
这是她正常下班到家的时间,而通常这时我都会把晚餐准备好。
但今天,餐桌上空空如也。
谢挽清注意到了,停在门口微微皱了下眉。
我在她开口之前淡淡道:“我没胃口就没做,你要是饿了就点外卖吧。”
谢挽清没说话,我便准备回卧室。
刚起身,没想到她竟主动提起:“我今天辞了工作。”
“新子元实验室邀请了我,那里更适合我……可能会比之前更忙,你以后不用准备我的饭了,我会在实验室的食堂解决。”
我停住脚步,呼吸微微一窒。
新子元实验室,苏鸣州回国之后,就在那所实验室。
人物分析
谢挽清:
性格特征:骄傲、理性、独立,但内心深处藏着自卑与创伤(剽窃事件)。她拒绝接受男友的物质帮助,体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但也暗示了她始终将自己视为“失败者”。
行为动机:她的离职并非完全出于冲动,而是为了靠近苏鸣州,这说明她仍未放下过去的感情,也反映出她在现任关系中的不投入与逃避。
主角(未具名):
性格特征:隐忍、体贴、敏感且充满牺牲精神。他对谢挽清的感情深沉却不被回应,是一种典型的“单向付出型”人格。
行为动机:买下实验室只为让她安心工作,甚至不愿打扰她的书房隐私——这些都说明他想维持这段感情的决心,但他越克制,就越显得无力与孤独。
章节评论
评论一:这一章的情感张力非常强,作者用极其细微的生活片段(如创可贴、晚餐、空隙)来传达人物内心的裂痕,极具感染力。尤其是结尾提到“新子元实验室”,直接点破了前文所有的猜测与不安,令人唏嘘。
评论二:主角对谢挽清的爱已经超越了占有,变成了一种近乎执念的守护。他明知谢挽清心中有别人,却依然选择默默支持,这种“深情到近乎自毁”的设定极具悲剧色彩,也让读者对他的命运产生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