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顾长胥和周南笙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曾经的周南笙是那个帮助顾长胥、给予他温暖的人,而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冷漠无情的上司。这种转变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以及权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文章还通过回忆部分展示了童年时期的创伤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发展。
剧情解析
文章主要围绕顾长胥与周南笙之间的矛盾展开。周南笙要求顾长胥向穆淮道歉或者接受惩罚,而顾长胥则因过去的经历对“罚站”充满抗拒。这一冲突将两人关系推向高潮,并暴露出他们之间早已存在的裂痕。此外,通过回忆片段,我们了解到顾长胥童年的创伤以及周南笙对他曾经的帮助,这些背景信息为当前的剧情增添了更多层次感。
精彩节选
“ 顾长胥 若是再这么无理取闹,万一惹怒周总一脚踹了他,到时侯可有他后悔的!”
见顾长胥沉默站着没有道歉的意思, 周南笙 顿觉颜面无光,嗓音渐冷:“长胥,我再说一遍,给穆淮道歉!”
“或者,你站在卫生所门口罚站三小时,你自己选!”
顾长胥难以置信的看着她,心痛到无法呼吸。
他小时候开窍晚,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年级倒数第一,被班主任罚站。
为此,他受尽了同学们的嘲笑和戏弄,
他们往他身上砸雪球,扔烂菜叶,讽刺的笑声在空中回荡:
““傻大个的语文这次考了28分真是笑死我了,我考试闭着眼睛蒙选择题,都比他考的高哎,笨猪!””
“嗨, “你指望一个没妈的孩子语文成绩能有多好?能考28分已经是顾家祖坟冒青烟了呢!””
“顾长胥虽然长得帅,可他学习太差了,我一想到跟他是同班同学就觉得好恶心,好丢脸!”
同学们的嘲笑,让他窘迫又难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那晚他跪在母亲的墓前呆了很久,任凭哥哥怎么劝说都不肯再去学校,最后辍学成了一个文盲。
直到他15岁那年遇见了周南笙。
她从来不像别人一样嘲讽他是个文盲糙汉,
而是耐心的教他写汉字、学古诗。
每次他做对阅读理解题,周南笙都会眉眼弯弯,奖励他一颗大白兔奶糖。
她狠狠惩罚那些敢嘲笑顾长胥的孩子们,呵斥他们每天在村里罚站,吓得孩子们见了她就跑,再也不敢讥讽顾长胥。
月夜下,她望着他语气认真:“长胥,在我心里,你是勤劳又朴实的男子汉,是贫瘠土壤傲然生长的白杨,我从不觉得你语文不好是缺陷,反而特别钦佩你坚韧不拔的性子,你靠着勤奋的双手率先在村里建起了砖瓦房,很了不起。”
顾长胥被她的表白深深打动,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
可如今,周南笙却为了情人,逼他做最难堪的事!
“周总,你先生不肯道歉就算了,我受点委屈也没什么。”
穆淮神色黯然:“我这就回办公室写辞职申请。”
“不许去!”周南笙拽住他的衣角,看向顾长胥的眼神越来越冷:“ “你今天不站够3小时,明天休想参加你哥的葬礼!””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顾长胥,
为了哥哥,他强忍心痛道:“好。”
寒冬腊月的冷风如刀子一样刮在顾长胥脸上,围观群众的嘲笑声不绝于耳,都不如他此时的心寒百倍。
曾经爱他的周南笙,早就已经死了。
如今活下来的人是呼风唤雨的周总,一个强势霸道不允许任何人驳她面子的女暴君。
哪怕他做完阑尾炎手术刚出院,都不能让周南笙放弃对他的惩罚。
人物分析
顾长胥:他是一个经历过苦难但依然坚韧不拔的人。尽管小时候因为学习不好受到嘲笑,但他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然而,面对周南笙的态度转变,他显得无助且失望,这体现了他对这段感情的执着与无奈。
周南笙:她曾经是那个善良、有耐心的老师,愿意帮助顾长胥成长。但现在,她却成为了冷酷无情的上司,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不惜伤害他人。她的变化反映了权力对人的腐蚀作用。
章节评论
评论一:这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令人揪心的爱情悲剧,从曾经的甜蜜到如今的冷漠,作者成功地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的巨大反差,让人不禁为顾长胥感到惋惜。
评论二:故事中关于童年阴影的描写极具感染力,尤其是顾长胥被罚站时遭受同学欺凌的情节,不仅增加了情节的张力,也让读者更加理解他内心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