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段章节主要围绕王鹤轩与赵嫣之间的矛盾展开,揭示了家庭内部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利益冲突。赵嫣将家庭资源倾斜给周明父子,而王鹤轩则感到被忽视、背叛和不公。这种情感冲突不仅体现了夫妻之间的信任危机,还反映了社会中关于“感恩”与“责任”的价值观碰撞。王鹤轩对周明父子的敌意,表面上是因为物质上的侵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妻子情感转移的愤怒和无力感。
剧情解析
本章的核心剧情集中在王鹤轩与赵嫣之间的争执上,围绕“剩饭心意”“红糖鸡蛋”等具体事件展开。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两人之间积怨爆发的导火索。赵嫣不断将家庭资源转移到周明父子身上,而王鹤轩则试图维护自己和孩子的权益,双方的分歧逐步升级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此外,医院这一场景的选择也为故事增添了一种压抑的氛围,强化了人物情绪的表现力。
精彩节选
周建业叹气:“阿轩,咱俩兄弟这么多年,你就别跟我客气了。”
他前脚走, 赵嫣 后脚来了,还拎着点排骨冬瓜汤。
说是汤,就是汤,排骨跟冬瓜都被捞得干干净净。
““这是你们一家三口吃剩的,给我儿子拿来了?”” 王鹤轩 满目讥讽。
赵嫣受不了他这语气:“你说话能不能别这么难听?这也是我跟阿明的一片心意,秋秋现在不适合吃肉,就得吃清淡的。”
她坐在病床边,还想盛出汤,喂秋秋。
王鹤轩抢过饭盒,直接扔了。
“ “拿着剩饭也能当心意了?你的心意我跟儿子受不起,还是留给你的姘头和他儿子吧!””
汤水溅了赵嫣一身。
她起身恼怒道:“王鹤轩,我以前帮那么多人,你也没说什么。你到底为什么非要跟阿明他们过不去?”
王鹤轩咬牙切齿道:“ “因为那些大哥跟孩子懂感恩、知羞耻。不像周明这对父子,吸血虫,抢了我的妻子,连吃饭钱都不给留!””
赵嫣:“你不该这么说阿明,他为了陪我过生日,他老公才被糟蹋自杀,这是我欠他的。”
“你欠他,你就自己还,干什么非要拉我一起?我不欠你的!”
“王鹤轩,你怎么就这么不可理喻?我们夫妻一体,你——”
赵嫣脸色铁青。
王鹤轩不想再听那些让他耳朵起茧的话,去办出院手续。
再住段时间院更好。
可是,该续费了,他没钱。
就算靠周建业面子,也没办法再打欠条。
王鹤轩心事重重办完出院手续,谁知回病房时,赵嫣把红糖跟鸡蛋拿走了。
他愤怒冲去隔壁病房:“东西还我!”
团团嘴里还吃着红糖,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叔、叔叔好可怕。”
周明抱着他,责怪道:“姐夫,你吓到我儿子了。”
闻言,赵嫣眉心微蹙,直接把王鹤轩推了出去。
“王鹤轩,你别闹了行不行?”
他闹?
他只是来索要自己的东西而已,这也叫闹?
王鹤轩气疯了:“赵嫣,你把你跟我的工资跟津贴,全都贴补周明父子了,这还不够吗?为什么连建业拿给儿子补身子的东西,你也要抢?”
赵嫣不以为意道:“阿明团团想吃,我就拿过去了。一点红糖跟鸡蛋而已,后面我再给你买。”
你的中山装我送阿明了,以后再带你买。
你给儿子做的小泥人,我给团团了,改天我帮儿子重新做。
一包栗子而已,阿明喜欢就给他,我再给你买……
这些全都是她以往对他的许诺,可一样没做到过!
王鹤轩拳头紧攥:“你拿走我跟儿子那么多东西,哪样还了?”
没等赵嫣说话,周明走出来了。
“算了嫣嫣,你别为我跟姐夫吵了,鸡蛋和红糖我不吃了。我做人做事对得起天地,也不想占姐夫这点便宜。”
人物分析
王鹤轩
王鹤轩是一个极度重视家庭责任的男人,他对妻子和孩子的爱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也因为长期承受经济压力和社会偏见而变得敏感和暴躁。面对赵嫣的冷漠和偏向,他从最初的隐忍逐渐转变为公开对抗,显示出他内心深处的无助与挣扎。
赵嫣
赵嫣的形象较为复杂,她一方面表现出对周明父子的过度关心,另一方面又显得缺乏对自己家庭成员的基本尊重。她的行为可能源于一种道德优越感或内疚心理,但这种做法最终只会加剧家庭矛盾,甚至破坏原有的亲情纽带。
周明
周明在这段关系中扮演了一个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尽管他说自己不想占便宜,但从实际结果来看,他确实享受到了赵嫣提供的资源支持。这种微妙的立场使得他的形象既可怜又可恨。
章节评论
评论一:
这是一段充满张力的家庭戏码,展现了人性中的自私与妥协。赵嫣的行为虽然出于“感恩”,但却忽略了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导致家庭关系进一步恶化。而王鹤轩的愤怒并非毫无缘由,他的反应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试图通过强硬的态度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家庭利益。
评论二:
作者巧妙地利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每一句台词都蕴含着深刻的情绪。例如,“一点红糖跟鸡蛋而已”看似轻描淡写,却折射出赵嫣对王鹤轩感受的漠视;而王鹤轩反驳道“你拿走我跟儿子那么多东西,哪样还了?”则直戳问题核心,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压抑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