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拿死人的陪葬会有什么后果?小说精彩章节分享

偷拿死人的陪葬会有什么后果?
★★★★
每夜有情
言情 - 完结

章节小结

《装裹师》一文通过主人公张青的视角,揭示了传统习俗与现代道德冲突下的个体抉择与后果,探讨了贪婪、责任与超自然惩罚的主题。作者巧妙地将民俗文化中的“装裹”仪式与人性的阴暗面相结合,通过对张青面对家庭困境时的自私行为及其后果的描绘,反映了人在压力之下可能作出的错误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在内心深处产生挥之不去的恐惧与愧疚。

剧情解析

文章以张青替死者装裹并私自更改死者陪葬物的过程为主线,逐步构建了一个关于欺骗、内疚与超自然报复的故事框架。张青的行为看似是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危机的无奈之举,实则触发了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后果,暗示了违反传统习俗与道德规范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精彩节选

在我们村里,有一个特殊的职业,叫 装裹师

有的人说,不就是给死人整修面容和身体,穿好衣服还原生前样貌仪态的入殓师吗?

其实还有很大差别。

因为我们这装裹师只管穿衣,不管化妆。

给尸体穿衣,根据家属出的钱多少,而选择不同的服饰。

有的家属出钱很多,男死者穿古代王爷装,女死者穿古代皇后装。

有的家属没有太多钱,男死者便穿古代大户人家少爷装,女死者便穿大家闺秀小姐装。

我叫张青,男,二十二岁。

今年是我做装裹师的第一年。

村里的殡仪馆接了个活儿,叫我过去给死者穿寿衣。

这事应该是我和我师父一起去。

因为别人认的是我师父的口碑。

在人家眼里,我还没有出师,屁也不是。

奈何我师父是一个酒鬼,他前一天晚上喝得烂醉,今天起不来。

没办法,他躺床上便一个电话打给殡仪馆的管事,询问了死者的一些情况,一听问题不大,就让我独自去了。

临了还嘱咐我一句,有事夺命连环呼。

我心想,能有啥子事?

我都看了一年,学了一年,不就是按照家属的要求和价位,给人穿相应的衣服嘛。

于是我过去看。

没想到,这死者的死相把我吓了一跳。

死者是个男人,舌头拉出来老长,脸透着死灰的白,这一看就是上吊死的。

但他与别的上吊死者还有区别。

他一双眼睛睁着,双眼充血到整个眼白都是红色,仿佛浸泡在血里一般。

我赶紧道:“这种死法穿装裹,得加钱。”

我还告诉家属,这不是我坐地起价,而是老例儿。

因为人死时怨气的大小和其痛苦程度以及执念有关。

眼睛充血,一定是死前极其愤怒、痛苦。

这种人怨气大,穿的衣服内层都得镶金边才能压一压。

“我来之前听说家属想给死者穿皇帝装裹,这不行,这种死法的人,没有皇帝命,不管花多少钱,最高只能穿王爷装。”

死者的老娘哭泣的都要站不住,说一切听我的。

于是我从箱内预备的各种装裹里拿出一件清朝王爷装。

此装裹是头戴官帽,身着朝服,脚穿朝靴。

朝服通身蓝黑色,胸前五爪正龙图,内里用金丝线缝了一层。

他还要戴一品大臣的朝珠仿珠。

穿衣也要里子面子都有,规规整整。

周围铺盖“寿”字锦被六条。

因为他太年轻,又是自杀,所以按照老例儿,棺材里放这些是寓意他来生能大富大贵,寿元满满,六六大顺。

除这些外,家属只有一个特殊要求,那就是给死者手里放一个女人的金簪。

这个簪子必须是纯金的。

钱和图都是家属出,我负责按照模样打。

我出去找了村里的金店,就在这时,我娘来了电话,说我爹摔断了腿,在镇里的医院,急需一万块钱,让我赶紧送过去。

[偷拿死人的陪葬会有什么后果?]小说精彩节选推荐

我登时心惊。

又担心我爹,又想着钱。

我哪有钱?我给师父当学徒工,师父包吃住,前三年不给工钱只给点零花,出师之后才能拿相应的分成。

娘让我找师父借,说是从以后的工钱里扣。

我着急地说好,可是刚要给师父打电话,我迟疑了。

那万把块钱对我来说可是非常多了。

找师父借钱,师父肯定能借,但一想到,我学徒期满后还得还钱,这心里就不是滋味儿。

于是我盯着手里厚厚的一叠钱,动了歪心思。

过去打老货有一种装富贵的打法,那就是金包银。

外面看上去和真金一模一样。

但其实是银簪子刷金漆,非常便宜。

于是我恶从胆边生。

我攥紧了手里的一叠钱,转头给金店老板说,“您给我来一个金包银的簪子,这是样图。”

下午抽空,我就把钱给我娘送去了。

晚上回到殡仪馆,我拿着打好的金簪对家属说。

后面就是我处理,这个外人不能看。

家属看了金簪,我也没让他们掂,谎称纯金的软,万一被捏变形,到时候死者不愿意。

等家属都出去,我才松了口气。

将金簪塞进死者的手里。

入夜,我守着冰棺打瞌睡,时不时地起来调温度。

迷迷糊糊间,我走过去发现金簪是在尸体的手边,而不是在尸体的手里。

难道是我没放好?

我又赶紧开了冰棺,重新放。

只是一个转身的功夫,那金簪又在他手边。

死尸……还能会动不成?

我重新再放,这次死死地盯着尸体的手。

没动……估计是我太紧张,想多了。

推盖的瞬间,冰棺里的男人睁了眼,我吓得大叫。

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才发现原来我是在做梦。

我赶紧窜过去看冰棺里的死尸,金簪在他手里握着,果真是我拿了人家的钱心虚……

我告诉自己不能心虚,顺便给他磕头,以求心理安慰。

“大哥,你有钱有寿又有福,别在意一个金簪了,我这是有急用,您不差这点,我谢谢您了。”

这之后,装裹师的工作完成。

我带着侥幸心理回家。

此时是黎明前那一刻,天最黑的时候。

爸妈都不在,我回家倒头就睡。

然而我迷迷糊糊间听到有人敲门。

我嘀咕了一声,“门没锁,进来。”

村里都是小平房,小院子,夏天一般就关院子外面的大门,屋里的门是敞开的,为了凉块。

我坐起身揉着眼,看我屋门口那有个人。

但是他全身都是模糊的,我看不真切。

我问:“谁啊?”

那人没说话,我又问:“干啥子的?!”

我语气重了点。

那人稍微动了一下,只露出一双鞋,全身还是让我看不清。

但我整个人都不困了。

因为那是双朝靴。

我吞了口唾沫。

自打当装裹师一年来,给人穿装裹都是少爷小姐服,这朝靴就是昨儿个第一次。

这时候远远的传来两声呼喊。

声音特别远。

“青子,青子!”

我的意识被渐渐拉回,睁眼天已大亮,我赶紧用胳膊挡眼。

眼前的是师父。

“青子,我来拿昨天穿装裹的钱。”

我慌忙坐起来,又是做梦?

一琢磨,我起身往门口那走去,啥也没有。

但我整个人都透着疲惫,仿佛没睡过一样。

“青子,你咋魂不守舍的?”

我舔了下嘴唇,说没有。

师父一边数着钱一边道:“你该不会是做了亏心事吧?”

我这心里“咯噔”一下。

随即师父笑笑,一边说开玩笑的,一边问我家属有什么要求。

我如实回。

“啊……说要给死者手里塞一根金簪,我都处理好了。”

师父点头,“纯金的?”

“……纯金的。”

说到这的时候,我感觉我全身都在发冷。

我问师父,塞金簪这种事,假如塞错了,会怎样?

我没说我自己,就说看新闻,有那种金店给别人打东西做假,这要是家属不知道搞错了……

师父当即就表示,死人的钱不能拿。

借都不能借。

“死人获得的陪葬以及用的骨灰盒或者棺材,那都带着一种交换条件。”

我立即问:“什么条件?”

他抽了口烟。

“青子,你想想咱们给人穿装裹,家属都是什么意思?希望他来生能富贵,希望他能过上好日子,如果是恨之入骨的人,哪还有咱们装裹师的事?直接下葬火化不就得了。”

师父说,这种“好”是因为他死了,是因为他这辈子过得有遗憾,所以别人才希望他下辈子怎样。

说白了,人家用“死”换的装裹和陪葬。

人去偷去借,拿什么还,也死一次?

“没得还,所以青子,可不能学那个,那种事轻则有血光之灾,重则影响子孙后代。”

我听完已经手脚冰凉。

师父走后,我想都没想就冲回殡仪馆。

管事的大哥看到我,莫名其妙。

“青子,怎么又回来了?”

“我想再看看那死者……”

“尸体已经拉走,这会儿都被火化了。”

我当时就蹲在地上。

“哎呀!”

来来回回又到傍晚,我走在回村的路上,想今晚那人是不是还得找我?

而且黎明那时候他还没被火化,应该是吓唬我把簪子放回去。

这会儿火化,他在地底下定是知道我没有照办,今晚来索命怎么办?

我思来想去,还是要把事告诉师父。

希望师父能救我。

走着走着……我颇感疲惫,想着平时这条小路也没有这么长。

结果抬头发现,我竟然又处于小树林的入口处。

人物分析

张青:一位年轻且经验不足的装裹师,面对生活压力时,虽有职业道德底线,但最终因一时贪念做出了违背良心的选择。他的形象展现了人性中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家庭的责任感,也有面对诱惑时的软弱。

章节评论

情节设计巧妙:本文通过张青替死者装裹过程中发生的意外转折,巧妙地设置了悬念,特别是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让人难以分辨,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

道德与超自然元素的融合:作者不仅展示了传统职业“装裹师”的独特风貌,还将道德判断与超自然现象紧密结合,为故事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同时也深刻探讨了善恶有报的传统观念。

偷拿死人的陪葬会有什么后果?
★★★★
每夜有情
言情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