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阮慕白的视角,揭示了他与裴青竹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阮慕白在过去的六年里一直默默付出,任劳任怨,但随着裴青竹的回国,他的内心世界再次被搅乱。文章中的车祸场景不仅是对身体上的创伤描写,更是象征着他内心的崩溃和绝望。阮慕白的无助和孤独感在这段文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当他试图联系儿子却屡遭拒绝时,这种情感达到了顶点。
剧情解析
这一章节主要围绕阮慕白的车祸展开,通过这个突发事件,揭示了他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车祸的发生不仅是对阮慕白身体上的打击,更是对他心理上的沉重打击。他在医院醒来后,试图联系儿子和前妻,但都遭到了拒绝,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与此同时,护士们的对话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关于裴青竹和裴总关系的背景信息,解释了为何阮慕白会感到如此失落和迷茫。
精彩节选
整整六年,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可近日 裴青竹 回国后,他那些封存起来的爱意立即死灰复燃,就连他们的儿子也因为经常被带着往裴青竹那跑,对裴青竹生出了好感,开始讨厌起他这个亲生父亲。
原来,那抹 白月光 ,她从未提起,也从来没忘记。
好在以后,这些就都和他没有关系了。
裴家只绑定他六年,如今孩子也已经生完。
他终于,可以离开了。
蔓延的思绪被收回,他的视线也开始转回车内,下一秒,却见一辆失控的卡车朝这边开来。
紧接着几声撞击声响起。
“嘭”!
失重感传来的瞬间,额头撞上坚硬的车座,剧痛侵袭了他的意识,
阮慕白 眼前一黑,彻底昏了过去。
再醒来时,纯白的天花板和刺鼻的消毒水味提醒着他现在身在何处,来查房的护士见他醒来,询问了他的一些基本信息,才感叹了一句。
“你运气真好,只有点轻微脑震荡,滨海路的那起连环追尾的事故送过来十几名患者,就只剩下了你一个幸存者。”
护士又检查了下他的情况,松了口气,“没什么大问题了,联系你的家人过来签个字,签完字就能走了。”
他艰难的坐起身,整个人还未从大难未死的恐惧中回过神来。
好半会才点了点头,坐起身拿过自己的手机,拨出了 裴溪 的号码。
嘟嘟的声音不断响起,那边始终没有接,最后或许是厌烦了,更是直接挂断了电话。
一通,两通,三通……
阮慕白打了十几通电话,那边却一次都没有接。
他垂下眸子,点开了另一个号码,是儿子裴之临的,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电话一次又一次被挂断,终于,屏幕上弹出了一条信息,
【你能不能别烦我了,我有重要的事要忙,对了,你在家熬一些鸡汤。】
不耐烦的语气,颐指气使的态度,若是不说,谁又能看出来发消息的人是他日夜照顾的儿子呢?
病房外,有护士从走廊经过,议论的声音也随之传了进来,
“裴总对老公也太好了吧,只是被热水烫了一小点,再晚点伤口都要愈合了,居然还包了一层楼,那个小少爷也是,又乖又听话,还忙前忙后的。”
“你弄错了,那可不是裴总的丈夫,而是裴总的养兄裴青竹。”
听她这么说,另一个护士连忙反驳,说着,又刻意压低了声音,“不过你刚来南城不知道,裴总好像喜欢这个哥哥,之前为了能和他在一起不惜放弃继承权,闹得沸沸扬扬的,还是后来裴先生被送出国,她才嫁了现在的先生。”
此刻,阮慕白终于明白,他们两母子都在忙些什么了。
人物分析
阮慕白:他是一个典型的牺牲者形象,为了家庭和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边缘化。他对裴青竹的感情从未消失,这使得他在面对现实时更加痛苦。车祸不仅是对他身体的伤害,更是对他心灵的一次重创。
裴青竹: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这一章节中,但他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是阮慕白心中的“白月光”,也是引发一切矛盾的核心人物。裴青竹的存在让阮慕白感到不安和失落,同时也激起了他对过去感情的回忆。
裴之临(儿子):作为阮慕白的儿子,他在这一章节中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的态度,甚至对父亲发出颐指气使的指令。这种态度反映了他与父亲之间日益疏远的关系,也暗示了家庭内部的紧张气氛。
章节评论
评论一:这一章节通过对阮慕白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压抑、绝望的氛围。车祸的发生不仅是一个突发事件,更是阮慕白内心世界的映射,象征着他与家庭关系的破裂。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阮慕白的无助和痛苦。
评论二:护士们的对话为故事增添了更多背景信息,揭示了裴青竹与裴总的复杂关系,同时也暗示了阮慕白在这个家庭中的边缘地位。这种侧面描写使故事更加立体,也让读者对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