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复杂而痛苦的家庭纠葛,反映了人性的脆弱和社会道德的双重标准。故事中的“我”为了救女儿,不得不面对被背叛和侮辱的现实,而周巧英则利用社会舆论来掩盖自己的不当行为。整个场景充满了紧张、悲伤和无奈,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无助与困境。
丈夫在油田基地工作,行踪隐秘,身份成谜。我下乡当知青时嫁给他,生下女儿后他只回来过两次。他父母早早去世,我深知他为国奉献的伟大可贵,独自把女儿带大。直到女儿意外撞到头部,县医院表示无能为力。我猛地想起丈夫所在部队的油田基地医院,带着女儿千里奔赴。谁能料到。这次经历,将我和女儿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