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家庭的日常互动,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又接地气的故事。从地府派使者来抓人到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作者巧妙地将超自然元素与普通家庭生活融合在一起。故事中不仅有对命运和生死的探讨,还有对家庭关系、代际矛盾以及人性复杂性的细腻刻画。例如,刘臣提到“地府那边是要让她成了实病再走”,暗示了主角可能面临的悲剧命运,但同时父母的关心和保护欲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人情味。
剧情解析
本章主要围绕主角的健康问题展开,同时穿插了许多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首先,通过刘臣的话揭示了主角可能被地府盯上的事实,这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调;接着,主角因摔倒导致中枢神经受损,进一步加剧了危机感。然而,在这些紧张情节之外,家庭内部的日常生活场景则显得轻松愉快,如母亲炖咖喱土豆、姥爷嗑瓜子聊天等桥段。最终,父亲悄悄与母亲商量某件事情,预示着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大的转折发生。
精彩节选
“咋了?”我爸当即恭敬的赔笑问。
“按理说啊,” 刘臣 顿了顿,细细琢磨着,“ 姜龙 起大运那天, 地府 那边入册了就会派人来拿,怎么当时没带走?搞得她阴气入体,到处见鬼。”
刘臣话音落下,我和我爸都想起来,我发烧那天,晚上放学在路上看到的‘麻杆’,那个男人一身黑色的衣服,逼格特别高,但是没和我说话,就消失了。
“要是刘臣说的对,那个男人肯定是地府派来抓我的。”
“哎呀……这个事。”我爸嘶了一声,眼里亮了亮,开始幻想,“难道是他们想放过我闺女?”
“你做梦吧。”刘臣哼笑了一声,“想的还挺美的。”
刘臣躺在病床上,分析着叨咕了一句:“她肯定活不了,见鬼的事还得发生,地府那边是要让她成了实病再走。”
病房里静了一阵,病房门打开,我妈脖子上捆着固定石膏,步伐带着凶恶之气,瞪着眼睛走进来,劈头盖脸骂我爸:“姜大海,孩子醒了你怎么不告诉我?我让你打电话告诉我,你怎么不告诉我?你想咋的?”
“我还能想咋的?”我爸缩了缩脖子,脸上堆笑,“这不是和刘先生聊得太投机了么?一时半会就忘了给你打电话了。”
“唠啥了?”我妈扫了刘臣一眼,脸上有点难受,“人家刘先生病着,你就不能少说几句话?”
我妈对刘臣这态度,转变的超级快。
“没唠啥,就说说,咱闺女这个事不好办,但也能办,”我爸撒谎安慰我妈,“路有千万条,闺女现在没事,以后也没事。”
我妈瞪着眼珠子瞅我,还给我吓了一跳,琢磨她指不定怎么骂我。
但这次蹊跷了,我妈没骂我,还把我从病床上抱起来,用温柔的令我毛骨悚然的语气,“你二舅在日本寄回来的咖喱还有呢,你不是乐意吃么?回家妈给你炖点土豆。”
不光如此,我妈还在我脸上亲了一口,“妈大龙最坚强。”
“妈,你生我,是要我干啥的?”我一高兴,突然想起骑摩托的阿姨的话,在我妈怀里问了一句。
我妈闻言,凶叨叨瞧着我,“妈要你,少气妈几次!”
“哦。”我好像懂了什么。
我妈和我亲切完,把我撂在地上,扭头和刘臣说,“刘臣,以前我和你吵吵扒喊的,我和你道歉。我领孩子回家一趟,做好饭让姜大海给你送来,大夫说了,你得喝点粥。”
冯闯 姜龙」全文完结版阅读">
“啊啊啊行。”刘臣躺在床上哼唧着,“你这个人呐,其实挺好~就是吧……”
他话音还没落下,我突然摔在地上,我妈和我爸像惊弓之鸟,急忙去看我。
“爸妈,我腿好像不好使了。”我摸了摸自己腿,一点知觉都没有。
我爸和我妈吓得急忙抱起我,朝医生办公室去。
又是一堆检查,核磁共振,骨头拍片,结果是我昨晚摔了一跤,把中枢神经摔伤了,医生沉吟了一阵,“要中西结合治疗,针灸也扎上,药也吃上,实在不行,还得手术。”
我爸给我妈使了个眼色,我妈把我抱出医生办公室,我俩在外面听着,里面医生好像说:“摔坏的是中枢神经,你知道中枢神经在哪儿?”
“我不知道。”我爸说。
“是脑袋。”医生低声说,“目前反应在腿上,以后有可能……”
“咋滴?”我爸声音高了点。
“ “会造成认知障碍啊,反应迟钝啊,智障也有可能。””
“我看你像个智障!”我爸气的发飙,“你智障吧?你全家都智障!”
最近一段时间我爸都处于压抑中,这会儿火就都发在了医生身上,医生气的说:“你不知好歹么?孩子摔伤是父母责任。”
“对不起,是我刚才情绪不对。”我爸喊完那一嗓子,突然又道歉,“给您添麻烦了。”
从医生办公室出来,我爸我妈带着我去做了一会针灸,反正我也感觉不到疼,趴针灸室里看动画片,我妈有个MP4,是我二舅在日本寄回来的,里面下载一堆动画片。
但我妈不会下载新的,那些动画片我反反复复看,还能听懂点日语。
以前我妈就说,等我长大了,去日本留学去,日本可好了,生活特别好,吃得好穿得好,看病都不花钱。
看完两集动画片,针灸也结束了,我腿有了点知觉,但还是发麻。
我妈破天荒抱着我从医院下楼,上车时候我觉得这腿坏了也挺好,不用走路了。
路上我还问了问我爸妈,冯闯呢?我哥呢?
我妈大嗓门子告诉我,“你哥回他家待几天,过几天就回来了。”
我们刚到家,一个穿着打扮十分时髦的女人,一身花连衣裙,一头方便面卷发,盘在脑瓜顶,浑身喷着茉莉花香水,在我家客厅里嗑瓜子,旁边坐着个6岁小男孩。
没错,这就是我姥,今年才53,她长的年轻,要说40也有人信。
“春梅呀,大海呀,怎么才回来?”我姥嗑着瓜子,“我都和马大仙联系好了,一会下午就去看看。”
“艾玛,老舅!”我扑腾一下朝小男孩扑去,特别高兴。
“大龙,”我老舅也特别高兴,急忙把遥控器一扔,和我抱一起,一口乳牙上全是龋齿。
没错,那6岁小男孩,就是我老舅,我亲老舅。
要说起来,我姥这辈子特别传奇,年纪轻轻生我妈,第二年生我二舅,然后就不生了。
我姥爷死的早,她自己把我妈和我二舅养大,还供我二舅去留学。
前几年她去东南亚旅游,铁树开花第二春,回来又生的我老舅,我老舅还比我小两岁。不过,谁都不知道我老舅他爹是谁,也没人见过。
据我妈分析,应该是我庞爷,他是我姥初恋,我姥旅游就是跟庞爷他们老年团去的。
据我姥说,庞爷一辈子都惦记她,爱她爱得死去活来,为了她,一辈子都没娶媳妇。
但是庞爷去年死了,我姥连他葬礼都没参加。
就在家很是遗憾和惋惜的说了一句:“白瞎这人了。”
这不,这会儿我姥又开始感叹,“哎呀,老庞死白瞎了,他和马大仙关系最好,小时候穿一条裤衩长大的,不分你我,要是老庞活着,这事儿更好办。”
我妈没给我姥面子,怼了一句:“天王老子都没说这事儿好办,他说有个屁用。”
“哎?你这孩子。”我姥把瓜子皮子一吐,反驳我妈道,“你不能否认老庞是个好人,当年还是他给你和大海介绍的对象。”
“恩呢,”我妈点头,“给我找个杀猪的,还骗我说是动刀子的活,我以为外科大夫呢!”
“春梅~”我爸赔着笑,“我也不至于那么差。”
“妈,你这香水喷的,我鼻炎都快犯了,”我妈没搭理我爸,和我姥叨咕,“你都53了,不用喷了。”
“53咋了?”我姥白了我妈一眼,“女银呐,多大岁数都得妖挠妩媚。”
他们母女在一边唠嗑,我和我老舅躲墙角玩。
我老舅把他收藏了半年的皮卡丘卡送给我,我俩一高兴,到院外面玩去,还一起把邻居家的狗吓跑了。
我们俩仰天长笑,感觉自己把狗欺负了很厉害很有成就感。
中午我妈炖了咖喱土豆,我姥炒了干豆腐尖椒,我爸什么都没吃,开车给刘臣送饭去。
家里剩下我们四个吃饭,我老舅还得喂。
我妈他们家骂孩子可能是祖传的,我姥一急眼骂我老舅:“你能不能像个银似得自己吃?”
我老舅一着急,红头涨脑的,呲儿一下尿我姥一身!
我姥疯了:“小死鬼儿!不享呼磕碜!看把你小牛掐下去!”
午饭吃的吵吵闹闹,我瞅着我老舅就想笑,把我姥尿成淋浴了。
我妈大耳雷子抽我后脑勺上,“吃!”
这一巴掌完事儿,我腿又开始发麻,但很快又没事儿了。
等我爸拎着饭盒从医院回来,又把我妈叫厨房去,他们俩小声不知道嘀咕了啥。
人物分析
“我”(主角):
主角是一个天真的小女孩,虽然经历了发烧、摔伤等意外事件,但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比如在腿受伤后还觉得“不用走路挺好的”,这种童真与故事背景中的黑暗元素形成了鲜明对比。
父亲(姜大海):
父亲表面上看起来粗枝大叶,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十分关心女儿。面对医生关于认知障碍的警告时,他先是愤怒地发飙,然后又迅速道歉,显示出他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母亲(春梅):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强势女性角色,她爱孩子但表达方式有些特别。她既能因为没及时接到电话而大发雷霆,也能突然变得温柔体贴,甚至主动给孩子做饭并亲吻脸颊。她的多重性格使得这个角色更加立体。
姥爷(外祖母):
姥爷是个爱打扮、追求时髦的女人,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尽管年过半百,她仍然相信爱情,并且愿意尝试新事物。她的出现为整个家庭增添了不少欢乐气氛。
老舅:
老舅虽然是个六岁小男孩,但他的存在却显得格外独特。他比主角还小两岁,却已经是舅舅身份,这种反常设定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同时,他送皮卡丘卡给主角的情节也体现了两人之间纯真的友谊。
章节评论
评论一:
这是一篇极具张力的小说片段,既包含了神秘主义的色彩,又不失幽默感。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成功塑造了一群鲜活的角色。尤其是母亲这一形象,从一开始对女儿病情的焦虑,到后来用温柔语气安慰孩子,最后又因琐事大骂丈夫,展现了她作为母亲复杂的性格层次。
评论二:
文章中的对话设计非常精彩,无论是刘臣分析地府之事时的严肃,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调侃争吵,都显得真实而有趣。尤其是“你哥回他家待几天”这样的台词,看似随意却隐藏着更多未解之谜,为后续剧情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