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小结
文章讲述了主角夏雨18次逃婚的故事,她是一个不受传统束缚、性格独立的女子。在逃婚过程中,她与一位书生相遇,展现了她的机智与果断。夏雨的成长环境使她不同于寻常女子,她的行为举止常让人惊讶,而她的逃婚经历让她在京城名声大噪。在临阳城,她开始新的生活,并意外地被书院院长赏识,可能迎来人生的转折。
剧情解析
故事以夏雨逃婚为主线,展现了她如何在社会规范与个人意志之间挣扎,同时在临阳城的新生活中,她意外地被书院接纳,暗示着她可能走向知识与智慧的道路。
精彩节选
一、 逃婚
这是我第18次逃婚,我轻车熟路的做好伪装,从王府溜了出去。
我躲着我爹的暗卫,一路逃到了江边。
正好江边有一只船刚刚解开缆绳要离开,我不假思索,立刻向那只船冲去。
我淌了三四步水,愣是狼狈的爬上了船。
进到船舱,却见一书生装扮,模样俊秀的书生坐在里面,正一脸惊讶的看着我,
“姑,姑娘,你你你......”
我朝他摆摆手,
“公子,拼个船。”
说着,我不客气的坐到了另一边,鞋子被打湿透了,整只脚都泡在水里,十分不舒服。
我靠近舱门口坐着,然后脱下了鞋袜,拧了拧,顺手放到舱外晾晾。
那书生见状,立刻脸红转过头,眼观鼻鼻观心。
我瞅了瞅他,没有作声,思绪却一阵乱飞。
不是我不知道男女有别,但我真的在乎不起来。
我叫 夏雨 ,我爹是手握兵权,镇守北疆的北夏王,我有三个哥哥,又自小没了娘,我爹就我一个女儿,自然疼的和眼珠子似的,偏偏他又没有带女儿的经验,又舍不得把我交给别人,便索性将我带到了军营。
我自小在军营长大,虽说顶着个郡主的头衔,但是军营里可不讲这些,我时常跟着士兵们一起喝酒射箭骑马打猎练武摔跤,完全没有个女孩儿样。
直到我12岁那年,外婆来军营里看我,见我正和一群赤膊男人在泥地里摔跤,气得差点厥过去,把我爹臭骂了一顿。我爹这才惊觉把我养歪了,连夜把我打包送到了外婆那里。
外婆为了把我纠正过来,给我请了女先生,教养姑姑,还让我和表姐表妹们一起学习诗书礼仪,结果就是,我气走了七个先生,八个姑姑,还差点把表姐表妹们掰弯。
书院 ,左手英俊小书生,右手潇洒少年郎]小说精彩章节试读">
吓得舅妈们赶紧给表姐表妹们定了亲,关在闺房里绣嫁衣。
两年后,我及笄前夕,我爹派人来接我回家,表姐表妹们对我依依不舍,但我舅妈们却喜上眉梢,仿佛终于送走了我这个祸害,恨不得放两卦鞭炮庆祝。
其实两年的学习也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至少我知道怎么穿女装了。
看到我亭亭玉立的样子,爹和哥哥都难以置信,爹更是老泪纵横,正想说终于对得起我娘了,就见我一撩裙摆,大大剌剌的坐下,和以前一样直接着对着茶壶嘴喝水,气得他差点背过气去。
好巧不巧的,我及笄礼那天,突然来了个江湖术士,对我爹说,我要是17岁之前不嫁出去,这辈子就会孤独终老,凄惨一生。
对于我的事,我爹向来上心,本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开始给我物色亲事,这一年来,从宰相次子到将军独子,从尚书嫡子到太师门生,我爹给我定了一次又一次的亲,我也就逃了一次又一次的婚。
废话,我哪儿知道那些个公子哥是圆是扁啊。
于是乎,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成亲和逃婚中,我和我爹都在京城出了名,当然,这名不太好就是了。
正想到这儿,我突然感觉船身一顿,我回过神来,抬头看向舱门外,原来是到临阳了。
我将鞋袜拿起,没什么太阳,鞋袜自然是没干,但没办法,还得穿啊。
我正要将湿鞋袜往脚上套,却听一个声音传来,
“姑娘。”
我转头看着那书生,他正红脸看着我,我狐疑的问道,
“什么事?”
他轻声回道,
“湿鞋袜穿了对身体不好,姑娘不要再穿了。”
我拎着鞋袜,看了看光脚丫,不以为意道,
“湿就湿吧,总比不穿好啊。”
我不再理会他,准备穿鞋,一双男人的鞋子却递到我眼前,
“姑娘若是不嫌弃,可以先穿一下在下的,总比湿的好。”
我看着手边的鞋子,又看了看他的光脚,问道,
“你给了我你怎么办?”
书生回道,
“我家住的不远,况且我身为男子,身体强健,光脚也无事。”
我看了看他的瘦小身板想要推辞,却突然感觉到什么,我打开舱门往江面上看了看,只见远处驶过来一艘小船,虽然船上只有一个船夫,但我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我赶紧将书生的鞋子穿上,从耳朵上摘下一只耳环递给他,
“谢谢你的鞋子,这只耳环你收下,就当是我买下的。”
说着,我也不等他回话,跳下船,一溜烟的跑了。
二、
来到临阳城里,我先找到一家当铺,将手上的镯子给当了,在临阳城里买了一间小院,还买了两个丫鬟,雇了一个厨娘和门房。
逃婚第一要诀,绝对不能住客栈,那相当于往枪口上撞。
我换了男装,对外宣称是来临阳探亲的,每日窝在院子里也不出门,至少得躲几日避避风头。
只是,整日待在院子里实在无聊。
这天,我突然听到一阵朗朗的读书声,是从隔壁传来的,厨娘李婶说隔壁是间书院,学子们正在读书呢。
书院?
有点意思。
我搬来 ti zi ,爬到了墙上,此时那群学子应该是正在上箭术课,一群白白嫩嫩的书生手里拿着箭,仿佛像那么回事儿,只是这箭术,啧啧啧,不是我说,我八岁都射的比他们好。
正在我摇头晃脑时,一个没注意,一支箭就朝着我这里飞来,我躲闪不及,啪唧掉了下去,摔了个狗啃泥。
我吐掉嘴里的泥巴和草,正要站起来,却见我头顶上围着一圈脑袋,脑袋上的嘴巴还七嘴八舌的在说话,
“这是谁啊?”
“怎么从上面掉下来的?”
“要不要告诉夫子?”
......
靠,一群男人磨磨唧唧,倒是来一个人扶我一把啊。
我心内不爽,随即利落的站起来,正要离开,却听一苍老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
“年轻人,且慢。”
我停了脚步,转过头,看见一须发皆白的老人,我指了指我自己,
“你在叫我吗?”
老人笑呵呵的走近,一旁的书生都恭敬的低头行礼,叫着院长。
哦,原来这位老先生是院长啊。我这是到人家地盘了,是得听听人家怎么说。
我站在原地,对走近的老人礼貌的笑笑,老人问道,
“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吗?”
我看了看老人,看了看四周一脸好奇的书生,又瞥了瞥一旁的院墙,脑子里飞速旋转,定了定才开口,
“回先生,小生自幼喜欢读书,然家父乃是一镖师,认为读书无用,不准我读书,近日家父随镖队远行不在家,我听到这里的读书声,实在向往,这才爬上院墙偷听,未曾想不慎摔下,惊扰了大家,实在抱歉,我这就离开。”
说着我就要拱手告辞,老先生却再次叫住了我,
“小伙子,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我站定点点头,
“先生请问。”
老先生开口,
“你可知,何为兵?”
兵?这不是我自小接触的嘛,当即回道,
“孙子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故又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老先生点点头,又道,
“那何为仁?”
“仁者爱人,见其生不忍视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此其一也。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为二也。”
我恭敬的答完,老先生摸摸自己的胡须,点点头笑呵呵的道,
“甚好甚好,老夫看你颇有天分,既喜欢读书,不如就来这书院吧。”
“啊?老先生,这......不好吧?”
“无妨无妨,你若担心令尊为难,待令尊回来后,老夫亲自去为你游说。”
我正想怎么拒绝,一旁的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得院长看重是你的福气,快谢谢院长啊!”
“就是就是,以后就是同窗啦。”
人物分析
夏雨:勇敢、独立,不拘小节,她的成长背景塑造了她坚韧的性格和独特的世界观。
书生:温文尔雅,善良体贴,他的出现为故事带来新的冲突与和谐。
章节评论
夏雨的逃婚行为反映出她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传统束缚的反抗,她的形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
书生的出现与他对夏雨的关心,为故事增添了一丝温情,预示着可能的情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