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怒怼易中海觉醒神级系统]何雨柱林峰番外](https://image-cdn.iyykj.cn/2408/9f7a0d28229c045fa96c537e3621e55b.jpg)
作者: 千尘阿辉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1-08 13:54:03
状态: 完结
字数: 5.03万字
阅读人数: 4.72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林峰穿越《情满四合院》,成了院里最不起眼的闷葫芦。开局全院大会,易中海道德绑架:“小林,你工资高,得多帮衬秦淮茹!”林峰拍案而起:“我一大小伙子,你让我接济寡妇?易中海,你安的什么心!”怼翻道德天尊,觉醒神级系统!签到奖励技能拉满,粮肉堆满储物空间!反手截胡娄晓娥,烈属成分配资本家大小姐,天作之合!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1-08 13:54:03
【原文摘录】
林峰坐在小板凳上,心中忐忑。尽管他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却仍难以相信自己竟穿越了。更让他惊讶的是,他竟来到了《情满四合院》的世界。桌旁坐着的正是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位大爷。
人群中还有秦慧茹、何雨柱、许大茂等人,唯独不见贾张氏的身影。
林峰曾看过《情满四合院》这部剧。初看时并无特别感受,后来这部剧因争议而走红,甚至被戏称为"禽满四合院"。出于好奇,林峰重温了一遍,确实被剧中情节所震撼。
这部剧里几乎没有一个正面角色,价值观扭曲,许多年代细节也存在错误。比如秦淮茹进厂多年仍拿二十七块五的工资,被解释为工龄不足,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
自一九五五年第二次工资改革后,工人按技术等级分为八级,工资按地区类别核定,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一九八五年。直到第三次工资改革,才真正引入工龄工资的概念。
秦淮茹的工资问题实际源于她未能提升钳工技术等级。剧中将钳工车间误作车工车间,实则两者加工作业方式迥异。车工使用车床加工标准件,而钳工主要依靠手工在钳台上加工非标准件。
这也是八级钳工备受推崇的原因——他们擅长手工加工高精度零件。易中海作为八级钳工,在厂里地位崇高正源于此。
相比之下,车工更注重加工速度和成品率。原主工作五年仅达到三级车工水平,月薪四十二块五。由于四九城属一类地区,同等级工资反而低于其他地区。
易中海身为八级钳工,每月领九十九块五的薪资,这已是工厂在政策范围内能给出的最高待遇,毕竟一类地区工资不能突破百元上限。
若林峰未来也能达到八级车工的水准,同样能拿到每月九十九块五的薪酬。
林峰的父亲林山是一名军人,在东边战场牺牲, ** 被运送回国。母亲带着林峰生活,虽然属于烈属家庭,日子却过得十分艰难。一个女人在轧钢厂上班,还要独自抚养孩子,最终积劳成疾,于两年前病逝。
林峰家分到三间房,他住在中院正房,左右耳房也归他家所有。当初分配住房时,由于是军属,加上三代雇农的成分,因此获得三间房屋。正房面积约四五十平方米,呈长方形,两个耳房则各只有十几平。
何雨柱家同样是三代雇农,分得两间房,那时他父亲何大清还在。院里其他人家多数只分到一间房,成分基本上是贫农。
院里的住户并非多年老邻居,而是在轧钢厂公私合营后统一安排入住的,如今才算是相处日久的邻居。
—— 引自章节:第1章
“不是我找事,这是名声问题。我一个年轻小伙子,虽然只是三级车工,但工资也比你高。”林峰站起来,“一大爷轻飘飘一句让我照顾寡妇,这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我在乎的是名声。我是烈属,不能给家里那块牌子抹黑。”
众人这才明白,平时木讷的林峰今天话这么多,原来是这个原因。
易中海知道,自己不认错,林峰不会罢休,毕竟他看重这份荣誉。
“今天是我考虑不周,这事到此为止吧。谁愿意帮就帮一把。秦淮茹,这是大家捐的钱,你收好,谢谢大家。”易中海真是高手,认错轻描淡写,话题一转就过去了。
林峰也没再追究,他本来也只是借题发挥。
易中海今天有点奇怪,林峰打算回家好好想想。秦淮茹则一脸柔弱地对大家表示感谢。
何雨柱眼睛一直没离开秦淮茹:“秦姐,都是应该的……”
林峰听不下去,拿起板凳转身回家。
他家在中院正房,没几步就到了门口。房子古香古色,但维护得不好,漆面斑驳,门前窗下的游廊堆满杂物。
东耳房堆的是杂物,显然断舍离做得不够。西耳房是厨房,原主很少开火,基本在厂里吃。
母亲一直生病,没留下什么积蓄,但这几年原主每月存二十块,两年下来就是四百八。这么一想,易中海该有多少钱啊!
林峰把板凳放在游廊下,推门进屋,反手关上门。家具齐全,但都旧了,搬来时候就有,虽然不是什么老物件,但年纪肯定比林峰大。
说明:
语言风格和句式调整:采用更简洁、自然的口语化表达,对部分语序和句型做了重组,使整体更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人物对话和情节精简:删除原文中重复、啰嗦或不直接推动情节的内容,保留并精炼主要对话与情节转折,突出核心冲突。
结构和节奏优化:合并和简化部分叙述段落,使情节推进更紧凑,避免冗余,提升阅读流畅度。
如果您需要更口语幽默、更具冲突张力,或符合某一平台风格的,我可以继续为您优化。
他蹬掉鞋子往床上一躺,开始琢磨今天易中海的举动。剧里易中海让傻柱多帮贾家,可他自己呢?每次帮忙不过是送点棒子面,逢年过节凑一起吃顿饭。要知道,易中海可是贾东旭的师傅啊。
—— 引自章节:第2章
而且这院子第一任主人用的木料也实在,两三百年过去,依然结结实实。
林峰打算收拾一下房子。虽然今天才刚穿越过来,但刚才的全院大会提醒了他:该成家了。
许大茂去相亲,不知道对象是不是娄晓娥?林峰心里动了截胡的念头。
他现在不认识娄家人,但可以找媒婆介绍。他的条件,可比许大茂强多了。
想到就做。房子可以晚点收拾,先找媒婆要紧。
刚穿越来的林峰其实也有些茫然。虽然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但他仍带着后世的习惯,总觉得闲着难受,非得找点事做才踏实。
出门前,他翻出家里藏钱的地方,把现金和票证全收进系统空间——这样最保险。
盗圣还没出山,但贾张氏肯定已经记恨上他了。拒绝接济贾家,难保他们不会报复。
接着他走进西耳房,把存的粮食也收进空间。储物空间比冰箱还管用,能一直保鲜。
收拾妥当,门也不用锁,林峰径直出门,穿过前院往附近最有名的媒婆家走去。
而他不知道,西厢房里的易中海正透过窗子盯着他,眼神深沉,压着一股怒火。
贾东旭一走,易中海就像被人抽了 ** ——精心培养的养老倚仗就这么没了,他该怎么办?
贾东旭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妻子秦淮茹持家有道,将家务打理得妥妥帖帖,还为贾家添了一个男孩。
他们一家住在大院中院的南房,家里仅有一间屋。贾东旭既是易中海的徒弟,各方面条件也符合他的期待——只要答应为自己和妻子养老,将来所有积蓄和房子都会留给贾东旭,这不是最好的安排吗?
可如今一切成空,易中海心情沉重。这些天他反复思量,全院上下能接替贾东旭的,只有何雨柱与林峰两人。
他们都没有长辈,工作稳定、收入不错,而且都还没成家。
易中海盘算着,让他们帮衬秦淮茹,这样他们的名声会慢慢变差。这事甚至不用他亲自出手——有许大茂在呢。
许大茂和傻柱向来不对付,但凡能抹黑傻柱的事,他肯定冲在前头。至于林峰,许大茂或许不会主动提,但既然说了傻柱,林峰也逃不掉。
等两人名声受损,就只能娶易中海挑选的人。
易中海看中林峰和傻柱,不仅因为他们无父无母,更因他们心肠热、为人善良。林峰平时话不多,可邻里有事他总是默默出钱出力。本以为他好拿捏,谁知竟看走了眼。
也怪自己之前太心急,没把林峰摸透。那时他一心培养贾东旭作养老最佳人选,又有秦淮茹这样的好媳妇持家,自然没多关注林峰。
……
—— 引自章节:第3章
“我一想,我年纪也不小了,之前是没钱,这两年攒了点,也该成家了。”
“你看我这房子破成这样,怎么结婚啊?就打算先里外收拾一遍,再找个对象。”
傻柱一听,顿时愣了神。
说到底,他对男女之间的事根本不懂。何大清走后,何家就靠他撑着,可他哪懂这些?
对秦淮茹,他就是觉得她漂亮,心里偷偷喜欢,有机会接近自然高兴,但要他现在就娶个寡妇,他肯定不愿意。
别说爱情了,他连男女感情是啥都不明白。
林峰就是想让他有点想法。平时何雨水不在,傻柱自己邋里邋遢的,也从没想过收拾房子的事。
何雨柱其实赚得不少,除了工资还有外快,也就这一年大旱,外快少了些。以前肯定攒了不少钱,毕竟他平时在家吃饭不怎么花钱,就喝点酒,也不是什么好酒。
何雨柱这下心动了。林峰提到许大茂,他俩是死对头,从来谁也不服谁。现在许大茂要相亲,他何雨柱怎么能落后?
“你说得还真有道理!”何雨柱点点头,“你说我是不是也该收拾收拾?”
何家明转头看了看,说:“你爹走了之后,你们家就没收拾过吧?都快十年了。”
“再说你一个单身汉,平时也不打扫,你家啥样你自己不清楚吗?”
何雨柱脸色不太好看,但林峰说得没错。林峰之前要照顾母亲,又要上班,没时间没精力收拾,可他呢?
“你打算怎么收拾?”何雨柱赶紧转移了话题。
林峰指着屋顶说:“瞧这些瓦片,年头不短了,但大多还能用。不过得清理清理,积的灰可不轻。坏的要换,正好也查查房梁——这房子怕是得有两三百年了,该查查了。”
何雨柱点头:“有道理!”
“屋里肯定得收拾,娶了媳妇就不只是一张床的事儿了,得做隔断,卧室总得遮一下吧?”林峰接着说,“咱两家一样大,可以一块儿收拾。”
“我打算把大屋……”
“别光说,进屋里说!”何雨柱拉着林峰进了他家。
林峰倒不在意。原主和何雨柱没矛盾,院里也没人打他主意——家门口挂着“烈属”牌子,聋老太太可没有。原主之前没钱,钱都用来给母亲治病了。虽然治疗免费,但其他花销不少。原主刚参加工作,工资不高,要不是有烈属补助,根本撑不下去。母亲去世后,他车工等级涨了,主动提出不要补助,让给更需要的人,还因此受了军部和街道表彰。
他手里还有张自行车票,一直没用,也不会过期。
进屋后,林峰说:“不算四角,这房还有四根主柱。按柱子位置,可以把屋分成三部分。”
—— 引自章节:第4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