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顶替我?我让导师认清现实更新/连载更新

[想顶替我?我让导师认清现实]小说后续在线免费阅读

作者: 佚名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1-07 10:02:06

状态: 完结

字数: 10.70万字

阅读人数: 6.8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我为国宝级文物《秋山行旅图》耗费了整整一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最艰难的补全工序。就在我准备进行最后一步时,我的导师,也是修复中心的主任李月华,却收走了我的所有权限。“小沈,你辛苦了。接下来的收尾工作和成果发布,我来亲自跟进就好。你安心休个假吧。”她想独占这份能够让她在退休前再上一个台阶的泼天功劳。我没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

第三章2025-11-07 10:02:06

【原文摘录】

“小沈,你辛苦了。接下来的收尾工作和成果发布,我来亲自跟进就好。你安心休个假吧。”

她想独占这份能够让她在退休前再上一个台阶的泼天功劳。

我没有争辩,平静地交出了工作室钥匙。

因为我给她留了足够的时间去享受赞誉。

也为她,预留了一场无法收场的灾难。

1

周五下午,修复中心里那股持续了一年的紧张感终于消散。

我刚刚完成了《秋山行旅图》最后一块残缺部分的补全。

一年了,这幅支离破碎的国宝,终于在我的手里,重现了完整的样貌。

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我的导师,修复中心主任李月华,端着一杯热气腾的龙井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改良式旗袍,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贯温和慈祥的笑容。

“小沈,辛苦了。看你这满头大汗的。”

她将茶杯放到我手边,目光落在工作台上那幅已然完整的画卷上,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炽热。

“不辛苦,李老师。”

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由衷地感到喜悦,“总算是不负所托。接下来只要完成最后的‘固化封护’,就可以真正入库了。”

“固化封护”是我独创的一项技术。通过我研制的“蝉翼胶”,对新旧画体进行一次深层封护,能让补全的部分与原作的纤维结构完美融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天衣无缝。

李月华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柔和:“这一年,你几乎是吃住都在中心,太累了。接下来的收尾工作,就交给我吧。我已经帮你申请了年假,你好好休息一下,算是中心给你的奖励。”

我的心,猛地一沉。

我抬起头,迎上她那双看似温和,实则深不见底的眼睛。

“李老师,固化封护的技术流程……”

她笑着打断了我:“你的技术报告我早就看过了,写得很详细。你放心,我毕竟带了你这么多年,你那套东西,我心里有数。剩下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我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

她明年就要退休了。

这次《秋山行旅图》的修复项目,是她职业生涯最后的,也是最重的一块功勋章。

她想让这块功勋章,完完整整地刻上她一个人的名字。

从项目前期的历史考据,到中期的揭裱补缀,再到我主导的最核心的补全,所有人都知道,我才是那个真正让这幅画起死回生的人。

而现在,她要在最后一步,将我请出局。

只要由她来完成最后的收尾。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我将一本封面印着《宋代颜料考》的笔记,和我那些真正的核心资料分离开,不经意地留在了工作台的角落。

那里面,详细记录了“蝉翼胶”的成分配比和使用方法。

但唯独,缺少了关于“缓释剂”的配方。

那是与“蝉翼胶”伴生的关键。

我拿着我的东西,平静地走出工作室,走出修复中心。没有回头,也没有跟任何人告别。

李老师,我的恩师。

我把舞台留给你。

希望三天后,当镁光灯聚焦在你身上时,你的笑容,还能像今天一样从容。

我手机调成静音,窝在家里看了三天老电影。

我没有去关注任何关于修复中心的新闻,我知道,李月华一定会把这次的成果发布会办得风风光光。

她需要一场盛大的典礼,来为她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算着时间。

“蝉翼胶”的微缩反应,会在72小时后,达到一个临界点。

那是肉眼可见的、灾难性的临界点。

周一上午十点,是《秋山行旅图》修复成果的官方新闻发布会,全程直播。

我没有看直播,只是打开了微博,刷新着“云京市博物馆”的官方账号。

九点五十分,官博发布了一张高清照片。

照片里,李月华穿着一身庄重的深色套装,站在焕然一新的《秋山行旅图》前,仪态端方,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悦和自豪。

配文是:“历时一年,国宝重生!致敬以李月华主任为首的修复团队!”

后面罗列的团队名单里,我的名字,被放在了十几个人中的倒数第三位。一个毫不起眼的位置。

评论区里,一片赞美之声。

“李主任太伟大了!国之匠心!”

“这才是真正的学者风范,致敬!”

我看着那张照片,李月华的笑容,和周五那天如出一辙。

我关掉手机,开始不紧不慢地给自己煮一壶咖啡。

浓郁的香气,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十分钟后,我的手机,终于打破了这片宁静。

屏幕上,一个陌生的号码在执着地闪烁。我知道,那是发布会现场的紧急电话。

我没有接。

任由它震动到自动挂断,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紧接着,我所有社交软件的通知,开始像决堤的洪水一样,疯狂涌入。

微信里,一个临时组建的“紧急技术小组”群聊,正在以每秒几十条的速度刷新着信息。

实习生小林的声音带着哭腔,发了一段长达三十秒的语音,我点开,里面是语无伦次的惊呼和慌乱的背景音。

“沈老师!出事了!画……画裂开了!所有的补口都在开裂!李主任让你立刻过去!发布会已经停了!天啊,怎么办啊!”

另一位资深同事发了张照片进群。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秋山行旅图》毁了!李主任因为你,心脏病都快发作了!”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理直气壮的问责,仿佛我才是那个罪魁祸首。

我压下了心底翻涌的冷笑。

甚至还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慵懒和无辜。

“王主任,您在说什么?我正在休假,是李老师亲自批准的。什么画毁了?”

是啊,我一个正在休假的普通修复师,能闯什么祸?

电话那头的王建国被我噎了一下,他显然没想到我是这个反应。

背景音里,我能清晰地听到记者们的喧哗声,和工作人员试图控制场面的焦急喊话。

整个发布会现场,已然一团乱麻。

“你……”王建国气急败坏,却又找不到发作的理由,只能把手机塞给另一个人。

这一次,听筒里传来了李月华虚弱、苍老,又带着一丝颤抖的声音。

“小沈……是我。”

她的声音,再也没有了周五那天的从容和权威,只剩下无尽的疲惫与惊恐。

“你……你快回来,画出问题了,只有你……只有你最了解那个‘蝉翼胶’,你快回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的姿态放得很低,甚至带上了一丝哀求。

我沉默了片刻,给了她足够的空间去品味此刻的绝望。

然后,我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冷静,却字字诛心。

“李老师,我提交的《‘蝉翼胶’技术应用报告》,您应该已经看过了吧?”

“看……看了……”

“那您应该知道,”

我加重了语气,“报告的最后一页附录里,我用红色加粗字体明确标注了:‘蝉翼胶’在完成封护后,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配套的‘缓释剂’进行二次固化,以中和其活性分子,否则在光热催化下,会产生不可逆的物理性微缩。您……做了吗?”

电话那头,是死一般的寂静。

我甚至能想象到,李月华在听到“缓释剂”这三个字时,脸上血色褪尽的表情。

她根本不知道什么“缓释剂”。

因为我留给她的那本《宋代颜料考》笔记里,根本就没提过这三个字。

“你的报告里……没有提缓释剂……”

“是吗?”我故作惊讶地反问,“不可能啊。那是我整个技术体系里最关键的一环,我怎么会忘了写?会不会是您……看得太仓促,遗漏了?”

我将所有的责任,用一个轻飘飘的遗漏,推回了她的身上。

“你为了抢功,仓促上马,连最基本的技术报告都没看仔细,现在出了事,难道要怪我吗?”

电话里传来她急促的呼吸声,她已经无力辩驳。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想顶替我?我让导师认清现实
★★★★★
佚名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