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羽球系统拉满了]无弹窗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04ec77a247b6b5037aa968f77d67aefd.jpg)
作者: 烟水新雨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1-05 18:22:38
状态: 连载
字数: 10.92万字
阅读人数: 15.69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凌云穿越了,还绑定了【羽道争锋】系统。从此训练能加点,比赛能复盘,对手的弱点在他眼里一清二楚!【天才崛起,然后……禁赛了?】从市赛到世界赛,他靠一手暴力进攻横扫四方!可巅峰时伤病来袭,一次争议判罚,他惨遭禁赛一年,天才陨落。【禁赛期捡到个网前女神?】在地方队“苟着”的日子,他遇见了网前天赋点满的苏清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1-05 18:22:38
【原文摘录】
他倒抽一口冷气,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陌生而低矮的天花板,上面散布着几块形态奇葩、堪称抽象派艺术的水渍。身下是硬得硌人的木板床,稍微一动就发出“嘎吱嘎吱”的抗议,仿佛在提醒他这具身体的脆弱。
一股混合着汗味、廉价消毒水味和隐约霉味的空气,顽固地钻进他的鼻腔。
这不是他那间虽然堆满了手办和电竞设备,但至少温馨舒适的出租屋。
记忆如同两股失控的洪流,狠狠撞进他的脑海。
一股属于他自己——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个普通社畜,凌云。连续加班七十二小时后,他想去打场羽毛球放松一下,结果眼前一黑……再醒来,便是此地。
另一股记忆,则属于一个同样名叫凌云的十六岁少年。这里是华夏国,南都市体育学校。原主是羽毛球专业的一名垫底学员,天赋平平,性格内向懦弱,训练刻苦却收效甚微。昨天下午,他因加练过度导致低血糖晕厥,被抬回了这间双人宿舍。
穿越了?而且还是魂穿?!
巨大的荒谬感和恐慌感瞬间攫住了他。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骨节分明,掌心覆盖着一层薄茧,手臂肌肉线条初显,却透着一股长期营养不良般的瘦削。
这不是他那双因常年握鼠标而略显虚胖的手。
他挣扎着下床,脚步虚浮地走到房间里唯一一面几近剥落、照人像哈哈镜的破镜子前。
镜中映出一张陌生的少年脸庞。面色因之前的晕厥而苍白,五官还算清秀,但眉眼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郁和怯懦。
这就是他现在的身体。一个身处逆境,随时可能被淘汰的十六岁少年。
属于原主的记忆碎片愈发清晰:日复一日枯燥却看不到进步的训练;教练张建军恨铁不成钢的呵斥;同期学员,尤其是那个叫李锐的家伙,明里暗里的嘲讽和排挤;对队内天之骄子陈谨言那种混合着羡慕、嫉妒与无力感的复杂情绪……
以及,昨天训练结束后,张教练当着全队的面,那句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的话语,如同最终判决,在原主脑海中反复回响:
“凌云,市少年锦标赛的名额有限,队里资源也紧张。下周的选拔赛,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还是打不进前四……”教练顿了顿,目光扫过原主苍白的脸,“就自己主动点,写退队申请吧,体校不养闲人,也别再浪费你父母的血汗钱了。”
退队!
这两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原主灵魂都在颤抖,也间接导致了这次魂穿。
—— 引自章节:第1章
当凌云拖着仿佛灌了铅、每一步都感觉是在和地球引力拔河的身体,踉跄着挪出依旧闷热喧嚣的训练馆时,南都市体校已被暮色笼罩。食堂窗口那点暖黄的光,此刻在他眼里更像是指引“燃料补给站”的灯塔,而非什么温馨的象征。
回到306宿舍,同屋的孙鹏依旧保持着“床机一体”的姿势,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舞,只有屏幕上激烈团战的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听到门响,他眼皮都没抬,只是从鼻子里哼出一个模糊的音节,算是打过了招呼。凌云也无力回应,他现在连维持呼吸都觉得是个沉重的负担。
“咔哒。”
反手锁上门,背靠着冰凉得能瞬间唤醒痛觉神经的铁皮柜门,他再次不受控制地滑坐在地。这一次,疲惫感如同实体,从每一个张开的毛孔钻进来,沉甸甸地压在他身上。胸腔里火辣辣的,全身肌肉,从大腿到肩膀,都在进行着细微而持续的震颤,那股深入骨髓的酸软和疼痛,像是永不停歇的背景噪音,折磨着他的意识。
集中精神,用意念戳开系统光幕。
淡蓝色的界面浮现,数据依旧像一张挂满红灯笼的成绩单。唯一的亮点,是【身体素质评估】和【技术综合评级】后面,那个代表着“微弱提升中…”的、需要靠信念才能看清的绿色箭头。
【检测到宿主完成首次系统性纠正训练,累积有效训练时长:2小时41分钟。训练强度:中高。】
【奖励结算:能量点+5。】
【叮!恭喜宿主累计有效训练时长达到阈值,解锁新功能:【极限训练模式】(初级)!】
能量点!新功能!
凌云疲惫的精神猛地一振,像是干涸的土地嗅到了雨水的腥气。
【极限训练模式(初级)】:可消耗能量点,在系统辅助下进入深度、高效的专项训练状态。在此状态下:
· 体能消耗速度提升100%。
· 肌肉疲劳度与神经疲劳度累积速度提升80%。
· 技术动作纠正效率提升50%。
· 肌肉记忆形成与固化速度提升30%。
· 有较低概率(<5%)触发【顿悟】效果。
· 【警告】:此模式对宿主身体负荷极大,使用后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与高质量营养补充,否则极有可能导致肌肉撕裂、关节损伤等严重后果,甚至影响职业生涯。
效果诱人,代价更是触目惊心!
“查看能量点具体用途。”
光幕信息刷新:
【能量点可用于:】
开启极限训练模式(初级):10能量点/小时。
技能升级(需技能达到升级条件)。
系统商店兑换(需商店功能解锁)。
抽奖功能(未解锁)。
—— 引自章节:第2章
一股比昨天清晨更加猛烈、更加深刻的酸痛感,如同高压电流般瞬间窜遍全身,尤其是肩膀、腰腹和大腿,仿佛每一束肌肉纤维都在独立燃烧、哀嚎。这感觉,比单纯“被拆散重组”更甚,像是被拆散后,每个零件还被单独拿去用砂轮打磨了一遍,再强行塞回原位。
【系统状态提示:宿主身体处于深度修复期,肌肉微损伤修复中,乳酸代谢加速。建议进行低强度主动恢复,避免静卧,促进血液循环。】
系统的提示适时响起,带着一丝冷静的学术气息。
“低强度……主动恢复?”凌云龇牙咧嘴地想着,“我现在连翻身都觉得是高强度对抗训练……”
话虽如此,他知道系统是对的。躺平只会让肌肉更加僵硬,恢复得更慢。他必须动起来,哪怕像只树懒。
花费了比平时多三倍的时间,他才完成了从床上到地面的“着陆”。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同在雷区行走。当他终于扶着墙,以一种极其缓慢和古怪的姿势完成洗漱时,汗水已经再次浸湿了他的鬓角——纯粹是疼出来的。
晨练是别想了。他现在的状态,能顺利走到食堂就算胜利。
食堂里,早餐高峰期已过。他艰难地挪到窗口,打饭大婶看到他这副“半身不遂”的模样,吓了一跳:“哎呦,凌云,你这是……训练伤着了?要不要去医务室看看?”
“没……事,谢谢阿姨,就是……有点累。”凌云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他端着餐盘,找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依旧是四个馒头,一个鸡蛋,一碗粥,但今天他还额外要了一小碟花生米——听说补充点优质脂肪对恢复有好处。他吃得很慢,每一口咀嚼都牵动着面部和颈部的肌肉,带来一阵阵酸爽。
回到宿舍,孙鹏已经去训练了。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阳光透过窗户,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块。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躺回去了。他回忆着前世在网上看过的运动员恢复性训练视频,开始在地上极其缓慢地、幅度极小的拉伸。压腿,伸臂,转动脚踝和手腕……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清晰的痛感和肌肉的颤抖,但他坚持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进行低强度主动恢复运动,肌肉僵硬状态轻微缓解,血液循环促进中。】
系统的反馈让他稍感安心。
就在他像个耄耋老人般,扶着床沿尝试微深蹲时,宿舍门被敲响了。
“咚咚咚。”
声音不重,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
凌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时间点,会是谁?
—— 引自章节:第3章
他尝试着动了动胳膊,又抬了抬腿。
“咦?”
预想中那种如同被群殴后的剧痛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层次的酸胀,以及肌肉深处传来的、细微的“正在工作中”的信号。虽然依旧行动不便,但比起昨天那种“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已然是天壤之别。
【系统状态提示:宿主身体修复进展良好,肌肉微损伤修复度65%,乳酸代谢接近正常水平。身体适应性小幅提升。】
“科学训练,合理恢复……真香啊!”凌云躺在床上,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了一句。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和专业的恢复手段有多么重要。这比他之前那种“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的野路子,效率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他依旧花费了比正常状态下更多的时间完成起床、洗漱等一系列动作,但整个过程不再充满痛苦和挣扎,更像是一种缓慢而坚定的复苏。
晨练时间,他没有再去挑战五公里。而是按照张建军教练昨天的指示,在操场边找了块空地,进行低强度的动态拉伸和核心激活训练。动作缓慢而专注,感受着每一块肌肉在可控范围内的伸展与收缩。
【进行低强度动态恢复训练,肌肉柔韧性微幅提升,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得到锻炼。】
系统的反馈让他更加安心。
早餐时,他依旧保持着“燃料加注”的专注,但速度放缓了许多,细嚼慢咽,充分体会食物带来的能量补充。
上午的队内常规训练,气氛明显有些不同。
当凌云穿着那身依旧有些褪色,但洗得干干净净的红色训练服出现在训练馆时,他能感觉到不少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昨天被他击败李锐后残留的惊讶,或许还有一丝等着看他今天是否还能继续“神奇”表现的期待。
李锐和他那两个跟班站在一起,看到凌云进来,李锐冷哼了一声,故意扭过头去,但眼角余光还是忍不住扫了过来。他脸上的淤青倒是消了,但那份不爽和憋屈,显然还挂在脸上。
张建军教练照常安排了多球和分组战术练习。在集合讲话时,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在凌云身上多停留了几秒,没有多说什么,但那种无形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认可。
多球练习开始。凌云深吸一口气,没有急于发力,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昨天下午张教练强调的“发力链条”上。
抛球,蹬地,转髋,送肩,挥臂,击球!
—— 引自章节:第4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