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流民到万国一统免费阅读

安宁陈远[工业大明:从流民到万国一统]小说节选推荐

作者: 溺水的星辰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1-04 18:47:27

状态: 连载

字数: 11.76万字

阅读人数: 17.41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崇祯七年,凉州赤地千里,饿殍遍野。陈远之从啃食树皮的流民尸堆中爬出,身后是易子而食的人间地狱。他没有系统,没有先知,只有来自后世的灵魂和一颗不甘沦亡的心。利用杠杆原理夺取贪官粮车,用土法提炼精盐换取第一桶金,将化学知识变成战场上的硝烟与火焰。在高炉旁,他锻出的不仅是钢铁,更是文明的利剑;在讲习所里,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1-04 18:47:27

【原文摘录】

土地皲裂,张开无数张干渴的、绝望的嘴。枯死的蒿草在风中折断,发出细微的脆响,随即被卷起,混同着沙尘与灰烬,打在那一张张麻木的脸上。空气中弥漫的气味复杂得令人作呕——汗液与污垢经年累月发酵的酸臭、伤口溃烂流脓的腥甜、还有……一种更深沉,更让人灵魂战栗的,死亡本身缓慢腐败的味道。

这里不是两军交锋的战场,却比任何古战场都更为惨烈。数以万计的流民,像被遗弃的破布口袋,杂乱无章地铺满了这片荒滩。他们大多蜷缩着,以某种减少热量流失的本能姿态,一动不动。眼神空洞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那里没有救赎,只有一轮被尘霾遮蔽、显得有气无力的惨白日头。他们的灵魂,似乎早已被无休止的饥饿和绝望熬干,只剩下包裹在松弛皮肤下的骨架,还在勉力维持着“人”的形状。

陈远之就是这地狱绘卷中的一抹孤影。

他蜷缩在一道勉强能遮挡些风寒的土坎后面,身上那件依稀能看出明代军户号褂底色的破袄,早已被败絮和污垢填满,与周围流民的鹑衣百结并无二致。嘴唇干裂出数道血口,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火辣辣的痛楚,喉咙里像是塞满了滚烫的沙砾。

但这具身体原主“陈二狗”那军户子弟最后的执念与一个来自后世灵魂的惊惶不甘,正在这破败的躯壳内艰难融合。他不再像周围的人那样,只是徒劳地舔舐着更加干燥的空气,或是用呆滞的目光等待死亡的降临。他那双深陷在眼窝里的眸子,虽然布满了血丝,却仍顽强地闪烁着一点幽光,像荒野里濒死独狼的最后警惕,细致地扫视着这片人间地狱。

记忆的碎片如同跗骨之蛆,折磨着他。既有陈二狗关于卫所糜烂、家破人亡、一路逃难至此的痛苦回忆,也有另一个时空里,关于温暖、饱足和安宁生活的模糊印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记忆碰撞,让他时而恍惚,时而清醒,巨大的反差几乎要将他逼疯。

“呃……宝儿……不哭……”

一声极其微弱的呻吟,从他身旁不远处传来。那是一个头发蓬乱如草的妇人,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用破布裹成的襁褓。陈远之知道,那孩子早已没了声息,小小的身体在昨夜就已经彻底僵硬冰凉了。可妇人依旧机械地、轻轻地拍打着,哼着不成调且断续的摇篮曲。她的眼神没有焦点,瞳孔里是一片彻底的、令人心寒的涣散。

—— 引自章节:第1章

 

念头一旦生根,便如野火燎原,再也无法遏制。陈远之很清楚,仅凭自己一人,劫粮无异于痴人说梦。他需要帮手,需要能够托付性命的伙伴。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在死气沉沉的流民营中逡巡,最终锁定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身影上。

第一个,是那个独自靠在枯树下的年轻人——苏云卿。

陈远之挣扎着,用一根粗树枝支撑起虚弱的身体,一步一步,缓慢而坚定地挪了过去。脚下的土地绵软而无力,仿佛随时会将他吞噬。每一步都耗费着他所剩无几的体力,但他眼中那点幽光,却越发炽亮。

他在苏云卿身边坐下,没有立刻开口,只是顺着对方悲悯的目光,看向不远处一个正在徒劳地吮吸着母亲干瘪乳房的婴儿,那婴儿的哭声微弱得像只小猫。

“看兄台模样,像是读过书的人?”陈远之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在这死寂的背景下却格外清晰。

苏云卿微微侧头,蜡黄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至极的笑意,他原本清朗的嗓音此刻也满是疲惫:“读圣贤书,却不能济世救民,眼见此等惨状而束手无策,百无一用是书生罢了。”他顿了顿,带着一种近乎自嘲的绝望,“在下苏云卿,家父原是太医院吏目,因卷入宫廷案被罢黜抄家,我随父流落西北,父病故后,我便……沦落至此。”

太医之子!陈远之心中猛地一跳,这是意外之喜,更是至关重要的人才!在这缺医少药、疫病横行的流民营,一个通晓医术的人,其价值无可估量。

“苏兄,”陈远之不再迂回,他凑近一些,压低了声音,那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等死,还是搏一把?”

苏云卿瞳孔骤然收缩,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几分。他看向陈远之,看到了对方眼中那与周遭麻木截然不同的火焰。“如何搏?”他的声音也下意识地压低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陈远之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那条通往凉州卫城的官道,那里空空荡荡,却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杀机与希望。“粮食,就在那里。”

“你……你要劫官粮?!”苏云卿倒吸一口凉气,脸上最后一点血色也褪尽了,他几乎是本能地环顾四周,声音压得极低,“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形同造反!”

“九族?”陈远之冷笑一声,那笑声干涩而冰冷,他抬起手指,缓缓划过眼前这片绝望的人间地狱,“苏兄,你看看,仔细看看!我们这些人,和死了有什么区别?诛九族?朝廷怕是连我们的名字都懒得记!我们早已是孤魂野鬼,还有什么九族可诛?”

—— 引自章节:第2章

 

陈远之毫无睡意。他靠在一辆破烂的、被选作“滚石”之一的大车残骸旁,就着微弱的星光,用一块边缘锋利的碎石,反复打磨着一根碗口粗、一人多长的硬木棍的一端。碎石摩擦木头,发出“沙沙”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他的动作缓慢而专注,仿佛在雕琢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制造一件粗糙的杀人或伤人的武器。木棍的一端被磨得略显尖锐,虽然远不如铁制枪头,但全力捅刺之下,足以撕裂皮肉,造成可观的伤害。这是他为自己准备的“长矛”。

不远处,赵铁柱正低声对挑选出来的二十几名矿工进行最后的交代。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一头在黑暗中磨砺爪牙的豹子。

“都听清楚了!咱们的任务不是杀人,是弄坏车!看到那车轴没有?”他用手比划着,“就用咱们在矿上撬石头的劲头,对准了,狠狠地别!要么就用楔子,给老子把轮子卡死!动作要快,官军乱了,就是咱们的机会!谁要是怂了,往后缩,别怪俺赵铁柱不认识他这个兄弟!”

矿工们默默点头,黑暗中,他们的眼神闪烁着狼一般的光。他们手里紧握着撬棍、粗壮的木棒,还有几根被削尖了头的硬木棍,与陈远之手中的类似。

另一边,苏云卿在一个背风的土窝里,面前摊开几块还算干净的破布。他身边放着几个破瓦罐,里面是他白天带着几个半大孩子,几乎翻遍了营地周边,才勉强找到的一些具有止血、消肿作用的寻常草药,如马齿苋、小蓟之类,大多已经干枯,聊胜于无。他正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捣碎,混合着一点点好不容易烧开又放凉了的清水,调制成黏糊糊的草药膏。他的动作轻柔而稳定,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为可能到来的伤亡做的微不足道的准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苦涩的草腥味。

林清瑶则穿梭在一群妇孺之间。这些妇女和孩子,是营地中最弱势的群体,此刻却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任务。林清瑶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与她苍白憔悴的面容形成鲜明对比。

“记住,我们不需要冲上去,我们躲在那边的土坡后面。”她指着远处一个长满枯草的缓坡,“听到前面石头滚下去的声音,看到下面乱起来,就一起用力喊!喊什么?就喊‘杀官军!抢粮食!’‘冲啊!’声音越大越好!还有这些树枝,”她拿起几根绑在一起的枯树枝,“用力摇晃,扬起尘土!我们要让官军觉得,四面八方都是我们的人!”

—— 引自章节:第3章

 

流民们排成了歪歪扭扭、却空前安静的长队。每一双眼睛都死死盯着那翻腾的粥锅,喉结不住地上下滚动,吞咽着根本不存在的唾沫。他们手中紧紧攥着能找到的任何容器——豁口的陶碗、半边掏空的葫芦、甚至是被反复浆洗捶打得发硬的破皮囊。秩序,在陈远之、赵铁柱等人刚刚建立的威严和这近在咫尺的食物诱惑下,被艰难地维持着。

林清瑶和她组织起来的几个妇人,成了分发粮食的关键。她们脸上带着紧张过后的疲惫,却又焕发着一种参与创造历史的使命感。林清瑶站在一口大锅后,手里拿着一把用硬木新削成的大勺,动作稳健地将粘稠的粥舀起,倒入伸过来的破碗中。她的目光锐利,确保每一勺的分量都大致相当,尤其照顾那些抱着婴孩的妇人和颤巍巍的老人,有时甚至会从锅底多捞些稠的给他们。

“谢谢姑娘……谢谢恩人……”一个老妪捧着半碗滚烫的粥,老泪纵横,几乎要跪下去,被林清瑶用眼神及时制止。

陈远之没有参与具体的分发,他像一尊沉默的守护神,立在篝火旁稍远的地方。篝火跳跃的光芒在他年轻却已刻上风霜的脸上明灭不定。他的目光扫过全场,看似平静,实则内心波涛汹涌。他注意到,尽管大部分人因为获得了食物而暂时安静下来,但人群中依旧潜藏着不安分的暗流。一些体格相对强壮、在夺粮行动中自认为出了大力的汉子,眼神在粥锅和负责维持秩序的赵铁柱等人之间逡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和不服。

赵铁柱带着十几个手持“武器”的矿工,在队伍两侧来回巡视。他那黑塔般的身躯和脸上尚未擦干的血迹,就是最好的威慑。他不需要多说什么,只需用那双豹眼冷冷地扫过,就足以让任何蠢蠢欲动的心思暂时压下。

苏云卿则忙碌于他刚刚划定的“医护区”。那里用破席和树枝勉强围出了一小块地方,安置着几个在刚才混乱中不慎扭伤或擦伤的流民,以及那个小腿被陈远之的木棍扫中、此刻被捆得结结实实、面色惨白的小旗官。苏云卿正小心翼翼地检查小旗官的伤势,胫骨处已经肿起老高,一片青紫。他皱了皱眉,取出之前捣好的草药膏,均匀地敷在伤处,又用相对干净的破布条仔细包扎起来。

“你……何必假惺惺!”小旗官忍着痛,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眼神怨毒。

—— 引自章节:第4章

工业大明:从流民到万国一统
★★★★★
溺水的星辰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