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梦云钧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1-03 18:53:03
状态: 连载
字数: 2.12万字
阅读人数: 16.0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评分有点儿低读者大大可以忽视[我不是戏神+00C致歉+乐子人+弥补遗憾+穿越者+系统]在灰界中,原本有6名灭世灾厄,两位少年在赤星下望着正在发生重合的地球,他们是异界的旅者,他们走入故事,他们改变故事,他们感受故事,一位少年在梦境的王座上,看着自己手中的蝴蝶,他眼含笑意,另一位少年,在由无数血肉与蛊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1-03 18:53:03
【原文摘录】
3.主角是和好兄弟一起穿越,好兄弟变成第七灾,蛊灾,而主角变成第八灾,梦灾
4.拽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灭世
5主角不是真正意义的灾厄,是六灾承认的灭世
脑子寄放处
………………
主角能力放评论区了
灰界的尘埃是永恒的幕布,笼罩着九域之外的一切。但在极光界域的三区,那由已故极光君残留力量支撑起的微弱天光下,人们至少能假装生活在某个褪色的旧日世界里。梦尘——或者说,梦灾——喜欢这种伪装。他行走在三区边缘的街道上,身形修长,容貌隐藏在普通甚至有些不起眼的衣物下,唯有那双偶尔掠过一丝流光的眼眸,暗示着其内并非凡俗。他是梦境的主宰,但此刻,他只是一个漫步的、带着一丝玩味心态的观察者。
他的兄弟,永安——那位执掌蛊山,能以微虫撬动众生命运的蛊灾——虽未亲身降临,意念却与他同在,共享着这片“舞台”的景致。他们看的,正是这一场发生在秩序边缘的、意外的“戏码”。
梦尘在街上走着,灰蒙蒙的天空下,行人匆匆,脸上大多带着被生活与灰界双重压迫的麻木。忽然,一个冰冷、毫无感情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深处响起:
【系统激活中……】
【发布任务:观察‘陈伶’,并寻找‘剧院’。】
【任务奖励:未知。】
梦尘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面色微微抽搐。
(系统?这玩意儿……正经吗?)他心中浮起一丝荒谬感。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所谓的“系统”更像是某种规则的具象化,或是……更高维度的玩笑?他不动声色,宽大的袖袍下,手指一翻,一枚形似甲壳、闪烁着暗紫色光泽的蛊虫出现在他指尖。这是他与永安联系的小玩意儿。
他将蛊虫凑近唇边,声音轻得如同梦呓,却带着一丝戏谑:“永安,听到了吗?好戏,马上开场了。你要不要也来‘现场’,看看这一出?”
遥远的蛊山深处,或许正倚在王座上的永安,意念透过蛊虫传来,带着慵懒与一丝不屑:“无聊的戏码。观察一个凡人?寻找一个破败的剧院?梦尘,你的趣味何时变得如此……低劣?”
梦尘低笑,指尖轻轻摩挲着蛊虫:“无聊?我倒觉得,这好戏若不找个好位置,岂不是辜负了‘导演’的一番苦心?”
—— 引自章节:第1章
最刺目的,是他身上那件衣服——一件极其不合时宜、鲜艳得近乎诡异的大红戏袍。在这片被灰界法则侵蚀得只剩黑、白、灰的死寂背景里,那抹红色如同一道裂开的伤口,灼烧着视线,流淌着不祥。
山坡阴影处,梦尘的眉毛微微挑起。“哦?”他发出一声极轻的呢喃,带着几分洞悉一切的玩味,“一出……真正的死而复生?倒是比预想的更有趣。”他原本以为只是某种幻术或替身,但此刻,他清晰地感知到,那坟中爬出的少年,身上缠绕着浓烈的“生”与“死”交织的悖论气息,以及……一丝若有若无、令他有些熟悉的灰界本源波动。
那是位披着大红戏袍的少年,他好似醉酒般踉跄淌过满地泥泞,宽大的袖摆在死寂的狂风中飘舞(尽管周围并无风)。戏袍表面的泥沙被无形的力量震落,那抹似血的红色愈发刺眼。
梦尘无声地笑了笑,身影悄然融入更深的阴影,如同梦境般缥缈不定地跟了上去。他很好奇,这出意外的“戏剧”,这位死而复生的“主角”,会走向何方。
少年湿漉的黑发垂至眉梢,粘连着泥土与冷汗。他那双涣散的眼瞳中满是迷茫与混乱,一边艰难地向前挪动,一边用沾满泥污的双手抱着脑袋,指甲几乎要抠进头皮,仿佛在挣扎着从一片空白的深渊中打捞记忆的碎片。
他不断做着深呼吸,胸膛剧烈起伏,挣扎着从泥泞中彻底站起。那身戏袍表面黑一块红一块,狼狈至极,却更添诡异。疲惫的身体上布满了细小的刮痕和淤青,那是与泥土和死亡挣扎留下的印记。
就在这时,梦尘的耳边再次响起了那冰冷无情的系统提示音: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观察陈伶。】
【任务奖励:梦道法则碎片*1,已发放。】
【新任务发布:寻找‘剧院’。任务奖励:未知。】
一股精纯而玄奥的感悟悄然流入梦尘的心神,那是关于梦境构筑、虚实转化的更深层理解。梦尘心中微微一喜,这“系统”的奖励倒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但他表面不动声色,目光依旧牢牢锁定在前方那抹蹒跚的红色身影上。
那位名为陈伶的少年,似乎终于从浑噩中找回了一丝方向,他走路依旧摇摇晃晃,却坚定地朝着某个地方走去——那是三区内相对拥挤破败的居住区。
梦尘紧随其后,如同一个无声的幽灵。
—— 引自章节:第2章
雨更冷了,夹杂着细碎的冰粒,噼里啪啦地打在陈苟和赵娟劣质的雨衣上,发出令人心烦意乱的噪音。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狂奔,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脑子里只有一个疯狂而恐惧的念头:冲向后山乱葬岗,确认那里没有他们最害怕发现的东西——证明他们儿子已经死亡的、冰冷的尸体,或者……更糟的、他们无法理解也无法承受的、属于灰界的诡异痕迹。
然而,还没等他们靠近那片熟悉的、弥漫着死亡与遗忘气息的荒地,眼前的景象就让他们的脚步猛地钉在了原地,血液仿佛瞬间冻结。
一道道临时拉起的、印着执法徽记的警戒线,如同森严的藩篱,将乱葬岗的入口封锁得严严实实。几个穿着深色执法者制服、身披防水斗篷的身影正在雨中忙碌地勘察,他们的表情是统一的凝重,手始终按在腰间的武器上,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几盏特殊的强光灯立在那里,将那片坟茔错乱之地照得一片惨白,雨水在光柱中如同断线的银珠,更添几分凄惶。
执法者出动,而且如此阵仗,只意味着一件事——这里发生了绝非寻常的命案,或者,更可怕,与灰界或者灾厄有关!
陈苟和赵娟的脸色瞬间变得比死人还要难看。难道……阿伶的诡异归来,他身上那件红袍,他那死而复生的模样……真的和这些足以让整个三区陷入恐慌的可怕东西扯上了关系?
就在其中一名执法者,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擅自闯入警戒区域的陈苟夫妇,以及他们身后更远处那片被阴影笼罩的树林时——
嘀嘀嘀嘀——!
他胸前悬挂的一个巴掌大小、造型精密的灾厄探测仪,原本规律而低沉的嘀嗒声陡然变得尖锐、急促,如同垂死者的最后哀鸣!表盘上那根纤细的指针像是被无形的大手猛地拨动,疯狂地向右摆动,瞬间冲破了表盘的最大刻度!
下一秒,“嘭”的一声轻响,那执法者胸前的探测仪竟直接冒出一缕青烟,指针软软地垂落下去——彻底爆表报废了!
那名执法者的脸瞬间煞白,错愕与难以置信爬满他的脸庞,他像是被烫到一般猛地后退一步,几乎是吼了出来,声音因极度的震惊而变形:
“灾厄指针……爆了?!有高浓度灾厄反应?!警戒!最高警戒!!”
哗——!
所有执法者瞬间进入战斗状态,武器铿锵出鞘,能量波动在他们周身急速凝聚,形成一圈圈肉眼可见的涟漪。他们紧张地扫视着周围,目光最终死死锁定在闯入警戒区域的陈苟夫妇身上,或者他们身后那片深邃的阴影,如临大敌。在他们看来,仪器爆表的罪魁祸首,必然是这两个行为鬼祟的平民,或者他们引来的什么东西!
远处的阴影中,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梦尘,轻轻“啧”了一声。
—— 引自章节:第3章
“别告诉我你连灰界都忘了。”林医生转过身,用一块干净的白布慢条斯理地擦着手,语气平静,目光却带着审视,落在坐在对面的陈伶身上。他走到桌边,拿起一个旧茶杯,又放下,似乎觉得用言语解释比喝水更重要。他开始用最浅显的方式,重新描述这个对幸存人类而言已是常识的概念。
“赤色流星之后,规则被打乱了。就像这样,”他指着那片被水彻底浸透、软塌塌的纸,“两个本不该相遇的世界,开始渗透、交汇。起初只是微不足道的点,但范围越来越大……灰界的物质和生物侵入我们的世界,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的家园。如今,只剩下九座‘域’在庇护着人类最后的火种。”
“而当交汇发生时,就会引发无法理解的诡异事件,以及灰界怪物的降临——我们称之为‘灾厄’。”
“因为那个世界的天空是永恒的灰色,所以我们叫它——灰界。”
林医生沉默了片刻,走到办公桌后,取出一张信纸和一支钢笔,笔尖在纸上快速划过的沙沙声在寂静的诊所里格外清晰。
“你的情况,陈伶,已经不是普通的精神疾病范畴了。”他语气凝重,将写好的信纸仔细折好,递给陈伶,“这很可能与灰界污染、或者更深层的东西有关。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对此无能为力。”
“不过,我认识一个人。他在治疗因灰界污染引发的各种后遗症方面,是真正的专家。你可以去找他试试。”
“他住在极光城。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喜欢云游四方,专门找那些疑难杂症下手。”林医生顿了顿,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这是他们的‘成神之路’……毕竟,他是一位真正的 【医生】 。”
他用了重音,暗示那并非普通的职业,而是……超越了普通医术范畴的存在。林医生没有细说,只是示意陈伶收好那封或许能指向一丝希望的推荐信。
三区边缘,某处被灰界尘埃笼罩的断墙后。
梦尘正静静消化着刚刚获得的系统奖励信息,那件【蝶衣】让他仿佛成了环境本身的一部分。
就在这时,一道鲜艳的红色身影,如同凭空泼洒出的浓墨重彩,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侧不远处。那是一个穿着华丽大红戏袍的年轻人,面容俊美近乎妖异,嘴角噙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意。他身上的戏袍与陈伶那件死气沉沉、沾满泥污的完全不同,充满了鲜活、张扬,甚至带着某种侵略性的力量感,在灰暗的背景下灼灼燃烧。
—— 引自章节:第4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