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诺亚方舟最新章节列表

林悦望远镜[旧事:诺亚方舟]小说精彩节选推荐

作者: 夜梦雾瑟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29 17:59:10

状态: 连载

字数: 9.99万字

阅读人数: 20.05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根据《圣经》记载,诺亚依据神的嘱托而建造了一艘巨大船只,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因神惩而造的洪灾,最后方舟实现了目的,这个故事被代代相传保留并记录在《圣经》。诺亚(Noah)源于希伯来语,意为“安息”和“幸存者”安息自认为自己是一个齿轮,在人类这个庞大机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0-29 17:59:10

【原文摘录】

2247 年,当第一缕晨光透过 “巨眼” 太空望远镜控制中心的穹顶舷窗,洒在安息布满数据图纸的办公桌上时,他正盯着屏幕上一组不断跳动的光谱曲线,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窗外,深蓝色的宇宙如同一块缀满碎钻的丝绒,木星巨大的气态身躯在远处缓缓转动,表面的红色风暴像一只沉睡的巨兽,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太阳系的引力平衡。这是人类文明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而安息,作为这场时代浪潮中最顶尖的科研者之一,正站在浪潮的顶端,亲手触摸着宇宙的脉搏。

近半个世纪的科技爆发,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浇灌着人类文明这片土地。在宇宙探索领域,人类的足迹早已超越地球,在太阳系内编织出一张细密的探索网络。月球背面的 “广寒宫” 科研基地,是人类在地球之外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科研据点。基地内部,恒温恒压的环境中,数百名科研人员穿着轻便的蓝色科研服,在各个实验室里忙碌着。有的在研究月球土壤中的稀有元素,试图从中提取可供星际航行使用的新型燃料;有的则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月球岩石中封存的数十亿年前的宇宙尘埃,希望能揭开太阳系起源的秘密。基地的中央控制室里,巨大的全息投影实时显示着月球表面的地质活动数据,屏幕旁的指示灯闪烁着柔和的绿光,象征着一切运转正常。

火星上的 “星火” 殖民地,则是人类向宇宙移民迈出的重要一步。经过数十年的改造,火星表面已经出现了一片片人造绿洲。在特制的穹顶防护罩内,温带阔叶林郁郁葱葱,清澈的人工河流沿着规划好的河道蜿蜒流淌,偶尔有几只经过基因改造的鸟类掠过水面,留下一圈圈涟漪。殖民地的居民们大多是科研人员和他们的家人,他们穿着适应火星低重力环境的特制服装,在田间劳作、在学校授课、在社区中心交流,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殖民地的能源中心依靠太阳能和核能供电,巨大的太阳能板在火星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为整个殖民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木星轨道上的 “巨眼” 太空望远镜,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 “千里眼”。这台望远镜的主镜直径达到了 50 米,由数千块高精度镜片拼接而成,能够捕捉到数十亿光年外星系的微弱光芒。望远镜的控制中心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一座太空站内,站内配备了最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分析设备。安息作为 “巨眼” 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每天都会在这里工作超过 12 个小时,带领团队解读望远镜传回的海量数据。在他看来,“巨眼” 不仅是一台科学仪器,更是人类渴望了解宇宙、探索未知的象征。

—— 引自章节:第1章

 

林悦离开后,“巨眼” 控制中心的氛围依旧紧绷。安息回到控制台前,调出能量波动的实时监测界面,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据条像一条不安分的蛇,每一次峰值跳动都让他的心跟着揪紧。他抬手按下通讯器,联系上月球 “广寒宫” 基地的天文观测站:“这里是‘巨眼’控制中心,请求同步监测编号为 E-739 的能量波动,共享所有观测数据。”

“收到,‘巨眼’。” 通讯器那头传来基地观测站负责人沉稳的声音,“我们已调整激光干涉仪参数,预计五分钟后开始同步监测。对了,安博士,刚才火星‘星火’殖民地发来消息,他们的地面望远镜也捕捉到了类似的能量信号,只是强度比‘巨眼’观测到的弱了 37%。”

安息的眉头拧得更紧。太阳系内三个不同位置的观测点同时捕捉到这组能量波动,意味着它绝非偶然出现的宇宙异常现象。他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调出太阳系三维星图,将能量波动的传播轨迹标记为一条醒目的红色虚线。虚线从宇宙深处延伸而来,穿过奥尔特云,正朝着太阳系核心区域 —— 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轨道逼近。

“预计抵达时间还能再精确些吗?” 安息追问。

“正在进行轨道模拟,” 负责人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受星际尘埃和太阳引力场影响,误差范围在 ±3 天。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会在 30 天内进入内太阳系。”

挂断通讯,安息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他脑海中闪过无数种可能:是外星文明的探测器信号?还是某种未知的宇宙天体发出的脉冲?如果是前者,对方是带着善意而来,还是暗藏敌意?这些问题像一团乱麻,缠绕着他的思绪。

时间在紧张的监测与分析中悄然流逝。三天后,当第一缕阳光再次照亮控制中心的舷窗时,林悦带着一脸急切冲进了安息的办公室。她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张模糊却足以令人震惊的图像 —— 一颗直径约 50 米的金属球体,正以每秒 30 公里的速度穿越小行星带,朝着地球方向移动。

“安博士!‘巨眼’捕捉到了实体目标!” 林悦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们对比了能量波动的传播轨迹,确定这颗金属球体就是能量源。它表面没有任何标识,也没有检测到明显的推进系统,但防护罩的能量反应强度,是我们现有技术的 100 倍以上!”

—— 引自章节:第2章

 

金属球体消失在宇宙深处的第七天,地球表面的恐慌情绪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在纽约,数千名抗议者聚集在联合国总部前,举着 “停止科技发展”“拒绝外星探测” 的标语牌,与维持秩序的军警爆发了激烈冲突;在东京,一家大型超市因物资哄抢引发踩踏事故,造成数十人伤亡;而在火星 “星火” 殖民地,前往太空港的队伍已经排了三天三夜,许多人为了一张前往月球的船票,不惜拿出全部积蓄,甚至大打出手。

“巨眼” 控制中心内,气氛却异常压抑。科研人员们双眼布满血丝,脸上写满了疲惫,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停下手中的工作。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金属球体发送的最后那段信号 ——“001 - 威胁评估:中等。观察周期:3 个月”,冰冷的数字像一把尖刀,时刻刺痛着每个人的神经。

安息站在主控台前,面前摊开了一张巨大的太阳系地图,上面用红色马克笔标注出了金属球体的飞行轨迹、停留位置以及数据传输方向。他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 M87 星系的位置,眉头紧锁。M87 星系距离地球 1000 光年,以人类目前最快的宇宙飞船速度,需要数万年才能抵达,而高等文明的探测器却能轻松跨越这段距离,双方的科技差距如同天堑。

“安博士,这是我们最新的分析报告。” 林悦拿着一叠厚厚的文件走了过来,声音沙哑,“我们对金属球体发送的信号进行了深度解码,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地球的地理信息、人类的科技水平评估以及全球人口分布数据。更可怕的是,信号中还隐藏着一段加密代码,我们尝试了无数种解密算法,都无法破解,但根据代码的结构推测,它很可能是在向母文明传递人类文明的核心弱点。”

安息接过报告,快速翻阅着。当看到 “人类核心弱点:能源依赖化石燃料与核能,防御体系集中于近地轨道,缺乏星际反击能力” 这一行字时,他的心脏猛地一沉。高等文明已经把人类的底牌摸得一清二楚,而人类对他们却一无所知,这种信息上的绝对劣势,让他感到一阵无力。

“通知地球防御司令部,让他们立刻调整防御部署,不要把所有兵力都集中在近地轨道。另外,加快‘方舟’计划的推进速度,让更多的人能够转移到火星和月球。” 安息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还有,联系全球所有顶尖的密码学家,无论用什么代价,都要破解那段加密代码。”

—— 引自章节:第3章

 

“火种计划” 启动的第三天,全球科研机构与工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在德国慕尼黑的量子芯片工厂里,工人们穿着防尘服,在无菌车间内昼夜不停地调试设备,试图将 “量子存储芯片” 的存储容量提升到设计标准的 1.2 倍 —— 按照安息的要求,这枚芯片需要容纳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所有的文字、图像、视频资料,甚至包括 5000 种濒危物种的基因序列,存储压力远超现有技术极限。而在澳大利亚的 “星核合金” 实验基地,科学家们正冒着高温与辐射风险,将月球土壤中提取的氦 - 3 与金属钛进行高温融合,通红的熔融金属在特制容器中翻滚,每一次实验失败都会伴随着刺耳的警报声,墙壁上的辐射剂量计指针始终在安全阈值边缘跳动。

然而,阻力也在悄然滋生。

“安博士,这是全球 12 家顶尖科研机构联合发来的抗议信。” 林悦将一份加密文档传输到安息的终端上,语气带着担忧,“他们认为‘火种计划’占用了过多资源,导致‘方舟’计划的物资筹备进度滞后了 40%。而且,有三位诺奖级物理学家公开质疑‘星核’的存在,称默西提供的坐标‘违背天体物理基本规律’,甚至建议星际安全委员会暂停探险队组建,优先加固火星基地的防御工事。”

安息点开文档,屏幕上立刻弹出密密麻麻的签名与学术论证。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艾伦・帕克的观点最为尖锐:“根据广义相对论,默西标注的‘星核’坐标位于猎户座旋臂边缘的一片星云内,该区域的引力场强度不足以形成‘星核’所需的坍缩条件。这很可能是高等文明的陷阱 —— 他们或许想诱骗人类派出精锐力量,再一网打尽。”

“这些质疑并非没有道理。” 安息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他打开默西第二次发送的信息 —— 除了坐标,还有一段模糊的星图影像,画面中一颗散发着淡紫色光芒的天体悬浮在星云中央,周围环绕着扭曲的引力波轨迹。安息反复放大影像细节,试图找到证明 “星核” 存在的证据,却只能看到一片因信号干扰产生的雪花噪点。

—— 引自章节:第4章

旧事:诺亚方舟
★★★
夜梦雾瑟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