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算法爱上你小说章节试读

[当算法爱上你]「林知意微微」精彩节选推荐

作者: 李冒人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26 15:54:29

状态: 完结

字数: 6.77万字

阅读人数: 2.58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女主是天才算法工程师,为治愈情伤开发了一款“完美恋人”APP。当APP取得巨大成功时,她却发现,软件的核心算法,竟完全基于她刻骨铭心的前男友——那位年轻的科学院院士的行为数据。而他,正以投资方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带着看穿一切的微笑,重新走入她的生活。“你创造了一个全世界来爱我,那你自己呢?”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0-26 15:54:29

【原文摘录】

林知意站在发布会的舞台上,身后巨大的全息投影展示着“心痕”APP流畅而优雅的界面。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藏蓝色西装,身形挺拔,目光扫过台下座无虚席的观众,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

“……因此,我们坚信,人类的情感并非不可捉摸的玄学。它的产生、维系与消亡,都遵循着某种内在的逻辑与模式。”她的语调平稳,听不出太多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如同1+1=2般确凿的事实,“‘心痕’的核心算法,历经七年,分析了超过十亿个有效数据节点,能够精准量化亲密关系中的匹配度、稳定性与幸福感。它将帮助每一位用户,绕开感性的迷雾,做出最优的情感选择。”

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媒体区的闪光灯此起彼伏,捕捉着这位年仅二十八岁便被誉为“AI情感量化先驱”的天才工程师的每一个表情。

她微微颔首,继续道:“换言之,‘心痕’能为你计算出,那个‘对的人’。”

话语落下,会场的气氛被推向一个小高潮。林知意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那是属于创造者的自信与骄傲。她成功地,将那段曾让她遍体鳞伤的、混沌不堪的过往,锻造成了此刻台上这座光芒万丈的、由数据和逻辑构建的理性堡垒。

就在发布会即将圆满收尾,进入媒体提问环节的间隙,会场入口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一道颀长的身影逆着光走了进来。来人穿着一身深灰色的定制西装,肩线挺拔,步伐从容不迫。他似乎迟到了,却丝毫没有仓促之感,仿佛只是信步走入自家的后花园。

负责控场的工作人员下意识想要上前引导,却在触及对方目光时微微一愣。那人的眼神沉静,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淡然和不容置喙的权威感。他并未寻找座位,只是随意地倚靠在最后排的墙壁阴影处,目光穿过人群,精准地落舞台上的林知意身上。

林知意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那张脸……她从未见过。英俊,毋庸置疑,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周身那种独特的气场,沉静如深海,却蕴含着难以忽视的 intellectual pressure(智力上的压迫感)。

他是谁?

媒体提问开始,前几个问题都围绕着“心痕”的技术原理和商业模式,林知意对答如流,暂时将那个突兀出现的身影抛诸脑后。

直到最后,一位记者接过话筒,提了一个看似感性的问题:“林总,您认为‘心痕’算法真的能捕捉到爱情中,那种最不可预测的、心动的‘意外’吗?”

林知意正准备用预设好的答案回应,一个低沉的、带着些许金属质感的嗓音,却从会场后方清晰地传来,打断了她即将出口的话。

“问得好。”

—— 引自章节:第1章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滑的桌面上切割出明暗相交的线条。她面前摆着一杯黑咖啡,已经喝了半杯,试图用咖啡因压下脑海中翻腾的思绪和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紧张。

她几乎一夜未眠。陆延昭的名字和他那句“逻辑漏洞”在脑海里反复回响。她调取了一切能查到的公开信息——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在计算科学和认知科学交叉领域建树颇丰,学术声誉极高,但关于他个人生活的信息几乎为零,神秘得像个符号。

星辉资本的首席科学顾问…这个身份让他昨天的发难变得合情合理,投资方确实有权对项目提出最苛刻的审视。但那种方式,那种直接撕开她理论根基的尖锐,绝不仅仅是例行公事。

助理轻叩房门,探进头来,脸上带着一丝忐忑:“林总,星辉的陆先生到了。”

“请他进来。”林知意深吸一口气,将最后一点咖啡饮尽,苦涩的液体让她精神一振。她坐直身体,脸上恢复了平日里的冷静自持。

门被推开。

陆延昭今天换了一身浅灰色的休闲西装,少了几分昨日的正式,却更凸显出他挺拔的身形和那份举重若轻的气质。他手里没拿公文包,只夹着一个轻薄的银色平板电脑,像是来参加一场学术研讨,而非商业谈判。

“林博士,早上好。”他走进来,目光在简洁而充满科技感的办公室里快速扫过,最后落在她身上,微微颔首。他的声音比昨天在会场里少了几分扩音的冰冷,多了几分真实的低沉,但那份无形的压迫感并未减弱。

“陆先生,请坐。”林知意抬手示意对面的椅子,“咖啡,还是茶?”

“清水就好,谢谢。”陆延昭从容落座,姿态舒展,仿佛他才是这里的主人。他将平板电脑放在桌上,双手交叉置于身前,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助理很快端来一杯水,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上了门。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空气仿佛瞬间变得粘稠起来。

“关于昨天的议题,”林知意决定单刀直入,不想被他牵着鼻子走,“我承认,‘意外’是存在的。但‘心痕’要解决的是长期、稳定、高效的亲密关系构建,而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我们的算法模型,正是为了将不可控的‘意外’,转化为可管理、可优化的系统参数。”

她调出办公室的智能屏幕,快速展示着几张复杂的算法结构图和数据流,语速平稳,试图重新夺回话语的主导权。

陆延昭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只是偶尔端起水杯抿一口。他的眼神专注,带着审阅学术论文般的认真,却让林知意感觉自己像个正在答辩的学生。

—— 引自章节:第2章

 

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转回屏幕上的代码,但那些熟悉的字符今天却显得格外刺眼。他说她的模型是“温度计”,测量不了“爆炸”。这个比喻像一根细小的刺,扎进了她坚信不疑七年的理论核心。

目光不经意间,再次落到桌角那盆蔫头耷脑的绿萝上。

严格按照“智能植物养护”APP的指示——每五天浇灌150毫升纯净水,光照强度、时长都有精确设定——它却一天天走向枯萎。她之前只认为是品种问题,或是水质不佳,从未怀疑过那个给她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程序。

陆延昭的话在耳边回响:“…一点‘意外’的干旱,更能激发它的求生欲。”

鬼使神差地,她拿起水杯,将里面剩余的半杯凉开水,缓缓地倒进了绿萝的盆土里。这个动作,完全背离了APP的“科学”指令。

下午,“心痕”项目核心攻坚小组的第一次会议在小会议室举行。

林知意带着她的技术骨干沈思睿到场时,陆延昭已经在了。他身边还坐着一个气质温文、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年轻男人。

“林博士,沈经理。”陆延昭简单介绍,“这位是周铭,我的学术伙伴,目前在大学任教,认知科学领域的专家。我邀请他作为外援加入我们这个小组,提供一些跨学科的视角。”

周铭站起身,礼貌地微笑握手:“林总,久仰。思睿,好久不见。”

沈思睿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一个“原来如此”的表情,小声在林知意耳边嘀咕:“我就说嘛,能请动这尊大佛,果然有‘内应’。” 林知意这才知道,沈思睿和周铭竟是大学校友。

会议开始,林知意率先发言,试图重新掌控节奏。她阐述了“心痕”算法下一阶段的优化方向,主要集中在提升匹配精度和稳定性预测上。

陆延昭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平板电脑边缘轻轻敲击。直到林知意说完,他才抬眼,目光平静地看向周铭。

“周教授,从你的角度看呢?”

周铭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但内容直接:“林总的方向非常务实。但我更赞同延昭上午提到的,或许我们应该分出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那些‘匹配失败’或‘关系破裂’的案例。系统的脆弱性,往往隐藏在它崩溃的边界,而非稳定的中心。”

又一个挑战。林知意感到太阳穴微微跳动。

会议变成了又一场小型的学术辩论。陆延昭主导,周铭补充,两人一唱一和,将林知意和她的团队熟悉的开发模式冲击得七零八落。

沈思睿在桌下悄悄给林知意发消息:【这哪是合作?这是学术降维打击啊我的林总!他俩脑子怎么长的?】

—— 引自章节:第3章

 

办公室里还残留着昨日清冷的寂静。她走到窗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那盆绿萝——土壤依旧湿润,但那些耷拉的叶片,似乎……挺立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这细微的变化让她心头莫名一动,随即又被她强行压下。这只是心理作用,她告诉自己。

八点五十分,办公室的门被准时敲响。

林知意深吸一口气:“请进。”

陆延昭走了进来。与昨日的休闲不同,他今天穿着一件熨帖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和一块看起来低调却价值不菲的腕表。他手里除了那个银色平板,还拎着一台轻薄但性能显然极高的笔记本电脑。

他的目光先是快速扫过整个空间,像是在评估一个实验室环境,最后落在林知意身上。

“早,林博士。”他的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这里工作了多年。

“早。”林知意指了指昨天就已经让助理清理出来的、位于她斜对面的一张空置办公桌,“你的位置在那里,网络和电源接口都已经调试好了。”

陆延昭颔首,走到那张桌子前,放下设备。但他的动作并没有停止。他极其自然地将桌子调整到一个更契合他人体工学的高度,然后将椅子也进行了微调。接着,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造型简洁的机械键盘,一个静音鼠标,以及——一个纯白色的陶瓷咖啡杯。

他将那个杯子放在了桌子的右上角。

这一系列动作流畅、迅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主权宣告意味。不过几分钟,那个原本属于“访客”的位置,就彻底打上了他个人风格的烙印。

林知意沉默地看着这一切,感觉自己办公室的空气密度都仿佛因他的存在而增大了。

“我们可以开始了。”陆延昭坐下,打开电脑,屏幕亮起,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数学模型,“关于‘临界点’预测,我昨晚构建了一个初步的随机过程模型,试图描述关系系统中‘微小扰动引发系统性相变’的概率……”

工作就这样开始了。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核心。

整个上午,两人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各自的屏幕后,通过内部通讯软件交流着复杂的公式和算法思路。偶尔有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陆延昭会直接拿着电脑走过来,站在林知意的身侧,俯身指向她的屏幕。

他靠近时,那股清冽的雪松气息便会悄然弥漫过来,干扰着她鼻腔内的空气分子,也干扰着她思维的绝对专注。

下午,沈思睿敲门进来送一份文件,看到办公室里这“和谐”又透着诡异的一幕,眼睛瞬间瞪大了。

—— 引自章节:第4章

当算法爱上你
★★★★★
李冒人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