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与代码,郑好的逆袭人生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老李周屿」晴空与代码,郑好的逆袭人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作者: 麦迪超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26 15:31:48

状态: 完结

字数: 8.23万字

阅读人数: 10.26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我,一个女学渣的逆袭人生,经历热恋,被判,失恋,遇到真爱,一起创业,做到了从无到有的刺激人生,希望能让看到这本书的你找到共鸣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0-26 15:31:48

【原文摘录】

时值五月,窗外的蝉鸣得人心烦意乱,午后的阳光斜射进初三(七)班的教室,在空气中拉出一道昏黄的光柱,里面飞舞着无数躁动的粉笔灰。讲台上,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老李(李建国)正挥舞着三角板,声音嘶哑地讲解着二次函数,那抛物线在他口中仿佛成了决定我们人生走向的命运曲线。

而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窗的“特区”。耳机线从校服袖口里隐秘地穿出,震耳欲聋的摇滚乐是我对抗这个无聊世界的壁垒。我的指甲正专心致志地抠着课桌上不知哪届学长刻下的“恨”字,试图将它抹平。这堂课,乃至这整个学期,我都以这种姿态缺席。

我的思绪飘到了昨晚。饭桌上,母亲把一块红烧肉夹到我碗里,欲言又止了三次,最终还是父亲放下了筷子,那声音不重,却像惊堂木一样拍在我心上。

“郑好,”他声音沉沉的,像他批改作业的红墨水,“李老师今天又找我谈过了。照你这样下去,别说重点高中,就是普通高中都悬。”

他是这所中学的数学老师,一辈子都在跟数字和规矩打交道,却偏偏生出了我这么个不规则的函数图像。而我母亲,那位一丝不苟的会计,在一旁沉默地扒着饭,我能感觉到她那道无声的、失望的目光。

我当时是怎么回应的?哦,我把那块红烧肉拨到碗边,站起身,椅子腿划过地面发出刺耳的噪音,然后径直回了房间,把门摔上。用冷漠掩饰恐慌,用叛逆包装自暴自弃,这是我烂熟于心的伎俩。

“郑好!”

老李的声音像一枚精准投掷的粉笔头,砸碎了我的摇滚壁垒。我猛地一惊,下意识地拽掉了耳机线。

“你上来,把这道题做一下。”

全班同学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唰地集中过来,夹杂着几声压抑的低笑。我僵在原地,看着黑板上那道陌生的函数题,它像一团纠缠的乱麻。

“我……不会。”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不会?”老李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这是我上周刚讲过的题型!一模一样的例题!周屿,你来!”

坐在前排第三排的那个身影应声而起。周屿,我们班的标杆,年级前十的常客。他步履从容地走上讲台,从老李手中接过粉笔,几乎没有迟疑,只听见粉笔接触黑面的“嗒嗒”声,清晰、流畅,一道完美的抛物线已然成型,附带严谨的解题步骤。

他站在那里,白衬衫在昏黄的光线下显得异常干净,侧脸专注而沉静。

“看看!你们都看看!”老李用力拍着黑板,粉笔灰簌簌落下,“同一个老师教,在同一个教室学,怎么差距就这么大?郑好,你但凡把心思用一点在学习上,也不至于……”

—— 引自章节:第1章

 

决心是慷慨激昂的,但现实是骨感的。当我真正扔掉MP3,试图跟上老李在黑板上挥舞的粉笔时,才发现自己与课堂之间,早已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那些公式、定理、语法,像天书一样在我眼前漂浮,我努力去抓,它们却狡猾地从我思维的缝隙中溜走。周围同学的目光也变了,从之前对“叛逆少女”的无视,变成了对“装模作样学渣”的玩味审视,仿佛在说:“看吧,看她能坚持几天。”

课间,我正对着一道画满了辅助线却依然无解的几何题愁眉苦脸,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坐到了我旁边的空位上。

“喂,郑好,你来真的啊?”

我抬头,是坐在我斜前方的燕子。她个子小小的,顶着一头看起来有点毛躁的短发,圆圆的眼镜后面,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总带着点看透一切的狡黠。她是班里的“小透明”,成绩不上不下,但人缘似乎不错,尤其消息灵通。

我没说话,只是把练习本往她那边推了推,用行动回答。

燕子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低的:“行啊你,有点魄力。不过你知不知道,你那天在楼梯口那么一吼,可是捅了马蜂窝了。”

我心里一紧:“什么马蜂窝?”

“还装傻?”燕子白了我一眼,“班花,林娇娇啊!人家可是早就把周屿视为囊中之物了,你这一出,不等于公然宣战么?”

林娇娇。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我心里漾开一圈不安的涟漪。她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孩子”,成绩好,长相甜美,永远是老师眼中的宠儿,身边总围绕着几个以她为首的女生。她和周屿,是每次大考后都会一起被贴在光荣榜上的名字,是所有人眼中理所当然的“金童玉女”。

我的表白,在她看来,大概就像一件完美礼服上沾了的灰尘,碍眼,且不自量力。

这种不安,在放学路上得到了印证。

我和燕子结伴刚走出校门没多远,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回头,正是林娇娇和她的两个“闺蜜”。她们快走几步,故意堵在了我们面前。

夕阳的金光洒在林娇娇身上,她的校服裙摆熨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连微笑的弧度都恰到好处。她上下打量着我,眼神里的轻蔑被她努力掩饰,却还是从眼角眉梢漏了出来。

“郑好,听说你最近开始用功了?”她的声音甜甜的,话语却像裹着糖衣的针,“真难得呢。”

她旁边的女生立刻帮腔:“是啊,为了周屿可真拼,连课间都不玩了。”

—— 引自章节:第2章

 

燕子的加盟,像在我孤军奋战的阵地上,支起了一顶坚固的帐篷。我们迅速结成了“学习共生体”——她的笔记做得工整细致,正好弥补我课堂上大片大片的思维空白;而我那股被激发出来的、不服输的狠劲,也或多或少感染了她,拖着她一起往前跑。

我们的据点,从操场看台转移到了放学后空无一人的物理实验室。这里安静,有足够的桌子铺开我们的“战场”,更重要的是,黑板上残留的粉笔印,偶尔能给我们一点解题的灵感。

奋斗的日子是枯燥而具体的。它是由无数个“第一次”组成的:

第一次完整地听完一堂数学课。 我强迫自己眼睛死死跟着老李的粉笔头,耳朵努力捕捉他说的每一个字,手下疯狂地记录,哪怕很多地方听得云里雾里。一堂课下来,感觉大脑像被塞进了一个搅碎机,嗡嗡作响,但心里却有一种虚脱的充实感。

第一次主动去向英语老师请教。 站在办公室门口,我做了足足五分钟的心理建设。英语老师是个慈祥的中年女人,看到我进来,惊讶地推了推眼镜。我结结巴巴地说明来意,她非常耐心地给我讲解了那几个困扰我许久的时态问题。走出办公室时,我手心全是汗,但脸上有点发烫,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一种久违的、被老师正常对待的温暖。

第一次和燕子为了一个化学方程式配平,争论到面红耳赤。 我们各执一词,在草稿纸上写满了演算过程,最后不得不去翻书找答案。发现是燕子对了之后,她得意地晃着脑袋,而我则懊恼地捶了一下桌子,随即我们又一起哈哈大笑。这种纯粹的、为了知识本身的较劲,让我感觉前所未有的踏实。

当然,路上依旧布满荆棘。

林娇娇和她的小团体,偶尔还是会投来审视的目光,像检查一件不合格的次品。她们不再直接出言嘲讽,但那若有若无的优越感和疏离,像一层无形的屏障,时刻提醒着我与她们之间的差距。

而周屿,依旧是那个遥远的存在。他大部分时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刷题,准备竞赛。我们之间唯一的交集,似乎只剩下那张纸条的承诺。有时在走廊擦肩而过,他的目光会在我身上停留一秒,没有任何情绪,又很快移开,仿佛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需要努力的同学。

直到那次数学小测。

成绩发下来时,我自己都愣住了。78分。

一个对优等生来说或许不起眼的分数,但对我来说,不亚于一场里程碑式的胜利。要知道,在上个月,我的数学还在及格线边缘挣扎。

老李在讲评试卷时,破天荒地没有批评我,反而用他那特有的、带着点方言的普通话说道:“这次考试,有个别同学进步很大,值得表扬。学习就是这样,不怕你慢,就怕你站。”

—— 引自章节:第3章

 

燕子给我搞来了一套隔壁市重点中学的模拟卷,据说是她表哥的“珍藏”。我们挑了一个周六的下午,在物理实验室进行模拟测试。窗外的阳光很好,篮球场上传来阵阵欢呼,而我们的世界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时间一到,对答案。

惨不忍睹。

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大片大片的红色叉号,像一张嘲讽的脸。刚才做题时那种似是而非、绞尽脑汁的感觉,此刻变成了沉甸甸的挫败感,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

“没关系,这套题本来就变态……”燕子试图安慰我,但她的声音也带着底气不足的虚弱。

我趴在桌子上,把脸埋进臂弯里,鼻子发酸。一种熟悉的、想要放弃的念头再次涌上来。我这么拼,到底是为了什么?那个遥远的周屿,那个看似不可能的承诺,真的值得吗?我是不是真的就像林娇娇说的,是在白费力气?

“我去洗把脸。”我声音闷闷的,站起身,逃离了这间充满失败气息的实验室。

洗手间在走廊的另一头。我拧开水龙头,用冰冷的水不断拍打自己的脸,试图让混乱的头脑清醒一些。抬起头,看着镜子里那个脸色苍白、眼圈发黑的自己,忽然觉得有些陌生。

就在这时,一阵淡淡的、有些呛人的烟草味道飘了过来。

我下意识地转头。

在洗手间外面,走廊尽头的开放式楼梯间,一个人正背对着我,倚在栏杆上。

他穿着和我们一样的蓝白色校服,但穿法却截然不同。外套松松垮垮地系在腰间,里面是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身形挺拔,肩膀很宽。他微微仰着头,对着窗外吐出一口淡淡的烟圈,侧脸轮廓利落,带着一种与周围格格不入的疏离和……野性。

是崔超。

即使像我这种之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也听说过他的“鼎鼎大名”。隔壁班的,一个极其另类的存在。抽烟、打架、逃课,几乎所有“坏学生”该做的事他都做遍了。他是教导主任办公室的常客,是老师们提起就皱眉的“反面教材”。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成绩却好得令人发指。永远是年级第二,稳稳地压在包括林娇娇在内的一众优等生头上,仅次于周屿。他是所有老师又爱又恨的存在——恨其不羁,爱其才华。

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目光,缓缓转过头。

我们的视线,在空旷的走廊里撞了个正着。

—— 引自章节:第4章

晴空与代码,郑好的逆袭人生
★★★
麦迪超
小说推荐 - 完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