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发货地0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25 16:59:51
状态: 完结
字数: 2.69万字
阅读人数: 18.13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我穿越成了十二岁的刘禅,此刻正值蜀汉巅峰。深知三年后关羽败亡,荆州易主,我决意逆天改命!从改变“乐不思蜀”的命运开始,我要让季汉的旗帜,插满天下!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0-25 16:59:51
【原文摘录】
"黄皓?"刘禅下意识叫出这个名字。
"奴才在!少主平安无事真是太好了!"黄皓连连作揖,眼中闪烁着讨好的光芒。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刘禅猛然意识到,自己竟成了那个在史书上留下"乐不思蜀"典故的蜀汉后主——刘禅。
此刻正值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汉中之战刚刚落幕,刘备大败曹操,即将进位汉中王。关羽正在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是蜀汉最辉煌的时刻,却也是衰落的开始。
三年后吕蒙白衣渡江,十五年后诸葛亮星落五丈原,四十三年后姜维九伐中原无功而返,四十四年后邓艾兵临城下......
"我居然是刘禅?!"
少年猛地从榻上弹起,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窗外蝉鸣阵阵,七月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只等父亲登上汉中王之位,这王世子的名号自然非他莫属。
黄皓陪他玩耍时,不慎从树上跌落,这才让他穿越而来。
如今已是后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早已稳固。
刘禅不禁苦笑。
前世不过是乡间一名扶贫干部,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刘禅。
父亲是刘备,他年仅十二岁。
刘禅觉得,自己穿越的时机倒是恰到好处。
眼下刘备已攻取汉中,安抚百姓,犒赏三军,上下欢腾。
但对蜀汉政权而言,局势仍微妙难测。
这场大战持续两年之久,一度到了“男子皆战,女子运粮”的地步,军民疲惫不堪。曹操虽退守长安,却仍虎视眈眈,汉中压力丝毫未减。
刘禅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瞥了一眼黄皓,淡淡道:“无碍,如今是几月?”
黄皓一愣,赶忙答道:“七月!”
七月!
父亲要称王了。
刘禅暗自思忖,努力回想幼时的记忆。
他那深谙厚黑之道的父亲,是否真曾将他摔在地上?
仔细回忆一番,似乎并无此事。
“公子!”
这时,又一名宦官上前。
“何事?”刘禅抬眼问道。
“大司马请公子议事!”宦官躬身禀报。
“知道了,更衣后便去。”刘禅点头。
他才十二岁,军政大事本不该他插手。
此番召见,所为何事?
多半是为父亲进位汉中王之事。
事已至此,蜀汉众将皆有拥立刘皇叔称帝之心。
一旦登基,他们便是从龙功臣。
不过此事无人敢明言,众人早已向诸葛亮进言。
大家心照不宣,剩下的不过是走个过场。
刘禅此去,便是要亲眼见证这一幕。
踏入大殿,他还未与父亲交谈,便见诸葛亮率群臣而入。望着诸葛亮与父亲,刘禅不禁感慨:三国,当真令人惋惜。
随后,他便专注地欣赏起君臣二人的表演。
—— 引自章节:第1章
刘禅当即进言:“昔日高祖约法诸葛亮摇头道:“殿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法暴虐,民怨沸腾,故高祖以宽仁得天下。而今刘璋暗弱,政令废弛,法纪不彰。官位滥授则官员骄横,恩宠过度则臣下怠慢。唯有严明法度,方能使人知恩畏威;慎授爵禄,方能使人珍视荣宠。恩威并施,上下有序,方为治国之道。”
诸葛亮语速极快,刘禅听得头晕目眩,但仍领会了其中深意。
不得不说,诸葛亮在内政军事上的造诣确实非凡。
刘备颔首称是,转头望向刘禅:"阿斗,你怎么看?"
刘禅略作沉吟,答道:"儿臣以为军师所言极是。"
"哦?具体说说。"刘备追问。
刘禅暗自腹诽父亲啰嗦,面上却恭敬道:"当年秦法严苛,高祖不得不宽以待民;而今刘璋治下法度松弛,百姓藐视律法,豪强目无法纪,正该从严整治。"
刘备露出欣慰之色,发觉儿子确实有所长进。
随后刘备与诸葛亮等人继续商议军务。当前他的战略重心仍在曹操而非孙权。汉中与西川粮草匮乏,刘备决定先积蓄粮草,打造兵器,再图谋中原。
恰在此时,探子来报曹操联合东吴欲取荆州。刘备神色慌张地看向诸葛亮:"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沉吟道:"曹操汉中兵败,必有此举。但东吴谋士众多,必会建议曹仁先出兵。"
刘备忧心忡忡:"那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从容献策:"可遣使封赏云长,令其先攻樊城。只要大败曹仁,孙权必不敢轻举妄动,联盟自然瓦解。"
这番谋划足见诸葛亮对曹孙两方的精准预判——重创曹操就能震慑孙权。毕竟四年前逍遥津之战中,孙权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
不过诸葛亮未能料到两点:一是曹仁在荆州横征暴敛,逼得宛城守将侯音、卫开率众 投靠关羽;二是关羽势如破竹的水淹七军之胜,使其从佯攻转为决战,最终主力被曹魏牵制。
第二,原本诸葛亮认为,即便进行战略决战也无妨,若能取胜自然更好。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博世仁与糜芳竟会投降,导致荆州不攻自破。这个糜芳,曾跟随刘备从小沛一路历经艰辛,好不容易才熬到如今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经历了极其严酷的考验才走到今天的。严格来说,他还是刘禅的舅舅,虽非血亲,但当年长坂坡之战时,正是糜夫人带着刘禅逃亡,最终为保全孩子而投井自尽。
谁能料到,连糜芳这样看似忠厚之人也会叛变。
“此事已了,我该回成都了!”刘备活动了一下筋骨,缓缓说道,“休养生息,再作打算!”
—— 引自章节:第2章
刘禅望向父亲,暗忖这位汉室宗亲虽偶有疏漏,但从善如流的气度确非常人可比。想来刘备初胜曹操,尚未参透此中玄机,经此点拨方如梦初醒。
一人可抵千军万马。
此言非虚。
只要我刘备坐镇汉中,曹操便不敢轻举妄动,更无法抽调长安兵力驰援关羽。
有我在,二爷手中的筹码便能发挥更大作用!
若我不走,孟达、刘封岂敢违抗军令,拒不发兵支援襄樊?
回想历史,七月我称王退兵后,曹操如何反应?
我刚离开,他便急遣于禁率七军三万驰援濒临崩溃的曹仁,随后又调徐晃十二营增援,加之孙权背盟偷袭——纵使关二爷神勇,亦难抵挡这般围攻。
如今,我决意留守汉中。
既为汉中王,自当效仿四百年前的先祖刘邦,以汉中为基,挥师定鼎天下。
刘禅仍显忧虑。
关键在于孙权。
绝不可让孙十万有机会偷袭二爷。
尤其是糜芳那叛徒!
沉吟片刻,刘禅开口道:"父亲,儿臣愿往襄樊一行。"
刘备蹙眉:"去襄樊?"
诸葛亮适时进言:"主公,公子前往未尝不可。正好将官诰送至云长处,令其先攻樊城,震慑敌军。"
这一年,蜀汉双线作战:关羽猛攻曹仁,汉中战场牵制曹操。
刘禅今日表现令刘备惊讶。
但让他远离自己视线,刘备仍有迟疑。
诸葛亮劝道:"主公,公子已长大成人。"
刘备凝视年仅十二的刘禅,良久方道:"准了。着子龙护你周全。"
刘备与诸葛亮同时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
年近六旬的刘备,时日几何?
他必须培养继承人。若有不测,刘禅能否担起这江山?
与将领建立深厚联系,成为刘禅必经之路。
刘备不同于曹操。
他别无选择,唯有刘禅可托付——其余幼子更不堪大任。
今日刘禅的表现,令刘备看到了希望。
刘备有意为之,刘禅自然乐见其成。
刘禅思忖再三,终究还是舍不得马超。
此人虽背负不孝之名,累及满门,但一身本领确实无可挑剔。更难得的是,如今马超已收敛锋芒——当初父王进位汉中王时,就数他最为积极。
况且关羽正欲严惩庞德,若有马超在场,或许真能劝降成功。
转念一想,又觉不妥。
不如让赵云护送自己前往荆襄九郡。有这位常胜将军在侧,至少能防备吕蒙偷袭。只要江陵尚在蜀汉掌控之中,即便关羽前线失利,仍有退路可守。
这可是常山赵子龙啊!
刘禅忽然觉得穿越至此倒也不错。虽处后三国时代,但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皆已齐聚麾下,个个都是顶尖人才。魏延亦非等闲之辈。
—— 引自章节:第3章
细细琢磨后,刘禅发现赵云不仅武艺超群,兵法韬略更是样样精通。当年入川之战,赵云可是独领一军,率兵走水路的。
不过,刘禅也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异样。
他的肉身力量异常强悍,力气远超常人。
更惊人的是恢复能力——他曾试探着在掌心划了一刀,伤口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了。
但他并未声张。身为皇嗣,许多事本就不必亲力亲为。
不久,一行人抵达江陵。
关羽亲自出城相迎。
虽年近六旬,这位美髯公依旧魁梧挺拔,不怒自威的气势扑面而来。
真乃天神下凡!
行礼毕,关羽请刘禅上座。
毕竟少主亲临,礼数不可废。
关羽开门见山:"汉中王赐我何爵?"
刘禅含笑答道:"五虎大将之首。"
"哪五虎?"
"关、张、赵、马、黄。"
见关羽蹙眉不语,刘禅笑问:"二叔可有不满?"
关羽这才道:"翼德是我义弟;孟起名门之后;子龙随兄长征战多年,亦如我弟——他们与我并列倒也罢了。黄忠何等人物,岂配与我同列?大丈夫岂能与老卒为伍!"
刘禅从容应对:"当年萧何、曹参与高祖共创大业,关系最密。可高祖为何重用韩信?韩信不过是项羽帐下逃将,高祖却封他为王,地位反在萧曹之上,也未闻萧曹因此生怨。如今父王虽设五虎将,但与二叔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二叔即父王,父王即二叔,岂是他人可比?"
"况且侄儿只唤您与三叔、子龙叔为叔,他人哪有这般待遇?二叔当以大局为重,助父王成就霸业,何必计较虚名?"
关羽闻言一怔,深深打量刘禅后颔首道:"贤侄此言在理!"
刘禅随即取出王旨。
关二爷率军进攻襄樊。
这些年来,他精心操练,打造了一支精锐水师。
211年末,刘备留下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自己则率领两万兵马进入益州讨伐刘璋。后来,刘备在雒城受阻,诸葛亮、张飞、赵云又带走了至少两万兵力。
最终,留给关羽的只有三万人马。
这三万将士,既要防备东边的孙权,又要抵御北面的曹仁,肩负重任。
然而,关羽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硬是将乐进从襄阳战区主帅的位置上拉了下来,使其沦为张辽的副手,地位大不如前。
至于曹仁,处境更为艰难。
去年,关羽便在襄樊一带频频出击,屡屡得手。
如今,曹仁已成“县军”!
所谓“县军”,并非指地方武装,而是指深入敌境、孤立无援的部队。
也就是说,曹仁被困在樊城,周边区域已被关羽掌控。
—— 引自章节:第4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