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情痞呀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24 15:39:57
状态: 完结
字数: 7.20万字
阅读人数: 2.73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人类文明遭到外星文明的入侵,为了保留人类文明火种,顾淼不得不带领剩余人类逃亡到陌生且神秘的外太空,从而开始了漫长的家园的重建......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0-24 15:39:57
【原文摘录】
顾淼的指尖在冰冷的全息控制台上轻轻划过,带起一串流萤般的数据光点。他面前,太阳系的星图静谧地旋转着,金星、火星、木星……一个个光点按照亿万年来不变的轨道规律运行,勾勒出一幅令人心安的宇宙图景。这里是“寻声者”深空探测计划的指挥中心,位于月球静海基地的地下深处,是人类倾听宇宙心跳最敏锐的耳朵。
夜深了,大厅里只剩下他和他忠实的助手——人工智能“亥伯龙”。柔和的蓝色光芒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双眼。作为地球联合政府的首席天体物理学家,顾淼的一生都在与星辰对话,试图解读那无垠黑暗中的秘密。大多数时候,宇宙回应他的,是近乎永恒的死寂,或是遥远恒星临终前的壮烈爆发,那些信号虽然震撼,却安全。
但今夜,有些不同。
“亥伯龙,调出OR-734区域的原始数据流,参数滤波等级提高到Sigma-7。”他低声命令,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
“指令确认。数据流重构中……”一个温和而中性的电子音回应。全息星图瞬间切换,变成了一片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频谱瀑布图。在无数代表宇宙背景噪音的杂乱线条中,一条极其微弱、却异常规律的脉冲信号,如同深海中的夜光水母,若隐若现。
它来自奥尔特星云,那片太阳系最遥远、最寒冷的边疆。
三天前,“寻声者”阵列首次捕捉到这个信号。它太微弱,太不起眼,几乎被当成是仪器误差或是一次偶然的星际干涉。但顾淼的直觉,那份在无数数据中淬炼出的本能,告诉他事情没那么简单。这信号的调制方式,其数学上的简洁与优雅,透着一股非自然的、精心设计的气息。
“分析结果:信号源距离约1.2光年。脉冲周期稳定,误差小于十亿分之一秒。频谱特征……未在已知自然现象数据库中找到匹配项。”亥伯龙平静地汇报。
未找到匹配项。顾淼的心轻轻沉了一下。他端起已经冷掉的咖啡,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观测舷窗前。窗外是月球荒芜的地平线,远处,地球如同一颗镶嵌在黑丝绒上的蓝宝石,散发着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光辉。那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是他所有知识与情感的源头。
他想起了昨天和女儿小溪的视频通话。八岁的小溪在屏幕那头兴奋地展示她刚完成的画作——一艘飞向五彩星云的飞船。“爸爸,等你从月亮上回来,带我去星星那里看看好不好?”女儿天真无邪的话语犹在耳边。
此刻,那片孕育了小溪,孕育了所有人类的蓝色星球,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下,显得如此美丽,又如此……脆弱。
—— 引自章节:第1章
陆远山站在巨大的全息沙盘前,双臂环抱,古铜色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沙盘上,代表人类防御力量的光点星罗棋布——近地轨道防御平台、火星要塞群、木星引力哨站……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张看似密不透风的网。一场代号“堡垒”的年度最高级别军事演习刚刚进入尾声,红军(假想敌)的进攻在他指挥的蓝军防御下,已显疲态。
“第三、第七轨道炮群进行交叉火力覆盖,猎户座机动舰队前出,截断红军退路。”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在宽阔的指挥大厅里清晰可闻。指令被迅速执行,沙盘上代表蓝军的力量如同精准的钟表零件,开始最后的合围。
年轻的参谋们脸上露出了即将胜利的松弛。唯有陆远山,眉头依旧紧锁。演习预案里的“假想敌”,其攻击模式依旧建立在人类自身的战争逻辑上。但他内心深处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如果敌人……不按人类的逻辑出牌呢?
就在这时,他手腕上的个人终端,以及指挥中心的主控台,同时闪烁起最高优先级的红色警示灯,并发出一种独特的、低沉的蜂鸣——这不是演习中的任何信号,这是只有在理论上的“地外文明接触”情境下才会被激活的,“零点”协议警报。
整个指挥中心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军官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陆远山。
陆远山眼神一凛,没有任何犹豫,大步走向主控台。“中止演习!切换至实战指挥模式。权限认证,陆远山,五星上将。”他一边下令,一边将手掌按在生物识别器上。
沙盘上的演习画面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太阳系的实时星图。一个不断闪烁的、标注为“OR-734源”的光点,以及那条触目惊心的、直指太阳系内部的红色预测轨迹,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顾淼那份标记着“零点”级绝密的报告,以及那段被解析出的、令人不安的分形图信号,也同时展开。
“……信号源具备非自然特征……运动轨迹显示明确的指向性……其数学结构暗示不可预测性与潜在威胁……”顾淼冷静而克制的声音通过音频附件播放出来,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克制之下蕴含的巨大压力。
“核实信号源位置及运动参数!启动所有深空监测阵列,聚焦奥尔特星云方向!联系月球静海基地,我要直接和顾淼教授通话!”陆远山的声音如同磐石,迅速稳定了有些慌乱的人心。
命令被高效执行。数据流不断刷新,更多的观测站确认了“寻声者”的发现。那条红色轨迹在多次复核后,变得更加精确,也更加令人心悸。敌人的速度远超人类任何已知的飞行器。
—— 引自章节:第2章
地月拉格朗日L2点,永恒的阴影面之外,“洞察号”科学船如同一条优雅的银色鲸鱼,悬浮在深邃的黑色幕布上。它的身躯修长,船体上密布着各种观测设备和信号接收阵列,与其说是一艘船,不如说是一座流动的顶级天文台。这里远离地球和月球的电磁噪音,是倾听宇宙深处私语的绝佳位置。
一艘小型穿梭机如同归巢的工蜂,缓缓与“洞察号”对接。气密门滑开,顾淼踏上了这艘人类最尖端深空探测器的甲板。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循环空气的清新气味,以及一种属于精密仪器的、特有的冰冷感。
“欢迎登船,顾淼教授。我是‘洞察号’的舰长,李振。”一位身材精干、穿着笔挺蓝色舰长制服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李振的眼神锐利,带着职业军人的沉稳,但顾淼能从他紧抿的嘴角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显然,他已经知晓了此行的特殊背景。
“李舰长,辛苦你和你的船员了。”顾淼与他用力握手,“情况紧急,客套话我们稍后再说。我需要立刻了解飞船的状态和我们的行程安排。”
“飞船已完成最终补给和系统自检,随时可以出发。按照您和陆将军批准的航线,我们将首先前往火星轨道外侧的‘前哨’小行星观测站进行最后一次补给,然后借助木星引力弹弓效应,以最大巡航速度直奔奥尔特星云外围,预计航程……”李振顿了顿,“五十八天。”
五十八天。比敌人预估抵达时间只早了十五天。这几乎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容错率极低。
“洞察号”的核心区域——主控室内,气氛凝重而专注。船员大多是来自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精英军官,他们被告知这是一次最高机密的一级探测任务,目标是一个可能具有颠覆性的“异常现象”。虽然细节尚未完全公开,但能惊动顾淼这样的人物亲自出马,并配备如此高的权限,所有人都明白事态绝不寻常。
顾淼没有浪费时间,在前往居住舱的路上,他就通过个人终端接入了“洞察号”的主控系统。
“亥伯龙,建立安全数据链接,权限等级Omega。下载所有关于OR-734信号源的原始数据和分析模型。”
“链接建立中……下载完成。已接管飞船部分科研计算资源,算力分配优化中。”人工智能的回应让他稍感安心。
安顿下来后,顾淼立刻召集了李振和几位核心科学官开会。在狭小的会议室里,他展示了那份“零点”报告和曼德博信号图。当那条猩红色的入侵轨迹出现在屏幕上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 引自章节:第3章
“被发现了……”李振舰长喃喃自语,他强自镇定,但扶在控制台上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全舰一级战斗准备!启动所有电子对抗措施!引擎最大功率,紧急规避程序Alpha!”
刺耳的警报声回荡在走廊,红色的应急灯取代了平和的白色照明,将每个人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非战斗人员被要求固定在最近的座位上,穿着简易太空服的陆战队员手持磁轨步枪,奔跑向关键通道和武器控制位。这艘科学船瞬间褪去了探索的温和外衣,显露出其为最坏情况准备的、有限的獠牙。
顾淼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但他的大脑却进入了一种奇异的冰冷状态。恐惧依旧存在,但被更强大的求知欲和责任感激发的冷静所压制。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惊慌地看向舷窗外那片看似空无一物的黑暗,而是死死盯住主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
“李舰长,不要进行任何带有敌意的动作!关闭非必要的主动传感器,只保留被动接收阵列!”顾淼的声音斩钉截铁,压过了警报的余音,“对方的技术远超我们,任何攻击性或防御性的能量波动,都可能被误解为挑衅!”
李振瞬间明白了顾淼的意图——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隐藏和观察,比展示肌肉更能争取生机。他立刻修正了命令:“取消电子对抗!保持电磁静默!引擎维持现有航向,速度不变!”
飞船内部令人窒息的轰鸣声逐渐平息,只剩下生命维持系统低沉的嗡鸣。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着未知的审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预想中的能量束打击或者实体武器并未到来。那片星空依旧沉寂,那个巨大的引力源标志依旧在不紧不慢地沿着预定轨迹前进,仿佛“洞察号”只是一粒不值得在意的宇宙尘埃。
然而,亥伯龙的监测数据揭示了一个更加诡异的现象。
“教授,扫描波束已掠过本舰。未检测到能量侵蚀或系统干扰。”亥伯龙报告,“但是……检测到空间结构出现微观尺度的扰动。引力读数出现无法用已知模型解释的……涟漪。”
主屏幕上,代表引力场的线条开始扭曲,像投入石子的水面,以“洞察号”为中心,荡开一圈圈几乎无法察觉的波纹。
“这是什么?某种攻击的前兆?”李振紧张地问。
“不……不像。”顾淼紧锁眉头,快速操作着控制台,调用飞船装备的最灵敏的重力波探测器和量子干涉仪,“它在……‘感受’我们。用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探测我们的质量分布,能量等级,甚至……可能包括我们的原子构成。”
—— 引自章节:第4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