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清朝章节免费试读

「安德海周哲」[淬火清朝]小说精彩节选推荐

作者: 雾宵逸尘

最近更新: 更新时间 2025-10-22 16:07:41

状态: 连载

字数: 9.54万字

阅读人数: 5.93万人在读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

当历史的沙盘在他眼前崩塌,他选择成为那颗逆天而行的棋子。1851年,咸丰元年。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博士灵魂在病弱的帝王躯壳中苏醒。睁眼所见,是龙袍也遮不住的积弊沉疴,是御座下汹涌的权谋暗流。广西烽火已燃,英夷舰炮环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正将古老的帝国拖入深渊。他知道所有人的结局:洪杨之乱、圆明烈焰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

第40章2025-10-22 16:07:41

【原文摘录】

他低吼一声,双手死死攥住身下明黄色的锦被,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脑海中,两段截然不同的记忆正疯狂地撕扯、交融。一段是属于咸丰皇帝的:体弱多病,内有权臣肃顺把控朝纲,外有洪杨之乱烽烟四起,洋人舰炮虎视东南……江山社稷,如同一艘四处漏水的破船,正不可逆转地滑向深渊。

而另一段,则属于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名叫周哲,一个对晚清历史痛心疾首的博士。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惨败、八国联军、《辛丑条约》……那百年国耻,如同最血腥的烙印,深深烫在他的灵魂深处。

“我…成了咸丰?”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沙哑。他抬起自己这双略显苍白瘦弱的手,感受着这具身体里传来的阵阵虚浮感,再对比脑海中那即将到来的、血与火的屈辱未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感攫住了他。

不!绝不能!

既然上天让他来到这里,成了这九五之尊,哪怕这尊位之下是万丈悬崖,他也要拼死一搏!

“万岁爷,您醒了?”一个尖细的声音在帐外小心翼翼地响起,是御前太监总管安德海。“可是被梦魇着了?奴才给您端碗安神汤来?”

“不必。”咸丰,或者说周哲,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他模仿着记忆中咸丰那略带疲惫和阴郁的语气,“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可有紧急军报?”

“回万岁爷,刚过卯时。军报…军报还未呈进来。”安德海的声音有些迟疑。

咸丰眼神一凝,记忆里,这位安德海日后可是慈禧(现在的兰贵人)的心腹。他冷哼一声:“肃顺呢?”

“肃中堂已在殿外候着了,说是有广西紧急军务奏报。”

来了!历史的车轮,终于碾到了眼前。

咸丰定了定神,沉声道:“更衣,传肃顺。”

“嗻!”

片刻后,咸丰端坐在龙椅上,身上繁复的龙袍似乎有千钧之重。他看着殿下一个身材高大、面容精干的官员快步走入,甩下马蹄袖,利落地打了个千。

“奴才肃顺,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咸丰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肃顺,广西情形如何?”

肃顺站起身,脸上带着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掌控感:“回皇上,广西巡抚周天爵、提督向荣八百里加急奏报!桂平县金田村匪首洪秀全、杨秀清,聚众万余,僭号‘太平天国’,公然举旗造反!其势猖獗,连破数县,官军不能制!”

—— 引自章节:第1章

 

长春宫,兰贵人(日后的慈禧)叶赫那拉·杏贞,正对镜梳妆。她年纪虽轻,眉宇间却已有了远超同龄人的精明与沉稳。安德海垂手站在一旁,将养心殿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添油加醋地禀报。

“……主子您是没瞧见,皇上那眼神,像刀子似的,把肃中堂都吓得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说什么要建‘新军’,还要杀人立威……”安德海绘声绘色地描述着。

兰贵人捻着象牙梳的手微微一顿,镜中美眸流转,闪过一丝惊疑。皇上?那个体弱多病,时常流露出优柔寡断之色的皇上?今日竟有如此魄力?

“小安子,你看真切了?皇上……可与平日不同?”她声音柔媚,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千真万确!奴才伺候皇上这些年,从未见过皇上如此……如此龙威赫赫。”安德海压低声音,“主子,皇上这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连说话的中气都足了不少。”

“换了个人……”兰贵人喃喃自语,放下梳子,心中念头飞转。皇帝突然变得强硬,对于她这样一个地位尚未稳固的贵人而言,是福是祸?她凭借生下大阿哥载淳(历史上此时尚未出生,此为艺术加工),才稍得圣眷,若皇帝真的一改前态,肃顺那些权臣必然失势,但一个新的、乾纲独断的皇帝,还会需要她,或者说,允许她插手政务吗?

“你去,”兰贵人沉吟片刻,吩咐道,“把我亲手炖的那盅冰糖燕窝给皇上送去,就说是听闻皇上操劳国事,臣妾心忧,请皇上务必保重龙体。别的,一字不多说。”

“嗻。”安德海心领神会,这是要去探探风,却又不能显得太过刻意。

与此同时,军机处值房内,气氛更是凝重。

肃顺回来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几位军机章京围上来,探听消息。

“中堂,皇上真要大动干戈?”

“新军……这从何说起啊?兵权乃国之重器,岂能儿戏?”

肃顺烦躁地挥了挥手,屏退左右,只留下最心腹的弟弟端华和怡亲王载垣。他灌了一口浓茶,才涩声道:“皇上……今日非同小可。那眼神,那气势……绝非往日可比。”

端华不以为然:“许是被长毛贼吓着了,一时气话罢了。皇上久居深宫,哪知兵事?所谓新军,无非是少年心性,图个新鲜。过几日,自然就丢开了。”

—— 引自章节:第2章

 

不过三五日功夫,一份密折就摆在了咸丰的御案上。上面罗列了七八个名字,有广东的钟表匠,有福建的造船学徒,甚至还有一个曾在上海墨海书馆帮工、认得几个洋文的落第秀才。

咸丰的目光,最终锁定在其中一个名字上:李文,广东香山人,祖辈皆为巧匠,曾于广州十三行“怡和行”中,协助洋人修理过自鸣钟、八音盒等精巧器物,尤善金属机括。后因洋行生意波动,返乡潦倒。

“就是他了。”咸丰用朱笔在李文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即刻秘密递解入京……不,是‘请’入京师,沿途以礼相待,不得怠慢。”

“嗻。”肃顺躬身应道,心中却不以为然。一个下九流的匠户,也值得皇上如此郑重其事?他越发觉得,皇帝这只是病急乱投医,或是被长毛吓破了胆后的异想天开。

又过了大半个月,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李文被两个便装大内侍卫,悄无声息地带进了养心殿的一间僻静配殿。

他约莫四十岁年纪,面色黧黑,手指粗糙,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茫然。面圣的礼仪早已由带他来的太监紧急教习过,此刻他跪在冰凉的金砖地上,浑身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小……小人李文,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颤得不成样子。

“平身吧。”一个年轻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李文哆哆嗦嗦地爬起来,垂着头,不敢直视天颜。

“抬起头来,看看这个。”咸丰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将那张他亲手绘制的、略显潦草的德莱塞击针枪结构草图,递给了旁边的安德海。

安德海捧着那张“天书”,小心翼翼地放到李文面前。

李文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就这一眼,他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僵在了原地。脸上的恐惧迅速被极度的困惑和一种饥痒难耐的好奇所取代。

那纸上画的,绝非他见过的任何火铳、鸟枪。没有火绳,没有燧石,却有一个奇怪的针状物和一个可以旋转闭锁的后膛机构……这……这是什么?

“看明白了吗?”咸丰的声音将他从震惊中拉回。

“回……回皇上,”李文咽了口唾沫,技术人的本能暂时压过了恐惧,“小人……小人愚钝,此物结构精奇,似是……似是一种火器?但……小人从未见过如此……如此巧妙的机括。这后部开口,莫非是从后面装填子药?”

“不错!”咸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果然是行家,一眼就看出了关键。“此物名为‘击针枪’,从后膛装填纸壳定装弹药,以击针撞击雷汞引火,射速远超现有鸟枪数倍,且可卧姿射击,雨天亦能使用。”

—— 引自章节:第3章

 

咸丰元年秋,钦差大臣赛尚阿督师围攻永安州,久攻不下,反被太平天国突围而出,一路北上,兵锋直指桂林!官军望风披靡,溃不成军。曾经信誓旦旦的“犁庭扫穴”,成了天大的笑话。

养心殿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

咸丰将那份满是推诿卸责之词的奏折狠狠摔在地上,胸膛剧烈起伏。他知道历史,但亲眼“看到”这腐朽的军队如何将局势败坏至此,那股压抑的怒火依旧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

“废物!一群废物!”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冰碴般的寒意,让殿内侍立的肃顺、祁寯藻等军机大臣噤若寒蝉。

“赛尚阿误国!贻害无穷!”咸丰目光如刀,扫过众人,“朕之前说什么?此乃心腹大患!如今怎样?!”

肃顺连忙跪下:“皇上息怒!奴才等已紧急商议,拟增调各省援军,务必在广西境内剿灭此股悍匪……”

“剿灭?拿什么剿?”咸丰打断他,走到巨大的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贼寇突围,如鱼入大海!下一步,便是湖南,是湖北!沿江而下,席卷东南财赋重地!你们以为,靠现有的绿营,能挡得住吗?”

一番话,如同惊雷,炸得几位老成持重的军机大臣面色发白。皇上对贼寇动向的预判,精准得令人心惊。

“所以,新军之事,刻不容缓!”咸丰转过身,语气不容置疑,“然,京师乃八旗根本之地,旧势力盘根错节,掣肘太多。欲行非常之事,需寻非常之地。”

他的手指,沿着海岸线移动,最终落在了长江入海口那片弹丸之地上。

“上海!”咸丰吐出两个字,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此地华洋杂处,消息灵通,交通便利。朕意已决,在此设立‘江南制造总局’,以为新军之根基,亦为我大清自强之始!”

“皇上!”文华殿大学士祁寯藻忍不住出列,他是传统理学名臣,对“洋务”素来鄙夷,“上海虽为通商口岸,然洋人横行,民风浇薄。在此等地方兴办军国重器,恐受洋人掣肘,且易引物议,谓朝廷舍本逐末啊!”

“舍本逐末?”咸丰逼视着他,“祁中堂告诉朕,何为本?是之乎者也的圣贤书,还是战场上能杀敌制胜的坚船利炮?若国都没了,何处安放你的‘本’?”

祁寯藻被噎得面色通红,讷讷不能言。

“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议!”咸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专制,“肃顺。”

“奴才在!”

“筹建江南制造局,由你总领。但具体经办之人,需得是干才,更要通晓洋人情弊,且忠于王事。”咸丰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名单,上面只有一个人名,“此人,你看如何?”

—— 引自章节:第4章

淬火清朝
★★★★
雾宵逸尘
小说推荐 - 连载

相关推荐